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诵当了26年皇太子,他是如何“伪装”的?

李诵当了26年皇太子,他是如何“伪装”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78 更新时间:2024/1/20 7:54:40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足以彰显帝王之尊贵、权势之无上,多少人为了龙椅而六亲疏离,又有多少人为了龙椅手中沾满了鲜血,成王败寇,心中有着“远大理想抱负”之人都不会错过坐龙椅的机会,那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

因此便有了“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法,父亲怕儿子抢了老子的位子时刻提防,儿子怕父亲随时废黜自己而谨小慎微,父子间的不信任,永远的猜忌都是为了那把龙椅。其中有一位皇帝,当了26年皇太子,中风瘫痪在床,得知父亲离世,他立马站起来登基,他又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辅佐父亲尽心尽力

“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大唐转开始衰落,继唐玄宗之后的皇帝们竭力拨乱反正,但大唐就犹如垂暮之年的老人处处隐藏着“暗疾”。唐朝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江山社稷风雨飘摇,有一位太子“有幸”目睹了朝臣之间的倾轧与攻讦而逐渐成长起来,他就是李诵。

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自古以来都是按照“立嫡立长”的习俗,李诵摊上了一个好身份、好地位,19岁的时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享受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糟心”的事情,父皇的强势削藩态度,让他不得不为父皇保驾护航。

“泾原兵变”把唐德宗李适逼出了长安,作为太子的李诵有责任与义务保护父皇的安全,他身先士卒奋战了四十多天,在他的鼓舞下最后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在辅佐父亲这一块上他绝无二心,并且尽心尽力,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太子。

倍受牵连如履薄冰

然而,当一切事情都朝好的方向发展时,李诵却因为老丈母娘的不检点而倍受牵连。李诵的老丈母娘是郜国大长公主,按辈分来说是他的姑母,老丈母娘个人生活不检点也就罢了,还搞厌胜之术,让唐德宗李适恼火万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只能找太子李诵进行批评、警告。

李诵无辜成为了替罪羊只能默默忍受,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志,他及时提出了与太子妃离婚的请求,只是这时候唐德宗李适已经有了废皇太子改立舒王李谊的念头,真是纵有千般好,难抵一过错,一个本与自己无关的过错而被父皇否定了全部,李诵的日子开始如履薄冰。

而舒王李谊并不是李诵的同胞兄弟,按照辈分来讲是自己叔叔的儿子,也就是堂兄弟的关系,让父皇立别人家的孩子为太子,难免让人感到心酸、失望,但李诵仍然安分守己地做人,没有丝毫怨念,处处谨小慎微行事,难怪被人评价为“慈孝宽大,仁而善断”。

否极泰来如愿以偿

好在老臣李泌站在皇帝的角度举例说明厉害关系,劝说唐德宗李适为了避免天下大乱而打消废太子的想法,李诵的太子之位才没有被废黜。太子之位虽然保住了,但心里上留下的阴影却无法消除,李诵每天的日子都过得诚惶诚恐,在谨小慎微中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

大概是压力太大,再加上身体日渐衰老,公元804年,43岁的时候李诵中风瘫痪在床,父亲唐德宗李适听到后十分挂念,请了众多的名医为他诊治,却没有什么起色,而这时唐德宗李适也进入垂暮之年,看到太子病重受了不小的打击,良心发现、悲伤万分,于第二年驾崩。

未成想李诵在得知父亲离世时,竟然奇迹般的站了起来,并且顺利登基称帝。先前皇帝与太子一起病重,朝堂上已经蠢蠢欲动,李诵不药而愈把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朝堂及时安定了下来,他也算是否极泰来、如愿以偿地继承了皇位,只是时间晚了些,他做了26年的皇太子。

永贞内禅离奇死亡

李诵继位后称为唐顺宗,如果说他安心臣服于父皇面前是一种表象的话,其实他早就有了自己的小算盘,蛰伏太子26年他暗中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小势力集团,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简称“二王刘柳”就是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

李诵登基后便大刀阔斧地重用集团人物开始实施“永贞革新”,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了更好的稳固自己的地位。然而,他的这一系列操作准备得太匆忙,他自己急功近利不说,立场也不坚定,当改革的目标对准宦官、动摇了宦官的权力时,他的地位也开始岌岌可危了。

要知道,唐朝中期时的宦官在皇帝的心里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一心想打压宦官、不断提出宦官不得干政的举措时,在关键时刻宦官却又屡屡救了皇帝一命,唐德宗李适就是最好的例子,经历数次的变乱之后委任亲信宦官为禁军统帅,而再次滋长了宦官的气势。

于是,当宦官的“蛋糕”被李诵动了之后,他们便联合起来把李诵的长子广陵王李淳立为太子,更名为李纯,逼着李诵退位,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永贞内禅”,李诵的皇位坐了八个月便草草收场,成为了太上皇。

第二年太上皇李诵被儿子宣称病重,结果在第二天便离奇死亡,享年45岁。史书上虽然记载李诵是因病驾崩,但更多人推测李诵是被儿子与宦官合谋害死,当然这些只是根据史料上的蛛丝马迹而产生的怀疑罢了,至于事件的真相只有慢慢取证了。

