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备的三大谋士中,献上的妙计哪一条对刘备贡献最大?

历史上刘备的三大谋士中,献上的妙计哪一条对刘备贡献最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70 更新时间:2024/2/16 22:50:54

历史上刘备的三大谋士中,献上的妙计哪一条对刘备贡献最大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决定刘备命运,也奠定天下三分基础的,是他三个主要谋士出的三条妙计。细看三国正史,我们就会发现这三条妙计,一条虚幻得类似空中楼阁,一条连环计显得脸厚腹黑(不敢说厚颜无耻),而第三条妙计则帮刘备当上了汉中王,我们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这第三条妙计,刘备想称王称帝,比登天还难。

一提起刘备的三大谋士,读者诸君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三个人:诸葛亮、庞统、法正。按照正史记载,事实也确实如此,蜀汉人才匮乏,除了诸葛亮庞统法正之外,孙乾糜竺简雍等人,还真上不了台面。

如果陈登陈元龙和徐庶徐元直一直跟着刘备,情况或许会有所改观,只可惜这二位都跑到曹操那里当官去了:陈登官拜伏波将军、东城太守,徐庶在曹丕篡汉之后当了御史中丞。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是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望——一言不发怎么能当上言官二把手?莫非曹丕的官帽和俸禄多得送不出去了?

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刘备的首席谋士。对此我们只能说:曾经是,后来有了庞统和法正,诸葛亮成了后勤部长,甚至已经被排挤出了蜀汉决策圈:该打谁,怎么打,诸葛亮不参与,他知道自己说了也白说,还不如专心搞好后勤工作。

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天下三分刘备称雄过程中,诸葛亮居功至伟。要是没有诸葛亮,房屋一间地无一垄兵不过万的刘备,在曹操虎豹骑的铁蹄之下,早就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至于是否香如故,那得看曹操的胃口——曹操的族弟曹纯抓走刘备两个女儿,赵云也没招儿。

就在刘备被撵得鸡飞狗跳的时候,诸葛亮挺身而出,前往东吴联系孙权,请求抱团取暖。诸葛亮此举,就是在实施他给刘备献上的一条妙计:“孙刘联合抗曹,先生存后发展,跨有荆益之后,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一举拿下曹操(顺便可以干掉汉献帝),于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但是根据历史的走向,我们发现诸葛亮的“隆中对”似乎是一栋空中阁楼,根基不牢,虚幻得很:可共患难不可同发展的孙刘联盟,破裂只是迟早的事情。

即使孙权的妹妹嫁过来,也不能为孙刘联盟夯实基础,反倒是埋下了发起反目郎舅失和的隐患:孙小妹要偷走刘禅未成,孙权偷取了荆州杀掉了关羽,刘备也在夷陵战败后郁郁而终。

荆州丢了,“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就成了空话,“荆州之军”后来姓孙不姓刘,即使蜀汉从益州出兵借道荆州,孙权肯定也不会答应。

后来蜀汉只能孤注一掷出祁山,每次都是劳民伤财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所以说“隆中对”的理想很丰满,但是三国争霸的现实很骨感,骨感到残酷:诸侯争霸,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把自己的战略构想寄托在盟友身上,本身就是一场赌博。很不幸,诸葛亮输了。

作为从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一代枭雄刘备,肯定已经看出了孙刘联盟靠不住,而事实上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就开始摩擦不断,有过剑拔弩张差点擦枪走火的严重事件,如果不是曹操在一旁虎视眈眈,孙权和刘备早就拔刀子开干了:建安二十年,孙权一看刘备拿下了益州,就派人找刘备“讨还”荆州(孙权厚脸皮,刘备只从孙权借过半个南郡,其他地盘都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刘备跟舅哥孙权打太极:“等我拿下得凉州,就把荆州送给你”。

自己无赖,没想到妹夫更无赖,孙权气得紫胡子都竖起来了:“你拿下凉州,我等得黄花菜都凉了!”

暴怒的孙权直接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一看大舅哥来硬的,刘备也不示弱,亲率五万川军开赴孱陵县(刘备将其改名公安)油江口,“董督荆州事”的关羽也倾巢而出杀奔益阳。

眼看孙刘就要展开不死不休的血战,不知哪根神经搭错的曹操居然忘了卞庄刺虎的典故,不合时宜地出来搅局:“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正因为刘备早就发现孙权靠不住(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隆中对”也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他开始重用庞统,把寸功未立(连环计与庞统无关,他是在周瑜死后才投入刘备麾下的,此前是周瑜功曹)提拔到跟诸葛亮一样的位置上(并为军师中郎将),并采纳了庞统献上的妙计:“入川,鸠占鹊巢。”

庞统给刘备献上的其实是一条连环计,这条连环计分三步走:第一步,开赴益州,不管刘璋多客气,都先将他拿下再说,“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也就是抢了刘璋的全部蛋糕,再从中割取一块分给他,就算仁至义尽了。

一向以仁德自居的刘备找到了理论依据,愉快地接受了庞统的建议,摩拳擦掌地准备拿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璋兄弟开刀了。

庞统连环计的第二步,是把刘璋举办的欢迎宴会变成鸿门宴,直接拿下刘璋,这样就可以兵不血刃轻取西川。但是这一步被刘备否决了:这样做,是不是显得咱们太不要脸了?刘备装模作样,差点把庞统气个倒仰:脸是啥东西?能当地盘用吗?

