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祁镇被戏称为“大明战神” 朱祁镇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朱祁镇被戏称为“大明战神” 朱祁镇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83 更新时间:2024/1/16 7:24:48

对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代第六位皇帝,一位让大多数明粉弃之以鼻的明代君主。在明粉心目中,这是一个让明代由盛转衰的无能皇帝;在大多数明史爱好者的观念里,这是一个在土木堡断送明代精锐的“叫门天子”,更是被众多网友戏称为“大明战神”。得益于《大明风华》的热播,明英宗年少昏庸,宠幸奸佞,刚愎自用,愚昧无知的形象深入观影者,貌似如此昏庸窝囊的皇帝准是昏君没跑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一期,小编就来说一说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是不是昏君!

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驾崩,皇太子朱祁镇继承皇位,次年改元“正统”。纵观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最为人诟病和唾骂的莫过于:麓川之役、王振专权、土木堡之变、以及杀于谦。首先要说一点,以上四件事这里小编并没有洗白的意思,但是要说一说其背景和因果。就麓川之役、王振专权、土木堡之变这三点来说,既有宣宗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存在英宗时期的人为因素,以及事件发生前后的连锁反应。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小编说过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明代的边防和军事上转攻为守,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放弃了大量的国土和重镇,放任蒙古瓦剌发展壮大;内政上开内宦参政的先例,埋下宦官专权的隐患。而正是宣宗挖的这两个坑,造成了英宗时期众多的负面连锁反应。

首先说正统初年的麓川之役,南方麓川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明代发兵征讨,历时数年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却以盟约形式结束。但这个锅让明英宗并不合适,因为这一时期主少国疑,朝政由太皇太后张氏及“三杨内阁”把持,可以说麓川之役是太皇太后张氏及“三杨内阁”的主导下爆发的。而究其爆发的根源,更多是宣宗时期对南方领土放弃所造成的。

其次的王振专权,在宠幸宦官王振上英宗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宦官专权的苗头其实在宣宗时期便已显露头角。为了减轻批阅奏折的压力,加快办事效率,明宣宗朱瞻基设“内书堂”让宦官们读书识字,并让宦官代为批阅奏折,参与政事,间接为宦官滥用权力、实行专权开辟了道路。王振在入宫之前便已经识字,加之其善于洞察人意,机敏“狡黠”,入宫后便受到了宣宗的喜爱,任命其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朱祁镇,在朱祁镇亲政后,让其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同样的,错是英宗,祸根在宣宗时期便已埋下。

再者就是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英宗确实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锅不能让英宗一个人背,早在宣宗时期明代便大量放弃关外的土地及重镇,并且明宣宗对北方蒙古势力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整个宣德年间瓦剌实力迅速恢复,并且逐步击败、归并了鞑靼部与兀良哈部。可以说,瓦剌部经历仁宣十年、正统前十年的发展,实力已经非常强悍,领土从西北甘肃一带一直到辽东地区,其中还包含宣宗所放弃的关外大片土地。反观明代,能打仗的将领少之又少,卫所制度漏洞百出,加之麓川之役、三次北征对国力的损耗,大军战斗力下滑严重,而此时明代的九边防御体系还未形成,北方的瓦剌部直接威胁着京师的安全。等到也先率领整个蒙古势力南下的时候,明代从辽东到甘肃都受到了突袭,此时明军的主力都不在京师周围,明英宗只能仓皇组织一些大军应战,加之英宗年纪轻、能力局限,又有王振的作乱,战败似乎就是个必然结果。但这战败的锅,绝对要明宣宗朱瞻基跟他一起背。

最后就是杀于谦,明英宗夺门复辟后,便将于谦抓入大牢,不久将其处死。关于于谦的死,包含了石亨的报复和英宗复辟的必然性,先说石亨的报复,于谦在朝堂之上指责石亨顾及私情,让石亨怀恨在心,想搞垮于谦,所以于谦被抓后,石亨便鼓动英宗将其处死。再者于谦带领明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威望盛极一时,在兵部于谦集中了调兵权和指挥权,让朱祁镇非常忌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英宗夺门复辟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作为千古忠臣,及民族英雄,确实死得冤枉,明英宗深知于谦的忠诚与能力,对于处死于谦,明英宗朱祁镇也非常纠结,但如果不杀于谦,其“夺门之变”的正统性、合法性就会荡然无存,所以只要英宗复辟成功,杀于谦就是个必然结果。

那么,明知是忠臣却非要杀,明英宗到底昏不昏呢?

小编个人觉得,不昏!

