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武则天是害怕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鬼魂吗

武则天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武则天是害怕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鬼魂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55 更新时间:2024/3/7 3:14:10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迁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 。到了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以周代唐,并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第二年,武则天更是将关内近十万户居民迁到洛阳,至于武则天将洛阳取代长安的位置,民间也有着多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认为武则天由于在长安的皇宫中陷害王皇后萧淑妃,甚至残忍地将她们砍掉手脚,装在酒瓮里,迫害而死,萧淑妃临死前还诅咒武则天,死后变成猫也要复仇,这导致武则天一辈子都害怕猫。据说,武则天在梦中多次见到王皇后和萧淑妃,梦见她们“披发沥血如死状”,武则天为此长期无法安眠,只有住到东都洛阳后才好一些。

对于认为武则天因为这个原因才迁都洛阳,的确有些牵强,武则天定都洛阳是在690年,而王皇后和萧淑妃早在永徽六年(655年),就已经去世了,此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按照武则天的性格,不可能如此脆弱,如果她对梦中的一些情景都害怕到如此地步,那么她也不可能排除那么大的阻力临朝称帝。再者说,武则天即便在洛阳也没有少杀人,如果她真的那么胆小,那么洛阳她也不敢住了。

也有人说武则天之所以以洛阳取代长安,是为了方便她“避洛阳可以纵情荒淫享乐起见”。这种说法也并不可信,武则天处理问题手段强硬,无论是在平定叛乱还是治理朝政,她都非常有主见,并不一定会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何况她如果是为了纵情淫乱,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在洛阳都会有人议论,何必多此一举非要到洛阳常住呢?

也有人说,武则天建都在洛阳,而不是继续在长安,是出于政治需要,她“以周代唐”也属于改朝换代,特别是她的曲折经历,由唐太宗的才人,出家以后又成为唐高宗李治的嫔妃,从昭仪到皇后、再到皇太后,直至登基称帝,她建立的大周政权,既是对唐朝的延续,又是武周的开始,她即不能与李唐王朝彻底决裂,又不能一直受李唐王朝的影响,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她只有在洛阳重新建立自己的大周的政治中心,减少李唐王朝对其执政的影响。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就像我们普通人兄弟分家一样,组成一个新家,也会在新的地方选址建所新房子,意思差不多。至于武则天长期居住在洛阳,肯定不止这一个原因,其实,唐高宗李治于显庆二年(657年),就已经将洛阳建为东都了,这主要是出于军事和政治原因考虑的。

唐朝以来,与东北、西北等北方部族战事不断,特别是唐朝在与高丽和吐蕃发生战争后,洛阳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由于面临东西两条战线,而洛阳则正好处于中心的位置,便于指挥应付各方的军事行动,唐高宗李治就曾长期在洛阳与长安之间来回居住,方便指挥对外的军事行动。

对于武则天选择洛阳作为首都,应该还有出自经济方面的考虑,由于长安属于古都,虽然关中地区土地肥沃,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但是也存在人口日益增多,难以满足粮食需求的矛盾。而洛阳处于三河交汇之处,地理、交通都占有一定的优势,而且粮食产量也比较丰富。

据洛阳尉杨齐哲曾给武则天的奏疏中说:“帑藏储粟,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行,地当六合之中,人悦四方之会”。从中看出,当时洛阳的条件的确是比长安要好。洛阳在经济和军事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这可能是武则天选择洛阳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就曾称赞洛阳说:“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隋炀帝杨广也曾说“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这说明还是有许多皇帝对洛阳的评价都是挺高的,完全具备作为一个都城的条件的。所以,武则天之所以将洛阳作为都城,是从多方面考虑的,既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甘宁的武器是什么?正史中关羽惧怕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甘宁的武器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演义小说中,关羽手使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因为单挑几乎不败,所以心高气傲目无余子。在三国正史中,关羽单挑也是无敌的,万马军中刺杀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大将颜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直到隋唐交替之际出了个秦琼秦叔宝。就

  •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杀魏延 所谓反骨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杀魏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魏延不受控制,坚持要留兵据守,不还成都,甚至和杨仪发生了军事冲突,继而有投靠魏国的打算,魏延收聚残军,与马岱商议曰:“我等投魏,若何?”当魏延与姜维对阵时,姜维依照诸葛亮锦囊的指示,激怒魏延

  • 揭秘:宋代百姓饮食中的养生之道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常说人是铁饭是钢,吃饭是人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中国人从古代对美食的追求就非常高,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渐渐地,人们从饮食当中找出了养生之道,在吃喝的同时又可以强身健体。宋代时期经济发展得较为繁荣,人们对于饮食方面的养生观念也非常浓厚。宋代养生之道在宋代养生的形式有很多种,

  • 赵云常胜将军之名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猛将多如云,其中最耳熟能详的当属“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三国第一猛将”的名号非吕布莫属,赵云则是公认的第二名,甚至超越了“武神”关羽、有“万人敌”之称的张飞。然而纵观整部《三国演义》,赵云不但不是镇守一方的大将或是南征北战

  • 后世对刘备的评价分为两个极端,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三位雄主,刘备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物,而历史上对于刘备的个人评价却分为两个极端,一端是十分好的评价,很多人普遍认为刘备这个人十分的仁义,爱民如子,为政以德,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帝王,而另一端则是差的,甚至对于刘备多有贬低,认为刘备这个人十分的虚伪,无论是出身问题,还是和自己的手下的相处问题,刘备

  • 诸葛亮让刘备赐死刘封 诸葛亮到底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和刘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备的义子刘封被杀,不少人认为此人被刘备“赐死”很冤。但依史料分析而言,刘封被杀没什么冤屈可言。从刘备蜀汉政权的政治承续考量,刘封一旦犯下大错,其成为牺牲品,几乎百分之百的。当然,刘封被杀,如若刘封没有犯可杀之罪

  • 魏延在历史上的真实结局如何?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在历史上的真实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比之演义,魏延之死少了一分戏剧性,多了一分现实。蹊跷的会议诸葛亮去世前,找来杨仪、费祎、姜维,安排退军事宜: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你们就先自行撤退。诸葛亮的这次会议安排,非常蹊跷。魏延,当时既是征西大将军,假节,

  • 三国演义里的小人物,陆绩在正史上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传统故事《二十四孝》中,有一篇名为《怀橘遗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年6岁时的陆绩,彼时他随着父亲去九江面见袁术,却在拜辞袁术的时候,有两颗橘子从衣襟中滚出,这显然有“偷盗”的嫌疑,自然也引发了袁术的询问,“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大概就是在问陆绩,为什么到别人家做客却要顺走主人家的橘子。可

  • 南越武帝赵佗,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真定人赵佗在秦朝南海郡尉任的支持和指导下,于公元前206年平定了岭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都番周,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十年后,刘邦派朝臣陆贾出使南越,经过陆贾的幹旋和努力,赵佗对汉称臣,被汉朝封为南越王,成为汉朝一方诸侯,双方有正常的往来和贸易。从称臣到对抗吕雉执政时,汉朝禁止南越在边关集市上购买铁器,

  • 历史上刘邦公布项羽十大罪状分别是什么?都是真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历史上刘邦公布项羽十大罪状分别是什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204年,楚汉对峙相持不下,前线将士苦不堪言,加之刘邦采纳韩信之计开辟北方战线,局面对项羽已经极为不利。于是,项羽建议与刘邦“独身挑战”,刘邦却历数项羽十大罪状。那么,刘邦所说的这些罪状,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