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和世家大族根本没有缓和的余地 双方为什么还结合在一起

曹操和世家大族根本没有缓和的余地 双方为什么还结合在一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97 更新时间:2024/1/21 12:08:59

作为三国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曹操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对象。关于曹操的评价不是汉贼就是奸贼,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统一了北方地区,并为之后的王朝建立了基础。

但匪夷所思的是,曹操明明手握屠刀,面对这些不听话而且经常骂他的名士们,却总是客客气气的。虽然其间也发生过屠杀事件,但曹操却终归没有离开他们,一直到他临终之时都靠着这些人。这种尴尬的现象也让人不由得产生一个疑惑,曹操与名士们究竟保持着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为何如此扭曲不堪?

平常我们经常说,手中有刀,杀心四起,但敢不从,鲜血赐之。一般而言,到掌握在谁的手中,那么谁就有话语权,其他人只能臣服,但在曹操那个时代,却完全不是这样。公元196年,曹操打败了吕布郭汜等人,迎接汉献帝来到许都,自此以后曹操开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模式。

也正因为有汉献帝的号召力,所以周围的名士和世家大族们纷纷来投,这之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崔家也有著名的杨家,更有颖川世家大族司马家和荀家。当时的曹操凝聚了太多的人心,所以在之后与袁绍的战争中才能以少胜多,最终让自己成为北方唯一的统治者。

客观的说,曹操的成就让人佩服,但他的好运却似乎到此为止。据史书记载,接下来的历史非常尴尬,那些原本帮助曹操的世家大族们,纷纷站在了曹操的对立面。先是爆发了衣带诏事件,国舅董承因此献身,曹操将整个宫廷进行了一轮血洗,但有相当多的名士贵族流亡与刘备处,这些名士贵族们公然背叛曹操。

紧接着,曹操在公元213年称魏公,于是立刻遭到了最信任的谋士荀彧的反对,双方进行了可怕的政治较量,最终荀彧以自杀来反抗曹操。最后,曹操颁布了唯才是举令,世家大族纷纷反对曹操这一令,结果这一过程又是引起无数的政治风波,关于曹操的刺杀案件更是此起彼伏,据说连华佗都牵涉其中。

从以上记载来看,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最终变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昔日帮助他成就天下的名士们,一个个都成为了他最强劲的对手。

但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不管曹操与他们有多大的纠葛,不管曹操杀死了多少人,曹操最终还是没有抛弃这些名士们,依旧依靠着世家大族。按理来说,曹操和世家大族有着深仇血海,例如被杀死的杨修,又例如被杀死的孔融,就连大名鼎鼎的崔琰也都是死于曹操手中。若按照一般的逻辑,曹操与他们根本没有缓和的余地,为何双方还是以不情不愿的姿态结合在一起呢?这背后其实大有讲究。

其一,传统不可逆。据史书记载,汉朝一直都在实行察举制,表面上看是以孝顺和廉洁成为晋升的资本,但事实上这些孝廉都是世家大族推举而出,就连曹操本人也是如此。史书有载,曹操在公元174年被推举为孝廉进入洛阳,因此,他深知传统的可怕性。

当时汉朝的结构就是如此,一个名义上拥有天下的皇帝,却因为统治制度还未真正成熟,所以需要依靠更多的世家大族联盟共治天下。在这种框架之下,官员多出自于世家大族,帝国的合法性也来自于他们。

这些人振臂一呼就有百万人拥护,这些人奋笔疾书,天下就共尊汉献帝。曹操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当年尊奉汉献帝为天下之主,这才有了后来官渡之胜,才有的崔家荀家和司马家的追随。只要这种传统没有被打破,曹操的统治就需要他们帮衬,所以双方犹如吵架的夫妻一般,难免床头吵架床尾和,至少也要等到曹操统一天下以后,才能彻底与他们划清界限。

其二,财富之源。据史书记载,汉朝的经济政策非常尴尬,或许是因为源自于刘秀时代的阴影,所以汉代的财富都掌握于豪强大族手中。这些人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威望,同时还掌握了国家财富的基础。

以孔融为例,孔家拥有无与伦比的声望,天下读书人和做官之人多数出自此门,因此,只要有孔家支持,那么无数人才都会纷纷涌现于朝廷。又例如清河崔氏,曹操将自己的儿子和崔家联姻,那么天下文人皆会归于曹家,这才有了后来曹操引领的建安时代。

除了人才的财富以外,赋税收入也同样需要依赖他们。因为当时豪强大族侵占土地,除占领区域以外,北方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在这些世家大族手中。曹操如果不想弄得天下鲜血淋淋,那么就必须要跟这些人谈判妥协,给他们官职给他们尊重,这些人才会一点点的提供国家赋税。

