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赵武灵王没有死,秦国还能统一六国吗?

如果赵武灵王没有死,秦国还能统一六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59 更新时间:2024/1/23 0:15:15

赵武灵王是一代英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在战国时代有一人,被清末大才子梁超称之为“轩辕黄帝后华夏第一伟人”,此人只活了四十五岁,在历朝历代针对北方游牧民族巨大边患的战争当中,他以诸侯之身却能与著名的秦始皇、汉武帝、宋武帝、唐太宗等比肩媲美,他为安定中国北方边境,在军事行动中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也做出了后世少有君王能够企及的功绩!此人就是战国七雄中英武超群的赵武灵王赵雍。

战国时赵肃侯赵语十七年,赵国在北方边境带头修筑长城。十八年,齐、魏两国联合侵犯赵国,赵国精锐兵马大多都在北面防御胡人,赵肃侯为了击退齐、魏联军,将漳河之水引向敌军,于是齐、魏大败而去。

二十四年,让群雄忌惮的赵肃侯去世,天下诸侯各自都派出精锐大军,以吊丧为名立马开向赵国。赵肃侯世子赵雍在这样危难时刻,当机立断,在灵前即位,从容不迫以贵宾之礼迎接天下诸侯,在百万敌国大军面前表现得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不慌不乱,各大诸侯见他气度非凡,无不又惊又敬,皆言前来会葬,别无他意。赵雍主掌赵国,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元年,魏惠王、韩宣王都带着他们的太子前来信都,拜访武灵王。武灵王非常重用先王老臣肥义,国家大事都要和他商量。没多久,他就娶了韩王之女为妻。当时天下五国魏、齐、韩、秦、燕都已经相互之间以大王称呼,赵雍却冷笑着拒绝了他们的好意,说:“周天子还在,我赵国又没有那个实力,怎敢僭越王位!”于是,只教国人呼其为赵君,暂不称王,天下都称赞赵雍的贤德,而且他的低调也成功转移了其他诸侯的敌视,不可一世的魏惠王首先称王却成为了众矢之的。

赵武灵王九年,赵、魏、韩共同出兵攻击秦国,秦国因商鞅变法逐渐强大,居然斩杀赵军八万余人,大败三晋联军,后来赵国与秦国交战,多次战败,赵武灵王非常头疼,直到十六年,秦惠文王嬴驷去世,他才喘了一口气。

赵武灵王游览大陵,夜间梦见少女鼓琴歌唱道:“我如此美貌多姿,容颜妖娆,命运啊命运!为何无人知晓我的姓名!”(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名!)

武灵王设宴与群臣畅饮,多次描绘他的梦境,大臣吴广听了之后,想到了他的漂亮女儿孟姚平时就唱过这首歌儿,就将孟姚献给了赵雍,之前韩国公主已经为他生下了长子赵章,后来孟姚得宠被赐名吴娃,又生下了赵何,不久韩后被废,吴娃做了王后,被称为惠后。

武灵王十七年,赵雍带领少数精骑前往边境观望齐国和中山国的山形地势。天生神力的秦武王嬴荡在东周和天下大力士把玩龙文赤鼎,被巨鼎砸碎脚掌失血过多而死。赵雍听说之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崛起不久可怕的秦国连丧英主,对赵国来讲可是一件大好事啊!赵雍立马命大臣赵固作为代相前往燕国迎接秦国质子公子嬴稷,隆重送归秦国,嬴稷回到咸阳被立为秦王,也就是在位五十余年著名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感激赵雍的护送之功,秦赵两国关系一度缓和了许多。赵雍得到这个与强秦难能可贵的缓冲期,立马出兵攻击中山国,一直打到了代地,向北攻入了沙漠,往西抵达了黄河,又登临了黄华山,群臣都被他的勇武所震慑,他又对大臣们说:“我赵国与中山国世代为敌,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有林胡、楼烦这些游牧敌国,秦、韩两国又经常在边境骚扰,我国是真正的四战之国,如果没有一支雄师劲旅,光靠先王修筑的长城,是很难在天下立足的,现在我决定丢弃春秋时的长袍重铠,还有笨拙的车阵,学习胡人那样著紧身战甲,多加训练精锐散骑和游击射杀,增强赵军的机动作战和远程奔袭能力,这样哪怕是四面环寇,突临大敌也不会畏惧了。”

