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文臣之首的范文程是怎么死的?保举连坐法是什么东西?

清朝文臣之首的范文程是怎么死的?保举连坐法是什么东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76 更新时间:2023/12/8 15:31:54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范文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有“清朝文臣之首”称号的范文程,其实是哭死的。当然,范文程哭的不是明朝崇祯皇帝,更不是他的二十七世祖范仲淹,他哭的是抓捕后豢养他的皇太极:“圣祖(玄烨)即位,特命祭告太宗(皇太极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山陵(坟),伏地哀恸不能起。”

哭晕的范文程被拖回家,趴了一个月就死掉了,在临死前,他命令家人把他的遗稿全部销毁,无论是奏议还是诗文,统统烧掉不留一字。

很多人都对范文程销毁全部遗稿表示不解,有人说他自觉愧对列祖列祖宗,无颜把汉字书写的东西留在世上,也有人说他做事低调淡泊名利。这两种说法当然都站不住脚:如果他顾及列祖列宗颜面,就不会成为“首席汉奸(当然,也有人称之为首席文臣)”,如果他淡泊名利,就不会为清朝卖命屠戮同胞。

查阅清朝《太宗文皇帝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我们就会知道:范文程之所以销毁全部遗稿,是为了躲灾避祸,因为他发明的官场连坐制度,可以说只取悦了皇帝,却得罪了清朝全部奴才和大臣,万一遗稿被人抓住把柄,大家一人一脚,也会把他的子子孙孙全部踩为肉泥。

本文之所以把奴才放在大臣之前,是因为清朝的奴才比大臣地位高,范文程不管是首席文臣还是首席汉奸,都没有资格自称奴才,他只能称臣。如果范文程哪天不小心自称了一声奴才,从皇帝到八旗贵胄,都会扇他耳光的:“称奴才,你也配?”

范文程一开始连称臣的资格也是没有的,确切地说,他是奴隶,只能算“贱人”,因为他属于贱籍:“凡隶牛录下人曰包衣。牛录包衣者,犹人之投胎也。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

范文程就是正红旗贝子硕讬(也作硕托,礼亲王代善次子)家的“包衣啊哈”。 无论是努尔哈赤当皇帝还是皇太极当皇帝,他的身份一直没有改变过。顺治当了皇帝后,才花钱为他“赎身”:“范文程历相三朝,世祖为捐金一万,赎之本旗牛彔,始脱籍。”

这时候有读者可能要问了:皇帝一言九鼎,掌握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想改变范文程的身份,为什么还要自己掏钱呢?这就要从清朝的“包衣制度”说起了:像范文程这样掳掠而来而又被分配给八旗贵胄的汉人,属于“主子”的私人财产,男人就是两条腿的耕牛和驮马,至于女人,还是别说了,大家都知道范文程的正妻被多尔衮的弟弟多铎拿去用了好多天,范文程四处磕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要了回来。

因为范文程这两百斤多肉(此人魁梧,穿衣服都是特制的超大号),原先属于硕讬,硕托被杀后,又被分配给多铎家(多铎拿走范文程的老婆是基本合法的),所以顺治想让范文程摆脱奴隶身份,也是要花大价钱的——很明显,范文程的主子(范文程赎身具体时间不详,是否经过转手,主子是否为多铎,待考)坐地起价,敲了顺治竹杠。

虽然在八旗贵胄眼里,范文程身份卑微如蝼蚁,但是范文程却一直“忠心耿耿痴心不改”,为清朝定鼎中原殚精竭虑建言献策。也就是在不遗余力的竭尽犬马之劳的时候,范文程脑袋进水,发明了“官场连坐”制度,一下子把清廷高官都得罪了。

那是在顺治十一年正月的一天,福临看着大殿上稀稀拉拉的臣子愁眉不展:“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还是少有能人出来为我大清效力?”

福临的忧愁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清朝从顺治二年就恢复了科举考试,参加考试的人也不少,但是有能耐的人还真不来,于是清廷只好矬子堆里拔大个儿,什么状元榜眼探花,都是注水猪肉,没有多少真材实料。

眼看主子如此忧愁,似乎也知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范文程,绞尽脑汁想出了一条绝户计:“保举连坐之法”。

范文程发明的这个“保举连坐”之法定了一条死规矩:凡是三品以上官员,必须向朝廷举荐人才,如果不举荐或者举荐数量不够,那就要摘掉顶戴花翎,赶回家卖红薯去。

这时候有读者可能就要说了:“这是好事儿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拉帮结伙七大姑八大姨组团当官多好?”

如果真是随便举荐,举荐之后不用负责,那当然是皆大欢喜,但是范文程熟谙官场潜规则,当然不会留空子给别人钻,他的“保举连坐之法”要求保荐官员“开列实迹,具书姓名,专本奏闻。”

范文程之所以要求规范“举荐文书”,是为了日后追究责任保留证据:你保举的官员犯了什么罪,你跟他受同样处罚。到时候翻出举荐信,那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你们的姓名,一条线栓了一群蚂蚱,谁也跑不掉!