而且更为有趣的是,世家大族不仅拥有土地上的税收,而且还拥有土地上的人口。虽然汉朝不流行奴隶制,但世家大族拥有的家庭和农民数量大的吓人,国家需要军队,来源那可就需要依赖于这些世家大族。

其三,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最受中国古人推崇,但其实背后也是大有讲究。曾经有学者就提出。在秦汉时期真正决定公道的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些世家大族。因为是由世家大族手握笔杆,他们不仅决定舆论的走向,甚至还记载了历史的时刻。

详情可以参考一下当年的太史公,像他那样的人物都会以世家大族自居,将卫青霍去病等人列入佞幸之中,由此可见世家大族的刀笔之厉害。曹操虽然早些年号称敢负天下人,但伴随着自己步入老年,他也开始为自己的后人做打算,因此,他最终选择了曹丕,这个世家大族的代言人,甚至让此人后来搞了一个专门支持世家大族的九品中正制。

所以,结合以上的记载来看,曹操虽然手握重兵,但却还真拿这些世家大族没有任何办法。杀人和暴力永远不是维护统治的最好手段,历史更多的时刻是妥协与无奈。当年的世家大族是如此,曹操也是如此,所以双方就构成了一个如此尴尬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针对隋朝灭亡的教训,孙伏伽向李渊进谏哪三道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孙伏伽(?~658年),字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唐初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记载完备、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时期,涉足官场,担任小吏。大业末年,迁万年县法曹参军,审理刑狱,督捕奸盗,颇有政绩。武德五年,参加科举,状元及第。武德九年

  • 王娡嫁过人生过孩子,她是如何进入后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王娡,也就是汉景帝的王皇后,她本是一个农妇,早年嫁给一个平民为妻,为其生下一女。这样一个农妇的身份,最后却成为了西汉的皇后以及后来的太后,说起来王娡的经历也是很励志的。那么,在王娡丈夫没有去世的情况下,她为何能进宫?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娡是原先的燕王臧荼

  • 三国演义中有卧龙、凤雏、幼麟和冢虎之称的人,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三国演义中有卧龙、凤雏、幼麟和冢虎之称的人分别是谁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故事经过《三国演义》推广,可谓是妇孺皆可知其中片段,老少都熟悉其中故事。一直以来,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卧龙、凤雏的事迹,还有二者得以,可安天下的说法,可见二人智谋至不凡。这里的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

  • 诸葛亮和刘备相识真的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真实的史料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诸葛亮和刘备是如何相识的,读过三国这本书的应该都应该知道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被大家看了很多遍,讲了很多遍。刘备就是在三顾茅庐后才获得了忠心的诸葛亮,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真实的史料中,两人可能并不是因为三顾茅庐而认识的。下面

  • 在隋末唐初之际,长孙无忌如何成为李世民心腹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孙无忌幼年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

  • 汉中之战刘备能够打败曹操 此战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汉中之战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三国鼎立长久以来魏强蜀弱的局势,打下汉中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相当于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汉中是自己的祖先刘邦发家之地,他曾被封为汉中王,后来就是凭借着这一块险要地势取得天

  • 根据新旧唐书记载,秦琼又是如何成为隋末唐初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末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琼勇武过人,远近闻名。初仕隋朝,跟随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后来,投奔瓦岗起义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投靠郑国王世充。因王世充为人奸

  • 耶律休哥为什么能成为辽朝战神?他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耶律休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辽止啼,这个典故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它讲的是:三国时期,逍遥津一战东吴全军丢盔弃甲,大败而逃。从此,张辽的名字就在整个东吴传播开来,连小孩听到张辽的名字都吓得不敢哭了。从古至今,每个王朝的兴起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最少有一个战

  • 唐朝大女主郑太后,从侍女到太皇太后,她是如何逆袭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孝明皇后郑氏(785年-865年),为唐宣宗、安平公主生母。正史中关于郑氏的记载极为简略,其生年、家世等情况俱不详,从仅有的资料中我们得知,她出生在润州丹杨县,起初是浙西观察使、盐铁转运使李锜的侍妾。李锜是唐高祖李渊的后人,按照辈分算下来算是李渊的八世孙,宪宗在位的时候李锜任镇海节度使。随着权势和财

  • 在五虎上将当中 谁和诸葛亮的关系最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五虎上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还在的时候,蜀国基本稳定。后来蜀国的军政大权就全掌握在了诸葛亮一个人的手里,核心阶层还包括后来的五虎上将。但是在这五人之中,谁跟诸葛亮的关系最好呢?是忠义两全的赵子龙,还是勇猛高傲的关云长。可惜,两人都不是。其实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