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胜为何会改名?她的历史形象如何?

冯胜为何会改名?她的历史形象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20 更新时间:2023/12/20 10:14:09

冯胜为何会改名?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自古以来,乱世将起,名将辈出。元朝末年,朱元璋从凤阳起兵,身边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这帮淮西子弟经过15年的拼杀,最终统一中原,建立了明朝。早在朱元璋起兵初期,到濠州募兵,有一对兄弟前来投奔,后来成为朱元璋麾下的两员虎将。哥哥名叫冯国用,战死沙场,弟弟名叫冯国胜,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

因为朱元璋字国瑞,为了避讳“国”字,朱元璋称帝后,冯国胜改名为为冯胜。冯胜虽然和徐达、常遇春齐名,但冯胜的历史形象并不完美,有一次,冯胜立了大功,朱元璋给冯胜写了一封信,一顿猛夸,冯胜看完信后,大叫不好,立即回京请罪。

冯胜是定远人,他从小跟着哥哥学文习武,熟读兵书,后来跟着哥哥投奔朱元璋。4年后,哥哥冯国用战死,冯胜继承哥哥的军职,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明史》称冯胜是“立功最多”的明朝将领。因此,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了六位公爵,冯胜就是其中之一,被封为宋国公。他已故的哥哥冯国用被追封为郢国公。

冯胜的战绩十分辉煌,在龙湾之战中大败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中火烧汉军战船。在平江之战中打败张士诚,功劳仅次于常遇春。开国之后,冯胜先随徐达征讨蒙古,后来又独自领兵两次北伐蒙古。

冯胜虽然勇猛,但却屡次犯错,冯胜性格贪婪,不仅贪钱,还贪功。例如在攻打张士诚时,因为冒进被朱元璋打了军棍。在征讨王保保时,因为贪功被徐达弹劾。冯胜还曾因为贪财被朱元璋写信警告。

洪武五年,朱元璋以冯胜为主帅、傅友德为副将,带领10万大军发兵兰州。这一仗,冯胜立下大功。不仅击败了北元太尉朵儿只巴,还俘虏了近2万敌军,牛马十余万匹,金银辎重不计其数。捷报传到南京,朱元璋表面非常高兴 ,特地谕旨表扬,承诺回京后再做封赏。但让冯胜没想到的是,朱元璋一方面用圣旨公开夸赞将士们,另一方面却给冯胜写了一封密信,信里把冯胜一顿猛夸,还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汉光武帝刘秀在创业时期,率大军路过颍阳,有一个叫祭遵的儒将前来投奔,刘秀十分欣赏祭遵,祭遵后来为刘秀平定渔阳、讨伐陇蜀,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被封为颍阳侯。祭遵虽然贵为公侯,但十分简朴,从不贪污钱财,留下一世美名。

第二个故事是,宋太祖赵匡胤在创业时期,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曹彬,此人南征北战,为北宋立下不世之功,先后辅佐太祖、太宗、真宗三代皇帝,死后被封济阳郡王。曹彬在平定江南时,偷偷运回家几口大箱子,有人举报曹彬贪污,赵匡胤下令彻查,最后发现曹彬的箱子里没有金银财帛,而是装满了书。曹彬说:“我不爱钱财,唯独怕自己能力不够,所以想运一些书回家读读。”

朱元璋为何要给冯胜讲这两个故事呢?因为明朝初年,朱元璋的情报系统非常健全,他听闻冯胜在战功中漏报了许多金银和牛马,想占为己有。朱元璋明知冯胜贪污,又不愿让冯胜颜面尽失,因此写了这封信来敲打冯胜。

冯胜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看完朱元璋的信后,大叫不好,连忙让傅友德代替自己驻守兰州,他星夜兼程赶往南京,亲自向朱元璋谢罪,承认自己贪污。朱元璋为了顾全冯胜的颜面,没有将此事公之于众,只是在封赏众将时,唯独没有封赏主帅冯胜。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云:

