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美男之一的潘安,落个阖门受戮的结局,到底是为何?

古代美男之一的潘安,落个阖门受戮的结局,到底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25 更新时间:2024/1/4 17:17:1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美男之一的潘安,落个阖门受戮的结局,到底是为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潘安(247-300),原名潘岳,西晋文学团体二十四友之首,而他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号:古代四大美男之首。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大多以负面为主。他在西晋文坛上具有突出成就,但是他的文品却为人诟病,最后下场也凄惨,落个阖门受戮的结局。

有道是,文如其人,观某人之文,便可见其为人。然而这句话放在潘岳身上却是方枘圆凿,并不适用。潘岳著有《闲居赋》,其文措辞优美,朗朗上口,表达了他对官场险恶、人心叵测的厌恶,和对闲居田园、安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好似一怀才不遇的谦谦君子。可后来史书对他性格评价却是:轻躁浮慢、乾没不已。那么潘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笔者就来带大家剖析一下吧。

潘岳的性格有两方面,在对待亲朋好友时,他极富人情味,温情专一。自古文人多风流,更何况是一个俊逸无双的文人?可是潘岳对其妻子却是忠贞不渝,妻子不幸早亡后,他还作了三首悼亡诗来怀念妻子。“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他把夫妻之间的情深意切比作比目鱼,可见其夫妻情深。他和妻子自幼定亲,一生相濡以沫,被后世称为“潘杨之好”。

他还十分重孝道,《二十四孝图》里便记载了他“弃官奉母”的事。并附诗赞曰:“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闲居赋》中也一再为母病有瘳而喜形于色。他重兄弟情,《闲居赋》中描述了其乡居之时母慈子孝,兄弟友爱的天伦之乐。《金鹿哀辞》、《伤弱子辞》里描写的父子情也令人读之泫然。

这么一个情深意重的人,在仕途上却趋炎附势、惟权是瞻。潘岳的仕途经历分为两部分,前期他谨小慎微,勤勤恳恳地戮力政事,却频徙官职,远离权力中心。“自弱冠涉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晋书·潘岳传》)。这时的潘岳,官场失意使他颓废沮丧,隐隐有归隐山林之意。

虽然潘岳表明自己心向田园,可是他心中还是隐隐不甘。自元康元年(291)贾后得权,贾谧依杖着贾后的权势,权倾人主。贾谧“好学,有才思”(《晋书·贾谧传》),不少文人雅客就依附于他门下,号称“二十四友”。元康六年(296) ,潘岳结识贾谧,成为“二十四友”之首。《晋书·潘岳传》记载“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潘岳的人生在这里出现重大转折,他的大多污名也自此开始。

可能是前期仕途不顺,让潘岳悟出一个道理:做官必须得找个靠山。在攀上了贾谧这尊大佛之后,他对待贾谧极尽谄媚,为世人唾弃。据《晋书·潘岳传》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这段话将一个卑躬屈膝、唯唯诺诺的谄媚小人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谁又能想到这是那个才名冠世的文人墨客呢?

为了巴结贾谧,他为贾谧代笔捉刀,写了《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还写《鲁公诗》谀诵贾充“如地之载,如天之临”,“昂昂公侯,实天诞育”。不仅如此,永康元年(300),贾后想要废弑愍怀太子,潘岳协助贾后起草祷神文,作刀笔吏参与政治谋害,为人不齿。同样是这一年四月,司马伦夺权成功,贾后被废,贾谧及其党羽数十人被杀。由于潘岳早年为人孤高,得罪孙秀,这次孙秀得权,诬告潘岳及石崇、欧阳建等谋反,石崇、潘岳等人因此被诛,夷三族。

纵观潘岳的一生,他年少成名,风华正茂,却因一篇《籍田赋》遭人嫉妒,被迫还乡。此后的他一直仕途不畅,升降不定。为怀县令时他“频宰二邑,勤于政绩”,尽管如此,换来的却是“政绩竟无施”(《在怀县作》)。他宦海苦苦挣扎多年,升迁艰难,最终年至知命之年,竟落得“几陋身之不保”。

