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瞿能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如何?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瞿能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如何?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46 更新时间:2024/1/29 22:45:24

瞿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瞿能,男,汉族,约公元1353年生,寿命约48岁。属相蛇,星座约为天秤座,安徽合肥人。明成祖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战场差点被杀,结果真神了。

《明史列传卷三十》记载“明日复战,燕王几为所及。王急佯招后军以疑之,得脱去。”

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朱允炆,也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派出军队,对抗叔父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朱允炆的大将瞿能表现突出,能征善战,首战告捷。

第二天再次作战的时候,瞿能等人更加骁勇,几乎擒获了朱棣,正在危急时候,朱棣假装召来后续部队来掩护自己,使得朝廷的南军怀疑而不敢追击,因此朱棣才得以逃脱。

“薄暮,能复引众搏战,大呼‘灭燕’,斩馘数百。诸将俞通渊、滕聚复帅众来会。会旋风起,王突入驰击。能父子死于阵。”

天快黑的时候,瞿能等人又率领军队寻找燕军主力作战,同时全军高呼“灭燕”,来涣散朱棣的燕军军心,提升自身士气,一战斩杀燕军数百人。

后来,朝廷南军将领俞通渊、滕聚等人又率领军队和瞿能会和,一时间,南军士气大振,大有顷刻间将燕军踏为齑粉的势力和气魄。

突然间,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一阵狂风突起,将南军的将旗吹断了。朱棣遂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在混乱之中不幸战死。

“瞿能,合肥人。父通,洪武中,累官都督佥事。能嗣官,以四川都指挥使从蓝玉出大渡河击西番,有功。又以副总兵讨建昌叛酋月鲁帖木儿,破之双狼寨。”

瞿能的父亲瞿通,在朱元璋执政的洪武年中,累任官至中将军衔的都督佥事。瞿通病逝后,按明朝军队世袭制度,瞿能子承父业,接继官爵,以中将军衔的四川都指挥使(正二品)走马上任。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春正月,西番蛮民复叛,朱元璋急遣凉国公蓝玉率瞿能往大渡河邀击之,蓝玉与瞿能旧交甚厚,两人俱名冠三军,经周密部署,攻无不克,一路围剿,不日取得大功。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西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反叛,明太祖朱元璋急命凉国公蓝玉率陕西步骑,会四川都指挥使瞿能军马征讨。七月,瞿能数战告捷,平定叛乱。

“燕师起,从李景隆北征。攻北平,与其子帅精骑千余攻彰义门,垂克。”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朝廷,发起“靖难之役”。此时的朝廷,经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无将可用,只得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伐燕。

八月,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大败耿炳文;九月,根据黄子澄的推荐,朱允炆又任李景隆为大将军,对燕作战。李景隆乃是纨绔子弟,寡谋而娇,色历而馁,素不知兵法。

朱允炆只得急调瞿能父子阵前助战。当时朱棣将芦沟桥驻军调入城内拼死守卫,自己亲率大军增援辽东,扫平外围。十月的北平霜雪气候,朝廷南军粮草不足,上下离心。

瞿能领子瞿郁、瞿陶率千骑、借云梯,乘张液门守军不备,虎威神勇,奋勇攻击北平城。杀声震天,燕军不可敌,遂砍开彰义门城门,呼喊后兵接济。

“景隆忌之,令候大军同进。于是燕人夜汲水沃城。方大寒,冰凝不可登,景隆卒致大败。”

统帅李景隆忌妒瞿能功劳,遂派飞马传报瞿能,令其孤军没入,以防暗算,待明日率大队人马一齐杀入。瞿能得令,不敢违抗,只得退出城外。

于是,朝廷南军错过了绝好的破城机会,使守城的朱棣长子朱高炽得到了喘息。朱高炽夜里督促士兵汲水灌湿城墙。时正天寒,滴水成冰,一夜寒风,已成冰城。

李景隆次日带领数万兵将亲至张液门,见城上冰雪光滑如油,无有容足之处,只得罢兵。瞿能看了,深叹错失良机,而李景隆全不追悔,最后终于导致大败。

“已,又从景隆进驻白沟河,与燕师战。能父子奋击,所向披靡。日暝,各收军。”

虽然兵败,李景隆还是得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嘉奖,并诏令诸将:“不要让朕负杀叔父之名!”南军经过数月的积聚,准备会师白沟河向北推进。

此时燕王朱棣已经扫平外围,班师回援。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五月某日,天刚透亮,朱棣已整兵领将,渡过了白沟河。瞿能准备的更为充分,早以列阵以待,两军延绵数十里。

