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庆作为清朝皇帝为何扭转不了衰落 嘉庆为什么始终是一个庸君

嘉庆作为清朝皇帝为何扭转不了衰落 嘉庆为什么始终是一个庸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48 更新时间:2024/1/20 9:41:50

对清代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帝为何不能扭转清代衰落的局势?

从1644年入关到1796年白莲教起义爆发,清代已经稳定发展了150年。然而,到了嘉庆时期,清代的国力就不断下降了。嘉庆帝也想通过励精图治来改变这种江河日下的局面,但是无可奈何水平有限,最终无法改变大趋势。

清代的衰落和大部分朝代如出一辙,都是从土地问题开始的。经过前期的开垦,全国的土地面积达到了10亿亩,位居古代第一。清代前期大力鼓励开垦,推广农耕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推广高产农作物,使得清代的亩产量达到310斤,也是古代第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长期稳定,清代的人口也迅速增长。在康熙年间,全国人口达到了1.5亿,到乾隆末期上升到了3.1亿。人口增长导致人均土地面积下降,在康熙年间,人均耕地面积超过7亩,然而在1812年就只有2亩多了。加上土地兼并越演越烈,于是大量的农民破产,社会矛盾尖锐起来。

在乾隆末期,已经出现了农民起义,例如山东的王伦起义,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于嘉庆元年(1796年)爆发,到1804年才结束。清代镇压白莲教起义前后花了2亿两白银,相当于清代5年的财政收入。这导致清代的财政显得更加恶化。

黄河也被嘉庆不太友好。自从康熙治理黄河由来,黄河已经安定了70年。然而,黄河的泥沙是古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到乾隆末年,黄河河道再次淤积,黄河又开始泛滥了。1796年六月,黄河就出现了决口现象,嘉庆帝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赶紧下令地方治理黄河。

然而,由于财政不足、地方腐败严重,嘉庆朝已经无法解决黄河问题,该时期的大决口就多达16次。黄河泛滥地区不仅不能收取赋税,还要大规模赈灾,进一步加重社会矛盾和财政负担。

每一次治理黄河,动辄花费几千万两白银,几乎是一年的财政收入。另外,清代每年还要拿出1700万两左右作为军费,这是最大的一笔常规开支。这导致清代的国库日益亏空。1790年,国库存银达8000万两,到1796年下降为5658万两,到1814年就只有1240万两了。

嘉庆帝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带头搞起了节俭。亲政之初,他就禁止地方向中央进贡,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他减少了出巡活动,每次出巡都力求节省。他禁止修建行宫,盛京将军曾奏休整破旧的盛京夏园行宫,他以“满洲俗,遇巡幸行围驻跸之处,向俱携带毡庐帐房,随时及立彳厅营,从无盖行宫之事,所以习劳勋而崇淳朴也”将之拒绝。朝鲜使团对嘉庆帝的评价是“大抵以勤俭见称观于穷殿之多朴陋,可谓俭矣”。

然而,光是节流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和财政危机的。因此,嘉庆朝,农民起义依然还在陆续爆发。一个时代要走向衰落,那是基本无法挽救的。

乾隆前期,励精图治,狠抓吏治,因而社会风气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到乾隆后期,政策松弛,贪图享乐之风盛行,吏治就败坏起来了。乾隆时期最有名的贪官莫过于和珅。他利用乾隆帝的欣赏重用,专断独行,狐假虎威,他的关系网遍布全国,甚至将军事、财政、行政大权集于一身。

嘉庆帝早就对和珅不满,他在太子期间就《唐代宗论》,以唐代宦官李辅国来隐射和珅。乾隆去世后,为了改变朝政风气,他宣布了和珅的20条罪状,将之抄家处死。通过抄家和珅,嘉庆帝得到了2000万两白银,可以解决镇压白莲教的燃眉之急。

和珅

随后,嘉庆帝也试图大力整顿全国吏治,查获了一系列的大案。贪污腐败是财政亏空的一大原因。嘉靖早期还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到1814年,江苏亏空案揭发,发现江苏亏缺了318万两。随后,各省的亏欠案陆续爆料出,仅山东一省就亏欠670万两。嘉靖帝只能将当地贪官抄家,以弥补其亏欠。

嘉庆帝的系列措施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在打击贪污腐败上,远远没有雍正帝那样做得彻底。例如打击和珅一党,只是将和珅等几个重要的人物拿下,没有追根问底,不想牵连太多。因此,嘉庆帝并未能扭转江河日下的吏治情况。

同时,嘉庆帝也鼓励直言,提拔了一些正直的官员。他亲政不久,就为两位在乾隆时期因为直言而被治罪的官员平反。在制度上,他规定地方衙门、带兵大臣的信件都可以直接送达御前,并扩大了密折制度的使用范围。通过这些措施,嘉庆朝的风气得到了一定的改观。