可满朝文武除了大臣楼缓,没有一人愿意接受“胡服骑射”的。连肥义都来劝说他,赵雍却说:“如果将之前影响发展的陋习一直作为负担,我还怎么建立盖世之功?能乾纲独断的君王考虑问题,是不会理会那些顽固之民抱怨的!如今我要将胡服骑射推行到百姓当中,使全国尚武,全民皆兵,当世或后世都要非议寡人,哪就由他们去吧!”(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

肥义听他这么说,就回答道:“大王已经下定决心,那么臣则认为做大事的人迟疑就会败事无功,大王就不要再顾忌天下的非议了!秦国商鞅不也说立伟业者不和于世俗的规矩,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吗?愚人总是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智者却能远见到还未成就的憧憬,大王不要迟疑了!”赵雍笑道:“即便目前举世来讥笑我甘著胡服,我也必定要吞并中山国,夺取胡人之地来给他们看看谁对谁错!”(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于是他便派使臣通传公子赵成(赵雍叔父),命他带头换著胡服,说道:“我已决定在全国推行胡服,古人有云,子不反亲,臣不逆君,我首先担心德高望重的叔父您会不服从我的旨意,到时候我做出什么出格之事,恐怕要惹天下人非议我们赵国。我使全国胡服,并不是为了玩物丧志,而是这件事大家目前不理解,等到功成之日,你们就知道对我赵国的莫大好处了,希望叔父不要以贵戚之名强加阻拦我的新政,成为我的负累,而是以您在国中的巨大威望,来成全我的功业,请叔父率先胡服吧!”

赵成立马叩头答道:“臣听说了大王的新政,只是一直生病,所以未能快速跟进大王的脚步,大王如今要变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离中国之衣而著胡人之服,臣只有遵从王命,竭尽愚忠来为大王图谋大业!”

赵雍高兴地说道:“我得亲自去探望叔父的病情!”见到赵成之后,他更详细地将新政描述道:“赵国东面与齐国、中山只隔着黄河、薄洛河,北面又有燕国和东胡,西面楼烦、秦、韩与我们接壤,可赵国如今却没有一支可以同时抵挡四面之敌的强大武力,你告诉我,我要靠什么守住黄河、薄洛河之滨,靠什么抵挡东胡、楼烦的精骑,还有齐国的击技之卒,韩国的强弩之兵,秦国的锐士之师,我靠什么跟他们一决高下?连中山国之前都能勾结齐军,围困我故都鄗城,差点我们老赵家的社稷神灵都保不住了,先王为此毕生以为羞愤,却无法一雪前耻,叔父难道不想利用骑射之备,来报中山之仇,以夺诸侯之地吗?恶变服之名而忘鄗城之丑,这不是寡人所期望的呀!”

赵成反复叩首道:“臣真是愚蠢至极,哪里能明白大王深谋远虑,你就放心吧!大侄子,放手去干!臣敢不听命乎!”接下来赵雍不顾一切地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之新政,到武灵王二十年,赵国新军将中山国几乎打残,赵军攻入胡地打到了榆中,吓得林胡王亲自前来献上八百匹骏马,哀求赵国退兵。

赵武灵王几番御驾亲征之后,又向秦、韩、楚、魏、齐五国发出挑战,结果没有一国敢与赵军交锋,赵雍又命代相赵固做胡地大总管,专门征调各路胡人作为赵国外援雇佣兵,从此赵国成为了战国以来最能打的武力强国。