“要脸”的刘备失去了和平接收西川的大好时机,庞统又劝刘备实施第三步计划:“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但是这一步也被刘备否决了,憋了一肚子气的庞统亲自率军攻打雒城,结果不幸中箭牺牲。

刘备呼天抢地追悔莫及:“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如果刘备早听庞统的,拿下益州不用费那么大劲,庞统不会战死,诸葛亮张飞赵云也不用入川,那么荆州就不会丢,而且有庞统在,就可以跟法正分任荆州益州前敌总参谋长,刘备的仗就好打了。

这样看来,在刘备眼里,诸葛亮的妙计靠不住,庞统的妙计他又只采纳了三分之一,痛定思痛之后,汲取了教训的刘备对法正献上的妙计照单全收,对法正几乎是言听计从。

法正献上的取汉中妙计,明显是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上的:“曹操已经收降张鲁平定汉中,不将剩勇追穷寇挥师直取巴、蜀,却之留夏侯渊、张郃对我们采取守势,自己却跑回了大本营(其实曹操也无奈,他后院总是起火),这不是曹操弱智,而是他这时候是强弩之末力不从心了。现在夏侯渊张郃都不是主将材料(跟刘备法正比,张郃略逊一筹,但是却可以击败马谡诸葛亮)咱们趁此大好时机出兵,必然风卷残云一战可定汉中!”

法正还为刘备制定了拿下汉中之后的战略规划:“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刘备全盘采纳法正的妙计,这才名正言顺(指的是地盘,不是程序)地当上了汉中王,要是不取得汉中之地,刘备就是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封自己”为汉中王。刘备未经请示就僭越称王,实际是为称帝铺路,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法正为他搭好炉灶填好柴,刘备才有资格称帝。

军师将军诸葛亮也知道自己在刘备眼里,比不过“外统都畿,内为谋主”的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所以对法正“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海瑞的一生历经过四朝,为什么能不忘初心一直做个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海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嘉靖皇帝其实是一个特别有能力的皇帝,就是有一点不好,太过于自私,既为一代皇帝,就应该把国家和百姓放在心中,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注重养生也没有什么错,但实在不应该花过多的时间在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嘉靖皇帝在位45年,他本没有机会继

  • 云台将中有哪两位将领差点被刘秀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中,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备受后世的推崇,因为他不杀功臣,而且全部予以优待。可是许多人并不清楚,其实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有两位将领就曾差点被刘秀处死。那么这两位将领到底是谁?他们又犯了什么的罪,惹得刘秀龙颜大怒呢?另外,刘秀为何没有杀死他们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

  • 从拥兵百万到溃不成军,邓禹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建武元年(公元24年)正月,刘秀趁着更始政乱、赤眉西进之机,派遣其大将邓禹率精兵两万翻越太行山,进入河东,欲开辟关中战场。六月,邓禹全定河东,南渡黄河,进入关中地区。九月,赤眉军击败刘玄攻入长安。与此同时,邓禹在长安北部一带安抚民心,宣慰百姓,关中各地军民纷纷来投,至建武元年十一月,两万大军已滚雪球

  • 刘备一生最想招降的名将,却被诸葛亮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封建时代,王朝的统治不仅仅需要谋士、贤臣,更是需要能将为君王打下江山,而在各势力当中,对于良将的渴求,在人才的争夺下,一度到了良将难求的地步。正处东汉末年三国初年时期,各大势力逐渐趋向于单一军事集团发展,其中,便以刘备、曹操、

  • 甄姬和曹植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人仅仅是叔嫂关系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甄姬和曹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丕的后宫,有一位知名度非常高的女性甄氏,民间称之为甄洛、甄宓或者甄姬。自古燕赵多美女,甄姬就是燕赵故地出身的美女。她自小见识高妙,喜读诗书,她的一位哥哥调侃她要当“女博士”。(当作女博士邪?)这里说的女博士可不是第三种性别,而

  • 刘备为何要杀刘封?跟他的身世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襄樊之战,刘封拒绝了关羽请求,没有发兵,事后被刘备处斩,这个事吧,明显是找茬。真正原因就一条,诸葛亮说:“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不杀刘封,将来恐怕会威胁刘禅继位。这就很令人不解了,刘封只是刘备的养子,他凭什么跟刘禅争?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养子和亲儿子争位的例子,比如石敬瑭,但这需要个前提,养子太

  • 史贻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史贻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雍正皇帝在位13年,他慧眼识人,用人不拘一格,在位期间,如李卫、田文镜、鄂尔泰等人脱颖而出,成为雍正朝的名臣。雍正善于培养人才,雍正刚继位,就提拔了一位昔日的旧相识,此人名叫史贻直,后来成为了雍正朝的救火队长。乾隆登基后,送了史贻直一件旧衣服,史贻直因此

  • 汉中之战后的刘备失去越来越多的名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刘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军南下,准备攻打荆州。8月时,刘表病逝,刘表的次子刘琮在蔡瑁等人的拥护下成为了新的荆州牧,然而刘琮羸弱不堪,在面对强大的曹军时,荆州本土士族们大多希望能投降,当时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劝刘琮投降曹

  • 荀彧当初对曹操如此支持 荀彧后来为什么和曹操唱反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荀彧和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三国曹魏的谋士,就不得不提荀彧这个人,他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是曹操成就霸业的鼎力支持者,但曹操称魏公后与曹操闹翻,极力反对曹操,最终为曹操毒杀。那荀彧作为前期曹操创业的鼎力支持者,后来为何会与曹操闹到这种地步?荀彧的出身

  • 赤脚迎许攸转眼又杀掉他,曹操这么做得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赤脚迎许攸,转眼又杀掉了许攸,许攸究竟错在哪里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学时候就学到了一段非常不同凡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曹操和许攸,其中曹操赤裸着双脚,许攸在一边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个故事其实也曾经感动了我,是的,从这件事情看,曹操是多么的爱才如命,视才如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