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献帝曾经两次谋杀曹操 曹操为什么没有杀汉献帝

汉献帝曾经两次谋杀曹操 曹操为什么没有杀汉献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56 更新时间:2024/1/18 23:58:41

你真的了解曹操不杀汉献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凌辱汉献帝,汉献帝不堪凌辱,先后两次要谋杀曹操,都没有成功。曹操得知后为什么没有杀汉献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群雄四起,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以弑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嫡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使得全天下对汉朝中央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这也为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提供了法理依据。

董卓废少帝并最终杀掉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少帝不听他的话,而且还密谋想要杀董卓,当时的情况下,董卓弑君以绝后患不失为果断。事实上,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将会在争夺天下的混战中占据天时,但自己所控制的皇帝始终想杀掉自己时,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坐以待毙;

曹魏衰弱的时候,少帝曹芳与大臣密谋诛杀司马一家,结果被司马师兄弟俩废掉,继任的魏帝曹髦更是举兵直接奔司马府上杀去,结果被反杀。这种争权夺利的斗争,就算皇帝很重要,一旦到了这一步也必须杀掉,因为可以立为皇帝的接替者很多,杀掉某一个皇帝,并不影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元年,曹操抓到了汉献帝,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逐鹿天下的天时。汉献帝曾经两次密谋谋杀曹操: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建安五年正月,献帝的老丈人董承联合刘备等人要诛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曹操十分恼火,诛杀董承,怀有身孕的董贵妃未能幸免,只有刘备机智得以逃脱。当年为了攻打刘备,曹操甚至连背后袁绍大军的威胁都顾不得,终于在下邳击溃刘备军队,抓到了刘备的老婆和儿女。建安十九年,献帝的伏皇后因为被发现对此事不满,也被曹操所杀。

而董承等人诛杀曹操的行为,起因却是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虽然《三国志》中认为衣带诏是董承伪造的,但对于曹操来说,这显然不足以证明汉献帝的清白,只能说明曹操虽然火大,汉献帝虽然已经在计划杀他了,但他并不想杀死汉献帝。

人们之所以选择斩草除根,就是因为后患无穷,按道理讲,汉献帝既然能够杀曹操一次,自然也会杀第二次。果不其然,建安二十三年,汉献帝联合太医吉本、少府耿纪等人要推翻曹操,带兵进攻许都,攻打丞相府。曹操此刻刚刚收复汉中,准备趁势攻打刘备,统一天下指日可待。然而因为后方发生了这件事情,他非常惶恐,让夏侯渊镇守汉中,自己匆匆回到许都。

这一次曹操的损失是巨大的,他不仅失去了赤壁之战后最佳的统一机会,而且险些遭到反噬中原不保。蜀国谋士法正判断曹操之所以撤兵,必然是许都发生变乱,所以力劝刘备攻打汉中(《法正传》)。结果第二年夏侯渊就被刘备所杀,曹操痛失被视为天下根基的汉中之地,不得不疲兵西进,曹操的封了曹丕为魏国太子,把国家大事交给曹丕,自己带兵前往长安与刘备对峙。

然而即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曹操却始终没有杀掉汉献帝,甚至到了曹丕废汉献帝的时候,还给了汉献帝封国,让他安享晚年。那么既然汉献帝两次想要杀掉曹操,曹操为什么不杀掉汉献帝呢?难道当真如曹操自己诗歌中赞美自己所说的那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曹操之所以不杀汉献帝,其本质还在于汉献帝杀不得。

首先,董卓诛杀少帝,他的下场是很惨的,虽然司马师和司马昭后来杀了曹髦,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统一,曹魏的政权并不稳固,与汉朝不可同日而语。汉朝皇帝仍然有着安定天下民心的作用,即使是后来曹丕废掉了汉献帝,也不得不去拜祭光武帝刘秀的庙宇请求原谅,《三国志》中曹丕在位六年,每年都以发生日食为由而改变国家的法令,就是为了解除人们对汉室的思念。

其次,如果曹操杀掉献帝,另外再立一个新皇帝,那么天下诸侯也可以令立一个姓刘的当皇帝,甚至刘表、刘备这样的都可以立刻自立了。《武帝纪》中,袁绍之所以没有迎接汉献帝,就是因为董卓杀掉少帝刘辩之后,他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可是刘虞一直不同意。而袁绍一开始却始终不承认汉献帝,才给了曹操可乘之机。如果曹操杀掉汉献帝,袁绍等人自然不会再错过时机,天下诸侯人人都可以找一个姓刘的拥立。

