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为何历史评价却很高呢?

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为何历史评价却很高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1/18 21:33:25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虽然他在位不到一年,但是朱棣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的儒家理想主义的影响在以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仍能感觉得到。

在中国的皇帝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有为的君主。由于封建皇权的绝对性,所以每一个朝代要想缔造一个好的结果,就需要出现一个非常聪明睿智的君王。所以每逢出现英断之主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真正的天下盛世。像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就是像唐太宗和唐玄宗那样的伟大君主开创出来的。

仔细对比一下发现,那些有为的君主大部分都是一些狠角色,很少有忠厚之主开辟天下盛世的。不过这只是相对于其他的朝代,在明朝却进行了突破,有一位忠厚之主,他不仅开辟了盛世,而且开了一个时代。不过他的人生经历却是非常凄惨,一辈子都在熬自己的父王,结果好不容易上位了,也开启了一个盛世时代,但是自己却紧急的落幕了。这个让人心痛又好笑的君主就是明朝的忠厚之君——朱高炽。

这位朱高炽的父亲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永乐皇帝朱棣,我们的印象中,朱棣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君主,当年他征战四方,以天子之泰镇守北京国门,而且开创了永乐盛世。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开疆拓土,一生都在创建功名,从未停息。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像他这样的人居然生下了一个又丑又矮而且还胖的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朱高炽。

当朱高炽出生的那一刻,朱棣都为之感慨和叹息。但是虎毒不食子,他并没有说什么,不过也没有对他有太过多的重视。就这样他就成为了朱棣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但是却以一种最不像皇帝的姿态出现。周围的人一直都在暗地里嘲笑他,鄙视他,但是却表面上很尊敬他,这一切都深刻的打击着朱高炽。

虽然朱高炽的长相并不让人满意,而且他的儿童经历也比较阴暗,但是他却反而成长成一个年轻有为心地善良的仁厚之主。小时候的孤立和鄙视,养成了他良好的性格,让他有一颗坚韧的心。这一切都在他内心逐渐萌芽发展,一个年轻有为的帝王正在成长。终于这一切迎来了一个转折点,当年朱棣要去说服宁王朱权陪他一起造反,所以就让朱高炽来镇守北京城。但是朱允文已经掉了50万大军来围剿北京城,他需要朱高炽镇守住,确保他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看似懦弱无能的朱高炽在这一刻爆发出了无限的勇气,他坚定地站了出来,并且接过了父亲的重任。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面,朱高炽以惊人的毅力组织起了军民共同抵御李景隆率领的50万大军,无论李景龙使用什么样的攻击,用水淹火烧刀劈剑砍,北京城依旧屹立不倒。这座小小的城池就如同朱高炽坚毅的内心一般,看似柔弱却坚不可摧,他最终等到了父亲的归来,一举击垮了李景隆的部队。朱迪也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儿子,他是那样的坚强,而且还具有自己曾经的勇气,所以最终他把皇位传给了他。

虽然朱高炽成为了皇位继承人,但是他的日子却非常不好过。朱棣实在是太坚强了,他不仅是岁月悠长,而且军功鼎盛,没有任何人能够压住他的权威。朱高炽一直处在他父亲的阴影之中,朱棣实在是太强悍了,像一座庞大的山压在他的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一直就这样熬到了他生命的晚年。终于他熬死了自己的父亲朱棣,也解决了自己的弟弟朱高煦,他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王位。

朱高炽的运作之下,三杨内阁成立,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并且整个国家以一种大跨步的方式向前奔跑。在这个忠厚的皇帝的运作之下,整个国家无论是君主还是臣民都处在了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大家一起共同开创一个盛世。历史学家对这一段与他后来儿子的那一段历史,合称为仁宣之治。不过他虽然开启了一个盛世,却只在位一年就死去了。他生命最鼎盛的时期都在朱棣的阴影下消耗光了,所以他只开启了一个盛世,开启了一个时代,就急匆匆的落幕了。

为什么朱高炽在位时间还不到一年,就能获得历史的一致好评呢?