英宗自小受到良好的宫廷教育,本性不坏,只是贸然出征沦为阶下囚。土木堡之变前的英宗励精图治、很有进取心,由于“仁宣”的不勤远略,导致英宗继位的时候,大明王朝已经危机四伏:南边麓川常年侵扰边境,北边瓦剌如日中天,边防一度颓废。朱祁镇继位之后,整顿军务,派遣将领戍边,并且三次北征伐。加强边防,建重要的战略基地腾冲石城,使其成为后世明代在西南极边的力量投射中心。设立波罗河卫与忽鲁木卫,巩固明代东北的统治力。

不过,也许正是命运多舛,被囚、被禁的经历也使得英宗对命运多有敬畏,对人命多有尊重,对世事也多几分理解。复位之后的他勤于政事,任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并先后平定“石曹之乱”,释放被朱棣囚禁的建文帝幼子朱文圭,恢复宣德朝胡皇后的称号,并下旨停止嫔妃的殉葬制度,这些好事都颇得史家赞赏,《明史》称赞:“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其实从朱祁镇的庙号就可以看出后世绝不认为他是一个昏君,在《谥法》中:“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著曰英;明识大略曰英”,说白了“英”代表着出类拔萃、聪明智慧,属于美谥。我们的伟人也曾说过:“明代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总的来说,明英宗朱祁镇一生有功有过,文治武功可圈可点,有不足之处,也有闪光点。《明史英宗本纪》对英宗评价更多的是赋予肯定,“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明英宗前后在位24年,在仁宣之治的基础上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是昏君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标不死朱棣就还是燕王 朱标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标和朱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标不死,朱棣只能是燕王而不是明成祖,他真有这么厉害吗?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为明代第三位皇帝,初为燕王,后因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于是起靖难之役,历时4年将其推下皇位,自己登基为帝,是为大统一王朝中唯一一位

  • 朱棣好不容易迁都背景 朱高炽继位为何想再迁回南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棣和朱高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刚迁都北京,朱高炽继位后为什么要迁回南京?朱高炽是朱棣的儿子,在登基之后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驾崩了,但是并没有因此影响别人对他的评价,甚至还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但是朱高炽有一件事却跟朱棣完全相悖,朱棣在继位之后就着手迁

  • 朱棣配得上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吗 朱棣都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明成祖朱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成祖朱棣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吗?都有哪些成就呢?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两人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属于拿到权利也尽了自己的义务,两人都是优质皇帝,下面来说一下朱棣这一生的成就。1.开拓运河在朱棣统治时期,经济迅速发

  • 朱瞻基在位时喜欢斗蟋蟀 朱瞻基功绩为何还堪比文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明代皇帝朱瞻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瞻基在位期间热衷斗蟋蟀,为何史学家评价他功勋堪比文景?人家只是喜欢斗蟋蟀,并没有影响工作啊——谁还没个业余生活?秦始皇那么勤政,一天要看六十斤书书简,可也没耽误人家生了二十几个孩子吧(有的资料里说是二十几个儿子。

  • 赵云和关羽相比 谁更适合去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赵云守荆州,荆州还会丢吗,守荆州关羽和赵云两个人谁更合适?我认为赵云守荆州荆州还会丢,赵云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但是荆州的丢失根本不是刘备选人出现了问题。赵云跟了刘备这么多年了,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当时有这方面经验的资格够只

  •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的儿子们,到底有多厉害?作为我国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和"三国"局面的主要缔造者,曹操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尽管关于曹操到底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讨论一直没能得出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称其为英雄还是奸雄,曹操的

  • 赵云和吕布谁更厉害 张飞又是怎么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赵云和吕布实力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云与吕布谁更强?张翼德的话语中,透露了玄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之间的武力,从来就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要试图去说服任何一个人。赵云迷永远只感觉赵云是三国第一武将,吕布迷也永远觉得吕布才是

  • 魏延作为蜀汉的名将 魏延都斩杀过哪些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延和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是蜀国名将,一生征战,他斩杀过多少猛将?魏延在整个蜀汉的建立过程中,他所建立的功劳应该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此人也是特别的崇拜刘玄德,算是刘皇叔的铁杆粉丝。个人认为,刘备在建立整个蜀汉的过程中,魏延在为刘备攻城略地,对阵单挑,确

  • 魏延为什么宁愿被杀都不投降曹魏 魏延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大将魏延“宁愿”被冤杀,为何都没投奔曹魏?蜀汉大将魏延是冤杀但不是“宁愿”,至于说魏延为什么不投奔曹魏?小编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魏延太忠诚。刘备占领汉中后,让魏延驻守汉中,这让魏延对刘备十分感激。刘

  • 魏延不是对蜀汉忠心耿耿吗 最后为什么会走向谋反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延和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军中排名第三,为何却走上谋反之路?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蜀汉的北伐大军在撤退时,发生了著名的“魏延谋反”事件。魏延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返回汉中,烧毁栈道,然后向蜀主刘禅上书说杨仪谋反。与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