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和典韦谁更加厉害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赵云和典韦谁更加厉害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97 更新时间:2024/1/25 7:32:38

还不了解:典韦和赵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典韦、赵云这两大护卫,到底谁更强?

汉末三国时期名将辈出,曹魏的典韦,和蜀汉的赵云,这二人同为当世较为杰出的护卫将军,他们二人到底谁更厉害,一直以来备受争议。

从民间为三国名将次序排列的打油诗中不难看出,典韦与赵云的名次排列差距很小,基本上就在一前一后。

赵云,曾被刘备评价一身是胆,其两次救刘禅,一生为刘备立下不少战功。

典韦,被史学家潘眉评价为:雄武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

他在濮阳之战中,抵抗吕布为曹操谋得生机,后又在张绣反叛时,为保护曹操而率十余人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以上可以看出,两人都是各有千秋,那么非要提起底谁更厉害,还是要看正史是怎么说的。

01一、正史中,典韦一生的战绩

《三国志》: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去。永居近市,一市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转战得脱。由是为豪杰所识。

1、典韦的第一件壮举

襄邑刘氏与睢阳人李永是仇敌,典韦与刘氏交情不错,于是为了刘氏去报复李永。

但李永家中守卫甚严,只可智取、不可鲁莽。

于是,典韦在车上装了一些酒肉,假装是送货的,送至李永府上。

李永亲自开门后,被典韦拔刀杀害,随后又将李永的妻子也一并杀害,就这样,典韦手持兵刃,大摇大摆的走在集市上。

当时整个集市上的人皆为震惊,数百人紧随其后,但却无人胆敢靠近。

后来碰到了李永的朋友,典韦与他们转战后,得以脱身,自此开始有了不小的名气,被很多豪杰之士欣赏。

2、濮阳战吕布

《三国志》:太祖讨吕布于濮阳,时西面又急,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

当时曹操与吕布与濮阳交战,从早上战至夕阳西下,情况紧急,曹操临时招募敢于陷阵破敌的勇猛将士,典韦便是其中一员。

他穿上一身厚厚的铠甲,手持十余支小戟,吕布军中箭如雨发,典韦视而不见,最后,在敌军距离他只有五步时,大呼而起,以戟掷敌,所投者无不应手而倒。

3、力战而亡

据三国志记载,典韦护卫在曹操左右,忠厚谨慎,喜好美食美酒,平日里常常是别人的两倍酒量与饭量。

双手持戟,重达八十斤。

宛城之战,张绣趁曹操不备偷袭曹操,典韦与其十数名部下殊死力战,各个都是以一当十,典韦更加勇猛,很多敌兵都不敢靠近。

最终典韦随着伤势的增多,战死于宛城!

02二、赵云一生战绩

1、三观正,不盲目跟随

起初赵云是公孙瓒麾下,公孙瓒问赵云,别人都去投靠袁绍,你为什么反而投靠我?

赵云的答话是:“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天下大乱,没人了解谁会是明主,因此他们常山人时常商议,要跟随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

可想而知,这也是赵云追随刘备的原因。

2,两次救少主刘禅

第一次就是赫赫有名的七进七出,当时曹操率领五千精兵追杀刘备,刘备抛妻弃子慌忙逃窜,幸得赵云搭救,幼子刘禅以及甘夫人平安回到刘备身边。

第二次是孙夫人趁刘备不在,偷偷跑回江东,还带上了刘禅,被赵云与张飞将刘禅给夺了回来。

3,空营计

汉中之战,赵云派黄忠前去打探,迟迟不见黄忠归还,于是便带人前去寻找。

结果碰到了曹军主力,赵云退至营寨,大开寨门,曹军恐有伏兵,于是撤退。

事后,刘备对赵云赞不绝口:“子龙一身是胆也!”

4、随诸葛亮北伐,失利于箕谷,但赵云及时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的损失。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03结语

除了以上所说之外,赵云一生大大小小,还有着数不清的战功。

典韦虽然勇猛,但其充其量只是一个好酒的武夫,种种事迹都在说明,典韦只了解好勇斗狠。

反观赵云则不然,两者虽然都十分忠心,但赵云保持初心,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

根据《云别传》记载,刘备平定益州后,有人建议将城中房舍以及良田赐给诸位将军,赵云却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

刘备听从了赵云的建议,将房屋土地归还,让人民丰衣足食。

还有一件事也可以看出赵云的赤胆忠心,就是刘备怒伐东吴,当时暴怒之下的刘备,就连诸葛亮都没敢劝阻,唯独赵云敢于直言。

赵云与典韦不同的就是,二人之间的格局不在一个层面上,赵云心系整个蜀国、任何事情,都是从国家的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

总而言之,赵云真正的具备大将之才!