然而,嘉庆高坐朝堂之上,他如何了解地方官员所奏是真是假呢?于是一些事情就只能按照自己的主观去判断了。不久之后,他就认为这些奏章“累牍连篇,率多摭捡浮词,毛举细故,其中荒唐可笑”。他告诫大臣“不得以琐事空言,逞臆渎听。”此后,他又将一些上奏的官员罢斥,认为他们都是沽名钓誉,为己之私利。不管他们上奏是否对错,嘉庆都不应该处置他们,因为这样就导致官员不敢直说,导致“直言纳谏”成为了一个摆设。

洪亮吉

嘉庆四年,洪亮吉给嘉庆帝上奏一封信件,对乾隆朝以来的许多问题明确指了出来,而且说得有理有据。然而嘉庆帝却认为洪亮吉胡说八道,于是将他发配到伊犁。后来嘉庆意识到自己错了,也只是将洪亮吉放回原籍,而不再录用。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直言劝谏了。嘉庆帝自己也说“言事者日见其少,即有言者,皆论官吏常事,而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则绝无言及”。

可见,嘉庆帝在政治上还是缺乏魄力,他没有康熙帝的胸怀,也没有雍正帝的雷厉风行,更没有乾隆的能力,因此,他想做一位仁君,但是最终只能成为一位庸君。一位庸君,能够守卫先帝的基业已经不易,如何能够扭转清代中衰的趋势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顺阳公主: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女,她加深了隋文帝对杨瓒的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阳阿公主,嬴政王后篇华雍断章,隋文帝宣华夫人

    顺阳公主(生卒年不详),复姓宇文,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鲜卑族。北周公主,周文帝宇文泰的女儿,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妹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适婚的年龄,出嫁随国公杨忠第三子杨瓒。隋文帝即位,成为滕王妃,暗地诅咒隋朝皇室。隋文帝命令杨瓒休妻,没有得到施行。

  • 历史上汉宣帝为何能成功继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古以来,皇帝这个位置就一直都是子承父业,除非是发生了战乱,不然这江山,就该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是在汉朝,却有一位“庶人”皇帝,不明就里间被按在了皇帝的位置,却也懂得隐忍,竟被后世称

  • 宇文皇后:北周文帝宇文泰长女,与西魏废帝元钦是青梅竹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皇后,宇文氏,西魏权臣、北周奠基者宇文泰长女,西魏废帝元钦的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七岁的太子元钦被元宝炬送到权臣宇文泰家抚养,元钦和宇文皇后青梅竹马。元钦为太子时,纳宇文氏为太子妃。大统十四年(548年),时为太子妃的宇文氏生下一个儿子,大赦天下。

  • 宇文逌: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十三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逌(557年~581年),字尔固突,鲜卑族。北周宗室大臣,周文帝宇文泰第十三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周明帝时期,受封滕国公,周武帝即位,拜大将军、柱国,进爵滕王。跟随齐王宇文宪大破稽胡,授河阳总管。宣政元年,进位上柱国、伐陈节度诸军事。大象元年,出藩就国。大

  • 历史上秦始皇称帝后没有立后,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倘若说起中国古代的皇帝的话,人们可能都会想到秦始皇,此人是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任皇帝,因此有着“始皇帝”的称呼。对于秦始皇的一生,人们有着很大的争议。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

  • 历史上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与雍正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懿仁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佟国维之女。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她与妹妹共嫁一夫,丈夫是嫡亲表兄,一生只生一个女儿,还早夭折,只是她抚养了一个睿智的儿子,这个人成了太子,后做了皇帝,所以她也当之无愧的太后,可惜她福薄,只当了一天的皇后就死了,她就是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 宇文通: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十四子, 他曾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通(555~571年),字屈率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宗室大臣,周文帝宇文泰第十四子。武成初年,册封冀国公。天和五年,授骠骑大将军大将军、大都督,出镇益州。天和六年十月,薨于成都,时年十七岁,追赠柱国大将军,谥号恭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

  • 历史上黄权三次“易主变节”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黄权:三国时代的奇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到华夏千年以来,历朝历代的“贰臣叛将”,真是各具丑态,让后人唾弃鄙夷,痛骂不已,不过在大汉王朝四百余年,曾经却有这样两个“背主叛将”,在当时和后世都使人“难以为恨”,就连其“旧主东家”在冷静之余,都为其百般喟叹,从而也倍

  • 康熙晚年出现九子夺嫡 那些不参与夺嫡的儿子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康熙和儿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儿子很多,除了参与九子夺嫡的,其他的儿子后来怎么样?康熙一生有35个儿子,序齿的有24个儿子,但是抛去夭折的15人,长大成人的共有20个儿子,而在康熙朝参与争夺皇储之位的便有9个儿子,也就是“九子夺嫡”。参与“九子

  • 宇文达: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十一子,性情果断,善于骑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代奰王宇文达,字度斤突,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十一子。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第十一弟。武成初,封代国公,邑万户。天和元年拜大将军、右宫伯,拜左宗卫。大象二年冬(公元580年),杨坚专权建隋,诛杀宇文贵族,宇文达与其世子执,执弟蕃国公转,十三弟宇文逌等人被杀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