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在嘉庆登基后,为何没有给自己铺好后路?

和珅在嘉庆登基后,为何没有给自己铺好后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51 更新时间:2024/2/16 23:05:26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和珅算的上是最备受瞩目的宠臣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当乾隆皇帝的仪仗队侍从起,到嘉庆四年(1799)太上皇乾隆驾崩后,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权臣和珅的一生可谓是十分波澜壮阔。

也正因此,对于和珅最后的结局,我曾有过不少疑问,最大的疑问还是和珅与嘉庆皇帝之间的关系。从嘉庆皇帝登基到和珅被赐自尽,其实有四年的时间,一个待在乾隆皇帝身边能取得多年信任的权臣,为不选择缓和与嘉庆皇帝之间的关系,或者嘉庆皇帝示好呢?他无视嘉庆皇帝的行为和举动,必定会让自己在乾隆死后成为嘉庆皇帝的眼中钉,但和珅为何还是这样做呢?

要想充分了解和珅这样选择,还是要从嘉庆皇帝即位说起。和珅从古至今都是出了名的大贪官,这也是和珅后期做官最大的目的。的确,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也知道乾隆皇帝看重自己什么,在为官期间完美诠释了“贪官不懒”这一道理。

如此看来,和珅虽然是个贪官,但能力出众,这就是为什么乾隆倚重和珅的重要原因。而在嘉庆皇帝即位后,和珅依然是站在太上皇乾隆身边的那个人。据说这个时期,乾隆已是垂暮之年,但依然坚持上朝,上朝时就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皇帝身边。和珅作为乾隆最信任的臣子,负责“听取”乾隆说话,然后下判断,在告知给朝臣,一定程度上把持朝政,也正因此,和珅被清人称为“二皇帝”。

这样的称呼或许传不到嘉庆皇帝的耳中,但是坐在乾隆身边的嘉庆皇帝,怎么会感受不到那份来自和珅的压力呢?真正握有实权的是乾隆,而负责传达消息的是和珅,嘉庆对和珅的反感与恐惧在此时就已种下种子,只需等待一个契机,这个种子就能瞬间发芽疯长。而这个契机,就是乾隆死后,和珅做出了让嘉庆皇帝寝食难安的罪行。

康熙以来,朝廷上形成了一条不成的规定,就是当官员到了一定级别,无论贪污多少,都不算是什么重大的罪行,所以即使民间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样的传言,嘉庆皇帝也不敢随意处置和珅。那和珅到底还做了什么错事,让嘉庆皇帝最后赐他自尽呢?

我们去查找和珅和嘉庆之间的那些恩怨,不难发现一位皇帝对一位权臣最不放心的地方无疑是这个臣子是否有不臣之心,尽管我们未从和珅的身上发现这样的踪迹,但乾隆时期,和珅就没少针对嘉庆,这也是为何嘉庆对和珅如此提防的原因。

在乾隆选定嘉庆为继承人后,和珅就曾用各种各样的小动作表达过他对嘉庆的不满。比如,他就曾在嘉庆身边安插吴省兰监督嘉庆,一有风吹草动,和珅就向乾隆报告,说嘉庆想要架空太上皇。乾隆晚年确实没有年轻时的判断力,也曾被和珅带着走,真的对嘉庆产生过误会。

也正因此,嘉庆总能在和珅的身上读到深深的恶意,所以在一听到和珅的二十条罪状时,嘉庆便选择了最快的方式处置和珅。因为他认为和珅对自己的皇位有很大的威胁。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和珅真的有谋权夺位的想法,又怎么会在短短几日就从云端跌至谷底?

和珅也知道自己没能在乾隆在位时扳倒嘉庆,在嘉庆成为实权者后自己必然会得到嘉庆皇帝的反击。但他在乾隆在位时却几乎未向嘉庆示好过。这也很好解释,因为和珅明白,自己不能这么做。

乾隆晚年或许有些糊涂,但就像和珅十分了解乾隆一样,乾隆也同样了解和珅。他信任和珅,默许他站在高位肆意敛财卖官,但他也清楚底线,绝不会允许和珅在讨好自己的同时向嘉庆示好。这对乾隆皇帝来说不仅是权力的制衡,更是他能容忍和珅的底线。

