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崔琰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崔琰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06 更新时间:2023/12/18 12:03:08

崔琰,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的从兄,曹操帐下谋士。“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曹操在漫长的封建历史当中,一直被世人视之为谋朝篡位的乱世奸雄,而在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的那个险象环生的历史背景下,诸侯之间尔虞我诈,机关算尽,为夺取天下哪一个不是不择手段呢?

从客观实际来看,曹操统一了北方,消灭了中原所有的军阀割据,打击了东汉朝廷腐朽的官僚集团,又以屯田恢复了各地的农耕和生产,解救了无数生存在饥荒之中的百姓,别外他又向北和向西征讨了周边凶悍的游牧民族,使华夏大地很长一段时期免遭外族侵扰与蹂躏。曹操还以自己的文才笔锋,兴起了华夏民族在古典文化上的升华,所以说他不但是个大谋略家,还是一个大文豪大诗人。

至于他的政敌,如河北袁绍、山东吕布、淮南袁术、西凉马超、江东孙权、荆州刘表、西蜀刘备等等,甚至于被他“特殊保护”的汉献帝刘协,无一不对他咬牙切齿,欲啖其肉,恨之入骨,各种谩骂凌辱,无所而不用其极。后世之人也常因他挟制汉献帝,以天子号令鞭挞四方诸侯,欲囊括九州之地,而自登九五之位,便将他视作不忠不义不仁不善之徒。

可正如曹操自己所说的,如果当时汉家天下没有他曹某人,还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袁绍就没有谋逆之心吗?袁术不也抢着称帝了吗?孙权的父亲孙坚为何而死?还不是为了那块传国玉玺,想沾上天子之气,心有所图。刘备更不用说了,汉献帝还好好活着,他就迫不及待自立为帝了!还说什么忠义两全的好皇叔!

在这么一个乱世之中,曹操能为百姓做那么多有利民生,制止分裂割据,维护天下安定的好事大事,不得不说他比袁绍、吕布、袁术、刘表之流要强上十几倍还不止,然而权力的进阶免不了会带来野心的膨胀,加上汉献帝确实也是一个无能的傀儡,绝大部分北方士族和曹军诸将肯定只会对曹公威德表示臣服,这必然也会引起心存汉室的官员和百姓们的反感和不满,为了自身的安危,一向多谋善算的曹操也一定会想出各种办法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替身出场”也就成了曹操日常工作中必备的标准配置。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曹操替身肯定为数不少,但在相关史书记载中,大多数这样的替身终究是寂寂无名,然则指名道姓见于史册之中的还真有那么一人。此人名叫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就是当今山东德州人,年轻的时候纯朴不太机敏,但是练得一手好剑法,崇尚武艺,二十三岁的时候脑子突然像开了窍一样,学啥都能一下子学会,二十九岁的时候,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崔琰四处漂泊,去过天南地北天下很多地方,增长了不少见识,一晃过了四年才回到老家,以琴书自娱。

没多久,河北袁绍被汉献帝封为大将军,成为天下势力最大的军阀,他听闻崔琰的名声,就派人前往聘请他来做官。当时的士兵很蛮横暴虐,居然做了许多挖人坟丘盗取钱财的劣行,崔琰就向袁绍劝谏道:“兵圣孙武说过,士兵没有德义,打仗就会失利,商汤这样的明君带着这样的队伍都不能打胜仗啊!”袁绍听从了他的建议,整肃军队纪律,并将崔琰授予骑兵都尉的官职。

后来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崔琰又对袁绍说:“曹操利用皇上在许都,有百姓归心,我们不如安守河北,时常向皇上进贡述职,这样曹操也拿咱没办法,从此天下太平岂不更好!”袁绍不听,非要以河北之众与曹操一决高下,结果在官渡大败,没久就病死了,袁绍有两个儿子相互残杀,也都想拉拢崔琰为己所用。而崔琰坚称自己生病不能工作了,结果被关押在牢狱之中,后来被好友陈琳所救。这个陈琳就是为袁绍撰写讨伐曹操名檄文之人。

