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说了外姓不得封王,但他本人就封过哪八个异姓王?

刘邦说了外姓不得封王,但他本人就封过哪八个异姓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99 更新时间:2024/1/16 23:53:43

刘邦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外姓不得封王,无功不得封侯的祖训,但刘邦本人就曾封过八个异姓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刘邦为何要封他们为王?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人是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韩信。反秦战争爆发后,韩信去投奔项梁,但没有得到任用,又转投刘邦,在夏侯婴的推荐下做了治粟都尉。这让韩信和萧何有了接触机会,经过交谈,萧何发现韩信有大才,向刘邦推荐让韩信做了将军。当上大将军后,韩信屡立战功,帮助刘邦还定三秦,灭魏破代,灭赵灭齐。攻占齐国后,韩信上书请求刘邦封他为假王,此时刘邦正遭受项羽围攻,被迫之下,他封韩信为楚王,换取了韩信的出兵相助。

天下大定之后,韩信因功高盖主,引起了刘邦忌惮。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密告韩信造反,韩信为自证清白,带逃亡将领钟离眛的头颅去见刘邦,但被刘邦擒绑。刘邦将韩信押解到洛阳后,赦免了韩信之罪,将他降为淮阴侯。降为淮阴侯之后,韩信和绛侯周勃、樊哙等人同列,这让他深感羞耻,于是有了谋反之心。他和陈豨合商定,陈豨在封地起兵造反,韩信留在京城作为内应,帮助陈豨夺取天下。遭人告密后,吕后在萧何的帮助下,将韩信骗入宫中,将他杀害。

第二人是英布。英布原本是项羽部下,因战功被项羽封为九江王。楚汉战争爆发后,项羽要进攻齐国,命令英布率兵相助,但英布托病不愿出征,只派手下将领带几千人帮助项羽。之后项羽要进攻蜀国,再次要求英布出兵相助,英布又以病重为名不愿前往,这让项羽不满,派使者斥责英布,英布越发恐慌,更不敢前往。汉三年,在刘邦使者的游说下,英布转投了刘邦。

英布投靠刘邦后,也是屡建战功。公元前203年,英布被刘邦封为淮南王。公元前201年,英布与其他汉军合兵,在垓下击败项羽,并逼迫项羽在乌江自杀。项羽死后,刘邦称帝,英布也成了他手下的八大异姓王之一,但是“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大定后,功臣接连被杀。汉十一年,吕后杀了淮阴侯,同年刘邦杀了梁王彭越,这让英布害怕,主动起兵造反。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英布,兵败后英布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在番阳被当地百姓杀害。

第三人是彭越。秦朝末年,彭越乘乱在魏地起兵,后来率兵投靠了刘邦,被刘邦封为相国。彭越帮助刘邦打赢了楚汉战争,在战后因功被刘邦封为梁王。公元前197年,陈豨造反后,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到达邯郸后,他向彭越征兵,但彭越谎称生病指派手下将领带兵去援助刘邦。这让刘邦不满,他派人去责备彭越,彭越想亲自去向刘邦谢罪,但被部下阻止,彭越仍谎称生病。

同年,彭越的太仆背叛了他,跑到刘邦那儿告发彭越造反。刘邦派使臣袭击了彭越,由于彭越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被使臣擒获,刘邦将彭越关押在洛阳。后来刘邦赦免了彭越,将彭越贬为平民百姓,兵流放青衣县。彭越见到吕后后,向吕布哭诉自己没有犯罪,希望吕后替他说情,让他重新回到故乡昌邑。吕后口头答应了彭越,但见到刘邦后,却劝说刘邦杀了彭越。在吕后的设计下,彭越和其家人最终被刘邦杀害。

第四人是张敖。张傲是赵王张耳之子,其父死后,他继承了赵王之位。由于其父的赵王是刘邦封的,土地也是刘邦帮忙夺取的。所以刘邦到赵国后,张傲是亲自服侍其饮食,在刘邦身边极为谦卑。这让张傲的部下不满,贯高等人准备密谋杀害刘邦,事情败露后,张傲也受到了牵连。事件始末查明后,刘邦赦免了张傲,由于赵傲娶了刘邦之女鲁元公主的缘故,又被改封为宣平侯。

第五人是臧荼。臧荼是燕国旧将,在跟随项羽灭掉秦国后,被项羽封为燕王。公元前204年,韩信击败赵国后,在广武君李左车的劝说下,臧荼主动归顺韩信,投降了刘邦。为了安抚臧荼,刘邦依然让他做燕王。建立东汉后,刘邦对项羽旧将展开了清洗,这让臧荼害怕,主动起兵造反。公元前202年,臧荼被刘邦击败,并被刘邦部将斩杀。

