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海兰珠到底有什么有点 皇太极为何对她情有独钟

海兰珠到底有什么有点 皇太极为何对她情有独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32 更新时间:2024/2/16 23:07:18

皇太极和海兰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清朝皇帝的感情问题的确自相矛盾的。清朝皇帝似乎很有爱心。他愿意为自己几十年难以忘怀的爱情打破种种规矩;但另一方面,心中有爱并不妨碍他们去爱别的女人。

康熙喜爱赫舍里皇后,因此爱屋及乌立刻就立嫡次子为太子,并二十五年如一日在赫舍里皇后的忌日不会正常处理公文,而是前去祭拜;但引起九龙夺嫡的根源也是来自于他对的不信任,并且他这一生有名分的妃嫔就有39人之多。

乾隆更不用说,尽管富察皇后看似是他的白月光,连嘉庆生母,我们所熟悉的令妃娘娘魏璎珞在下葬时都只作为富察皇后的陪葬,他一生给富察皇后写了无数诗文;但他这一生有名分的妃嫔高达41人,并且富察皇后之死也跟他非要在富察皇后丧子之痛后,不顾其身体不适,非要拉着去南巡顺便爬泰山有关。

至于公认的"情圣"顺治帝,的确,他为了董鄂妃连皇帝之位似乎都能够放弃,哭着喊着要去出家,但实际上顺治帝的后妃同样高达37人,还生了8个儿子6个女儿,并且他跟康熙与乾隆这两长寿皇帝不一样,他23岁就去世了。你品,你仔细品,这份深情着实让人不知怎么评价。

这么看下来,清朝的皇帝中真正算得上深情的大概就只有皇太极了,他对海兰珠的宠爱是真正的盛宠,不仅为了海兰珠连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都能半途而废,还因此丧命。

皇太极一生共有15位后妃,海兰珠绝对是其中最特别的那位,特别之处不仅仅在于她获得了皇太极的全部宠爱,还在于她跟其他后妃的关系。孝端文皇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哲哲皇后)是她的亲姑姑,孝庄文皇后是她的亲妹妹,她们加上海兰珠一起占据了皇太极五大妃中的三个名额。

要说海兰珠的故事,就必须从皇太极迎娶哲哲皇后时说起。

公元1614年,15岁的哲哲皇后从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小公主变成了皇太极的福晋。皇太极对哲哲皇后的迎娶仪式非常隆重,说白了就是按照正妻的礼节对待。但这一年皇太极已经22岁,之前已经有过了不少妃嫔,哪怕跟元妃钮祜禄氏和离后,又立刻有了继妃乌拉那拉氏,也就是豪格的生母。

当时皇太极的后宫说白了就是政治博弈,他想要彻底统一北方诸部落,就必须获得草原上的霸主,蒙古铁骑的支持。因此在政治作用下,原本对哲哲皇后进行入门考核的继妃乌拉那拉氏开始没了姓名,哲哲皇后成为了他的大福晋。

但联姻这事,皇太极的后宫又不是只有那么一两个人,为了让蒙古贵女彻底占据皇太极后宫的话语权,公元1625年,年仅12岁的布木布泰(孝庄太后)也从科尔沁草原抬进了皇太极的后宫中。

但皇太极对哲哲皇后只有敬重,对小小一只的孝庄此时更是没啥兴趣,再加上他这段时间正值攻打各部落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后宫中的这些情情爱爱实在是没啥太大的兴趣。我们通过皇太极的子女诞生时间就能发现,在皇三子(,1611年诞生)跟皇四子(,1627年诞生)之间竟有26年的间隔,而公主们基本也是集中在公元1632年之后出生。

皇太极不急,可科尔沁急,自己这边又是出兵又是出力,送了个哲哲皇后又送了个孝庄进去,结果一点水花都没溅起,这怎么行?于是公元1634年,已经26岁的海兰珠又从科尔沁去到了盛京。

这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海兰珠在皇太极之前应该是嫁过人的,但具体的所有事情,没有任何史料有记载,应该是皇太极令人将一切相关都给抹除了,维护之心可见一斑。

那么哲哲皇后没获得的宠爱,孝庄没获得的宠爱,为何偏偏海兰珠获得了?皇太极怎么就对她情有独钟?我们还得从海兰珠的优点进行分析。

第一点上面其实说得很清楚,时机刚好。1934年的时候,关外已经都被皇太极给扫平了,持续了十几二十年的征战生涯让皇太极本人也是疲惫不堪,终于能够松口气歇一歇,这不自然就有心情看看自己的后宫了?