此令一出,清廷朝堂一片哀嚎:“范文程这条断子绝孙计,实在是太毒了!”在清朝之前,从春秋战国到明朝,也有类似“连坐法”的举荐规定,但是举荐者一般都只需负“失察之责”,没有规定一起砍头挨板子。

现在看来,范文程作恶多端,但是他的“保举连坐”之法在当时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执行起来也比较严格:所有官员的举荐信,不但要有规范的格式,还要汇总起来进行公议,最后优中选优,交由皇帝面试。

举荐者面试通过,就可以补褂朝珠上身(花翎可不是谁都可以戴的)留京或外放为官,如果这个新官贪赃枉法或者在党争中败阵,那么推荐者就倒了大霉了——他抄家,你也抄家;他砍头,你也砍头。

范文程死了,他的遗稿一把火烧掉了,要不是他没有资格烧掉《清实录》,可能我们就不知道范文程这老滑头还做了这么一件得罪朝中大佬的“蠢事”。这两个字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这保举连坐法还真不能说是苛政,要是真这样做了,就会避免出现“二十九岁知县”、“二十七岁道台”。

保举连坐法比清朝消失的还早,后来的举荐,基本都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那些有举荐和任命之权的朝中大佬,人品可能还不如范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恶来是什么人?他与吞二周而亡诸侯的秦始皇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恶来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句话,在大多数人看来,十年完成的复仇是极少数。但泱泱华夏五千年,什么事情都是会发生的。今天我们讲一个历时八百年完成的复仇计划。武王伐纣时,杀死了一个人,八百年后此人子孙复仇,推翻了周朝的统治。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吞二周

  • 羊献容的一生有多坎坷?她经历过几段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羊献容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历史尘封的岁月里,有一位女子,用半辈子颠沛流离,用半辈子安享岁月。有人艳羡,有人不耻,而她则安然走过,留给岁月一地光影。据悉,公元300年,泰山羊氏女羊献容,阴差阳错嫁给了万人之上的晋惠帝,

  • 在唐朝贞观时期,长孙皇后为何能被李世民念念不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最强盛的时期的唐朝,就有这么一位皇后,独受皇帝宠爱几十年,即使去世后,依然能让她的夫君常常思念,许久都不能忘了她。皇帝的宠妃有很多个,但是唯有她一直住在了皇帝心中最特别的一角,让他一直爱他,敬她。皇帝和皇后在臣民们的眼里就如同一对寻常的夫妻一样恩爱有加,相濡以沫了几十年。这位皇帝与皇后就是唐朝

  • 蓝玉活着,朱棣就不敢造反 蓝玉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蓝玉和朱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皇明祖训》之中,将朝鲜、日本、琉球等国,列为“不征之国”:“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讲述这话的人是朱元璋,强调后世子孙不要轻易开战,看得出来朱元璋对于打仗,并不是很赞成。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这

  • 褚蒜子为什么会三次垂帘听政?她的一生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褚蒜子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褚蒜子是东晋康帝的皇后。她温柔贤淑、聪慧博学,身为皇后,本可以不问政事,在后宫安度荣华富贵的一生,但命运却三次将她推到台前,垂帘听政,苦苦维系着摇摇欲坠的司马王朝。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晋成帝司马衍驾崩,

  •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为何没有倒向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吴三桂因献出山海关,引满清入关而成为千古罪人。事实上,如果站在吴三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出于父亲滞留京城的考量,还是与清军拼杀十几年的仇恨,吴三桂归降李自成的可能性都更大,那么吴三桂为什么要引清军入关呢?在站在

  • 曹腾的一生是怎样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扩大权势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曹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29年,三国时期魏国的皇帝曹叡(曹操的孙子)追尊曹腾(曹操的爷爷)为高皇帝,使其成为曹魏政权六位有尊号的皇帝之一,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尊为“皇帝”的太监。据悉,曹腾是沛国谯县人,由于家境贫寒,早年被

  • 朱棣篡位成功之后 朱棣为何不把国号改为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篡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借口是“清君侧,靖国难”并未涉及到改朝换代。建文帝本就是朱棣侄子,皇位是父亲朱元璋亲自传下来的。这场战争本身就是朱明皇室内部之争,没必要改朝换代。朱棣拿下南京后,为确保自己血统纯正性,直接在南京登基称帝,向世人宣布自己是大

  • 盘点代最帅气的皇帝,你认识有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名 大隋世祖杨广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

  • 姚广孝在朱棣的一生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姚广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382年八月,秋高气爽,燕王朱棣带着十多位侍卫带上弓箭,骑马出了北京城。朱棣一行人本来打算去打猎,但刚出门不久,就被燕王府的官员骑马追了回来,因为大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急召诸位皇子回南京奔丧。朱棣当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