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光:主动禅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质意义的太上皇

吕光:主动禅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质意义的太上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81 更新时间:2024/1/6 20:22:14

吕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所谓太上皇,顾名思义,皇帝之上的老皇帝,这可能是封建社会中唯一比帝王还要尊贵的一个位置了。那么中国历史中,第一位太上皇是谁?若说名义上的,那是刘邦之父,刘邦称帝建立汉朝以后追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以表示尊敬,但这不是实质意义上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活着时亲自禅位的皇帝,是吕光。

吕光,氐族人,出生在今天的甘肃秦安。单看他的故乡与血统,就可以推测出其所处的时代必定属于少数民族快速发展的阶段,那就是五胡十六国。

前秦永兴元年,苻坚重用大臣吕婆楼,此人就是吕光的父亲。在吕婆楼的举荐之下,王猛出山被重用。后这二人一心一意辅佐苻坚,得以助其统一北方,劳苦功高自不必多说。

有了这样一位功臣父亲,儿子的成才之路注定一帆风顺:

永兴二年,前秦征讨并州的张平,此人骁勇善战,以一敌十,一时间谁都拿他没办法。苻坚于是发布悬赏令,哪位勇士可以胜利,必定大大封赏。吕光没有选择观望,而是第一个发起了挑战,果然胜利,一战成名,这个时候他才20岁。

我们在阅读名将、开国帝王成才故事时总是能够见到这样的描述:他出身贫寒,历经磨难,隐忍深沉……

但是史书仿佛对吕光格外优待,在他小的时候,就直言不讳“这个孩子不爱读书,就爱打架”,“年仅20,就声名远扬”,好像一切都不是苦尽甘来的老套路。

原因大概是吕光有一个威风的父亲,给了他最初的自信与勇气,加之后来自己努力,事半功倍。

苻坚活着时,吕光还是忠诚的,并且屡次立功:

378年,吕光平定苻重叛乱。

379年,又以破虏将军的身份入蜀,因为成功打败李乌,而升步兵校尉。

380年,唐公苻洛起兵造反,苻重趁机相应,吕光前去镇压,直接将敌人斩杀,论功行赏成为骁骑将军。

苻坚在统一北方以后越来越克制不住自己的野心,征服天下的计划开始执行。他一方面命吕光带领国内四大将领征讨西域诸国,另一面则南下攻击东晋。

从382到383这两年,西域的战事连连告捷,吕光名声大噪,可是南方针对东晋的战线却拉开的不太顺利。淝水之战,前秦大败,实力被硬生生削弱许多,匈奴、鲜卑等政权借此机会纷纷独立,北方于是又一次陷入分裂。

这苻坚眼看着自己的秦土分崩离析,还顾不上伤心着急,就被羌族首领姚苌给杀了。

话分两头,被派去西域的吕光太厉害了,西域国多人口却少,眼见不敌纷纷投降,表示愿意效忠归顺。

吕光于是以“大获全胜”之姿,傲然准备回国,这次,他带着西域的奇珍异宝,骆驼与骏马。可能心中正在想,回国以后地位又该高点了吧?毕竟这回功劳比自己父亲都大了。谁知,大军行到玉门关卡却遭到守军的拒绝,对方说“国内大乱,你非召就回,必定别有用心!”

吕光这才知道,城里已变了天,老皇帝死了。

其实此时的吕光已经今非昔比,他不仅有军权军功,还有一大批追随者和投降的国家,就算造反,似乎也有这个动机。起没起反心我们不能判断,但当他得知苻坚死讯时的表现还是感人的:下令三军缟素。那场面,浩浩汤汤,很有震慑力。

一年以后,吕光于凉州割据,自称三河王,389年,建立大凉,史称后凉。

他的反叛是形势之下注定的结果,苻坚并非善终,新任皇帝对一个手握重兵的前朝忠臣必定不会投以善意。吕光从西域赶回京城遇到层层关卡阻挠就是先兆。

公元399年,年过六十岁的大凉开国皇帝身患重病,他没有选择求仙问道,于病床上挣扎至最后一秒。而是承认命运,在神志清醒时安排后世:主动禅位给太子,任命自己信任的人为太尉和司徒,并且语重心长的和国内重臣谈话。最终,安安心心的闭上眼睛。

因为主动禅位,吕光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质意义的太上皇。

后记:吕光死后仅仅四年,国家就灭亡了。原因是他不够狠……虽然选择了继承人,但是没有为继承人消灭敌人。

太子吕绍继位,没多久,被吕光庶出的长子杀了。庶长子没做多久皇帝,又被吕光的侄子吕隆杀了。最终,吕隆投降后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武惠妃的身世如何?她为什么没法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上为什么舍得杀华妃,武惠妃皇后,武惠妃和杨贵妃