冬十一月壬申,命赏甘肃京卫军士。时冯胜以匿所获马骡牛羊,不赏。上曰:“祭遵为将,忧国奉公;曹彬平江南,所载惟图书。汝当法古人,省躬以补过。”(冯)胜扣头谢。

笔者认为,朱元璋在处理冯胜贪污之事上,极其高明,在圣旨上公开褒奖,却又私下写信敲打,一直没有明言冯胜贪污,意在让冯胜知错能改。这样做即保全了冯胜的面子,又收拢了人心。有人说朱元璋从未善待功臣,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晚年的朱元璋,因为朱标去世,的确存在滥杀功臣的一面,但从朱元璋早期的行径来看,他也是难得的君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南逃携民渡江的真相是什么?为何会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刘备的文章。公元208年,刘琮见曹操率大军而来,他在众人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当曹操到达新野时,刘琮率领荆州官员投降曹操,兵派人用朝廷过去颁发的符节去迎接曹操,曹操接受了刘琮的投降,并继续进军。当时曹操南下的消息一直没有传到屯兵于樊城的刘备处,等到曹操到达宛城附近时

  • 李治面对李世民的15位妃子,他是怎么按照遗旨办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佳丽无数,但是最有名的就是他的“一后十五妃”,这些女人为他生下了14子21女,所以他对这16个女人甚是宠爱,但是在普遍寿命不长的年代,李世民51岁时与世长辞,直到去世的时候都还放心不下李唐江山,认为儿子李治并非最好人选,实属无奈。李世民死后,晋王李治登基,是为唐高宗。面对老爹的15位

  • 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荆南四郡 孙权为何默许这种行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荆南四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里描写最精彩的一段,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借东风等典故也都出自于此。然而真实历史上,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率东吴水军击败了曹操,刘备集团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尽管赤壁之战是东吴发挥了主要

  • 为何说汉元帝对于西汉由盛转衰,必然负有最大的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经过数代的积累,终于在汉武帝时期开始走向强盛,虽然受战争的影响,后期有衰落的迹象,但经过汉昭帝和汉宣帝的努力,又重新走向了鼎盛。然而,重回巅峰的西汉帝国,在汉宣帝之后,很快就走向了衰落。在这之后的五十多年,西汉就被王莽所取代而灭亡。汉元帝,就被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根源。因为他在位期间,极度信任宦

  • 蜀汉五虎上将家族怎么样 他们的后人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五虎上将家族,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三国的里边的人物,那真的是数不胜数。可能大家都更喜欢后来建立蜀国的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还有他的部下——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千里走单骑救下幼主的赵云赵子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黄盖老将军。那个时代真的造就了不少的英

  • 曹操作为一个常年打仗的领袖 曹操的个人装备有多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三国最强实力魏国的领袖,曹操堪称那个时代的第一人,拥有最大的地盘,最强的兵马,以及最多的财富。这些都是曹操多年南征北战辛苦打拼出来的,而作为一个常年在外带兵的领袖,曹操个人的出征装备肯定差不了,但具体有多好呢?今天笔者来为盘点

  • 出海寻找不老神药的徐福一去不回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徐福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相信很多人喜欢《沁园春·雪》这首诗。诗里面有一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体现了主席胸怀大略,意在创造千古伟业的雄大志向。秦始皇也是一位创造了千古伟业的帝皇。他雄才大略,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成就一代霸业。秦

  • 说起隋唐将领,作为四猛将之一的来护儿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隋唐将领,可能大家对四猛之一的来护儿有点陌生,那么就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介绍一下这个出身在江苏扬州的隋朝名将吧。来护儿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投奔了隋朝军队了,其中跟随隋朝参加过平定陈朝还有江南的叛乱,在这几次战争中取得了极大的功绩,慢慢的爬到了大将军的位置。在大业时期,三次跟着高句丽去镇压杨玄感的叛乱,

  • 武元衡可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他怎么成为了唐朝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对于武则天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开创了一个时代。不过在武氏族人纷纷依靠武则天占据政治权利的同时,有个武氏族人却反其道而行,遁入山中修行避祸。作为武则天的族侄,武平一“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最终他的行为保全了他一家人的生命,也为

  • 曹操纵横天下的两大倚仗 会打仗只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技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自公元189年起兵讨伐董卓,到公元220年去世,纵横天下三十多年,绝对称得上一时英雄。曹操纵横天下的第一凭仗,自然是靠着军事能力,曹操用兵能力为历代所推崇。倚仗其实很简单,是种地,正式点说就是——屯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