曹操灭亡袁绍势力之后,自己做了河北冀州牧,立马就将崔琰召来任命为别驾从事,相当于自己的贴身秘书,并得意地对他说:“昨天算了一下河北的户籍,居然有三十万户,冀州果然是一个大州!”崔琰却说:“当今天下大乱,冀州遭受了袁氏两兄弟争战的灾难,尸横遍野,满地哀鸿,却没有听到曹丞相过问民间疾苦,唯独先来清点人丁之数,这难道是冀州百姓所盼望的仁义英明之主吗?”曹操被他这样一番教训,立马改变态度向他道歉,当时在场的宾客都被崔琰的胆魄惊得尽皆失色。

后来曹操又征讨并州,留下崔琰在邺都作为世子曹丕的太傅,而曹丕这个人喜欢骑射狩猎,且常微服出城,一心只想着驱兔逐鹿,曹操出征,他也照旧不好好呆在城中,崔琰就对他说:“《春秋》中记载鲁隐公因为喜欢赏鱼,不好好管理国家,最终被他弟弟所杀,最近的袁氏兄弟也因盘桓于游玩当中,滋长于奢靡之下,百姓当中听不到他们一点仁义之声,结果才导致他们拥有熊罴虎狼一样的勇士达百万之众,占据河朔这样险峻的地带,却最后没有一丝容足之处。

如今魏王曹丞相亲自带兵在外,非常辛劳替你打江山,而世子你就应当恪守正道,谨言慎行,整天在城中思虑安邦定国的韬略,借鉴古代帝王的教训,戒除恶习,深深牢记自己是魏国的储君和副手,清楚地知道自己就是国之重宝。不要再穿卑贱的衣服驰骋于不测之地,不要把自己的志向投放在飞雉野兔这些小娱乐之上,而忘记了江山社稷之重啊!”曹丕听完之后,赶紧谢罪改过。

曹操正式做了大汉丞相之后,崔琰从秘书晋升为了秘书长。曹操加九锡之礼做了魏王之后,崔琰又被任命为魏王府尚书,也就是魏国文武官吏的首脑。当时曹操还没有确立谁是太子的时候,他私下是非常欣赏第三子曹植的才华,就秘密派人去察看文臣武将的意见。这时候崔琰又对曹操说:“魏王博学,读过《春秋》应当也知道立嫡长子为嗣君的高明与深意,如今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最有资格也是最适合承继天下的,我崔琰是一定会支持他的!”

而崔琰的女儿本还是曹植的妻子,可崔琰却毫不徇私,曹操非常赞赏他,立马将他再度晋升高位。崔琰长得剑眉星目,声音高亢,姿态魁梧,胡须有四尺长,非常好看,样貌特别有威仪,朝中官员见了他,都只能瞻望,不敢与他正视,曹操也非常敬畏他。

曾经有匈奴大单于使者来拜见曹操,曹操认自己长得丑陋,自身形象不足以威慑残暴的匈奴,于是就请崔琰扮做魏王替身来代他接见使者,而曹操本人则充当侍卫捉刀立于一旁观看,等到会见完毕,曹操立马派人前去询问匈奴使者说:“尊使认为魏王是怎样的人物?”匈奴使者答道:“魏王长得非常俊秀高雅,然而恕我直言,朝堂之上,只有魏王身边的捉刀人,才是真英雄也!”曹操听说之后大惊失色,认为匈奴使者不是一般人,立马派出刺客将他追杀于北归途中。

而崔琰曾经推荐钜鹿人杨训做官,曹操便将杨训请到了朝廷。曹操进位为魏王的时候,杨训向汉献帝上表称赞曹操的功业和盛德,当时就有人嘲笑杨训的虚伪和轻浮,又责怪崔琰举荐失当。崔琰从杨训那拿来表文一看,对杨训说道:“看这表文,是有好事来了!时势,时势啊!将发生大的变故咯!”曹操听了这件事,发怒道:“将发生大的变故!这话分明是对孤之不逊也!”于是将崔琰罚作苦役,又派人去察看,都说他表情没有一丝屈服。曹操叹息道:“崔琰虽然受了刑,但他在朝野结交甚广,门庭若市,平日对人捋须直视,别人都能感受他的威严所在,此人不可留也!”于是就将崔琰赐死了。

