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当初高调去投奔袁绍 最后为何不到一年就着急离开

刘备当初高调去投奔袁绍 最后为何不到一年就着急离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07 更新时间:2024/1/19 15:47:35

刘备袁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高调投奔袁绍,为何不到一年就急于离开?

曹操在徐州消灭吕布后,将原徐州牧刘备带到许都,封为左将军,并赋予“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的超高礼遇,试图拉拢他。然而,当刘备在与曹操“煮酒论英雄”的过程中,得知了曹操对他的评价之后,就决心要与曹操分道扬镳。

刘备先是加入由汉献帝发起,针对曹操的“衣带诏”斩首行动。后来考虑到待在曹操身边风险太大,万一暴露身份将无路可逃,于是,他就主动请缨到徐州拦截袁术北上,并在回军途中使出假道伐虢之计,诱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入主徐州。

随后,曹操先派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去攻打刘备,轻松取胜的刘备不禁有点飘飘然。此时,曹操却亲自率军东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徐州,将措手不及的刘备击溃,夺回徐州。

此战刘备输得很彻底,不仅再次丢失了家眷,而且关羽被擒、张飞生死不明,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通过袁谭牵线,前往河北投靠袁绍。不过,刘备虽然落魄,但他头上“衣带诏”幸存者的光环,却是其他人没有的,在袁绍眼中,他仍然是个香饽饽。因此,袁绍得知刘备到来的消息后,就亲自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他,给足了刘备面子。

然而,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却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不但不知恩图报,出谋划策帮助袁绍打败曹操,反而要过河拆桥,谋划离开袁绍。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一切都要从刘备兵败徐州后,为何要北上投靠袁绍,而不是南下投靠刘表说起。

当初,曹操为了消灭“衣带诏”的漏网之鱼刘备,在徐州之战中全力出击。刘备招架不住,为了活命,只好与创业伙伴关羽、张飞分开逃命,这让他花了十五年时间,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一夜之间失去了战斗力。

此时,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刘备面前,那就是在关羽降曹,张飞生死未卜的情况下,他要怎么做,才能迅速东山再起,加入到逐鹿天下的行列中。最终,考虑到官渡之战即将爆发,而相对于曹操,袁绍不仅总兵力有压倒性优势,而且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如果在官渡之战中借助袁绍的力量,尽可能多地抢占曹操的地盘,毫无疑问是他重新崛起的最佳途径。正因如此,刘备才选择到河北投靠袁绍,而不是到荆州投靠刘表。

官渡之战开始后,刘辟等原黄巾将领在汝南背叛曹操,策应袁绍。刘备看到机会已经来临,就主动向袁绍请缨,说希望到汝南助刘辟一臂之力。刘备的言下之意,本是希望袁绍派他到汝南主持全面抗曹工作,但是,不了解袁绍是听不懂,还是假装听不懂,总之,他虽然同意派刘备到汝南,但却让刘备去协助刘辟,而不是当刘辟的上司。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刘辟联军很快被曹仁击败,刘备只好再次回到袁绍身边。

不过,今非昔比,与当初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他的风光不同,此次以败军之将的身份重回河北后,刘备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准确地说,如果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胜出,那么,刘备就会因为寸功未立,而得不到袁绍的重用。而如果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战败,那么,曹操也不会放过他。

也就是说,无论官渡之战结果如何,刘备如果继续留在河北,不但不能实现东山再起的目标,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官渡之战结束前,择机离开袁绍,正因如此,刘备从汝南回来后,就开始“阴欲离绍”,最后以连结刘表为由,成功带领本部人马离开了河北。

综上所述,在兵败汝南的情况下,不管官渡之战的结果如何,刘备如果继续待在河北,都不会实现其东山再起的目标。这,就是他投奔袁绍不到一年时间,就急于离开河北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何选择退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的开国帝王中,李渊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兄弟相杀在古代帝王之家是十分平常之时,在封建制度之下,历朝历代的君主即位几乎都要经历手足反目的过程。有甚者,亲父子之间也是避免不了有一死伤,唯有胜者方能为王。提起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便不得不说,而这位文治

  • 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中被封侯的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五子良将封侯的先后顺序,谁第一个封侯?瞿凯明2019-06-13 09:37关注曹魏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五位能征善战的将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这五人统兵打仗非常厉害

  • 历史上刘墉是什么样的认?一门三公指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十几年前,一部清代历史剧《宰相刘罗锅》上映,一时间红遍全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都说虎父无犬子,有什么样的榜样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后代,这句话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不少的例子的。清朝时有一望族,便以数辈人的成就充分诠释了这句话。刘氏是清朝的名门望族,因先后出了十一

  • 明武宗为何会在豹房驾崩?豹房是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16年,年号正德。他是明孝宗朱佑樘之子,生母是孝成敬皇后张氏。朱厚照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皇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的皇帝各个是奇葩明朝这个在华夏历史上绵延二百七十六年的王朝诞生了乞丐皇帝朱元璋、失踪皇帝朱允炆、逆袭

  • 历史上丙吉是如何成为一代名相的?生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丙吉,一作邴吉,西汉名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些时候,在别人陷入绝境之时拉对方一把,或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故事的主人公为丙吉和刘病已。当刘病已要被判处死刑之时,丙吉本着善念冒死救下了他。丙吉没有想

  • 如果赵武灵王没有死,秦国还能统一六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赵武灵王是一代英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战国时代有一人,被清末大才子梁启超称之为“轩辕黄帝后华夏第一伟人”,此人只活了四十五岁,在历朝历代针对北方游牧民族巨大边患的战争当中,他以诸侯之身却能与著名的秦始皇、汉武帝、宋武帝、唐太宗等比肩媲美,他为安定中国

  • 战国时期的赵国实力怎么样?赵武灵王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国,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战国七雄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代战国雄主赵武灵王赵雍在父亲赵肃侯死后,灵前即位,当时天下诸侯兴起“相王”之乐,特别是魏惠王急着要在中原立威,率先称王,便立马拉着三晋老兄弟赵、韩两国同时封王,韩侯一向贪小便宜,不费吹灰之力捡来一个王号,何乐

  • 刘备好袁绍大败后都一蹶不振 曹操大败为何还能活蹦乱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三国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和袁绍一场大败后,都一病不起,曹操赤壁大败后还活蹦乱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虽然是汉末三国决定天下格局的三大战役,但是其过程和结果对参战势力的影响的完全不同的,刘备和袁绍更在被巨大的失败打击下,一病不起,很

  • 萧敬为何能历任六朝皇帝?他的处世之道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萧敬(1438—1528),字克恭,别号梅东,明朝时期司礼监太监。他历侍六个皇帝,仕途也有起伏曲折,但亦四次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四次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前后长达五十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起太监,大多数人会想到刘瑾、魏忠贤、李莲英等人,给人的感觉就是祸国乱政

  • 曹操当初收编了30万的黄巾军 曹操对战袁绍时为何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黄巾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收编了30万黄巾军后,与袁绍交战时不用他们?曹操不用30万黄巾军的原因有三:一是黄巾军厌战情绪严重,二是黄巾军容易被策反,三是打胜打败都难以控制!厌战情绪严重:在经历了黄巾军起义,董卓叛乱以及被曹操所降服的过程之中,黄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