参考资料:《三国志》、《云别传》,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作为蜀汉最后一个皇帝 刘禅真的是昏庸无能之辈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昏庸无能是装的吗?诸葛亮病逝前,刘禅彻底暴露了自己的心机。说起刘禅刘后主,影视剧中给出的描绘就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我们后人也习惯的认为刘禅就是一个无能的皇帝,要不是有诸葛亮在,蜀国早就亡了,所以刘禅这个皇帝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

  • 高浚: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三子,曾羞辱高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高浚(不详-558年),字定乐。北齐神武帝高欢的第三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羞辱高洋王氏可能是寡妇再嫁,嫁给高欢后不足月即生下了高浚,高欢推测不是自己的骨肉,虽然照样抚育,但不太爱惜。但是高浚少有智慧,所以其后得到高欢宠爱。八岁已能在博士卢景裕面前显露他的

  • 刘禅并不是昏庸的皇帝 诸葛亮为何始终没有还政给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不还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为何没把军政大权交给刘禅 真相真的是刘禅不熟悉朝政吗?大家都是了解,刘备之子刘禅是诸葛亮扶不上去的烂泥,是一位昏庸帝王,这是历史对于刘禅的一些评价,那真实的刘禅是不是昏庸之帝,为何一直掌握蜀的军政大权的诸葛亮没

  • 诸葛亮当初遇到的人是曹操而不是刘备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假如遇到的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会怎么样?历史给了诸葛亮太多的垂青,他的成名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和智慧,更是因为他碰到了一个好机会。如果不是遇到刘备,如果不是刘备的三顾茅庐,那么他会名垂青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诸葛亮最初是在

  • 高树生:北齐神武帝高欢之父,崇尚义气豪侠不愿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高树生(472年~526年),勃海蓚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魏时期官员,青州刺史高谧之子,北齐神武帝高欢之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通情达理,重视节义,广结英豪,不治产业。孝文帝时期,跟随阳平王元颐讨伐柔然,拜镇远将军。孝昌初年,拜为大都督,镇守故地。 孝昌二年(5

  • 诸葛亮刚刚去世 刘禅为何要连杀三位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历史变幻莫测,史人难以揣测。不管是野史还是正史,只要记载,就有迹可循。世人对刘禅的刻板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扶不起的阿斗”上,觉得刘禅软弱可欺,没有做君主的实力,偏偏要做君主的位子。

  • 元晔:扶风王元怡次子,个性轻躁,颇有膂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元晔(509年—532年12月26日),字华兴,小字盆子,河南洛阳人。北魏王朝第十三位皇帝(530年—531年在位),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南安惠王拓跋桢之孙、扶风王元怡次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个性轻躁,颇有膂力。起家秘书郎,迁通直散骑常侍。初封长广王,拜太原太守。

  • 元子正:武宣王元勰少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元子正(508年~528年),字休度,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孙子,彭城武宣王元勰少子,孝庄帝元子攸同母弟, 母为文穆皇后李媛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容颜俊美,个性宽和。孝明帝熙平时期,拜通直散骑侍郎、太常少卿,封霸城县公。孝庄帝即位,除侍中、司徒公

  • 纵观元韶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元韶(?~559年),字世胄,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曾孙,无上王元劭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勤奋好学,外表俊美。爱好儒学,礼贤下士。孝庄帝即位后,袭封彭城郡王。迎娶齐王高欢之女、孝武帝元修皇后。东魏时期,历任侍中、太尉公、录尚书事、司州牧

  • 从宋王朝开国国策:看宋太祖赵匡胤的功与过 是和非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尽沧桑,其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数十个或强盛或衰弱的王朝,以及数以百计或满腹韬略或平平庸庸甚至江山尽失的帝王。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宋朝,以其瑰丽的文化、灿烂的艺术、繁荣的经济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前三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