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齐景公是如何上位登基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齐景公是如何上位登基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45 更新时间:2024/1/6 4:58:31

齐景公名杵臼,是齐灵公的儿子,但他并非嫡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话说齐国自太公姜子牙伐纣兴周,受封开国,位列天下诸侯之首,到齐桓公姜小白时,又得贤相管仲辅佐,国力大振,于是纠集齐、宋、鲁、陈、卫、郑、曹、许共八国之师南征荆楚,以彰天下尊王之道,齐国也由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然后王位传至齐庄公姜光时,晋国坐大,齐国为了夺回霸主地位,与晋反复角逐,数番交战未竟其功,庄公面对先祖和国中百姓很是惭愧,就想着侵犯一下邻近小国,割据几座城池来挽回一下面子。因此,他的目光就放邻近莒国身上,为了出师有名,他还大言不惭地说道:“莒人尝欲趁我伐晋之际,自来袭我强齐,此蕞尔小国不得不报之!”

于是齐国移兵莒国,齐将华周、杞梁为先锋,莒君闻齐国来犯,赶忙倾全国之兵相抗。结果一交战,华周、杞梁出师不利,双双阵亡,齐庄公一时间进退维谷,突然又得报说晋、宋、鲁、卫、郑五国结盟将要犯齐,吓得庄公赶紧下令班师。莒君为了与齐国媾和,也将华周、杞梁遗体隆重送还,又大献金银珠宝,以示妥协之诚意。齐庄公借坡下驴,就这样答应了莒国的议和。

回到齐国,不想大将杞梁之妻孟姜来迎亡夫之遗骸,齐庄公很是惭愧,连说:“此寡人之过也!”孟姜哭得更凄惨,眼中血泪交加,连续三天不止不休,恰巧国都城墙忽然崩塌十余丈,后世竟将此讹传为秦人范杞梁因修筑长城而死,其妻孟姜女送寒衣时闻夫丧而痛哭,竟将长城哭倒一片,甚至还有说秦始皇纳孟姜女为宠妃,更是无稽之谈。

齐庄公搞不过强大的晋国,连一个小小的莒国也弄得他焦头烂额,一时间自信心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便开始自暴自弃,荒淫逸乐,朝政全交给了右相崔杼和左相庆封二人主管。

可崔杼、庆封二人都是争权好利之徒,为了压制位高一阶的崔杼,庆封竟怂恿好色的齐庄公去撩拨崔杼的美貌妻子棠姜,不久齐庄公与棠姜勾搭成奸,崔杼发觉之后怒不可遏,将齐庄公杀死,庆封见崔杼犯下弑君大罪,但毕竟他权势极大,一时难以撼动,便虚迤委蛇,暂且顺从崔杼逐杀庄公子嗣和近臣。不久,崔杼便自作主张扶立庄公之弟姜杵臼为王,也就是著名的齐景公。

景公即位之时,崔杼带领齐国群臣在姜太公之庙歃血盟誓,文武大臣中只有一人仰天长叹,不肯与乱臣贼子一同起誓,并说:“上天知道我为何不跟他们一条心!”崔杼、庆封等人一看,原来是大夫晏婴,当即脸色都变了。但晏婴在齐国臣民心中素有威望,被尊称之为晏子,因此崔、庆二人也没有立马对晏婴采取什么不利措施。

崔杼扶立新君,掌握着齐国大权,但对齐庄公之死还是要做个结论,于是就命太史伯在本国实录中记载齐庄公是因疟疾而死,太史伯坚决不从,在书简中写道:“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庄公姜光。”崔杼见了,一怒之下就将太史伯杀死,太史有兄弟四人,分别是伯、仲、叔、季。

太史伯被杀后,崔杼又相继威逼仲、叔、季三人依照他的想法撰写史事,不想仲、叔、季三人皆步其兄长之后尘,秉笔直书崔杼不忠,弑君无道。崔杼恼羞成怒,接连将太史仲、叔二人杀死,唯对太史季言道:“你三个哥哥全都不听我的话,而被杀死,你难道也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吗?赶紧下笔按我的话去写,我免你一死!”

