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简介 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生平

朱允炆简介 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93 更新时间:2024/1/19 22:30:28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在位: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年号“建文”,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上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

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他确定下一年为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二皇妃吕氏(1402年死)为皇太后。关于朱允炆的个性和他在位时的国内发展情况现已无可信材料,因为朱允炆时期的档案文献和起居注全遭毁灭,而私家记述又概遭禁止。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位老者对朱允炆关于君之为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黄子澄(1402年死)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他在1385年举进士第一名。他在明太祖时代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朱允炆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齐泰(1402年死)也是1385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洪武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方孝孺(1357—1404年)早在四十来岁的初年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在他很晚的岁月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朱允炆即位以后被召为翰林侍讲。

这三位儒家学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皇帝。黄子澄和齐泰变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他。他们负责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方孝孺是《周礼》,一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专家,他发觉他所见到的是个人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所有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和满怀着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魏忠贤简介 中国明朝末期宦官九千岁魏忠贤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别称魏四,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贤,表字完吾。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魏忠贤,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原名李进忠,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滦南)人。出身于市井无赖,父母为街头杂耍艺人或小手工业者,好赌成性,曾卖掉

  • 朱祁镇简介 明朝时期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11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年号正统。即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以三杨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朝各项政策。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

  • 徐达简介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大将军中山王徐达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1332~1385年),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攻城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徐达(1332~1385),明朝开国军

  • 施耐庵简介 元末明初时期著名文学家施耐庵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

  • 刘禅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如何?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与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由此踵蹑的问题就从这里引发:作为刘备的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鱼水型的君臣关系吗?换句话说,刘禅与诸葛亮也能成为“黄金搭档”吗?刘禅承续大统时,年仅17岁。刘

  •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上太平公主真正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太平公主,生卒于公元665年前后—公元713年,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因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被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幼年太平公主出生年份目前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林妙可版小太平(10张)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

  • 吕雉怎么死的 历史上吕雉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怎么死的:吕雉,生卒于公元前241年—前180年,出生于单父(今山东单县),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而且吕雉也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帝制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后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而班固作汉书时仍然沿用。也是她开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接

  •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 解开历史上同治皇帝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清穆宗同治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载淳生卒于1856年—1875年,是大清朝的第十位皇帝,出生于北京,是清文宗咸丰帝的长子。同治帝在位13年,在这13年中,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同时兴办洋务新政,大清帝国迎来了最后的回光返照似的

  • 周瑜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东吴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怎么死的:周瑜,生卒于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出生于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是洛阳令周异的儿子。周瑜,东吴名将,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人称周郎。公元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

  • 诸葛亮怎么死的 历史上诸葛亮的真正死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怎么死的:诸葛亮,生卒于181年—234年,三国时期蜀汉国丞相,出生于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代表作品有散文《出师表》、《诫子书》等,还有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