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因为变法被杀的两位谋略家分别是谁?

战国时期,因为变法被杀的两位谋略家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8 更新时间:2024/1/13 1:13:32

对战国谋略家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从原先的数百个诸侯国,减少到数十个诸侯国。公元前453年,魏赵韩三家联手消灭智氏,最终瓜分了晋国,这就是三家分晋。而在三家分晋之后,田氏篡夺了齐国大权,这就是田氏代齐。在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雄就是齐国、魏国、韩国、赵国、秦国、楚国、燕国。

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剪灭六国,最终建立了秦朝,这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在战国时期,为了适应激烈的兼并战争,各个诸侯国几乎都进行了变法。如同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一样,战国时期的变法,不仅非常曲折,甚至还要付出性命的代价。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两位变法家,在战国时期各自推动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结果这两人都因为变法而被杀。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人分别是谁呢?

商鞅

一方面,就商鞅来说,其结局自然为人们所熟悉。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在战国初期,出自卫国的商鞅,选择来到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也即希望能够在魏国施展自己的才华。诚然,对于战国初期的魏国,地处中原之地,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不过,对于本就人才拥挤的魏国,显然没有商鞅的舞台。来到魏国后,商鞅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当然,最终因为在魏国难以一展抱负,商鞅还是决定魏国,前往渴求人才的秦国。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决定召集文臣武将,以此商议此事。虽然在秦国内部存在反对变法的势力,但是,在秦孝公和商鞅的坚持之下,特别是商鞅舌战群儒之后,变法得以在秦国推行。对此,在笔者看来,商鞅和秦国大臣之间的辩论,完全可以和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相提并论。

在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得以在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这促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于商鞅变法来说,包含了军功爵位等内容,比如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并且,除了理论上的贡献,商鞅亲自率军和魏国较量,从而收复了河西之地。但是,在秦孝公死后,公子虔等秦国贵族势力便罗织罪名,诬其谋反。

对此,秦惠文王下令追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骗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邑商於,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县))。秦惠文君派兵征伐,结果商鞅在彤得(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原华县)西南)失败战死。因此,在笔者看来,就商鞅的结局来说,显然是因为变法得罪了秦国的贵族势力,甚至是得罪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从而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吴起

另一方面,无独有偶的是,吴起也因为发起一场变法,最终丢了性命。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和商鞅一样,吴起原本是卫国人。不过,因为在战国时期,卫国这样的小国连自保都比较困难,自然留不住吴起、商鞅以及之后的吕不韦等人才。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虽然吴起是因为一生的不败战绩,从而被后人所熟悉。但是,除了南征北战之外,吴起在治理国家上,也是颇有才能的。所以,对于吴起来说,完全类比蜀汉的诸葛亮,东吴的陆逊等出将入相的人才。

在战国初期,原本在魏国成名的吴起,选择离开魏国,来到楚国。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担任令尹后的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吴起变法。对于吴起变法来说,核心内容就是选贤任能,削弱楚国的贵族势力,并打造一支精锐之师。当然,吴起变法的实行,导致吴起彻底得罪了楚国的贵族势力。

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这促使楚国的疆域逐渐来到了巅峰。公元前381年,楚国出兵援助赵国,与魏军大战于州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以西)。楚军穿越梁门(位于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军林中(位于梁门以北),饮马于黄河,切断魏国河内郡与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的联系。对此,在笔者看来,楚悼王在位时的楚国,显然因为吴起变法而走向了崛起。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打吴起。楚国贵族们用箭射伤吴起,吴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大喊:“群臣叛乱,谋害我王。”贵族们在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对于聪明绝顶的吴起,在临死之际依然算计了楚国贵族。楚肃王继位后,命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不过,不管怎么样,吴起还是因为变法,所以付出了性命。更为关键的是,在吴起被杀后,吴起变法在楚国没有得到长期的执行,这和商鞅变法依然在秦国沉淀的情况截然相反。而这,或许是楚国没能在战国后期战胜秦国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光绪帝与慈禧的关系如何?他死后就匆忙入殓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光绪没有处理好与慈禧的关系,光绪帝到底有多帅,光绪怎么不敢拿慈禧做什么

    光绪帝与慈禧的关系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一提清朝的光绪帝,往往会被冠以“悲情皇帝”之称。在后世眼中,光绪就是慈禧的提线木偶。哪怕好容易光绪在夹缝中,搞出一个“百日维新”的进步局面,却也被慈禧霸气掐断。于是,大清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亡国时刻。因此光绪和慈禧犹如一对冤家,说光绪就