实际上,史书评价朱高炽,并非仅仅是从他即位的那段时间来寻找依据,他即位之前的事迹,同样值得称道。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他天性沉稳,喜学少言。虽然他的沉稳品质深受祖父朱元璋喜爱,他也因此早早被钦定为燕王世子,但朱棣事实上却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由于朱高炽从小喜静厌动,他渐渐变成了一个胖子。而且这个胖还不是一般的胖,他甚至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够行动。对于一生推崇武力并且长相俊朗的朱棣来说,这样一个行动不便的胖儿子,显然并没有遗传他的良好基因。相对来说,他更加喜欢各方面都与自己相似的二儿子朱高煦。

后来朱棣起兵靖难,英勇神武的朱高煦也跟着一起上了疆场,而肥胖的朱高炽由于行动不便,则只能留在家里。在战场上,朱棣多次陷入险境,而朱高煦总会在关键时刻赶来救援。这不禁让朱棣大为感慨,鼓励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事实上,朱棣之所以说这样的话,除了激励朱高煦卖力杀敌立功之外,同样也表明了,他的确更加看好朱高煦。

不过,虽然朱高炽并没有外出打仗,他在家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靖难之役中,留在家里的朱高炽,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在朱高炽镇守北平期间,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攻打北平。而且,建文帝还专门送了一封秘密文书给朱高炽,想以封王来引诱朱高炽投降。

尽管当时朱高炽只有一万兵力,但他却连看都没看,就直接把建文帝的文书转送给了朱棣。并且朱高炽在坚守北平期间,积极听取城中老兵的意见,以多种方式与李景隆斗智斗勇,最终李景隆被迫撤军。朱高炽也因此创造了万人守城的奇迹。朱高炽成功坚守北平,对于整个靖难之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朱棣能够成功登基建元永乐,朱高炽实在是功不可没。

朱棣即位后,朝堂上下开始商议立储的问题。由于坚守北平立下大功,朱棣也开始渐渐重视起了朱高炽的才能。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棣最终将朱高炽立为皇太子。然而朱高煦在争夺太子失败后,却始终心有不甘。为了能打倒朱高炽,朱高煦多次进谗,诬告太子失德。在后来朱高炽监国期间,朱高煦又诽谤他未能完成皇命。

尽管朱高煦在诬告太子一事上十分来劲,但朱高炽却从来没有怨恨在心。后来,朱高煦被查出干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朱棣大发雷霆,准备将他贬为庶人。朱高炽在这时候不计前嫌,站出来为朱高煦求情,朱高煦才逃过一劫。朱高炽登基之后,他不仅没有大力报复几个心怀不轨的兄弟,而且还主动给他们进爵封王。在手足相残频频发生的古代皇室,朱高炽以德报怨的做法,也确实是仁义之至了。

朱高炽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儒家思想,不仅褒奖忠孝之人,而且任人唯贤,尤其鼓励百官进谏。这就使得当时的朝堂开放清明,官员乐于提出建议,而朱高炽也会积极听取众人的谏言。除此之外,朱高炽还废除了永乐年间的一些严苛政策。对建文帝的旧臣,朱高炽也进行了赦免和冤案平反。

永乐一朝用兵频繁,百姓终日不得安宁。朱高炽即位后,大力发展生产,注重以农为本,停止了大规模的用兵,使得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为明朝的第一个盛世复兴“仁宣之治”,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这样的朱高炽,就算他在位的时间非常短,他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能得到极好的肯定,也是顺理成章的。

朱高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忠厚之主,他虽然在位时间极短,但是却开启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许多历史是在感慨当年如果朱棣不是在位太长的话,或许他能够开创出一个更不一样的美好。历史不能假设。他最终还是匆匆忙忙的走了个过场,不过却留下了最美好的背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固伦和孝公主究竟有多受宠?乾隆因她宽恕了惇妃的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说固伦和孝公主之前,就不得不提到她的母亲惇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话说惇妃可是当年最后一批进宫的秀女,因为美貌出众得到了皇帝的注意,获得宠爱过后便渐渐地往上爬。她不过几年的工夫就怀上了龙嗣,在皇宫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彼时的乾隆已经六十多岁的高龄,生育功能已经