官场上的沉沦使他渐渐生出归隐山林的念头,开始沉溺于吟诗作对,结交风雅。可是造化弄人,在他认识了权势熏天的贾谧后,又看到了一丝上升的希望,因此他格外珍惜这次的机会,官至黄门侍郎。没想到荣华富贵的生活总共才过了四年,卷入权力中心的潘岳不仅没能为家族赢得荣光,反而连累家人,一同落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潘岳的人生悲剧也是由于其处于一个功业难成的时代,被迫随波逐流,趋炎附势。金代元好问在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中论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 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在后世,他的才情与德行时常被拿出来做对比,凭借他的文章原本可以流芳百世,却人文相悖,名声在“拜路尘”上戛然而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让关羽去华容道围截曹操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华容道本身算计的就是关羽,不是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派关羽去华容道,其实是藏着巨大阴谋的。因为不但诸葛亮知道关羽不会杀曹操,甚至刘备都对诸葛亮说:“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而去,只恐端的放了!”也就是说,连刘备

  • 盘点死法最窝囊的三国大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互相征伐。在不断的争斗中,无数谋士、战将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些人在史册上各自留下姓名,或勇猛,或机智。谋士在后面出谋划策,最终的死法并没有太大区别。反观战将,死法就不同了。有些战将在战场奋力作战,力竭而死;有些战将却不是没有死在疆场,没有轰轰烈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死得窝囊的三

  • 彭羕能被庞统举荐,为何却在监狱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历史中很多受过折磨的人,往往能够成就大事。今天我爱历史网要讲的一位,他被自己的主公剃去头发和胡须,戴上刑具处罚,并被贬为奴隶。这番羞辱没能彻底击败他,而是引导他走向另一条光辉的道路,这个人的名字

  • 朱棣能够造反成功,到底是谁的错?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有很多事情总是让后人匪夷所思。从“红丸案”到宫女造反,以及先前的靖难之变。在中国的历史上,藩王能够造反成功的恐怕也就朱棣自己了吧。很多人把这个责任推给朱元璋,说朱元璋当时不该鸟尽弓藏,杀了那么多创业时的干将。也有人说,在当时朱允炆完全掌握主动能力的前提下,能够把结局搞成这个样子,完全是他自己的愚

  • 皇帝无外乎开疆拓土与文治武功,宋仁宗为何却评价极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是大宋王朝第四个皇帝,我们素来评价古代皇帝,无外乎开疆拓土、文治武功,依此推断,宋仁宗可能什么也不是,所以历来似乎只有唐宗宋祖一说。但以承平年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状衡量,宋仁宗确实不错,其当选古代最伟大的仁君当之无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是真宗第七

  • 吕雉作为史上第一位皇后,她对汉朝都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v很多人都不了解吕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战国末年,儒家思想得到迅速发展。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提出,天子的妻子,不能称“妻”,因为“妻”和“齐”谐音,在儒家思想中,天子是“君”,没有人可以与天子平起平坐。因此,天子的妻子,应该叫“後”,随着汉语的简化字普及,“後”字被简化,和“后来”

  • 符彦卿可是五代十国最厉害的牛人,他为什么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乱的一个朝代,那时朝代更替太快也太多而且太杂乱了。想想短短的几十年里就出现了许多朝代和帝王。数都数不过来,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五代十国当中也有很多精彩的历史事件和有趣的历史人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五代十国是在唐朝覆灭之后,纷纷出现很多的

  • 孙皓在位时期,派丁奉出兵北伐,他的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丁奉出兵北伐的表现非常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64年,孙秀去世,当时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人听从大臣万彧的建议,共同迎立孙权的长孙、乌程侯孙皓为东吴的皇帝,丁奉因此而被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在此之后,丁奉就一直是北伐的主要将士。公元268年,东吴孙皓下令让丁奉与诸葛靓一同

  • 都知道姜维是诸葛亮传人,那么司马懿的传人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来说,北伐中原的目标虽然未能实现,不过,客观上来说,北伐中原确实达到了攻势防御的效果。在诸葛亮之后,姜维作为诸葛亮的传人,继承了匡扶汉

  • 揭秘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 这吃西瓜不是什么人都学的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的奢侈生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一共有十二位君主,存在了296年。在这段时间里,清朝从鼎盛走向衰败,到最后成为历史,原因有很多。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国内外矛盾的加剧,使得清朝结束,开启了民国时代。而要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