  • 没有诞下皇嗣的刘娥,是如何一路晋升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娥生孩子,刘邦母亲怀刘邦时做的什么梦,李隆基第一个皇后是谁

    在提及宋仁宗赵祯时,无法不被提起的身世之谜,也是我们常在小说、戏文中听到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不过,今天要跟大家聊的不是这位“太子”,而是当初做出“换太子”这事的主角——宋真宗第三任皇后刘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狸猫换太子”中她堪称一代奸妃“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发生在宋真宗的

  • 纪晓岚被谪戍乌鲁木齐后,他的生活过的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纪晓岚是军机大臣吗,纪晓岚一天五次可能吗,纪晓岚是哪朝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纪晓岚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清朝,一提起充军发配,很多人都会毛骨悚然,特别是“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简直是生不如死,所以判决下来,很多人宁肯自杀。但是纪晓岚犯了事儿被发往乌鲁木齐军前效力,却整天吃喝玩乐,混得比在乾隆跟前还滋润。特别是乌鲁木齐打不进的獐狍野鹿,

  • 隋炀帝杨广被抹黑 “弑父淫母”为无稽之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炀帝被谁杀死,被冤枉的隋炀帝,被误解的隋炀帝

    杨广“弑父淫母”,千百年来史学界颇具争议。指控杨广“弑父淫母”的始作俑者是祖君彦。大业十三年(617年)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列举了杨广十大罪状,以弑父为首,淫母次之。此后,一些史籍相继沿袭或附会,野史中更是夸大其词、众说纷纭。值此隋炀帝陵在扬州蜀冈曹庄的发现及隋炀帝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之时,对隋

  • 程婴为救赵朔遗孤亲眼目睹好友和儿子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儿子被拐小儿子意外去世,赵朔儿子,程婴为什么要保护赵氏孤儿

    程婴,春秋时期的人物,他是当时晋国卿大夫赵盾的门客,他忠肝义胆有勇有谋,翻看史书,留下了一片赞誉。赵盾一家遭到满门被屠满门之时,他救下了赵氏独子,那么历史上程婴救孤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后来程婴自杀了,这是为什么呢?历史的程婴救孤是怎样的程婴,春秋时期的一位门客,程婴救孤的事情也是流传到了现在。春秋战

  • 高季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隶出生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吸血君王,第一位真正的老师,被废黜的国王

    关于高季兴简介,高季兴的原名是高季昌,字贻孙,是河南人。高季兴出生于858年,死于929年,享年71岁。高季兴是五代十国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南平的开国君主。高季兴画像高季兴当上开国皇帝,真的是创造了奇迹。因为高季兴最初只是梁国君主朱温义子的一位家仆,但是由于相貌出众,又机智过人,所以被朱温的义子收为义

  • “中华第一陵”周灵王的陵墓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周泄心,是周简王的儿子,是东周第11代皇帝,他在位27年,生有两个二子,分别为长子姬晋和次子姬贵。相传姬泄心在位期间,周朝日益衰败,年年战争,使百姓生在水中火热之中,十分疾苦。周泄心在位的时候,各国诸侯都把他当成局外人,他的权威连连衰退,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弭兵会盟”,这次结束争霸的会盟,各国的诸侯都

  • 曹魏最后奕纬国君,曹髦为何会落得战败身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道光皇帝长子奕纬,曹魏第四代君主是谁,曹魏几代君王

    曹家最后的倔强,若非种种意外,曹髦将会是一代明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不同于蜀汉后主刘禅的懦弱无能,东吴孙权老年的嗜杀成性,无论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叡都很好地完成了权力的过渡和掌握,成功执掌魏国大权,使得魏国呈现一幅蒸蒸日上之势,与蜷缩益州和江东的刘孙两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 朱棣为什么不敢向朱元璋发起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为什么不敢造朱元璋的反,朱棣为什么不反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杀朱棣

    要真把李世民和朱棣放在一起问这个问题,那么尴尬的只会是朱棣。为啥朱棣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因为他没那个能耐啊!都说太祖(高祖)打江山,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最不符合这个说法的,就正是大唐朝。整一个大唐的建立,都是李世民“加班熬夜”赶出来的,而某一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的“老板”李渊拍着李建成的肩膀告诉李

  • 刘备登基论功行赏 张良为什么拒绝刘邦的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张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能够当上皇帝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他身上能屈能伸,审时度势,知人善任的品质,注定了他不是平常人,这种大智慧注定了他就是帝王。刘邦当上皇帝后,自然少不了要给兄弟们好处,大家都到齐之后,刘邦十分慷慨,他对张良说: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