  • 王翦功高震主为什么能安享晚年 因为他在会急流勇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王翦能善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翦是秦朝的一个大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中,立下了不少的战功。是白起之后的又一个“战神”。作为四朝元老,秦朝的好几位相国都对他相当客气,比如范雎、蔡泽、吕不韦等。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特别有兵权的将军,更是如此,王翦为什么能活到老

  • 马超此人的武艺很是高超,那具体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乱世一个战火的年代,在这个年代涌现出许多的大能,有伏尸百万的将领,有权谋天下的谋士,也有一些自付风雅的文人志士,在这个乱世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他就像是一个黑色漩涡,总是不自觉的吸引着我们的视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关羽,关云长凭借自己的高超武艺与精

  • 李牧被后世尊为军阵之神 李牧到底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李牧是赵国末年的名将,最早的时候担任赵国北部地区的守将,主要负责的是抵御匈奴人。而李牧负责的地方是在代地雁门郡,此地是匈奴人入侵和骚扰最频繁的地方,在李牧之前,赵国虽然说很强,但匈奴每次都来搞事,赵国也是十分疲惫。后来李牧采取堡垒战术,搭建烽火台,并大量建造营垒固守。李牧镇守期间得益于烽火台和

  • 许褚战马超时为什么要脱衣服?是感觉自己打不赢马超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刀兵厮杀中,武打场面最精彩的,可能就是第五十九回里“许褚裸衣斗马超”了。书中写道,许褚与马超斗了两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许褚性急,卸掉盔甲,赤身提刀上马,又跟马超决战。双方战士几乎看得傻了眼。两人又战了几十回合,依然不分胜负,最后曹操担心许褚出事,鸣金收兵。而马超回到军中对韩遂说:“

  • 在刘禅的七个儿子中,为何说刘谌是当时最有骨气的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刘备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为了成就大业,哪怕他屡战屡败,蹉跎半生,也没有放弃,因此他虽然“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终其一生都没有完成,一统天下的宏愿,却也雄据巴蜀,登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却大都不争气——他有记载的儿子,共有三人,刘永和刘理,都没有什么存在

  • 邓艾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名将,为什么最终难逃一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邓艾,出身贫寒,蹉跎了近二十年,但是他从不言弃,一直在为成功做着准备——每遇到新的山川地势,他都会认真的思考谋划,指出哪个地方可以囤积粮草,哪个地方适合驻扎,哪个地方适合设伏,哪怕被人嘲讽,也满不在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见司马懿的机会,并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而当司马懿让他前往东线,

  • 魏忠贤在明朝只手遮天,怎么斗不过崇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皇帝虽然都很奇葩,但是没有一个是傻子。“木匠皇帝”天启朱由校事实上也是如此。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朱木匠命苦,识字不多。所以你要他练出嘉靖那个水平,跟文官们来争辩儒家礼仪秩序这些的,斗败文官,取得权威,实在是太为难他了。明熹宗去世后,朱由检继承了皇位,然而,仅仅三个月后,年仅十七岁的崇祯皇帝就把

  • 从宫女变成皇后,只因太监写错了一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影视剧的应该都知道窦漪房这个人物吧,窦漪房只是普通农家女,之后被选入宫中成为了宫女,因为聪明伶俐,手脚麻利,所以吕后将她留在身边做了自己的侍女。之后吕后将很多宫女都赏赐给了诸侯王,窦漪房也是其中之一。于是她便请求掌事太监将她的出身改为赵国,太监因为同情她便应允了。但是太监在写赵国的时候不小心写成

  • 历史上关兴和张苞的关系有多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关兴和张苞是蜀汉将二代中比较出色的代表,在演义中,关兴和张苞是一对好搭档,经常一起出征,临阵杀敌。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张苞因为追杀魏将郭淮和孙礼,连人带马,跌入山涧,摔伤了头部,诸葛亮赶紧令人将张苞送回成都治疗,不久,张苞因伤重而死。张苞死了,关兴是怎么死的呢?在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撤军,张郃率军来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