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角的黄巾起义为何没能成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张角的黄巾起义为何没能成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35 更新时间:2024/1/20 23:09:43

对张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第一回写“黄巾起义”,说张角本是“不第秀才”,毛评说“脱儒冠而裹黄巾,负却秀才名色”。

这就纯是小说家言了,汉朝尚无科举考试,何来“不第”之说?汉朝倒是有“秀才”,却和后来科举中的举人、秀才的秀才不一样。

“秀才”原本是指优异的人才,在《管子·小匡》里第一次出现:“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解说:“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把“秀才”解释成“秀异之材”,也就是优异的人才。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用法和上面一样。

汉朝实行“察举”制,秀才开始和孝廉一起成为举士的名目。《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里说:“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东汉时,因为光武帝叫刘秀,为了避讳,秀才改称为“茂才”,所以后人也称秀才为茂才。

唐初,秀才曾和明经、进士一起设为科举科目,但不久就停废。与此同时,秀才也习惯地成了读书人的通称,在唐宋间,凡是应举的读书人都称为秀才。

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沿用唐代后期之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参加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在选拔考试中落榜的,就是“不第秀才”了,所以,“不第秀才”之称,始用于宋代,汉朝末年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到了明清时期,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要想成为秀才,必须在童子试里获得录取。如果没有获得录取,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比如鲁迅小说《孔乙己》里的孔乙己,多次童子试考不上,人已老了,但还是童生。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了。

唐末书生黄巢落第后起兵造反,《水浒传》里有“白衣秀士”王伦,“白衣秀士”,其实就是“不第秀才”。大约是科举落第的读书人容易参加到起义造反的队伍中去的缘故,小说作者就给张角也加上了一个“不第秀才”的名号。

张角在《三国志》《后汉书》里都没有传记,是东汉时期冀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家世和出生年月都已不可考。

按照《三国演义》里的描述,张角进山采药,遇见了一个碧眼童颜的老人,自称南华老仙,授予他天书三卷,称之为《太平要术》。张角得书后,日夜攻读,能够呼风唤雨,自称“太平道人”。

中平元年(184年)正月,瘟疫流行,张角散施符水给人治病,又自称为“大贤良师”。张角和弟子云游四方,到处书符念咒,信众越来越多。张角就把他们分为三十六方,每方各置首领,并宣传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他让人用白土写“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没过多久,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州、豫州等八州,家家祀奉张角的名字。

于是,张角率领信徒起义,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参加的人都裹上黄色的头巾作为标志,所以称之为“黄巾军”,史称这次起义为“黄巾起义”。

小说家“入山遇仙”“呼风唤雨”“妖术作法”之类当然不可信,但张角起兵的过程在史料中还是可以找见一些记载的。

比如《后汉书·皇甫嵩传》里说:“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连结郡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

《三国志·张鲁传》裴注所引的《典略》记载:“光和中,东方有张角,……角为太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

可见,“黄巾起义”是利用宗教活动进行起义的典型事例,这一方法得到了后人的多次效仿。

张角兄弟三人应该是汉末黄老道的信徒,在得到了《太平经》(即顺帝时于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后,把二者思想相融合,创立了“太平道”。

“太平道”以阴阳五行、符箓咒语为根本教法,信仰“中黄太一”,宣称有鬼神在天上监视人们的行为,鬼神根据行为的善恶来确定人们的寿命,所以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太平道宣称,人生了病,是违天犯过所致,要治病,就得“跪拜首过”,因为天是看得见人间行为,听得懂人间语言的,向天地跪拜,就能请求神祇宽恕,解除自己的罪过和痛苦。还宣称,信徒要是犯了过错,只要跪拜在首领面前,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就会得到宽恕。

张角用来广收信徒传道的另一个重要法术就是用“符水咒说疗病”。符水,就是把神符焚烧成灰,用酒或水喝下去,称之为“吞符”。吞符就是使神符存于心中,只要心有所思,符的神力就随之发出,百病就会被驱散。咒,也叫“祝”,咒说就是神的言辞,太平道宣扬,只要念咒,就可以祛疾治病。

这样的治病方法,在现代人看来,简直是儿戏。但在百姓苦难深重,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时候,往往也会成为想象中的一根救命稻草。张角为百姓治病的确切情况,我们无法得知,但可以猜想,若是治不好,他就会说是信徒不够虔诚,而那些碰巧痊愈的,自然就被当成是神迹了。

张角的信众发展地很快,他也产生了取代汉朝的想法。

太平道信仰“中黄太一”以“土”为吉,崇尚黄色,所以张角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起义军头裹“黄巾”,就是隐含着主运土德的太平道即将取代主运火德的东汉王朝,建立一个“黄天太平”社会的愿望。

张角又按照五行生克的理论,选定于甲子年甲子日(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五日举行大起义,所以又提出了“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

这年二月初,各方首领及信徒便已着手准备起义,他们用石灰在洛阳的市门及州郡官府墙上书写“甲子”等标语口号。一个大方的渠帅马元义通知荆州、扬州的信徒数万人,到邺(河北临漳)城集中,并进京约定宦官中常侍封谞、徐奉为内应。