崔琰生前和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友谊十分深厚,司马懿长大之后,崔琰对司马朗说:“你弟弟非常聪明,且做事果断,将来你是不能和他相比的!”司马朗却不以为然。曹操性情多疑善猜忌,昔日与他关系非常密切者如孔融许攸、娄圭,都因对他不恭顺而被杀害,崔琰是世人认为最冤也最为痛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嘉庆皇帝最平庸的儿子是道光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皇帝最平庸的儿子是道光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嘉庆皇帝生有五子,其中一子早夭,所以仅剩四子。在嘉庆的这些儿子之中,道光皇帝算不上最聪颖机智的,但最终却成为皇位继承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乾隆时期,因八旗逐渐丧失了国语骑射的本领,所以乾隆皇帝狠抓国语骑射,不仅对于八旗官兵如

  • 窦太后为什么偏爱梁王刘武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窦太后为何不喜欢刘彻,梁王是窦太后亲生的吗,为什么窦漪房不喜欢刘启

    窦太后为什么偏爱梁王刘武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窦太后有两个儿子一个女人,女人馆陶公主,儿子一个是汉景帝刘启,还有一个就是梁王刘武。窦太后的性格其实是很强势的,从汉景帝执政期间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汉景帝对于窦太后也是十分孝顺的,对于自己的兄弟也是十分照顾的,所以馆陶公主的权利

  • 历史上张邈是什么人?他与曹操之间哟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张邈,西凉李暠时敦煌人。曾任右长史。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曹操无论是在正史《三国志》,还是在神来之笔《三国演义》当中,撇下是非褒贬,都被描述成一个智谋超群,且处世十分狡黠之人,这应该是毫无争议的。然而曹操一生当中确实也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下,做过许多不被世人理解,又异于常

  • 历史上刘子鸾为何会被自己的皇兄赐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子鸾,南朝宋孝武帝 刘骏第八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帝王之家本无情,在很多时候,为了权势的争夺,亦或者是为了父皇的宠爱,生于皇家之人,由于见惯了各种厮杀,变得冷酷而无情,甚至可以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可怜的人——刘子鸾,他在九岁之时便被皇兄赐死,而他其实

  • 历史上张若虚是什么人?他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国的古体诗词,到了唐王朝时期,进入了全盛的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很有名气的诗人,如浪漫主义派的代表李白,现实

  • 三国时期张飞相比张辽,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羽和张飞都是三国名将,武艺高强,勇猛善战,被称为万人敌,在演义中,关羽傲视群雄,除了吕布,基本没有把其他人放在眼里,比如,说颜良是插标卖首,说黄忠是老卒,甚至要和马超比武,更看不起江东英杰,视为江东群鼠。关羽对那么多猛将很轻视,却对

  • 历史上璹嫔和玉嫔是什么关系?在后宫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咸丰帝是大清第九位皇帝,大清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他的子嗣与他的父亲道光帝相比,那是少之又少,仅生育了两子一女,而且存活下来的只有一子一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和大公主。其实咸丰帝子嗣稀少,除了与当时的内忧外患压力大有关,还与咸丰帝后宫中

  • 历史上石崇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石崇是西晋时期非常有名的人,他的名气在于他非常喜欢炫富。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这里面的“奇”字包括物,也包括人。在中国漫长的岁月中,就出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人,有的人因为自己的大义而为世人敬佩,而有的人,因为自己的荒唐,而为世人

  • 周瑜当初没有英年早逝 最后三国会是二分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周瑜和曹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瑜如果不英年早逝,三国时期真会变成东吴与曹魏二分天下吗?英姿勃发的周瑜曾提出过“二分天下”,一争天下的方案。惋惜,他英年早逝,没有付诸实施。这份遗憾,也引发了后人无限遐想。仔细回顾一下周瑜的计划,我们或许会发现,周瑜对大形势的

  • 李世民为什么不等李渊去世再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为什么不等李渊去世再造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王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强盛,也是文化上的多元,更主要的是唐朝与其他王朝之间有着两大独特之处:其一便是以往王朝的开拓者都是那个王朝的领军人物,受到后世的瞻仰,但是唐朝开国皇帝似乎并没有这样,反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