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蓝玉活着,朱棣就不敢造反 蓝玉到底有多厉害

蓝玉活着,朱棣就不敢造反 蓝玉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13 更新时间:2023/12/22 4:38:0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蓝玉和朱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皇明祖训》之中,将朝鲜、日本、琉球等国,列为“不征之国”:“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讲述这话的人是朱元璋,强调后世子孙不要轻易开战,看得出来朱元璋对于打仗,并不是很赞成。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他对蓝玉痛下杀手。

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开国皇帝杀功臣事情,可以说屡见不鲜。刘邦李渊等,都有冤杀“功臣”的黑历史。如果说到最为心狠手辣的皇帝,恐怕很多人都会推举朱元璋。后期为了给建文帝“铺路”,李善长,徐达,蓝玉等都被其杀死。

这么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孩子“铺路”,一开始是太子朱标。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朱家江山不稳定,皇帝被功臣们“架空”。哪怕朱元璋这么用心良苦,结果还不如人意,自己“中意”的接班人朱标年纪轻轻就去世。

因为疼爱孙子朱允炆,就把皇位传给他,希望明朝在其手中实力进一步发扬光大。没有想到四年之后,燕王朱棣发动靖康之变,攻打南京,当上皇帝。朱允炆失败的原因,除了自己能力不济,还与朝廷没有得力大将有关。更多强调,上下级关系要和睦,不要互相猜忌。

很大程度因为,这个是朱元璋,自己种下的“恶果”,朝中无大将。恐怕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亲手毁掉,朱允炆丢掉最后“希望”,导致明朝的历史发生改变。如果当时南京有一人存在,格局可能会改写,这个人就是大将军蓝玉。如果他在,朱棣压根打不到南京城。蓝玉究竟有多厉害,能够让后者如此忌惮呢?

一、加入起义军,军中屡立战功

蓝玉在史书中,关于他年幼时经历,并没有过多记载。刚加入起义军,在常遇春将军麾下效力。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个将军,靠自己的努力,凭借着军功,成为高级军事将领。与一般将领不同,他并非那种有勇无谋之人,相反军事能力非常强。

凭借着自己战功,在朱元璋面前很受赏识。蓝玉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常玉春妻子的弟弟。因为屡次在战场上立下军功,被常遇春推荐给朱元璋,逐渐成为明朝出色军事将领。

等到朱元璋继承皇位之后,当时江山并不稳定,北边有北元,也就是蒙古的残余势力。他们虎视眈眈,想要南下攻克北京,并不甘心接受自己被汉人驱逐事实。除了北方,还有云南,四川地区,还有蒙古人残余实力。这个时候需要朝廷四处征讨,蓝玉某种程度上,就是充当了一个“救火队长”。很长一段时间,蓝玉基本上是马不停蹄,没有歇下来过。

蓝玉生平最辉煌战绩,就是跟随徐达远征漠北,担任的就是先锋官。一路大军北上,出了雁门关之后,重创蒙古势力,俘获不少蒙古贵族。蓝玉行动轨迹,可以说从南打到北,从北打到南。大明朝早期江山如此稳定,蓝玉有很大的功劳,朱元璋不断对其加官进爵。常遇春,徐达去世之后,他在朝中武将影响力逐步提升。

三、朱元璋原本对其给予厚望,最终还将其杀死

等到江山稳定之后,蓝玉身上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这点和雍正时期大将军年羹非常相似,过于骄横,得罪当权者。太子朱标一开始是朱元璋得意的继承人,很早就给其安排好后路,想让他来接自己的班。

为了保护好太子,给其安排好将军,蓝玉因为和太子朱标有特殊的关系,被予以重任。太子妃是他亲外甥女,凭借着这点,朱元璋对他还是很放心。哪怕知道蓝玉品行有问题,依然是没有怎么处置他。

若论帝王度量,朱元璋远远比不上李世民赵匡胤等人。事实上蓝玉确实犯错不少,当初征讨蒙古部落时,强占蒙古族人女子,没有约束好手下。远征回来后,因为守门官员没有及时开门,竟然纵火,毁关破门而入。

蓝玉犯得错误,都是大罪,皇帝因为念及太子朱标,并没有处置他。中间多次有御史弹劾,朱元璋也多次责备,但蓝玉并没有吸取教训。所作所为最终,招来杀身之祸,蓝玉案更称为明朝一大冤案。

三、杀蓝玉为保建文帝,失去最后一道屏障

太子朱标的意外去世,对朱元璋打击很大,也让他对蓝玉容忍到了极限。给太子建立一个以他为首班底,主要目的为了完成北伐。等到太子意外去世之后,这个班底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年幼的建文帝无力掌握这些老臣。

朱元璋考虑到,自己百年之后,朱允炆该如何应对。如果不马上处理,将来会造成很大的后患,威胁到江山统治。最终朱元璋以谋反罪名,除掉蓝玉。完美印证一句话,雷霆雨露都是君恩,是生是死都是帝王一念之间。蓝玉早期被帝王容纳,是因为朱标。等到朱标死后弃之不用。