第二年,赵雍派出长子赵章做元帅,再次讨伐中山国。没多久惠后吴娃去世,赵雍将王位传给了小儿子赵何,并封肥义为相国兼王太傅,以辅佐幼王,这就是赵惠文王,而赵雍自己自封为赵主父(赵国的主人,赵王的父亲),这也是空前绝后的创举。“主父”一词后来还成了一个姓氏,汉武帝时的重臣主父偃应该就是赵雍的庶出旁支,千万不要认为是基督教中的我主我父,没半毛钱关系。

赵雍让赵何和大臣们一道治国,自己腾出手来亲率赵国精锐大军前往西北拓展疆域,从云中、九原南下突袭秦国,打得秦国措手不及,又乔装成使臣入秦面见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见他气宇轩昂,不像是做人臣的风度,正要派人将其捉住,不想赵雍武艺非凡,早已策马脱关而去。后来秦军谍报人员查明此人便是赵国主父武灵王赵雍,秦国君臣大惊失色,认为赵雍其人不但会玩,而且实在是太过厉害了!

从此,秦国一直视赵武灵王为东进战略中的最大心腹之患。赵武灵王也非常清楚秦国必定是赵国将来最可怕的强敌,赵国绝不能步魏国丢失河西之地的后尘,成为被秦国吊打的箭靶子。

赵雍借入秦之际,已将秦国的地势和秦王为人看得清清楚楚,第二年,进入楼烦国召唤楼烦王亲率大军准备一道伐秦,秦国恐惧得不行,立马派人前来议和。赵雍考虑到赵国本土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稳定之势,再来收拾秦国,就没有立马和秦国死磕,而是同意媾和,在第二年挥兵向东,彻底吞并了中山国,北方的大道全部都被打通了,于是大赦全国,颁赏所有功将士,命赵国百姓欢饮庆祝五天五夜,又将代地封给长子赵章,号其为安阳君。可是赵章却认为自己是韩王的外孙,出身高贵,又是长子,母亲无故被废,心中很不服弟弟赵何为王,赵雍就命田不礼做了赵章的师傅。

大臣李兑找到肥义,说田不礼是个大奸臣,尽早会怂恿赵章造反,为了避祸,他建议肥义告病请辞,将相国之位让给王叔赵成。肥义却坚持要守护赵惠文王,李兑都掉下眼泪说:“今年之后我们恐怕就不能见面了!”李兑只好又多次找到王叔公子成交谈,以备赵章、田不礼作乱。

肥义也害怕宫中会出事,就对部下说:“从今往后,如果有人要见幼王,必须先通报到我这儿,先和我见面,如果有什么事发生,我一定要当先为幼王抵挡,不能使幼王有失!”

后来赵雍大会群臣,安阳君赵章也来朝见,赵雍见宗室群臣都在向赵惠文王赵何循规蹈矩地行礼,只有长子赵章动作僵硬,表情极其沮丧和不情愿,赵雍这时候想起,赵章毕竟是嫡长子,现在反而要向北对弟弟称臣,实在是太可怜了,不由地心生愧意,就想着将代地全部划出来封给赵章,让他自立为代王,与其弟平分秋色(赵武灵王有点像创建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查理五世,将帝国瓜分给儿子和弟弟,自己最后却落得被囚修道院的悲惨下场)。可后来赵雍忙于国政,又把这事给拖延下去了,就这样不了了之。

等到赵雍闲暇的时候,游玩至河北沙丘行宫,田不礼就煽动赵章趁机造反,派人前往宫中以主父太上皇的名义,召唤赵惠文王来见。不想被肥义识破阴谋,杀掉了使者。田不礼见事已破败,立马教赵章举兵逼宫。李兑、公子成早有所备,赵国兵马没多久就将反叛杀尽,赵章见田不礼也死了,赶紧跑到沙丘行宫,寻求庇护。

