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光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刘贺作为皇帝 刘贺登基27天为什么被废了

霍光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刘贺作为皇帝 刘贺登基27天为什么被废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36 更新时间:2024/1/3 7:03:3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霍光和刘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汉武帝很苦恼,“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病危了,但她怎么都不肯见他。她用被子死死蒙住头,不见龙颜,汉武帝去揭被子,她便把脸转过去,汉武帝只得悻悻而归。姐妹不明白李夫人这么矫情闹哪样,李夫人说:“我不过以色侍人,现在病成这样,皇上看了嘴上怜爱,心里终会嫌弃。那怎么指望他顾念旧情恩佑李家呢?”

李夫人是对的,男人重色,帝王更甚。君不见当初艳绝后宫,令百姓惊呼“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的卫皇后年老色衰后,等待她的就是冷淡和疏离,但死于盛颜的王夫人则让汉武帝念念不忘。

李夫人明白,唯有自己绝美的容颜和早逝的遗憾深刻在汉武帝心底,他就会不吝惜地把恩宠赐予李家。果不其然,李夫人香消玉殒后,即使卫皇后还在世,汉武帝公然用后礼安葬了她,并以她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候,另一个哥哥李延年做协律都尉。

当协律都尉不算难,但封侯可不简单。“列侯”是汉朝二十等军功中最顶尖的一等,非得带兵打仗才可得。李夫人年幼的儿子刘髆(bó),被封昌邑王。昌邑(今山东巨野),经济昌盛,秦汉时军事重地,是块好封地。

世上少了个李夫人,还会有更多美人接力,最为得宠的是赵婕妤,即钩弋夫人。爱屋及乌,年迈的汉武帝渐渐偏向钩弋夫人生的小儿子刘弗陵,对太子据怎么看都不顺眼,废掉他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

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不甘心坐以待毙的太子据丢了性命。汉武帝不得不再立太子。儿子中,刘旦刘胥是不受宠的李姬所生,而且这兄弟俩都沉不住气,以为马上轮到自己做太子,张狂的样子很不受汉武帝待见。

那么汉武帝的选择只有刘髆和刘弗陵了。刘弗陵年纪小,少主对王朝的安稳不是好事,而刘髆的母亲李夫人曾极具恩宠,因此眼明的人都看好刘髆。刘髆的舅舅,贰师将军李广利按捺不住躁动的心,与亲家即丞相刘屈牦合计,要把外甥送上太子位。

但没多久,刘屈牦就被人告发在“巫蛊之祸”中骑墙,与太子据勾结,还有人密告他与李广利暗地里做法祈祷刘髆作皇帝。天子一怒,刘屈牦被腰斩,“游尸示众”,李广利的妻儿则被抓进大牢。

听到妻儿被抓,正在指挥大军与匈奴作战的李广利心慌意乱,指挥不当,吃了败仗,赔上了汉家几万大军。李广利明白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便投降匈奴,做了单于的女婿,换得一时富贵,只可怜他被囚禁的妻儿家人却因此全部被杀。

因为刘髆对此并不知情,所以逃过一劫,但太子位也永远跟他无关了。公元前87年,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汉武帝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他把皇位留给年仅8岁的刘弗陵,即汉昭帝。为防吕后摄政再发生,汉武帝赐死了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并安排霍光、田千秋、金日磾、上官、桑弘羊五位大辅佐他。

继位13年后,年仅21岁的汉昭帝病逝,因为他没有子嗣,谁做皇帝又成了大事。

此时五位辅佐大臣仅霍光大权在握,金日磾、田千秋已去世,上官桀、桑弘羊本是霍光的儿女亲家,但在争权夺利中,密谋发动政变被霍光抢先灭了。所以,谁来做皇帝,霍光说了算。

霍光不是没想过自己亲自上,但他知道自己威望不够,有次他想拿玉玺,尚符玺郎却说要我脑袋可以,要玉玺没有。通过试探,霍光明白朝臣对汉室的忠诚不可逾越,找个傀儡最稳妥。

汉昭帝无子嗣,按说该从他的兄弟里找接班人,就只剩刘胥了。但刘胥年纪大,曾觊觎皇位,不好控制,霍光的目光便转向刘髆的儿子-昌邑王刘贺,也就是李夫人的孙子。公元前74年,做了12年昌邑王的刘贺以主持汉昭帝葬礼的身份入京,后被立为太子,然后继位。

但老奸巨猾的霍光留了一手,他没举行“告庙”仪式,也就是没让刘贺去向高皇帝刘邦“报道”,他还要“试用”一下。刘贺还是太轻敌,接过玉玺没多久,他就开始调整宫廷禁卫兵马,妄图控制太后,并开始清除霍光。根基未稳就如此大动作,刘贺的悲剧是一定的。登基27天后,刘贺被霍光以“昌邑王行昏乱,恐危及社稷”为名废掉。而没有“告庙”,使得他被废简单了许多。

