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在历史上的真实结局如何?究竟是怎么死的?

魏延在历史上的真实结局如何?究竟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53 更新时间:2024/1/18 23:04:29

魏延在历史上的真实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比之演义,魏延之死少了一分戏剧性,多了一分现实。

蹊跷的会议

诸葛亮去世前,找来杨仪费祎姜维,安排退军事宜: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你们就先自行撤退。

诸葛亮的这次会议安排,非常蹊跷。

魏延,当时既是征西大将军,假节,也是丞相府的前军师,无论在军队还是在丞相府,都是位置仅次于诸葛亮二号人物。

魏延当时为前部,“出亮营十里”,快马加鞭,很快就能到达。

而诸葛亮之死系积劳成疾,并非突然死亡,完全有时间把魏延叫来再安排。

可是,如此大事,为何要让魏延缺席呢?

再者,对魏延断后的安排,诸葛亮把魏延叫来当面说清楚不好吗?为何要说魏延不服从就自行撤退呢?

这一切,说明了当时魏延的尴尬处境。

尴尬的魏延

当时的魏延,有4重尴尬的身份。

1、公认,却不能如意的“接班人”。

在朝廷体系,魏延已是征西大将军、假节,其军中地位远高于诸葛亮之外的所有人。

在丞相府体系(由于大小事务归诸葛亮决断,丞相府是蜀汉事实上的权力中心),魏延也是前军师,位在长史杨仪、司马费祎之前。

加之其资历、战功,“冀时望必当以代亮”,被一致认为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不过,诸葛亮对接班人却另有安排。

诸葛亮曾秘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世宜付琬。(《三国志.蒋琬传》)

当时,蒋琬为丞相府留府长史,也就是在丞相外出期间,代丞相处置大小事务的职务。

诸葛亮不仅是北伐的领导者,更是国家军政事务的总负责人,他以蒋琬留守,就是希望蜀汉军政能实现平稳过度。

以文制武,平稳过度,是诸葛亮的计划。

公认,却不能如意接班的人物,其处境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微妙的。

2、诸葛亮的质疑者。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子午谷之争”。

事实上,这种争执不止一次。

每次出征,魏延都“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每次都是如此!

由于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诸葛亮在世时,魏延只能发牢骚,诸葛亮去世,又如何保证魏延听其遗命呢?

3、无人能压制的魏延。

魏延勇猛过人,素得士心,性格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只有杨仪和他顶一顶。

而杨仪,只不过是依仗诸葛亮而已。

诸葛亮死后,曾经拔刀要杀杨仪的魏延,只怕会毫不犹豫的再次拔刀!

因此,如果诸葛亮不以魏延接班,那么,也无人能压制住魏延!

4、尴尬的位置。

魏延,此时为先锋,距离魏军最近。

先锋,在撤退时,天然就变成了“断后者”。

因此,诸葛亮等人可以绕开魏延安排部署,而魏延也只能“断后”。

诸葛亮原意

魏延有主见,对诸葛亮部署并不心服,而其资历、地位又远高于军中其他人。

魏延如果参与撤军事宜安排,诸葛亮既不能保证魏延一定会在其身后执行,更不能保证有任何人可以压制住他。

因此,诸葛亮不让魏延待在大军,直接以先锋执行撤退任务即可。

只要大军撤退,魏延孤军也就只有乖乖撤退了。

其他事情,等回到成都,再统一安排。

如此安排,可以看出,至少诸葛亮认为:魏延绝对不会投靠魏军!

魏延的主见

魏延,确实有主见。

费祎去通知时,魏延果然提出反对意见。

丞相去世,我还在呀!让丞相府的人安排丞相后事,我自率军继续击贼!再说了,我怎么可能给杨仪断后?

还是老问题:有主见+无人能压制。

魏延的决定是:以自己的声望、地位,号令军队,留下继续作战!

他要求费祎与他联名发信,告诸将:留下!

费祎只好采取拖延战术:杨仪是个文官,不知兵。我去和他说一下,他“必不违命”!

魏延答应了。

魏延,在这种问题上还是幼稚了!

武装行动

费祎一走,魏延就后悔了,马上派人去追,可惜没有追上。

随后,魏延发现:费祎回去后,杨仪等人依然在按照诸葛亮的计划,部署退军。

诸葛亮企图“自退去”,胁迫魏延退军。

魏延决定采取行动,自己堵住路,杀杨仪,控制军队。

其实,你魏延要夺军队,凭本事,理论也好,甚至动手杀杨仪也好,没问题!但擅自放弃断后任务,甚至断掉兄弟部队的退路,陷蜀汉大军为进退两难之地,这个动作实在太过!

于是,魏延抢先行动,先撤走,并烧掉了栈道,断杨仪退路。

于是,杨仪、魏延,各自上表后主,说对方造反了。

但是,后主身边的董允、蒋琬都认为杨仪没问题,问题在魏延。

军散

随后,杨仪翻山赶了过来,魏延又率军前去攻击。

王平大呼: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作这样的事情吗?

确实,你们高层权力搞来搞去没问题,但你现在发兵攻打蜀军兄弟,是什么意思?

