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宣帝的功绩远远高于汉武帝 汉宣帝影响力和名气为何比不上汉武帝

汉宣帝的功绩远远高于汉武帝 汉宣帝影响力和名气为何比不上汉武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92 更新时间:2024/1/2 20:42:0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宣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宣帝的影响力和名气为何远远不如汉武帝呢?

如果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汉宣帝的功绩要远远高于汉武帝。

汉武帝从某种情况下说,毁掉了一个鼎盛的王朝;汉宣帝从某种情况下说,开创了一个鼎盛王朝。

汉武帝继承文景之治盛世,结果却毁了文景之治盛世。

文景之治是一个怎样的盛世呢?

简单三句话可以概括:

粮食吃不完,堆到粮仓里发霉;铜钱花不完,堆在府库里生锈;原野上战马成群。

汉武帝与匈奴四十几年的战争,耗尽了国库,几乎毁了大汉王朝。

汉武帝晚年,大汉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简单用两句话概括:

没有人愿意出来做官,有的人为了逃避做官,宁可跳到水里淹死!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因为做官,就要为朝廷征税。

百姓穷苦不堪,根本无力缴纳税收,所以官员们也无法完成朝廷税收征缴任务。

至此,只好逃避做官!

汉武帝面对这样局面,颁布了《罪己诏》,明确承认,战争耗尽了国力。

汉宣帝接受这样一个烂摊子,却实现了昭宣中兴。

所以说,从结果看,汉宣帝的历史功绩远在汉武帝之上,那么汉宣帝的影响力与名气为何远远不如汉武帝呢?

笔者以为这主要是过程的影响。

从过程来看,汉武帝的光环罩住了汉宣帝的功绩。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说明:

一,对外关系上,汉宣帝是延续汉武帝的路线。

对外关系,主要是对匈奴的关系,说大一点是对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

对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主要分两点:一是战争;一是外交。

无论是战争还是外交,汉宣帝都被罩在了汉武帝的光环里。

对外战争,汉武帝有卫青霍去病这外甥两对匈奴战争创造的辉煌,在汉宣帝一朝没有人能超过他俩。

所以,说起对匈奴的战争,人们自然会想起卫青与霍去病,以及汉武帝,不会想到汉宣帝。

从结果看,尽管是因为汉宣帝才结束了对匈奴的战争,但是人们往往只是注重卫青与霍去病征战匈奴的过程。

对于外交,主要是和亲。

和亲从汉高祖时代就开始了!

然而汉武帝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那就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汉开始重视匈奴西边的乌孙关系。

由此汉武帝第一次派遣刘细君到乌孙和亲,之后又派遣刘解忧公主去乌孙和亲。

汉宣帝在和亲这一点上也是继承汉武帝的衣钵。

从结果看,汉宣帝彻底掌控了乌孙,为挫败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人们记住的仍然是汉武帝时代刘细君与刘解忧去乌孙和亲的故事。

二,内政治理上,汉宣帝无法跳出汉武帝的光环。

从内政看,汉武帝几乎毁了文景之治盛世,汉宣帝开辟了昭宣中兴盛世。

然而昭宣中兴,首先是有昭帝为汉宣帝奠定了基础。

没有汉宣帝励精图治,不可能有汉宣帝接下来的盛世。

昭帝能登基,离不开汉武帝。

正因为有汉武帝临终之前的神来之笔,才迎来峰回路转的昭帝登基。

因此,当人们谈论起昭宣盛世的时候,首先想到到自然是汉武帝临终之前的大胆决定。

三,从过程看,汉宣帝无法与汉武帝相比。

汉武帝虽然差一点毁了大汉,但是临终之际扶持昭帝登基,延续了大汉盛世。

汉宣帝让太子刘奭继位,称之为元帝。

虽然元帝将汉朝推到了历史顶峰,但是元帝之后,是成帝,由此就彻底结束了大汉盛世。

如果汉宣帝之后,能再来一个元成中兴,或许汉宣帝的名气就会比汉武帝更加响亮。

可惜,历史给汉宣帝开了一个玩笑,自元帝之后,汉朝就气数已尽!

汉宣帝之后为什么没有迎来一个像汉武帝之后的中兴呢?

也许是汉武帝的运气好,但更多的是汉武帝在远见与魄力上确实胜汉宣帝一筹!