太史季却毫无惧意,面不改色,说道:“据事直书,史官之责耳!赵盾弑晋灵公,晋太史董狐直书其事,盾知史官不可废,亦不怪也!相国之丑,今日卑职不书,天下亦必有书之者!”崔杼叹息不已,于是将书简掷还太史季,由他据实记载罢了。另有齐国史官南史氏见太史季从宫中捧简而出,赶紧迎上去说:“听闻汝兄弟俱死,担扰夏五月乙亥之事被歪曲淹没,我就执笔而来准备接替你的职责!”太史季又悲又喜,与南史氏一同离开。

到南宋文天祥写《正气歌》的时候,齐太史简在歌中更是位居历代忠臣之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异彩,这或许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得以传承和庇佑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繁荣不断,延绵不绝的奥秘之一吧。

言归正传,当齐国诸大夫得知崔杼弑君之后,基本上都做出闭门待信的姿态。只有一个晏婴居然直接闯入宫中,头枕着庄公的遗体大哭。崔杼的手下都说:“必杀晏婴,以除众谤!”崔杼却摇头道:“若杀此人,齐国人心尽失!”由此可见崔杼多么忌惮晏婴。

后来崔杼的两个儿子争夺家族财产的继承权,惹得脾气火爆的崔杼竟生出杀子之心,这时候假意伏低做小的庆封又往崔杼心头之火浇上一桶油来,就说让他来替崔相国料理逆子二人,崔杼没将这话过脑子就由着庆封去处理家事了。不想没多久,庆封带着大队人马,提着崔氏二子人头回到崔相国府上。崔杼这才恍然大悟,绝望之余最终悬梁自尽了。

庆封除掉崔杼之后,独揽朝政,他的残暴比崔杼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齐国政府机关食堂午餐标配一桌会有两只烤鸡,然而齐景公本人又喜欢吃泡椒凤爪,所以当时政府对鸡肉的需求量非常之高,鸡肉在市场中的价格也迅速攀升。反而导致政府采购鸡肉也比较困难,当庆封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却说:“横竖是一顿饭,难道非要吃鸡肉不可吗?”

机关食堂也无可奈何,只好购进鸭肉来充鸡肉,厨子们又觉得这样做都可以,不如再克扣一些鸭肉下来。结果朝廷官员们对工作餐越来越不满意,甚至景公的御前侍卫盘中不但没有鸡肉,烧鸭都只剩个骨架子,侍卫二人怒骂道:“庆氏为政,刻减公膳,慢我等至此!”

而这时的庆封正与部下卢蒲嫳的老婆打得火热,哪里顾得上别人的怨怒和谩骂。这个卢蒲嫳其实也是一心想除掉庆封,于是就和被激怒的宫中侍卫们里应外合,趁庆封一味迷恋猎艳之际,将庆氏一族全部诛灭,庆封侥幸逃到吴国,后来还是死于非命。

齐景公见宫中大乱,正准备逃跑,这时候晏婴急忙入宫前来安抚景公,说:“群臣为君故,欲诛庆氏以安社稷,无他虑也。”景公方才心定,等到祸乱平息,景公下令将之前崔杼的尸骨挖出来悬于国门示众。结果在坟墓中挖出两具尸体,其中一具是崔杼之妻。景公挥手要将二尸一并示众,晏婴却说:“戮及妇人,非礼也!”于是,景公听从他的建议独将崔杼陈尸弃市,国人听闻此事都称晏婴仁德。

田武子在平叛过程也立了大功,景公将庆氏住宅中百余年的木材全都赏赐给了田武子。这个田武子,本姓妫氏,原本是陈国宗亲派来齐国做人质的后代,后被齐侯赐姓田氏了。这个田武子居然没有将这些木材占为己有,而是全部分发给国都中房屋因战乱损毁的百姓,因此齐国百姓对田武子也是倍加称颂,这就是田氏在齐国强大的开始,后来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之主,这是后话了。

崔杼、庆封虽死,但是齐国其他几家大贵族还是相互之间你争我斗,景公一直隐忍不发,坐山观虎斗,又特召晏婴入宫作为高级特别行政顾问,对他差不多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齐国栾、高、陈、鲍四大家族相攻,婴晏又找到能征善战的田武子说:“为了不让国人非议你们陈家,你应该把战乱中的所得全部上交国家,这样人人必定称赞你的美德,比得到那些财物要高明得多了!”