但此时的后宫基本都是一些老面孔,因此初来乍到的海兰珠自然带给了皇太极不一样的新鲜感,更别说她还特别漂亮。海兰珠的漂亮是毋庸置疑的,她所居住的宫室名为"关雎宫",唯有"窈窕淑女"才会"君子好逑"。

"关雎宫"除了证明海兰珠漂亮以外,还侧面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海兰珠本身的一些特质,她身上的江南女子气息明显。关于一个蒙古贵女为何会肖似江南女子这种事的确难以解释,但海兰珠的很多吃穿用度上都体现了这一点,宫室名取自《诗经》,封号"宸妃"也是按照汉族的规矩取的。

"宸妃"这个封号最初是唐高宗李治想给武则天取的封号,不过因为封号逾越所以没取成,因为"宸"是北极星所在,古代暗指帝王,封号意义十分特殊。

皇太极已经搞定了关外地区,下一步就是剑指关内,江南地区又是汉族的代表地区,因此一个似江南女子般温柔的海兰珠,自然贴合了他的理想与抱负。这真不是编的,看画像就知道,海兰珠明显比其他皇太极的后妃清秀了许多。

我们再来看看海兰珠的谥号,"敏惠恭和元妃"。

元妃两字不用说,就是原配妻子的意思,连史学观点上认为的皇太极元妃钮祜禄氏实际上都没有享受到这个封号。说白了如果不是因为哲哲皇后乃是海兰珠的亲姑姑,身份尊卑摆在那,这个皇后之位到底谁来坐还真不一定。

而"敏惠恭和"则是反映了海兰珠的性格,"敏"放在首位,表示海兰珠聪慧机灵,"惠"是指她宽裕不苛,"恭"不用解释,不争不抢,"和"则是说她柔和。综合来看海兰珠的性格就是聪慧机敏,又为人和善谦恭,并不刚强拥有着柔和的一面。

长得好、出现的时机好、人物特性好、性格好、家世还好,这五大优点加起来,难怪皇帝都抵挡不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众多儿子中代善能征善战 最后继承皇位的人为何不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努尔哈赤位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历史上,努尔哈赤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物,努尔哈赤在父亲和祖父去世后继承权力,并得到明朝辽东总兵的支持。努尔哈赤的儿子中有才的非常多,尤其是次子代善,能征善战,顺位第一,为什么没能继承皇位?下面就来讲讲。努尔哈赤一开始只有13套

  • 出身卑微的刘娥,为什么能成为临朝听政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把持朝政11年,与吕后、武则天并称。她执政期间完全有机会像武则天一样称帝,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在宋朝众多皇后中,刘娥无疑是出身最卑微、经历最传奇、权力最大、争议最多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祖籍太原,出生不久

  • 娄昭君有多传奇?生育了四个皇帝一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南北朝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位女性一定是娄昭君,她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她为丈夫高欢生下6个儿子和2个女儿,其中三个儿子登基称帝,一个儿子被追谥为皇帝,一个女儿被封为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娄昭君是北魏司徒内干之女,妥妥的贵族小姐,却自备聘礼嫁给了一介贫困士兵

  • 历史上吕后从未称帝,却被列入本纪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本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作为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在年号诞生之前,本纪并不是帝王专属,它并不是帝王的传记,其主要作用乃是按照编年的形式记载一些当朝的大事,吕后作为汉高祖刘邦之后、汉文帝刘恒之前的实际执政者,自然以其为主体记事更为方便。汉高祖刘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揭秘马武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的第十五位将军是马武将军,他和姚琦是汉代传下来的门神将军。虽然马武是28位将军中最后一位进入刘秀阵营的,但他取得了不少成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马武来历简介:马武出生于公元前15年,逝于公元61年,属马,字子张,南阳湖阳人;据说马武疾恶如仇、重情重义、勇猛

  • 李忱登基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他为什么被称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共有22个皇帝,除去唐玄宗强娶儿媳之外,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就是唐宣宗李忱。由于性格孤僻、淳朴,母亲地位低下,李忱一直遭到嘲弄与排挤,被宫中人视为“傻子”。然而谁能想到,李忱竟能以皇太叔身份登基帝位,并使摇摇欲坠的唐代获得一个相对繁荣稳定的时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李广难封真相 他不是合格的统帅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人,未必是当时职场混得好的人,西汉第一神箭手、飞将军李广便是案例之一。他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一个猿臂善射的漂亮身影,至今还在为后人敬仰。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李将军在职场的不如意,因此也留下一声叹息:“李广难封。”为什么漂亮的职场姿态和暗淡的职场前景集中在一人身上呢?责任在汉武帝,还

  • 揭秘唐代宗与独孤皇后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的长子,也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于762-779年在位。唐代宗和独孤皇后有着怎样的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呢?唐代宗李豫简介影视剧中的唐代宗李豫李豫于726年出生于东都,从小聪明好学,祖父唐玄宗十分喜欢他。李豫在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先后首付了长安和洛阳两京,平叛安禄山的战争取得了巨大的

  • 常遇春正直壮年却突然暴毙 常遇春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常遇春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常遇春是朱元璋领导下的一位强将。他是当时少有的天才之一。汤和与徐达都不敢小看常遇春。1369年7月7日,大明北边柳河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当时,常遇春接到朱元璋的诏书,开始返回朝廷。当军队从开平赶到柳川江时,常玉春突然暴毙。军医接到消息

  • 朱标如果没有死还采取朱允炆的削藩 朱标的下场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标和朱允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靖难之役”可以说是明朝成立以来的一次重大变革。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肆意割断藩属。建文元年(1399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被迫起义。经过四年的战争,他终于从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那么,如果朱标没有死,采取与建文帝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