在选择继承人这一点上,汉武帝与汉宣帝有过同样的经历。

汉武帝选定刘据后,在实践中,汉武帝发现太子刘据与自己的执政风格完全不同。

说文明一点,汉武帝强势,实行的是霸道;太子刘据懦弱,注重王道。

这让汉武帝很是担忧,最后废了太子刘据。

废除太子刘据虽然是巫蛊事件的影响,但是没有巫蛊事件,汉武帝也有废除刘据太子地位的想法。

汉宣帝也是这样。

汉宣帝确定刘奭为太子后,也发现太子刘奭与自己执政风格相差甚远。

汉宣帝如汉武帝一样效法霸道;太子刘奭与太子刘据一样效法王道。

汉宣帝一度想废除太子刘奭,其原因是担心太子刘奭过于懦弱,将会毁掉汉家。

汉宣帝最终没有废除太子刘奭的原因是念及太子刘奭的母亲。

太子刘奭的母亲是汉宣帝的结发患难夫妻,出于对亡妻的感情,才没有废除太子刘奭。

如果汉宣帝能如汉武帝一样富于远见与魄力,果断废除太子刘奭,也许昭宣之后也会迎来一个伟大的中兴!

综上所述,汉宣帝的影响和名气之所以远远不如汉武帝,从主观上看,是因为汉宣帝个人的政治远见与办事魄力不如汉武帝;从客观上看,汉武帝之后带出了昭宣中兴,延续了盛世。汉宣帝之后带给大汉的是衰败,由此汉宣帝对于历史的影响自然不如汉武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孟古青的出身如何?顺治帝为什么要废除她的皇后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孟古青的故事。如果说“清朝有一位废后”,大家会想到谁?可能很多人会提到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即如懿传中的如懿,延禧攻略里佘诗曼的角色)。正如我们所了解,继后的结局被囚禁到死、葬礼草草了事、未能与皇帝合葬,而是进入纯惠皇贵妃地宫。但是

  • 周瑜是东吴的军事奇才,他的心胸真如演义中那样狭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是东汉末年的一名干将,不仅长得十分的高大帅气,志向更是远大无比,如果没有他的辅助,那么孙权也不可能得到天下,只可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才,却只活到了三十多岁,也是上天也是因为嫉妒他的品貌和才能吧,只是他的去世,让人真心觉得惋惜。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本是和孙策交

  • 巢剌王妃杨氏:既是李世民的弟媳也是他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巢剌王妃杨氏的故事。李世民,是个英明的领导者。隋末大乱,当机立断向父亲提议反隋,进而抓住先机。在政治上,他亦能亲贤臣、远小人,为大唐打下坚实的根基。但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李世民的家庭真和谐完美吗?未必,其中不少纷争,说不好谁

  • 如果慈禧太后没有阻止的话 戊戌变法最后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和戊戌变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经济方面,他们想要鼓励很多民办企业,要发展工商业,这样做是为了富国强民,但是当时国家情况糟糕,而且贪官污吏横行,有一些世家贵族,他们会将这些企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办企业。政治方面,提倡运用一些拥有新思想的年轻

  • 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演讲是真的吗 光绪有没有做过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光绪北大演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网上广为流传着一种说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3日,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成立之日,光绪帝不仅亲自前往参加开学典礼,而且在学校礼堂与一千多名学生来了一场“坐而论道”,发表了一次极为出色的演讲。虽说这个说法广为流传

  • 刘巴得到诸葛亮和刘备的赞赏?但他为何却不怎么待见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这是当时的人对诸葛亮的最高评价。然而在那个时代真的不缺人才谋士,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至刘备麾下,而且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

  • 长孙皇后的身份经历过哪些变化?她的后代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长孙皇后的故事。可能不少人听说过对子:魏无忌,长孙无忌,此无忌彼亦无忌。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长孙无忌,是唐初名臣、宰相。与李世民有布衣之交,李渊起事时,誓死追随,玄武门之变里又坚定地支持唐太宗,最终,成为权贵中的权贵

  • 三国时期的降将也有不少,但庞德为什么就是誓死不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战场取得巨大胜利,并自立为了汉中王,不仅从曹操手中夺得了一块地盘,还让曹操损失了一员大将,即夏侯渊。同年,得以假节钺的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差点迁都,再一次对曹魏势力造成了打击。当于禁归降,庞德被斩的消息传来之后,曹操感慨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

  • 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曹操和曹丕为何不敢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献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朝纲腐败、朝局动荡,宦官与后戚轮流把持朝政,业已成为把持朝政的两大毒瘤,把东汉搞得乌烟瘴气。朝堂之上群臣拉帮结伙明争暗斗,各地武将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彼此之间连年征战。民间百姓衣食难继,流离失所,不得不为了生存揭竿而起,浩浩

  • 对于曹丕冤杀甄宓一事,卞太后为什么没有出面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甄宓,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她出身于中山无极甄氏,自幼聪慧伶俐,而且看待事情非常通透。后来,她先成为了袁绍的儿媳妇,又成为了曹丕的正妻,身份一直非常显赫。虽然真实历史上,她并没有留下名字,但是因为曹植的《洛神赋》,她的美貌留传千古,而洛神又称宓妃,因此如今人们大都习惯用甄宓来称呼她,这也算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