田武子听了婴晏的话,把所有夺取的财物献给了景公。景公高兴得对田武子夸赞不已。田武子又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巴结景公的母亲孟姬夫人,孟姬也在景公面前替田武子说好话。可包括景公和晏婴在内的所有人万万也没想到,这个从弱小陈国跑来做人质的外来田氏最后居然将齐国江山给一锅端了。

齐景公见权臣已灭,四大家族也是元气大伤,此刻大权在握,立马任命贤臣晏婴为相国。晏婴此时已看到田武子四处收买人心,就私下劝景公在国内放宽刑罚,减少税收,重新将人心收拢到姜氏手中,可景公却不能完全听从。

后世之人常说为何晏婴不能像管仲辅佐齐桓公那样,使齐景公领导齐国在天下诸侯面前再度称霸为尊?其实原因很简单,晏婴不像管仲那样做大事不拘细节,晏婴更像是一个政府秘书长,做任何事太注重周礼的细节了。

而齐景公其人也不像齐桓公那样气度开阔,做人做事大开大阖,能够放手给能臣贤臣去大展拳脚,但这也并非他天性狭隘,而是即位初期的他经历了双位权臣的跋扈和擅权,致使他成为了一个对权力谨小慎微的君王。然而景公任晏婴为相,也算得上是历史上的一段美谈,作为齐国重臣的晏婴除了在安邦定国当中起了巨大作用,在春秋战国那个纷乱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军事外交行动中,晏婴又有何等千古流传的佳话风采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武简介 春秋战国孙子兵法著作者兵圣孙武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孙武,孙子兵法孙武,春秋战国吴楚之战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1][2](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

  • 马援简介 协助光武帝刘秀的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秀与马武的详细故事,光武帝刘秀为什么不杀功臣,刘秀与刘邦谁厉害

    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凌。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因功

  • 袁术简介 三国汉灵帝时期虎贲中郎将袁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千牛卫中郎将,三国演义袁术称帝,三国袁术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

  • 李广简介 汉景帝刘启时期的飞将军李广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景帝皇后,李广是一位怎样的大将军,李广将军被称为什么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

  • 陆逊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大都督陆逊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陆逊字,陆逊历史地位,陆逊手下大将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东吴大帝孙权兄长沙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 张昭简介 三国时期被孙权倚重的治世之才张昭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内有张昭外有周瑜,赤壁之战孙权,孙权为什么不封张昭为丞相

    张昭(156-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臣辅立孙权。孙权行车骑将军时,以张昭为军师。魏黄初二年(221年),拜张昭为绥远将

  • 马良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左将军掾白眉马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眉马良和神笔马良,马谡马良什么关系,关于马良的资料

    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的哥哥。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名,而马良又在五人中最为出色,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马良)最良”的赞誉。马良与诸葛亮关系友善,曾奉命出师东吴。刘备伐吴时招降五溪蛮夷,刘备兵败夷陵,马良被害。马良兄弟五人,俱有才名。马良眉

  • 姜维简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姜维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提笔定乾坤,姜维的父亲,诸葛亮和姜维

    本词条介绍的是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更多含义,请参阅“姜维(多义词)”。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

  • 吕雉的父亲吕公简介 历史上的吕公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汉高祖刘邦元配夫人吕雉的父亲,姓吕名文,字叔平,山东单县人,被人们称之“吕公”。吕公,名文,字叔平,秦朝单父县城东30里吕姑村(今单县终兴镇潘庄)人,汉高祖刘邦原配夫人吕雉的父亲,被人们称之“吕公”。三国时期将领。荆州刘表手下,曾受蒯越计策射杀孙坚。性情直爽,好结交朋友,善相术,刘邦称帝后封其

  • 张颌简介 三国曹操帐中不可多得之才张颌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勾脸之张郃,张郃是谁的部将,赵云对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jùn]乂[yì],河间鄚[mào]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