第六人是吴芮。吴芮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部落领袖,攻破邯郸后,吴芮被项羽封为衡山王。后来他在好友张良的劝说下,投靠了刘邦,刘邦为了拉拢人心,也封吴芮为长沙王。公元前201年,吴芮在赣南金梭山病逝,算是诸王中结局较好的一位。

第七人是卢绾。卢绾和刘邦是同乡好友,当刘邦还做亭长的时候,卢绾就常随刘邦出入上下,是刘邦的死忠。楚汉战争爆发后,他在刘邦帐下效力,建了不少功劳。汉朝建立后,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后来他和陈豨合谋叛乱,造刘邦征讨,兵败后逃亡匈奴。公元前194年在匈奴病逝,享年63岁。

除了这七位异姓王之外,韩襄王的后代也被刘邦封为韩王。这八大异姓王大多结局悲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诸王不愿服从刘邦统治,想要取而代之,最终被刘邦打败并杀害,一方面是他们功高盖主,遭刘邦忌惮,最终被刘邦找借口除掉,让人不由的感叹: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美男之一的潘安,落个阖门受戮的结局,到底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美男之一的潘安,落个阖门受戮的结局,到底是为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潘安(247-300),原名潘岳,西晋文学团体二十四友之首,而他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号:古代四大美男之首。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大多以负面为主。他在西晋

  • 诸葛亮让关羽去华容道围截曹操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华容道本身算计的就是关羽,不是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派关羽去华容道,其实是藏着巨大阴谋的。因为不但诸葛亮知道关羽不会杀曹操,甚至刘备都对诸葛亮说:“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而去,只恐端的放了!”也就是说,连刘备

  • 盘点死法最窝囊的三国大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互相征伐。在不断的争斗中,无数谋士、战将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些人在史册上各自留下姓名,或勇猛,或机智。谋士在后面出谋划策,最终的死法并没有太大区别。反观战将,死法就不同了。有些战将在战场奋力作战,力竭而死;有些战将却不是没有死在疆场,没有轰轰烈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死得窝囊的三

  • 彭羕能被庞统举荐,为何却在监狱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历史中很多受过折磨的人,往往能够成就大事。今天我爱历史网要讲的一位,他被自己的主公剃去头发和胡须,戴上刑具处罚,并被贬为奴隶。这番羞辱没能彻底击败他,而是引导他走向另一条光辉的道路,这个人的名字

  • 朱棣能够造反成功,到底是谁的错?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有很多事情总是让后人匪夷所思。从“红丸案”到宫女造反,以及先前的靖难之变。在中国的历史上,藩王能够造反成功的恐怕也就朱棣自己了吧。很多人把这个责任推给朱元璋,说朱元璋当时不该鸟尽弓藏,杀了那么多创业时的干将。也有人说,在当时朱允炆完全掌握主动能力的前提下,能够把结局搞成这个样子,完全是他自己的愚

  • 皇帝无外乎开疆拓土与文治武功,宋仁宗为何却评价极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是大宋王朝第四个皇帝,我们素来评价古代皇帝,无外乎开疆拓土、文治武功,依此推断,宋仁宗可能什么也不是,所以历来似乎只有唐宗宋祖一说。但以承平年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状衡量,宋仁宗确实不错,其当选古代最伟大的仁君当之无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是真宗第七

  • 吕雉作为史上第一位皇后,她对汉朝都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v很多人都不了解吕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战国末年,儒家思想得到迅速发展。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提出,天子的妻子,不能称“妻”,因为“妻”和“齐”谐音,在儒家思想中,天子是“君”,没有人可以与天子平起平坐。因此,天子的妻子,应该叫“後”,随着汉语的简化字普及,“後”字被简化,和“后来”

  • 符彦卿可是五代十国最厉害的牛人,他为什么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乱的一个朝代,那时朝代更替太快也太多而且太杂乱了。想想短短的几十年里就出现了许多朝代和帝王。数都数不过来,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五代十国当中也有很多精彩的历史事件和有趣的历史人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五代十国是在唐朝覆灭之后,纷纷出现很多的

  • 孙皓在位时期,派丁奉出兵北伐,他的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丁奉出兵北伐的表现非常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64年,孙秀去世,当时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人听从大臣万彧的建议,共同迎立孙权的长孙、乌程侯孙皓为东吴的皇帝,丁奉因此而被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在此之后,丁奉就一直是北伐的主要将士。公元268年,东吴孙皓下令让丁奉与诸葛靓一同

  • 都知道姜维是诸葛亮传人,那么司马懿的传人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来说,北伐中原的目标虽然未能实现,不过,客观上来说,北伐中原确实达到了攻势防御的效果。在诸葛亮之后,姜维作为诸葛亮的传人,继承了匡扶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