赵雍怜爱长子,就将他藏在行宫中,公子成、李兑却依旧调派兵马围住沙丘行宫,逼得赵章出宫,当即杀死。公子成、李兑又谋划道:“我们毕竟围困沙丘对主父陛下进行了逼宫,还杀死了他的长子,一旦我们退兵,主父必定会将我二人九族尽诛以此泄愤的!”于是就对宫中之人喊话道:“宫中不相干之人快速出来,不然全部诛杀!”宫女太监于是全部跑了出来,只有赵雍一人被困在里面,没多久宫中没有了食物,他哭天喊地也没有人理,只好上树掏鸟蛋充饥,一连过了三个月,才确定一世英雄的他已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之中,这个结局真是让后世之人唏嘘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的赵国实力怎么样?赵武灵王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国,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战国七雄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代战国雄主赵武灵王赵雍在父亲赵肃侯死后,灵前即位,当时天下诸侯兴起“相王”之乐,特别是魏惠王急着要在中原立威,率先称王,便立马拉着三晋老兄弟赵、韩两国同时封王,韩侯一向贪小便宜,不费吹灰之力捡来一个王号,何乐

  • 刘备好袁绍大败后都一蹶不振 曹操大败为何还能活蹦乱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三国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和袁绍一场大败后,都一病不起,曹操赤壁大败后还活蹦乱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虽然是汉末三国决定天下格局的三大战役,但是其过程和结果对参战势力的影响的完全不同的,刘备和袁绍更在被巨大的失败打击下,一病不起,很

  • 萧敬为何能历任六朝皇帝?他的处世之道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萧敬(1438—1528),字克恭,别号梅东,明朝时期司礼监太监。他历侍六个皇帝,仕途也有起伏曲折,但亦四次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四次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前后长达五十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起太监,大多数人会想到刘瑾、魏忠贤、李莲英等人,给人的感觉就是祸国乱政

  • 曹操当初收编了30万的黄巾军 曹操对战袁绍时为何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黄巾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收编了30万黄巾军后,与袁绍交战时不用他们?曹操不用30万黄巾军的原因有三:一是黄巾军厌战情绪严重,二是黄巾军容易被策反,三是打胜打败都难以控制!厌战情绪严重:在经历了黄巾军起义,董卓叛乱以及被曹操所降服的过程之中,黄金军

  • 历史上东方朔为何敢抢汉武帝的酒喝?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老病死,是人们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但是倘若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一生十分享受,一点也不想要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的时候,当他开始走向死亡之时,此人便会开始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比

  • 三国时期五虎上将的后代分别都是哪些人?是何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五虎上将通常是指刘备麾下名声最为响亮、地位最高、能力最突出的五位将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三国时期,主公一谋则是天子,谋士智夺千里,而战将勇猛可定天下。三国时出名的战将可谓是十分之多,而三国中蜀国最为出名的便是五虎上将,他们的传奇流传千年、至今不衰。不过人终有一死,即便是昔日盛

  • 李世民临死前问武则天之后怎么办 武则天又是怎么救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驾崩前,问武则天:我走了,你咋办?武则天8个字救下自己。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将统领在史中,南北朝有花木兰,唐代有武则天,就说当初男尊女卑也不算什么,毕竟杰出的女性还是有些许人也。一代唐代,故事风起,独一女皇,登

  • 三国时期文聘是什么来历?他为何会选择投靠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佞乱政,朝政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有些生活不下去的人选择了反抗,天下纷争不断。在此乱世之时,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人物,最让人熟悉的当属关羽和张飞等人,但是这并不代表了除了他们,东汉末年便没有厉害的人物了,比如

  • 晚清时期的最后三位皇帝,为什么他们接连断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中国首个王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清朝后三位皇帝为什么都无后,清朝最后一个朝代叫什么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民间百姓尚且对“子嗣”如此

  • 历史上白起的一生有何贡献?为何会沦落那种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 号称“人屠”。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说起中国古代纯军事奇才,大家应该都会不约而同想到秦国号为“杀神大将”的白起,白起一生大小战役不下百场,竟无一败绩,而且在历代名将歼灭敌军数量上,他表现出的残暴和冷血更是无出其右。也许有人会认为武功盖世的西楚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