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荆南四郡 孙权为何默许这种行径

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荆南四郡 孙权为何默许这种行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52 更新时间:2023/12/19 19:05:37

对荆南四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里描写最精彩的一段,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周瑜黄盖、借东风等典故也都出自于此。然而真实历史上,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率东吴水军击败了曹操,刘备集团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尽管赤壁之战是东吴发挥了主要作用,但赤壁之战后,公元209年刘备率众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荆州七郡,刘备占了四个。孙权为何会眼睁睁看着刘备攻城略地呢?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双方战前协定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没有草船借箭,也没有借东风,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和鲁肃一起促成了孙刘联盟。当时刘备在当阳被曹操击溃,狼狈不堪地逃到夏口,手上只剩关羽所率一万士兵和刘琦手下一万江夏兵,这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曹操的大军的。

所以诸葛亮才会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明明刘备当时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但诸葛亮却让孙权决定主动和刘备联合,共同抵抗曹操,具体过程就不详述了。我们只看诸葛亮和孙权对话中的一句: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这是诸葛亮为孙权分析孙刘联军的优势,曹操的劣势之后,做出的一个战后展望。如果击败曹操,则荆州、东吴就可以和曹操鼎足而立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刘备的荆州、孙权的东吴、曹操的北方中原三足鼎立。

换句话说,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使者,在和孙权商谈结成联盟共抗曹操之时,肯定对战后如何划分地盘有所讨论。因为多年以后,孙权称帝,诸葛亮派使者到东吴祝贺,双方居然对灭了曹魏之后,天下如何划分的方案。所以赤壁之战前,双方已经就战后如何瓜分胜利果实进行了协定。

二、刘备打着刘琦的旗号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刘备攻取荆南四郡,并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而是打着刘琦的旗号。刘琦是刘表长子,刘表病死之前,刘琦为求自保,出为江夏太守。公元209年,刘备上表朝廷,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然后刘备打着刘琦的旗号,进攻荆南四郡。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刘表在荆州经营近二十年,结果曹操南下,刘表病死,继任的刘琮不战而降,此时的荆州全境严格意义上已归属曹操。但曹操不争气,被孙刘击败逃回北方,刘备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他又是刘表长子,合情合理名正言顺,所以这应该也是孙权没有阻止刘备的原因之一。

三、荆南四郡分量太轻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荆州四郡都处于长江以南,虽然在刘表与世无争的统治下,荆州富庶,人口众多,但主要还是长江以北的南阳郡、南郡、江夏郡开发较早,人口也更加密集。荆南四郡虽然面积较大,但人口较少,山岭众多,其实没多少油水,地理位置也很尴尬,所以刘备日后才会向孙权借南郡。

从战后孙刘联军的动向也可以看出,东吴其实没看上荆南四郡。曹操逃走,留下曹仁徐晃镇守江陵,刘备、周瑜乘势包围了江陵,但江陵城高墙厚、粮草众多,曹仁又是能攻善守的名将。所以周瑜和曹仁打了一年多,曹仁才退走,周瑜成功占领南郡。

而孙权则亲自率军乘大胜之势,进攻合肥,希望能够把东吴的防线推到淮水一线,结果无功而返。正是在周瑜攻南郡、孙权攻合肥的时候,刘备轻飘飘的就搞定了荆南四郡,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孙权也没有余力来争荆南四郡,他们的重心都放在了长江以北。

因此,赤壁之战后荆州被分为三部分:曹操据南阳郡、江夏郡北部;孙权占有江夏郡大部、南郡大部;刘备据荆南四郡(后来刘备为了实现诸葛亮隆中对的计划,又找孙权借了南郡)。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刘备从一无所有到有了自己的地盘,荆州很大一部分都在刘备的控制范围之下。以此为依靠,后来刘备又占据了益州,终于使三国鼎立彻底成型。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备从赤壁之战中获得了更大的好处。