刘贺很郁闷,皇位没到手,原先好好的昌邑王也没法干了,唯一欣慰的是他还可以留着故昌邑国的全部家当。更幸运的是,继任者汉宣帝刘病已熬死了霍光,夺回汉室大权。为显恩德,在观察许久确认刘贺无反叛之心后,公元前63年,他封刘贺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江西南昌)。

因家当丰厚,刘贺生前生后的日子很舒服,只可惜他去世后不久,两个儿子也相继去世,遂国除。两千年后,2015年,“海昏侯墓”的发现震惊考古界。

人们惊讶西汉海昏侯国这么富裕吗?这么多黄金、玉器哪里来的?墓主人刘贺为何被选为皇帝?为何他登基27天就被废?他的儿子是正常死亡吗?

有的答案我们可以在历史的字里行间找到答案,而有的则永远被埋藏在了过去。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夷陵之战中,陆逊是如何战胜各方面都略胜一筹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夷陵之战陆逊多少岁,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关羽兵败退守何处,夷陵之战发生在哪里

    每当一提起夷陵之战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

  • 蜀汉灭亡后功臣后裔怎么样了 他们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魏怎么灭亡的,蜀汉第一名将,蜀汉什么时候被灭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功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蜀汉政权创建的过程中,诸葛亮、关羽、张飞堪称是功劳最高的功臣,虽然关羽没能看到蜀汉建立。可是蜀汉政权最终还是灭亡了,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出大军征讨蜀汉,邓艾偷渡阴平,后主刘禅开城投降。那么在蜀汉灭亡前后,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蜀汉

  • 刘备真的是一个仁义的完美男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是仁义之君吗,凤雏看透刘备假仁义,刘备列传4完美通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仁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现在问,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谁最仁义?许多人的回答一定是刘备,因为他不仅仅有能力,还是汉室宗亲,更何况他心系百姓,哪怕跑路也不抛弃随从的平民。同时也非常在乎兄弟情,诸葛亮让他夺了刘表基业,他死活不肯,让他夺刘璋地盘还得用小阴谋

  • 三国时期张飞单挑时可能打不过的几位武将分别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飞没有横扫千军用啥代替,关羽是三国时期的吗,张飞杀了多少名将

    三国时期张飞单挑时可能打不过的几位武将分别都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吕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悍将,在虎牢关单挑刘备关羽张飞还能全身而退,曹操部将三五个一起上,也拿不下他。但是随着吕布年龄增长,妻妾越来越多,再上阵单挑,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张飞因

  • 刘备当初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 刘备此举是不理智的行为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深层原因,夷陵之战为何不带诸葛亮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夷陵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它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是影响三国历史走向的经典战役。夷陵之战是刘备登基称帝的第二年发动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刘备动员了数万人水陆并进意欲和东吴一较高下。可是天不随人愿刘备在夷陵之战吃了个打败

  • 崇祯在位期间面临哪些国家问题?不仅仅是财政赤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财政为什么那么困难,明朝财政崩溃,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问题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的崛起,使得他们左右朝政的力量越发强大。此时,君权被削弱,皇帝更像是代表权力的符号,却无实际的人身自由。无论是武宗南巡一事,还是万历国本之争,都表明了帝王并不能随心所欲。正因为这种体制,明中后期的帝王或是出于和文官集

  • 佟国纲为何要杀掉自己的嫡长子呢?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什么是嫡长子继承制,佟毓秀为什么要复仇,历史上有佟毓婉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佟国纲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清朝康熙年间,朝廷中有两位权倾朝野的权臣,分别是明珠和索额图,在明珠和索额图斗得头破血流时,朝中还有一位议政大臣却坐山观虎斗,不参与明、索争斗,让康熙十分欣慰,这个人名叫佟国维。佟国维是康熙的舅舅兼岳父,是康熙朝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佟国维姐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简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谁,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

    世人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真这样做过?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公元195年,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发生内讧,为了争夺权势,他们二人在长安城中各自拥兵相攻。为了平息两方的纷争,汉献帝不得已派出尚书、侍中去为李、郭二人和解,然而这两人并没有就此而平息战火。为了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 宋神宗赵顼想励精图治,为何却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宋神宗赵顼是一个想励精图治的皇帝,为什么没人愿意支持他《宋史》里说他:“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厉精图治,将大有为”。从这里咱们能够知道,赵顼很有抱负,为人低调,谦和,很懂得安居乐业的道理,这一切改变要从王安石变法开始说起。之后他任用

  •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他的军事才能真的只是空有噱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韩信。在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许多大将中,韩信可以说是最有名的一个,他与萧何、张良合称汉兴三杰。应该说,能够被称为“杰”的人物,个人才能应该是非常突出的,但实际上,韩信是不是名副其实的战神呢?一、韩信不是正经的军事科班出身韩信能够从一个布衣之士成长为一个大将,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