和珅自然也清楚乾隆的底线,他清楚年迈的乾隆不可能护自己一辈子,但他也不敢在乾隆的面前去示好嘉庆,而嘉庆本来就不是和珅心中的储君人选,所以和珅才会给嘉庆使绊子。在嘉庆的眼中,和珅无疑是个狠毒的贪官,是曾想置自己于死地的权臣,所以在听到和珅那二十条罪状后,他便当机立断的处理掉了这把悬在心头上的刀。

但在和珅死后,静下来的嘉庆皇帝却后悔了。因为他发现这位权臣并没有军队,也没有任何谋反的想法。大臣们提议嘉庆继续追查和珅藏起来的财宝。但嘉庆却没什么兴致,他只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位贪官以及和珅是否罪该致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海兰珠到底有什么有点 皇太极为何对她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皇太极和海兰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清朝皇帝的感情问题的确自相矛盾的。清朝皇帝似乎很有爱心。他愿意为自己几十年难以忘怀的爱情打破种种规矩;但另一方面,心中有爱并不妨碍他们去爱别的女人。康熙喜爱赫舍里皇后,因此爱屋及乌立刻就立嫡次子为太子,并二十五年如一日在

  • 努尔哈赤众多儿子中代善能征善战 最后继承皇位的人为何不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努尔哈赤位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历史上,努尔哈赤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物,努尔哈赤在父亲和祖父去世后继承权力,并得到明朝辽东总兵的支持。努尔哈赤的儿子中有才的非常多,尤其是次子代善,能征善战,顺位第一,为什么没能继承皇位?下面就来讲讲。努尔哈赤一开始只有13套

  • 出身卑微的刘娥,为什么能成为临朝听政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把持朝政11年,与吕后、武则天并称。她执政期间完全有机会像武则天一样称帝,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在宋朝众多皇后中,刘娥无疑是出身最卑微、经历最传奇、权力最大、争议最多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祖籍太原,出生不久

  • 娄昭君有多传奇?生育了四个皇帝一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南北朝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位女性一定是娄昭君,她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她为丈夫高欢生下6个儿子和2个女儿,其中三个儿子登基称帝,一个儿子被追谥为皇帝,一个女儿被封为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娄昭君是北魏司徒内干之女,妥妥的贵族小姐,却自备聘礼嫁给了一介贫困士兵

  • 历史上吕后从未称帝,却被列入本纪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本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作为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在年号诞生之前,本纪并不是帝王专属,它并不是帝王的传记,其主要作用乃是按照编年的形式记载一些当朝的大事,吕后作为汉高祖刘邦之后、汉文帝刘恒之前的实际执政者,自然以其为主体记事更为方便。汉高祖刘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揭秘马武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的第十五位将军是马武将军,他和姚琦是汉代传下来的门神将军。虽然马武是28位将军中最后一位进入刘秀阵营的,但他取得了不少成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马武来历简介:马武出生于公元前15年,逝于公元61年,属马,字子张,南阳湖阳人;据说马武疾恶如仇、重情重义、勇猛

  • 李忱登基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他为什么被称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共有22个皇帝,除去唐玄宗强娶儿媳之外,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就是唐宣宗李忱。由于性格孤僻、淳朴,母亲地位低下,李忱一直遭到嘲弄与排挤,被宫中人视为“傻子”。然而谁能想到,李忱竟能以皇太叔身份登基帝位,并使摇摇欲坠的唐代获得一个相对繁荣稳定的时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李广难封真相 他不是合格的统帅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人,未必是当时职场混得好的人,西汉第一神箭手、飞将军李广便是案例之一。他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一个猿臂善射的漂亮身影,至今还在为后人敬仰。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李将军在职场的不如意,因此也留下一声叹息:“李广难封。”为什么漂亮的职场姿态和暗淡的职场前景集中在一人身上呢?责任在汉武帝,还

  • 揭秘唐代宗与独孤皇后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的长子,也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于762-779年在位。唐代宗和独孤皇后有着怎样的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呢?唐代宗李豫简介影视剧中的唐代宗李豫李豫于726年出生于东都,从小聪明好学,祖父唐玄宗十分喜欢他。李豫在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先后首付了长安和洛阳两京,平叛安禄山的战争取得了巨大的

  • 常遇春正直壮年却突然暴毙 常遇春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常遇春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常遇春是朱元璋领导下的一位强将。他是当时少有的天才之一。汤和与徐达都不敢小看常遇春。1369年7月7日,大明北边柳河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当时,常遇春接到朱元璋的诏书,开始返回朝廷。当军队从开平赶到柳川江时,常玉春突然暴毙。军医接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