暑假已经到来,给孩子入手一套《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让孩子从少年时代就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绝对会让他以后的人生受益匪浅,这套书内容详实,物美价廉,值得入手。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三国演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汉元帝对于西汉由盛转衰,必然负有最大的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经过数代的积累,终于在汉武帝时期开始走向强盛,虽然受战争的影响,后期有衰落的迹象,但经过汉昭帝和汉宣帝的努力,又重新走向了鼎盛。然而,重回巅峰的西汉帝国,在汉宣帝之后,很快就走向了衰落。在这之后的五十多年,西汉就被王莽所取代而灭亡。汉元帝,就被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根源。因为他在位期间,极度信任宦

  • 蜀汉五虎上将家族怎么样 他们的后人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五虎上将家族,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三国的里边的人物,那真的是数不胜数。可能大家都更喜欢后来建立蜀国的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还有他的部下——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千里走单骑救下幼主的赵云赵子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黄盖老将军。那个时代真的造就了不少的英

  • 曹操作为一个常年打仗的领袖 曹操的个人装备有多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三国最强实力魏国的领袖,曹操堪称那个时代的第一人,拥有最大的地盘,最强的兵马,以及最多的财富。这些都是曹操多年南征北战辛苦打拼出来的,而作为一个常年在外带兵的领袖,曹操个人的出征装备肯定差不了,但具体有多好呢?今天笔者来为盘点

  • 出海寻找不老神药的徐福一去不回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徐福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相信很多人喜欢《沁园春·雪》这首诗。诗里面有一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体现了主席胸怀大略,意在创造千古伟业的雄大志向。秦始皇也是一位创造了千古伟业的帝皇。他雄才大略,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成就一代霸业。秦

  • 说起隋唐将领,作为四猛将之一的来护儿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隋唐将领,可能大家对四猛之一的来护儿有点陌生,那么就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介绍一下这个出身在江苏扬州的隋朝名将吧。来护儿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投奔了隋朝军队了,其中跟随隋朝参加过平定陈朝还有江南的叛乱,在这几次战争中取得了极大的功绩,慢慢的爬到了大将军的位置。在大业时期,三次跟着高句丽去镇压杨玄感的叛乱,

  • 武元衡可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他怎么成为了唐朝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对于武则天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开创了一个时代。不过在武氏族人纷纷依靠武则天占据政治权利的同时,有个武氏族人却反其道而行,遁入山中修行避祸。作为武则天的族侄,武平一“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最终他的行为保全了他一家人的生命,也为

  • 曹操纵横天下的两大倚仗 会打仗只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技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自公元189年起兵讨伐董卓,到公元220年去世,纵横天下三十多年,绝对称得上一时英雄。曹操纵横天下的第一凭仗,自然是靠着军事能力,曹操用兵能力为历代所推崇。倚仗其实很简单,是种地,正式点说就是——屯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军阀

  • 夏侯惇打仗就没有赢过 曹操为什么还要升夏侯惇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夏侯惇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古代,武将要想升官必须要有战功可依,而一个明主也要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才能够打胜仗建立霸业。但在三国时期有一人却颠覆了这个常规套路,那此人是谁呢?就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将夏侯惇。夏侯惇虽然败仗一箩筐,但升官却一直没停过。夏侯惇在三国时期

  • 在刘备称帝之时,大臣费诗究竟说了什么而惨遭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刘备的称帝之事是蜀国的一件重大举措。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说说一位在刘备称帝之时,言暂缓之语而惨遭悲剧的大臣:费诗。费诗,原刘璋麾下县令,后投降刘备。在刘备之处,先升从事,后位居太守,再被召回做司马大臣。在刘备称汉中之时,任关羽为前将军,派遣费诗前去为关羽送上印绶符节,关羽本好面,听说黄忠

  • 刘表完全可以争夺天下 刘表为何不敢北上和曹操一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表和曹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荆州刘表其实是一方实力非常强大的诸侯,甚至于说,刘表强大的时候,是能够和曹操一战的!刘表手下名将如云、谋士如雨,是完全有实力争夺天下的,但他最终也不敢北上和曹操一战,这是为什么呢?刘表有的人说刘表这人比较昏庸无能,所以不敢北上和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