众人知魏延没道理,遂散去。

冤杀

魏延只得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向汉中逃跑。

注意,是向汉中逃跑!

显然,魏延至死没有作叛国的打算!

可是,杨仪不打算放过魏延,派马岱追击,斩杀了魏延。

魏延,是典型的专业人才:长于军事,短于政治。

凭借其军事才能,他成为征西大将军、假节。甚至一度被公认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可是,在政治问题上,他可谓幼稚了。

魏延与诸葛亮的分歧,是军事路线之争,是纯粹的专业问题。

可是,他不善隐藏情绪,多发牢骚,使诸葛亮有难制之感,对其防备。

位高权重、声望高,却不能成为接班人,魏延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

诸葛亮死后,无论是出于继续对魏作战的专业考虑也好,出于和杨仪的私人恩怨也好,魏延都不是毫无道理。

可是,他在斗争中,居然率军烧栈道,断绝兄弟部队后路,甚至攻打兄弟部队!

这么大的动作,不是找死吗?

从将才的角度看,魏延的死,可惜了。

可是,从他的政治素养看,魏延之死,又怨不得别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里的小人物,陆绩在正史上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传统故事《二十四孝》中,有一篇名为《怀橘遗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年6岁时的陆绩,彼时他随着父亲去九江面见袁术,却在拜辞袁术的时候,有两颗橘子从衣襟中滚出,这显然有“偷盗”的嫌疑,自然也引发了袁术的询问,“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大概就是在问陆绩,为什么到别人家做客却要顺走主人家的橘子。可

  • 南越武帝赵佗,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真定人赵佗在秦朝南海郡尉任的支持和指导下,于公元前206年平定了岭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都番周,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十年后,刘邦派朝臣陆贾出使南越,经过陆贾的幹旋和努力,赵佗对汉称臣,被汉朝封为南越王,成为汉朝一方诸侯,双方有正常的往来和贸易。从称臣到对抗吕雉执政时,汉朝禁止南越在边关集市上购买铁器,

  • 历史上刘邦公布项羽十大罪状分别是什么?都是真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历史上刘邦公布项羽十大罪状分别是什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204年,楚汉对峙相持不下,前线将士苦不堪言,加之刘邦采纳韩信之计开辟北方战线,局面对项羽已经极为不利。于是,项羽建议与刘邦“独身挑战”,刘邦却历数项羽十大罪状。那么,刘邦所说的这些罪状,真的

  • 曹洪作为曹操的救命恩人 曹丕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洪和曹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洪是曹操的从弟。最初,曹操起兵攻打董卓,在荥阳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打惨了,连自己的战马都丢了,只能步行,眼见就要被追上,曹洪赶紧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曹操。曹洪大义凛然地对曹操说:“这天下没我可以,但不能没有你。”在危难之

  • 司马睿作为东晋开国皇帝 司马睿为什么到死都没有掌握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317年,建立仅仅37年的西晋灭亡了。西晋这一点和秦朝一样,好不容易结束了天下分割的局面,没多久就消失了。西晋刚灭亡没多久,晋武帝司马炎的侄子司马睿又在江南重建了晋朝,史书上称之为东晋。司马睿也就成了东晋的开国皇帝。不过司马睿虽

  • 章佳氏出身低微,为何却创造了皇贵妃与帝王同陵的先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总是根据一个妃子的位分去判断她受不受宠,实际上这并不准确,后宫中位分高的未必就得帝王喜欢,很可能是因为她们背后的家族势力,帝王才象征性的给予她们一份体面,还有些位分低的妃子虽无权无势,却在帝王的心目中有着不为人知的较高位置,比如下面我爱历史网要讲的敬敏皇贵妃便属于这种情况。敬敏皇贵妃叫章佳氏,

  • 战国时期赵国的灭亡,赵悼襄王在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赵悼襄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在战国时期,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

  • 萨克达氏从未踏入后宫半步,为何却被封为大清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社会,能够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后是每一位女性的梦想,然而,由于种种门槛的限制,能够坐上皇后宝座的人屈指可数。然而,清朝就有一名女子从未踏入后宫半步,最后却被封为大清皇后,她就是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紫禁城的东部有一组特殊的建筑,名为南三所,又名

  • 刘备一共有四个儿子 刘备为什么会传位给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史料上记载,刘备一生一共会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养子。在四个儿子当中,刘备为什么对阿斗如此看重,甚至派赵云多次救援阿斗。难道说就没有人能够代替阿斗,继承刘备打下的江山吗?首先,刘禅只所以占据优势是因为长子的身份,古人也讲究长子继承,对于这一点,阿斗占据极大的先天优势。而养子刘封在荆州一战中救援不及时,

  • 为何孝敬宪皇后死后,雍正在位期间没有册封过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清朝的皇帝,我想大家都熟知的晋升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了。今天,就是来讲讲关于雍正皇帝的妃嫔。首先说说这雍正皇帝,他的这三个人里在位时间最短的,却是最勤劳的一位皇帝。虽然在位短短十几年,但是每天都是勤勤恳恳得上班批奏章。丝毫没有向康熙或者乾隆两位皇帝那样到处游玩和视察。所以这样的一位皇帝的后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