但没等到预定日期,一个叫唐周的信徒上书官府告发起义之事。于是朝廷捕捉马元义车裂于洛阳,并捕捉诛杀了张角信徒一千余人,又通知冀州捕捉张角及其家人。

事情已经败露,张角提前发动了起义,他依据《太平经》里“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歧行万物治也”的理论,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起义发展很快,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但在官府和地方豪强的联合镇压下,不到一年时间,“黄巾起义”就失败了。张角也在此期间病死。

一次声势如此浩大的起义这么快就失败了,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此处不多做讨论。但看看《三国演义》里的描述,以及《三国志》里的零星记载,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黄巾军的主体是农民,组织不够严密,缺乏统一的指挥和调控,各地黄巾军没有同一目标,只是占地死守或到处抢劫,即便友军有难时,各军也不会相救,因此很快就被各个击破。

黄巾起义没能成功,但对历史的发展却影响重大。朝廷为了尽快平定战乱,把军权下放到了地方。这一措施,有力地镇压了黄巾军,却也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的恶果,使得一些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机拥兵割据。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最终的三国分立,莫不因此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云和张飞起争执的时候 诸葛亮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解决矛盾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这只是我们的演绎版本,其实当时刘备压根没有封五虎上将,只封了四方将军,唯独没有赵云,因为当时赵云还达不到和其他四位平起平坐的地位。赵云终其一生也只是做到了镇军将军

  •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怎样的?他称得上乱世英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三国演义》是极端“尊刘抑曹”的,但小说里写刘备,除了极力突出他的宽厚仁慈之外,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会跑”和“善哭”。他最后成就帝业,也是文靠诸葛亮,武靠关张赵云,自身没有特殊的本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这样的吗?我们且慢慢来

  • 刘备如果赢得天下的话 刘备又会对谁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为什么可以争天下,如果刘备得了天下,刘备统一天下了吗

    对刘备赢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人,是刘备的基本盘。只要诸葛、关张不谋反,不会杀他们。而根据史书记载的这几个人的德行,反的可能性不大。至于如果掺和立储之类的政治斗争,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先看看历史上君主杀功臣的背景,都是国家完成统一、并且形成

  • 孝德显皇后短暂的一生有哪些传奇之处?她的谥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庄太后生前的封号,长孙皇后,孝慎成皇后

    对孝德显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的传奇女子,有许多,几乎每任皇帝时期都有,例如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她年轻貌美,地位极高,生下多尔衮却难逃殉葬悲剧;皇太极身边的孝庄和海兰珠,一个以宠爱出风头,另一个因政治而与众不同;顺治朝亦有位董鄂妃,皇帝为了她甘愿废后,震

  • 诸葛亮都已经是自己人了 关羽和张飞为什么还不待见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和张飞刘备更信任谁,关羽和张飞哪个更厉害,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

    你真的了解关张和诸葛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先生出山时,关张二人的言行处处展现出他们粗野的一面。就算大哥多次叮嘱“吾得军师,犹如鱼之得水也”,可这俩人根本没当回事。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刘备拦着,恐怕张三弟早就冲进茅庐把那厮绑来了。哪怕是诸葛亮出仕蜀汉,成了

  • 李诵当了26年皇太子,他是如何“伪装”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日本皇太子痴情,唐朝傻子皇帝李忱,李渊母亲是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足以彰显帝王之尊贵、权势之无上,多少人为了龙椅而六亲疏离,又有多少人为了龙椅手中沾满了鲜血,成王败寇,心中有着“远大理想抱负”之人都不会错过坐龙椅的机会,那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因此便有了“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法,父亲怕儿子抢了老子的位子时刻提

  • 继皇后那拉氏为什么会被不废而废?史料中是如何猜测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的继后乌拉那拉氏,乾隆继后那拉氏,继后乌拉那拉氏为什么断发

    对继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写在前面:清朝一共有过十二位领袖,其中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由于制度不完善,只有大福晋、继福晋之称,而没有皇后。1636年皇太极称帝,开始建设后宫,哲哲为首位在世的皇后。从顺治开始,每一皇帝都有正妻,有的还不止一位,但是比较特殊的只有两

  • 努尔哈赤有四个正妻,她们为何个个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努尔哈赤的五大臣结局,罪臣之妻,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几个妻子

    对努尔哈赤的正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太祖努尔哈赤一共有四个正妻: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衮代、大妃孟古哲哲、大妃阿巴亥。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这四个人下场都不好,其中后三位,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一,元妃佟佳氏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是努尔哈赤迎娶的第一位正妻,彼时未来的“

  • 哈哈纳扎青:努尔哈赤的原配夫人,她的儿子褚英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努尔哈赤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努尔哈赤第一位大妃,努尔哈赤入赘

    对佟佳·哈哈纳扎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有了他的存在,建州得以快速被统一,整个女真也才结束了多个部落混战的局面。当然,没有他横空出世,也总会有另外一个人做这些事,但是不能抹杀,努尔哈赤的重要性。虽然重要,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努尔哈赤也有其

  • 诸葛亮在面对赵云和张苞时 诸葛亮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不服诸葛亮,张苞死了诸葛亮吐血视频,诸葛亮哭

    你真的了解赵云和张苞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我国古代历史长河当中是具备着极其丰富的时期,其中有着盛世、独占世界前列的唐、明、清王朝,也不乏腐败、落后的执政者,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王朝时期,在历史上卷轴上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