    对武惠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孙,唐代著名皇帝。李隆基在位期间,很有政治作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和她的党羽;登基以后任用贤能的大臣,例如姚崇,在他统治时期,国家依旧维持盛世太平。但是到了唐玄宗晚年,由于宠爱杨贵妃,爱屋

  •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孙权的武力水平到底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到底多厉害,曹丕和孙权谁厉害,刘备和孙权谁厉害

    对孙权武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可是与他们相比,却显得孙权比较平庸,并没有什么威名,毕竟虎父无犬子,那么孙坚的武艺这么强,他的儿子应该也差不了,曾经在《三国演义》中就写到,当时孙权和刘备两个人都想取得荆州,后来两个人想了一个办法来判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占据荆州,那就

  • 后世为什么说孙权是亡国之君 孙权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死后谁继位,孙权去世,孙权的儿子最后怎么样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仲谋孙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相信大家都不少听到这句古诗,这句诗是出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一句诗,其实他的来源,是曹操对于孙权的赞美之语。在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着大军进攻濡须口,而曹操所面临的对手,便是孙权。在孙权几度出击挑

  • 董鄂妃:清朝首位皇贵妃,为何她死后会被一贬再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董鄂妃的出现,纯悫皇贵妃,董鄂妃死是哪一集

    对董鄂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最受宠的嫔妃是谁?有那么几个人以供参考:皇太极时期的宸妃海兰珠,顺治皇帝的孝献皇后(也就是董鄂妃),光绪的珍妃他他拉氏。这几个人有一共同特点:宠爱不是来自于外物的加持,而是皇帝独一无二的深情,今天我们说说董鄂妃。董鄂妃在清史中以

  • 诸葛亮当初受命辅佐刘禅 诸葛亮后来为什么不还政给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写给刘禅,诸葛亮去世后由谁辅佐刘禅,诸葛亮北伐被刘禅召回

    对诸葛亮和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无论是历史当中的记载,还是在我们了解到的诸葛亮都不失为一名忠臣,甚至最终临死也是因为鞠躬尽瘁,劳心劳力地被累死,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人难道还不能被称为是忠臣吗?当年诸葛亮受刘备之命辅佐刘禅,是因为当时刘禅还太过年少,可是后来刘

  • 萧衍身为开国皇帝却被活活饿死,是谁将他推向了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宝卷之后的皇帝,靖康之耻为什么不跑,萧衍之后的皇帝

    对萧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绵长的历史是依靠封建王朝不断更迭形成的,细数下来它们是夏 商 周 春秋 战国 秦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每个朝代,都有无数脍炙人口,惊心动魄的故事以及富有话题性的人物。其中,若谈论最惨的皇帝,

  • 刘邦和樊哙出生入死又是亲戚关系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最后没杀谁,为什么刘邦要杀樊哙,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

    你真的了解刘邦和樊哙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历史当中的刘邦确实在后世当中留下了很多的事情,不管他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都建立了汉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作为一个草根皇帝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除了凭借自己以外,也因为他身边有很多的好兄弟,其中就包括樊哙,两个人在之前

  • 郭侃有哪些功绩?他为什么能够功勋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名将郭侃,功绩意思,元朝埃及

    对郭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我问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哪个民族是最不缺名将,那么回答只能是一个蒙古。从习性而言,蒙古人自小能骑马射箭,逐水草而居,可以说是天生的战士。所以,蒙古自建国以来从不缺乏名将,从木华黎、哲别、速不台等再到后来的拔都。当然,还有一个

  • 战国时期,因为变法被杀的两位谋略家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是怎么灭亡的,战国时期为什么要变法,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背景

    对战国谋略家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从原先的数百个诸侯国,减少到数十个诸侯国。公元前

  • 光绪帝与慈禧的关系如何?他死后就匆忙入殓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光绪没有处理好与慈禧的关系,光绪帝到底有多帅,光绪怎么不敢拿慈禧做什么

    光绪帝与慈禧的关系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一提清朝的光绪帝,往往会被冠以“悲情皇帝”之称。在后世眼中,光绪就是慈禧的提线木偶。哪怕好容易光绪在夹缝中,搞出一个“百日维新”的进步局面,却也被慈禧霸气掐断。于是,大清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亡国时刻。因此光绪和慈禧犹如一对冤家,说光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