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廷和简介 明代政治改革家杨廷和怎么死的?

杨廷和简介 明代政治改革家杨廷和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17 更新时间:2024/1/6 10:10:57

导读杨廷和是明代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四朝,为明武宗、明世宗两朝宰辅,因“大礼议”与明世宗意不合,罢归故里,后削职为民,卒于乡。

杨廷和,生于1459年10月15日(九月十九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新都人,祖籍江西庐陵。父亲杨春,官至提学佥事。

杨廷和自幼聪慧,读书用功,十二岁举于乡,1478年(明宪宗成化十四年)殿试居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1489年(弘治二年)进修撰,参修《宪宗实录》和《会典》,被提拔为左春坊大学士。1507年(正德二年)初由詹事入东阁,专们门责诰赦,因与宦党相抗,得罪司礼监大太监刘瑾,改官南京户部尚书;不久因为编撰的书大功告成而被朝廷召还,授予文渊阁大学士参理机务,迁吏部尚书,及至刘瑾伏诛,于1512年(正德七年)进谨身殿大学士;继李东阳出任首辅。

1521年(十六年)武宗朱厚照崩,因皇帝无子,杨廷和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据,请立武宗从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继统、得到皇太后准许,由其拟发“遗诏”,迎候朱厚熜自驻守地安陆(今湖北应山县)回京继位。杨廷和在新皇帝还没到达京城的一个多月里,借遗诏行事,鼓励推行新政,革除武宗朝所留弊政;打击宦官秉政当权恶势力,遗散平虏伯江彬矫旨改建的威武营、资遣锦衣卫擅调用的各边兵及其进献的美女、取消“皇庄”、“皇店”等九个多余的工程。收纳宣府(河北宣化县)行宫金银珠宝入内库,释放南京大狱冤囚等。

最后并说服皇太后,计擒欲拥兵反叛的奸倍将领江彬,于世宗即位后当众处决,榜示天下,同时将其死党一一缉拿,分别惩办。杨廷和总理朝政三十七日,改革之举,意义深远,恶势力遭到打击,正派力量得以增长,人心大快,国家从危弱转臻初治,史称“中外倚以为安”。

世宗朱厚熜即位时,杨廷和奏准颁发拟定的新政纲领,借以精兵简政,减免税赋,清理盐政、漕运等,谨慎刑审、广开言路,举荐人才,使“天下翕然称治”,朝野大悦,皆称颂新天子圣明并杨廷和之功德。因此晋升为左柱国,兼《武宗实录》总裁,后来因“大礼”一事,杨廷和受到排诉。所谓“大礼”即议论世宗朱厚熜父亲的主祀与尊号,世宗帝意欲舍去原有宗法制度抬高本支身价,尊自己父母为帝为后,杨廷和以首辅之位据理规劝,以为应“继统继嗣”,尊武宗之父孝宗为皇考,与世宗议想不合。

新帝最终按强行确定新帝系,重新培植亲信,进而打击阁臣,废除“新政”,恢复原来革除之弊政,旧势力重新抬头,“皇庄”、“官庄”重新发展。杨廷和痛心疾首,全力抗争,上奏章约三十道,然世宗不予理会,1524年(嘉靖三年二月)将其罢归故里新都。

杨廷和去位后,世宗用大狱、廷杖、罢黜等暴力镇压了二百多位朝臣,勉强定了“大礼”。1528年(七年)世宗《明伦大典》成,重定议礼诸臣之罪,杨廷和被定为罪魁,籍为民。

1529年7月25日(嘉靖八年六月二十一日)杨廷和病故于四川新都县,享年七十一岁。于穆宗隆庆初年得以复官,赠太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商王文丁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文丁,在甲骨文中作文武丁,《史记》里称太丁,姓子名托,中国商朝第30任国王。前任国王武乙之子。商王武乙之子,于公元前1112年即位,卒于公元前1102年,共在位11年。太丁继位以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看看中央没动静,就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季

  • 历史上的钟馗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目前所知最早记载钟馗其人其事的是唐代卢肇的《唐逸史》: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驱鬼,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此鬼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骇极,忙问

  • 民间的哼哈二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两位神将”原先只是“一位”金刚力士,本是佛国护法的“二十诸天”之一的密迹金刚。《封神演义》上说郑伦原为商纣王的部将,拜昆仑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将鼻一哼,响如钟声,并喷出两道白

  • 游猎好玩而失国的太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当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启死之后,由子太康继立,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夏朝外部四夷背叛。有一次,他带着家属、亲信去洛水北岸游猎。一去3个多月不回来,弄得百事废弛,民怨沸腾。东夷族有穷氏(

  • 无力恢复夏朝的仲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姒仲康,姓姒,名仲康,又作中康。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四任王,他的祖父是夏王朝首任王姒禹,父亲是二任王姒启。夏王朝三任王姒太康是他的兄长。姒仲康是二任王姒启的第四个儿子,约于虞舜三十九年(壬申,前2089年)在安邑(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西北)出生。太康四年(前2048年),有穷国国君后羿听说夏王姒太

  • 夏朝中兴之主——少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仲康死后,他的儿子后相继承了王位。相统治的末期,后羿发动叛乱,废相篡夺王位。七年后寒浞杀后羿篡位,后相不愿意做傀儡,逃出去投靠同姓的斟灌氏和斟鄩〔xún〕氏。寒浞怕后相的势力壮大,回来复兴夏朝,就派大儿子过浇带兵去进攻斟灌氏和斟鄩氏,杀死了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mín〕这时候正怀孕,她躲开过浇的搜捕

  • 吕布简介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吕奉先之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198),字奉先,汉族,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吕布善弓马骑射,臂力过人,被喻为堪比西汉名将李广,同样有“飞将”的美誉。在民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吕布因其勇武被并州刺史丁原任为骑都尉,后屯于河内,任其为主簿,大见亲待。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密谋诛杀宦官,并为执

  • 范增活了多少岁?项羽为何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范增(公元前277-公元前204),享年73岁。70岁之前的漫漫长夜,范增喜欢呆在家里,默默无闻,爱好琢磨问题,研究奇谋诡策,有机会就给周围那些深陷困境的人们出点好主意,指出哪里的路有坑,哪里的路走过去没事儿,帮助大家过好日子。日子长了,大家都知道这人很有主意、脑子相当好使,对于同样的事儿,他

  • 范增简介:霸王项羽的奇谋士亚父范增的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范增是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著名政治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

  • 秦武王之后是谁继位的?秦武王举鼎死后的继任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武王赢荡,17岁继位,算是年轻有为,23岁那年外出,看见人家洛阳的大鼎,较上劲了,听说姓孟的大力士能举起来,非说自己也能举起来,结果还真举起来了,可是没抗住,掉下来砸断了大腿,搁着当时医疗条件也差点,当晚死在洛阳了。秦昭襄王如何继位?前306年,武王与东周的大力士孟说举行举周九鼎的比赛,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