这么做主要是为保护建文帝,但是没有想到,会毁了他最后的希望。如果蓝玉能够活到建文帝时期,朱棣便不敢有所动态,不敢造反。

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军事上震慑住他,当初燕王朱棣起兵造反,若是有蓝玉在,早就平定这个叛乱。毕竟他的军事能力远高于朱棣,如果在战争上交锋,明成祖根本不是其对手。

第二,就是忠心,根本不担心其叛变。蓝玉只认太子,鄙视其他的皇子,特别是朱棣。哪怕朱棣当上皇帝,蓝玉对其也不是很服气。如果建文帝继位,蓝玉在两人之间,肯定会站在朱允炆这边。

小结:

蓝玉的死固然与朱元璋心狠手辣,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与自己有关。依仗自己有这么大军功,就这么肆意妄为,岂不是自寻死路。在官场上,应该效仿留侯张良,做人要懂得识时务,为人低调谦逊。蓝玉明显没有这个意识,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朱元璋算得上中国历史上优秀帝王,铲除这些“功臣”,原本希望朱允炆管理好江山。不过因为灯下黑的缘故,只把眼睛盯在“大臣”这边,却忽略掉亲儿子。中国有句话讲得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之。如果想要让孙子坐稳帝位,应该培养其政治能力,这才是明智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褚蒜子为什么会三次垂帘听政?她的一生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褚蒜子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褚蒜子是东晋康帝的皇后。她温柔贤淑、聪慧博学,身为皇后,本可以不问政事,在后宫安度荣华富贵的一生,但命运却三次将她推到台前,垂帘听政,苦苦维系着摇摇欲坠的司马王朝。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晋成帝司马衍驾崩,

  •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为何没有倒向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吴三桂因献出山海关,引满清入关而成为千古罪人。事实上,如果站在吴三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出于父亲滞留京城的考量,还是与清军拼杀十几年的仇恨,吴三桂归降李自成的可能性都更大,那么吴三桂为什么要引清军入关呢?在站在

  • 曹腾的一生是怎样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扩大权势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曹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29年,三国时期魏国的皇帝曹叡(曹操的孙子)追尊曹腾(曹操的爷爷)为高皇帝,使其成为曹魏政权六位有尊号的皇帝之一,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尊为“皇帝”的太监。据悉,曹腾是沛国谯县人,由于家境贫寒,早年被

  • 朱棣篡位成功之后 朱棣为何不把国号改为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篡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借口是“清君侧,靖国难”并未涉及到改朝换代。建文帝本就是朱棣侄子,皇位是父亲朱元璋亲自传下来的。这场战争本身就是朱明皇室内部之争,没必要改朝换代。朱棣拿下南京后,为确保自己血统纯正性,直接在南京登基称帝,向世人宣布自己是大

  • 盘点代最帅气的皇帝,你认识有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名 大隋世祖杨广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

  • 姚广孝在朱棣的一生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姚广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382年八月,秋高气爽,燕王朱棣带着十多位侍卫带上弓箭,骑马出了北京城。朱棣一行人本来打算去打猎,但刚出门不久,就被燕王府的官员骑马追了回来,因为大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急召诸位皇子回南京奔丧。朱棣当着朝

  • 古代皇帝平时都吃些什么 朱元璋喜欢的为何民间小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吃饭,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从衣食住行,都可以体现出很多规矩,中国的餐桌文化,非常丰富,饮食上的规矩也是非常多,但和帝王相比,这些规矩只是小巫见大巫,周围人和皇帝一起吃饭,只要有一些不注意,言行举止的地方,或是触犯规矩,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 刘备麾下有着五虎上将,他们在演义中的最后一战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五虎上将指的是刘备麾下关张赵马黄五位武力强悍、能力出众的猛将,五人征战一生为蜀汉立国立下汗马功劳,那么他们在演义中的最后一战又是如何?关羽壮志未酬,赵云宝刀未老,其余三人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19年5月刘备拿下汉中,6月孟达、刘封夺得东三郡,7月关羽提兵北上发

  • 揭秘:历史上后梁与晋国之间的争斗有多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勖虽然取得了魏博争夺战(与梁朝)和幽州争夺战(与契丹)的胜利,但就我分析,他的内心深处应该有一种说不出的压力,因为契丹已开始崛起,李存勖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事实上,等契丹真正崛起后,不要说一个分裂的北方政权了,就是统一的北方政权,甚至统一大江南北的中原王朝,也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压力。虽然说,梁朝也

  • 孙权北伐时为何没有选择从荆州出兵?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而归,但即便如此,曹操仍让大量军队驻扎在荆州北部,占据着南郡,东吴为了争夺荆州北部,让周瑜率军攻打坐镇江陵的曹仁,与此同时,孙权则亲率大军攻打合肥,就此开拓西北两边的战线。当时孙权亲率大军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