瞿能、瞿郁、瞿陶首先出战,一马当先,直捣燕军之阵,决心大败朱棣,燕军无人可敌,立被擒杀数百,使燕将人人面有惧色,不敢迎战。

朱棣无法阻挡,惊惧失色,只得重新策马绕堤而逃,正当燕军惊惧欲乱之际,真是神了:忽然刮起一股旋风,李景隆将旗嘎然折断,南军失去指挥,顿时乱成一团 。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得能莫忘”,直译为得到才能莫忘本。朱棣见有机可乘,亲率劲骑绕出敌后。瞿能见朱棣冲破其营,为掩护主力,瞿能、瞿郁驳马迎敌,俱被风沙卷得纷乱,不知方向。

正要冲开夺路,沙尘卷到面前,迷目难开,瞿能不幸被朱高煦领众击落马上,其子瞿陶也难逃厄运,直至薄暮时分,俞通渊、滕聚等将领也相继战死,血染沙场。瞿能勇武之能,实现了效忠朝廷的根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周武帝宇文邕为百姓做出哪些贡献?他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邕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自古以来皇帝作为天子,承担着全国百姓旦夕祸福的重担,可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位“占着人位,不干人事儿”的皇帝。其中有“不爱江山爱丹青”的宋徽宗,有南北时期的“主唱”皇帝高纬,能把文玩核桃玩出花的明朝天启皇帝,他们都堪称被皇位耽误的人才。每

  • 三国涌现出太多英雄,五虎上将与五子良将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故事,读者都非常感兴趣。因为在这个时代,涌现出了太多的英雄豪杰,比如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江东有“十二虎臣”。后世忽然间想到这么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五虎上将与五子良将哪一方的能力更强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五虎上将与五子良将的来历先看

  • 关羽在自报家门的时候 关羽为什么只用两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自报家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每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讨论的热度都是非常高的。不管大家有没有看过《三国演义》,都会对名著中的人物非常感兴趣。很多书迷每一次看《三国》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比如赵云被曹操派人问到自己姓名时,他说道“吾乃常山赵子龙”。而张飞每

  • 五虎上将中只有赵云陵墓没有被盗 鬼神之说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赵云陵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虎上将”,是指罗贯中长篇《三国演义》中,蜀汉昭烈皇帝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演义描述,建安十六年(219年)刘备攻取汉中,自立汉中王。此刻的刘备实力达到了他一生的顶峰,于是刘备开始犒赏三军,册封文武百官,借关羽的话说,如今的大哥已

  • 李卫一直被雍正提拔,他身上有哪些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李卫,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这个男人,一直以来都是雍正皇帝身边的一个大红人。可是在当时,雍正皇帝明明身边有那么多的得力干将,为什么就偏偏会在这几个人当中,尤其看重李卫呢?其实,在这其中有着非常多的原因的,李卫之所以会被重用,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运气好。一路走来一直都在受到提拔,也说明自己有着非常大

  • 令人发指”的主人公是谁?揭秘此典故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令人发指”的意思,是指头发都竖了起来。这个成语典故,是形容一个人的行动,让一些人非常的愤怒和痛恨。那“令人发指”的典故出自哪里呢?主人公说的又是谁?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令人发指”的典故,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主人公说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荆轲。《史记

  • 赵光义在赵匡胤死后时如何对待宋氏的?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的后代拿回皇位,赵匡胤死后谁当皇上,赵匡胤是哪个朝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光义在赵匡胤死后时如何对待宋氏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是个奇人,但是享年50岁就逝世了,他死的也是离奇,让我们哭笑不得。有人说赵匡胤的命硬克妻,他曾经娶过三任妻子,只有第三任妻子陪他逝世。前两任妻子都红颜薄命,吃过很多苦却没有命享福。赵匡

  • 王翦出征前要赏赐,这是他善终的原因之一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王翦这个人非常有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唯一善终的一位,白起是被秦昭襄王勒令自刎,李牧被赵王赐死,廉颇虽然好点,但是也被郭开坑了一把,永远退出历史舞台郁郁而终,唯独王翦善终,本篇咱们就来讨论下王翦善终的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些年来解读他的文章非常多,对他没有被秦始

  • 赵姬和嫪毐生了两个孩子,她不在乎嬴政的感受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嬴政的亲妈赵姬和嫪毐生了两个孩子,这件事情,对于秦始皇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情。虽然秦国不同于中原国家,对于礼仪的要求没有那么强。但是自己的亲妈和别人生孩子,而且这个别人,还是一个不尴不尬的人。无论是谁,心里都无法接受,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一个君王。那么,赵姬与嫪毐生下一个孩子,已经是十分危险的事

  • 赵云的家世到底是什么样的 赵云是寒门余人还是名门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家世,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是寒门余人?还是名门后代?“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赵云,人称“常山赵子龙”,随从刘备之后,从自己二十岁起便对蜀国诚心不贰,直到白发苍苍都仍在为蜀国四处征战毕生。一生戎马,南征北战,节节胜利,立下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