除了他们之外,刘备、刘表本来都自称是刘邦的后人,而之前又有刘秀以平民皇族身份崛起,完成光武中兴的现实例子摆在眼前,一个汉献帝死掉,刘邦的子孙当时最少有几万人,很有可能冒出无数个皇帝。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虽然汉献帝多次谋杀曹操,但是曹操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报此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原因是什么?他没有别的选择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00年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赢下了官渡之战。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此之后,曹操采纳了郭嘉等谋士的计策,他借着官渡之战的胜势不断的扩大战果,一直到公元207年十一月,曹操彻底

  • 魏忠贤对明朝影响有那么大吗 魏忠贤一死为何明朝就出问题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忠贤和明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忠贤被杀后,明朝为什么就垮了?魏忠贤对明朝有那么重要吗?魏忠贤的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流寇延蔓,生民涂炭,不集兵无以平寇,不增赋无以饷兵。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上面是崇祯皇帝的谕旨。崇祯登基时,外有强敌不断

  • 历史探索:清朝后妃不同等级能拿多少月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们都知道,贾政的夫人王夫人的月银是二十两,贾政的小妾赵姨和周姨娘的月银则是二两,同样是在府中,正房和小妾的月银竟差了这么多,那皇宫妃嫔们的月例是多少?清朝皇后与妃子间的月银相差了多少?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后妃的等级从上到下依次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

  • 徐荣先后打败了曹操与孙坚,但为何却说他是非常可悲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东汉末年,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名将不是被历史埋没了,就是成了某些当权者的牺牲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何说先后打败了曹操、孙坚的徐荣是非常悲哀的?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徐荣被形容成了一位三流将领,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徐荣可是名震一时的猛将啊,虽说他的战绩很少,但也足以让他跻身东汉末

  • 左良玉手握大军却对皇帝见死不救 世人为什么还称他为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明朝左良玉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明朝没有灭亡之前,左良玉手里握有80万大军,面对皇帝自尽,他却见死不救,世人为什么还称他为忠臣?崇祯皇帝虽是亡国之君,但绝非荒淫无度之人。崇祯年少继位,便处置了魏忠贤等人,扫清其党羽。朝堂之上的纷争刚刚解决,各地就爆发了农民起义。除此

  • 揭秘 :隋唐时期的后妃等级划分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隋唐时期,后妃的等级划分大体和秦汉时期的差不多,但因为皇帝不同,后妃人数自然也不同。今天来说说隋唐时期的后妃等级以及封号制度,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隋朝初时,由于隋文帝之皇后一独孤伽罗善妒,因此后宫位号非常简单,虽有设置、但仍不正式作为皇妾;具体分级为:皇后一人;嫔,三员,掌教四

  • 刘宗敏抢了陈圆圆才有吴三桂冲冠一怒 刘宗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宗敏和陈圆圆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吴三桂为了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当初抢走陈圆圆的刘宗敏后来怎么样了?他的结局又是什么?陈圆圆的美貌倾倒了吴三桂,但被刘宗敏曾经霸占,以致怒得吴三桂要穷追猛打刘宗敏,至到杀死才解气。因此可以说,陈圆圆也“倾倒”了大顺王朝。1644年3

  • 盘点:古代历史上造诣颇深、却不出名的三位书法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古代的书法家,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王羲之、颜真卿等家喻户晓的大书法家。那么历史上还有造诣颇深,却不出名的书法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三位古代书法家!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位 黄溍黄溍(1277-1357),字晋卿,稠城人(义乌),元代史官。著作有《日损斋稿》33卷,《义乌县志》

  • 被评价为汉朝最贤相的陈平,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在兴汉灭楚战争和匡扶汉室大业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陈平虽出身贫民家庭,却自幼“好读书”。其兄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为给弟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任劳任怨承担起家里三十亩地的耕种任务,且在听到妻子对弟弟颇

  • 李自成对抗明朝十五年都没有事情 对抗清兵为何一年就兵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闯王李自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当初和大明王朝对抗了十五年,最终是李自成获胜,李自成在和清兵对抗的时候,李自成为什么仅一年就兵败被杀了?李自成,原名李鸿基,出生于1606年,祖上世代居住在陕西米脂李继迁寨。李自成童年的时候给地主家放过羊,稍微长大些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