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丁奉先后侍奉了东吴四君主,晚年时期为何仍然受到重视?

丁奉先后侍奉了东吴四君主,晚年时期为何仍然受到重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81 更新时间:2024/1/17 15:44:25

曹魏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曹魏之所以能够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肯定是离不开曹操的唯才是举,当初的曹操发布了求贤令,这让天下的人才纷纷投靠曹魏。正因如此,才奠定了曹魏三国实力最强的根基。

曹魏名将众多,无论是武将还是谋士,曹魏都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在武将方面,曹魏有五子良将,五人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人对曹魏的功绩都不可小觑,每一位对曹魏的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同时五子良将也代表了曹魏实力最强的五位武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辽肯定是曹操手中的王牌之一,早期在雁门任职郡守,后来又先后跟随董卓、吕布等人奔赴战场。吕布死后,张辽归属了曹操,从此张辽为曹操效力。张辽和关羽一起击败了当时势力强大的袁绍军队,为曹魏政权立下了大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马之围。

投靠曹操之后,张辽的一生都在战场中度过,公元215年,张辽奉命驻守合肥,孙权乘着曹操在汉中征战的机会,领着十万士兵来进攻安徽。从此之后,张辽开了更为紧密的征战路程。面对孙权的来袭,张辽带领800名精心挑选出来的将士一路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杀敌无数。

最为厉害的是,张辽甚至是冲锋到了孙权的帅旗之前。《三国志魏书十七张辽传》对此记载为“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这样的武将让孙权大惊失色,毕竟能够直接冲锋到孙权的帅旗前,决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经过多方查验,才发现张辽手下不过几百人,可是此时的孙权已经撤退,知道了张辽手中仅仅数百人后,孙权心有不甘。于是准备再一次发动进攻。尽管孙权的士兵将张辽等人团团围住,但张辽依旧面不改色,数次杀出重围,这样的战绩更是让孙权大惊失色。

这一战打得孙权大惊失色,由此让张辽一战成名。从此之后,曹操开始重用张辽,正因如此,张辽被封为了征东将军。丁奉,同样也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归属于孙吴麾下。小说中的丁奉是非常差劲的,但是历史上的丁奉可不是这样的。

东吴后期,丁奉几乎成为了顶梁柱。孙亮当权时期,孙綝升为大将军,孙綝蛮横专断,欺压当时年纪尚小的君主。此时的孙綝大有掌管东吴的趋势,此时的丁奉眼见国家都要被孙綝掌控,于是联合张布设计捉拿孙綝。丁奉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确实是不如张辽的。

《三国志·张辽传》记载“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公元222年,张辽在击退孙权麾下大将吕范之后,得了治不好的病,最后病死在江都。那么在三国演义中,张辽与丁奉却不是这样的。

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记载,一次战役中,彪将丁奉追击曹丕,张辽见状立刻骑马上前搭救,但不慎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间。张辽所幸被徐晃所救,最终共同护送曹丕逃走。这场战役中,魏军损失惨重,折损了许多士兵。这只是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并不是正史。

丁奉一生数次北上征战,先后侍奉了东吴四位君主,最终的丁奉可以说是拥兵自重。孙休病逝后他又拥立孙皓当皇帝,这时期丁奉又被接连升为右大司马和左师军。晚年时期的丁奉仍然受到重视,只不过此时的丁奉战绩大不如前了。多次征战未能取得胜利,孙皓勃然大怒,以丁奉无功而返定罪。公元271年,丁奉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晋哀帝司马丕的死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晋哀帝司马丕是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司马聃驾崩后司马丕在褚太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司马丕在位时期,权臣桓温掌控了国家大政,东晋内部也是军阀乱战,此时已是国破之象。司马丕本人也如前面几位东晋皇帝一般的短命,政权的频繁交接也是东晋陷入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晋哀帝司马丕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逝,皇太极逼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以“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拥皇太极嗣汗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四年,皇太极以阿敏弃守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的罪名,将其终身幽禁。五年,莽古尔泰同皇太极发生口角时,竟拔刀相向。皇

  • 解析魏国四聪是指哪些人 他们是否名至实归?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四聪指的是魏国的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在动乱的三国时代,因其“明哲”而被后人景仰。今天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三国时代的魏国四聪,真的是实至名归吗?有几个算是“明哲”的?1、夏侯玄夏侯玄(209年-254年),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

  •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为何要对他一忍再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他是西汉时期的第七位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汉武帝十六岁的时候登基为王,他不仅在战略方面有独到的认识和领悟,同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造诣,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帝王。汉武帝在位期间一直都致力于开拓疆土,在汉武帝的统治下,国土面积也得到了扩张,周围很多邻国都一一

  • 汉武帝凭实力打破和亲路后宫却一片茫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他的雄才大略与开阔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治世政策上,他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帝王。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太多的贡献,也将虽然表面繁荣但是仍旧内外忧患的汉朝推向了历史的新高度。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登上皇位,那一年他才十六岁,但是才华与能力不是以年

  • 微子与箕子是什么关系 微子是纣王的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纣王这个人,很少有人不知道他。他是我国古代残暴君主的代表人物。可以这样说,他在每一部经过改编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之中都是以残忍暴虐,好色成性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微子像我们也都知道,他是生活在古代,因此,肯定就会有着许多的所谓的亲戚,而对于他这样的一个身处皇位的人来说,那么他的亲戚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皇亲

  • 没有狠下心来诛除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杀的何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何进是三国之前有名的大将军,作为刘辩的舅舅,何进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但是因为出身低下,在那个重视出身的时代,何进的处境并不好,受到了很多世家子弟的嘲讽。而且因为过于犹豫不决,一直没有狠下心来诛除宦官,最后反而被宦官所杀。何进的生平简介何进是汉灵帝时期的大将军,手握着天下兵马。早年的时候何进生活贫困

  • 东魏时期有名的大臣高澄是如何被家奴刺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高澄是东魏时期有名的大臣,他从小就聪明过人,所以很快就展露出了政治上的天赋,对于东魏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同时位极人臣的他也把心思放到了篡位谋反上,在一次密谋的时候,被当时手下的家奴找到机会杀死。高澄是个什么样的人高澄是东魏时期权臣高欢的长子,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能,受到了父亲的喜爱,在十五岁的时

  • 南朝陈朝的陈后主为何被称为“井底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陈后主,即陈叔宝,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疏于朝政,整天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陈国的国力也逐渐走向衰落。据《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记载:后主愈骄,不虞外难,荒于酒色,不恤政事。此外,陈后主还喜好文学,经常与才色

  • 解析玄武之变后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