小结

李诵一生活了45岁,做了26年太子,当了八个月皇帝,太上皇的位子也不过五个月而已,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薄命的皇帝,无福消受皇帝这样的高位,深藏不露二十多年最终也没落个好的结局,可见皇帝的位子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坐得的。

不过作为资深太子,李诵在处理皇帝与太子、父亲与儿子的双重尴尬关系上也落下了一个极好的名声:“居储位二十年,天下阴受其赐。惜乎寝疾践祚,近习弄权;而能传政元良,克昌运祚,贤哉!”这便是史书上对他最好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继皇后那拉氏为什么会被不废而废?史料中是如何猜测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的继后乌拉那拉氏,乾隆继后那拉氏,继后乌拉那拉氏为什么断发

    对继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写在前面:清朝一共有过十二位领袖,其中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由于制度不完善,只有大福晋、继福晋之称,而没有皇后。1636年皇太极称帝,开始建设后宫,哲哲为首位在世的皇后。从顺治开始,每一皇帝都有正妻,有的还不止一位,但是比较特殊的只有两

  • 努尔哈赤有四个正妻,她们为何个个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努尔哈赤的五大臣结局,罪臣之妻,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几个妻子

    对努尔哈赤的正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太祖努尔哈赤一共有四个正妻: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衮代、大妃孟古哲哲、大妃阿巴亥。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这四个人下场都不好,其中后三位,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一,元妃佟佳氏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是努尔哈赤迎娶的第一位正妻,彼时未来的“

  • 哈哈纳扎青:努尔哈赤的原配夫人,她的儿子褚英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努尔哈赤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努尔哈赤第一位大妃,努尔哈赤入赘

    对佟佳·哈哈纳扎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有了他的存在,建州得以快速被统一,整个女真也才结束了多个部落混战的局面。当然,没有他横空出世,也总会有另外一个人做这些事,但是不能抹杀,努尔哈赤的重要性。虽然重要,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努尔哈赤也有其

  • 诸葛亮在面对赵云和张苞时 诸葛亮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不服诸葛亮,张苞死了诸葛亮吐血视频,诸葛亮哭

    你真的了解赵云和张苞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我国古代历史长河当中是具备着极其丰富的时期,其中有着盛世、独占世界前列的唐、明、清王朝,也不乏腐败、落后的执政者,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王朝时期,在历史上卷轴上留下

  • 吕光:主动禅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质意义的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宗和世宗的区别,封禅的意义,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对吕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所谓太上皇,顾名思义,皇帝之上的老皇帝,这可能是封建社会中唯一比帝王还要尊贵的一个位置了。那么中国历史中,第一位太上皇是谁?若说名义上的,那是刘邦之父,刘邦称帝建立汉朝以后追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以表示尊敬,但这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中国

  • 武惠妃的身世如何?她为什么没法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上为什么舍得杀华妃,武惠妃皇后,武惠妃和杨贵妃

    对武惠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孙,唐代著名皇帝。李隆基在位期间,很有政治作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和她的党羽;登基以后任用贤能的大臣,例如姚崇,在他统治时期,国家依旧维持盛世太平。但是到了唐玄宗晚年,由于宠爱杨贵妃,爱屋

  •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孙权的武力水平到底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到底多厉害,曹丕和孙权谁厉害,刘备和孙权谁厉害

    对孙权武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可是与他们相比,却显得孙权比较平庸,并没有什么威名,毕竟虎父无犬子,那么孙坚的武艺这么强,他的儿子应该也差不了,曾经在《三国演义》中就写到,当时孙权和刘备两个人都想取得荆州,后来两个人想了一个办法来判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占据荆州,那就

  • 后世为什么说孙权是亡国之君 孙权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死后谁继位,孙权去世,孙权的儿子最后怎么样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仲谋孙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相信大家都不少听到这句古诗,这句诗是出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一句诗,其实他的来源,是曹操对于孙权的赞美之语。在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着大军进攻濡须口,而曹操所面临的对手,便是孙权。在孙权几度出击挑

  • 董鄂妃:清朝首位皇贵妃,为何她死后会被一贬再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董鄂妃的出现,纯悫皇贵妃,董鄂妃死是哪一集

    对董鄂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最受宠的嫔妃是谁?有那么几个人以供参考:皇太极时期的宸妃海兰珠,顺治皇帝的孝献皇后(也就是董鄂妃),光绪的珍妃他他拉氏。这几个人有一共同特点:宠爱不是来自于外物的加持,而是皇帝独一无二的深情,今天我们说说董鄂妃。董鄂妃在清史中以

  • 诸葛亮当初受命辅佐刘禅 诸葛亮后来为什么不还政给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写给刘禅,诸葛亮去世后由谁辅佐刘禅,诸葛亮北伐被刘禅召回

    对诸葛亮和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无论是历史当中的记载,还是在我们了解到的诸葛亮都不失为一名忠臣,甚至最终临死也是因为鞠躬尽瘁,劳心劳力地被累死,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人难道还不能被称为是忠臣吗?当年诸葛亮受刘备之命辅佐刘禅,是因为当时刘禅还太过年少,可是后来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