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的岳父胡美一生战功赫赫,为何没善终?

朱元璋的岳父胡美一生战功赫赫,为何没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6 更新时间:2023/12/17 3:59:31

自古以来,皇帝就需要熟练掌握帝王心术,这样才能稳定朝堂,让底下的人乖乖听自己的话。皇帝最怕的不是底下几波势力打得凶,而是一家独大。

只要底下的人保持某种平衡,皇帝就不会多过问,只要不是太过火的事情,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有的时候皇帝杀人的理由太过牵强也是为了保持这种平衡,真正念情分的皇帝很少,他更看重的大局,是国家的平衡或者自己所得到的利益。

历史上弑杀最重的应该就要属明太祖朱元璋了,他在当了皇帝之后掀起的政治风波,最后导致杀头的人多达数万,多少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大将功臣纷纷惨死在其中。

如果说,朱元璋将他们以“谋反罪”处死,是因为担心他们以后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孩子的权利,葬送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可他杀死自己的岳父又是因为什么呢?

岳父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就算杀了他最后也得给大家一个理由吧?但是朱元璋杀完人后什么也没有说,对这件事保持沉默整整六年才作出回应。

归降朱元璋

胡美原名叫做胡廷瑞,因为避讳朱元璋的字国瑞,所以在朱元璋称帝以后就改了。

胡美最初是跟着陈友谅,在他手底下做事。因为能力出众,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所以被陈友谅重视,并在自己称帝之后将胡美任命为江西行省丞相,驻守在南昌。假如陈友谅能一直称帝的话,胡美也许会成为一个国家的开国大将军。但可惜历史上没有如果。

至正21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元璋已经积攒了充足的粮草和兵力,于是他便率兵征伐陈友谅。在把江州收入囊中后,朱元璋立刻派了使者前去招降胡美。

胡美收到朱元璋使者的消息后,将自己的使者郑人杰派往九江请降,同时向朱元璋提出条件:希望他不要将自己的部下给解散。一开始,朱元璋对胡美的行为非常指责,说他不识时务。刘基听了以后,用他的脚踩了踩朱元璋坐的胡床,朱元璋看到后才恍然大悟胡美的意思。

于是他连忙写信答复道:“既然您派郑人杰到九江来,就说明您是有向我效力、顺从我的诚意,这是您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啊。但是您又担心自己归顺我之后,自己的部下被分散。这种事情便是您多虑了。”

朱元璋起兵已经有十年了,途中收获了很多的奇才英士。他们有些人对大局的判断非常准确,总是能预料到并且抓住机会。有一些还没有与朱元璋交战,就放低姿态归降于朱元璋。

事后朱元璋的态度也证明了这些人选择的明智。他们被朱元璋按照才能分配到合适的位置,以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作用。缺少兵力的,朱元璋给他们增兵。官职不够的,朱元璋他们封官加爵。财力不够的,朱元璋则予以厚赏。

而且我们可以看看陈友谅的其他将领,比如骁勇善战的赵普胜,就因为疑心而被杀。

这一次建康龙湾战役中归附朱元璋的长张、梁铉、彭指挥等人,他们之前担任什么位置,现在在依旧在朱元璋军队里依旧担任原来位置,而且朱元璋并不会将他们与自己的部将区别对待,恩义均等。长张攻破安庆水寨,梁铉等进攻江北,都受重赏。

像胡美这样这样不费一兵一卒, 而以整个城来归附的人朱元璋怎么会不重视?收到信件的胡美最后带着陈友谅所授的丞相印和军民、储粮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对他也加以慰劳,并让他继续担任丞相。

立下战功

胡美在归顺朱元璋以后,先帮他平定叛乱,接着便开始率领自己原部下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1963年,随朱元璋征武昌,围攻陈友谅次子陈理。

1365年,胡美和徐达等人率领军队将淮东攻下。次年,在接连进攻了湖州、平江、无锡等地之后,胡美被任命为征南将军。

朱元璋让他率军继续攻取福建,并且告诉他:“你之前攻打过福建,有经验。一旦有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左丞何文辉和参政戴德虽然都是我的亲信,但在攻打福建的期间都听你的调遣,要是出了什么事,军阀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不要有任何的顾忌。”

胡美为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也在称帝以后给予了相应的回报,接连封胡美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等。洪武3年,胡美又被封为豫章侯。食禄1500石。

后来在洪武13年的时候,朱元璋下旨将胡美改封为临川侯,并且夸赞他说:“你以陈友谅丞相的身份归顺我,在我手下已经过了数年,一直保持忠诚,没有任何过错!”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确实对陈友谅非常信任,而且也从来没有亏待他。按理来说,胡美这个时候只要安安分分的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就可以安享晚年了。但是,他却在四年之后因为进宫探望自己的女儿被朱元璋处死。而且还被安了一个“扰乱宫禁”的罪名。

朱元璋是这么对底下人解释的,“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进宫探女却被处死

虽然胡美进宫并没有经过请示,属于私自进宫。但以他的地位,还有一个朱元璋岳父的身份,这点小错误完全可以忽略。而且就算处罚也罪不至死。

他的女儿胡顺妃当时正受朱元璋的宠爱,并且早早的就为朱元璋诞下皇子。朱元璋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反常的将自己的岳父给处死呢?

这就不得不提朱元璋过重的疑心病导致他对胡美的防范了。

胡美虽然为朱元璋立下了不少战功,但正因为当初没有解散胡美的部下,所以那些对胡美忠心耿耿的部下就成为了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胡美岳父的身份也让他成为了一个势力非常大的外戚,如果以后和宫内勾结将会给朱元璋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胡美因为降将的身份一直没有进入朱元璋的核心权力集团中,他为了自保而陷入党争之中。

所以最后胡美很大原因也是被朱元璋猜忌而导致的身死。有的时候你只有将手中的权力都放下才能保证自身的性命,权力越大,自身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小结:

疑心过重对谁都没有好处。底下的人因为朱元璋的行为而变得人人自危,生怕哪天闸刀就到了自己的头上。朱元璋自己也不好过,看谁都觉得他想要谋夺自己皇位,为了保住这个位子他也是煞费苦心,不惜剑走偏锋,踏上一个极端。

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太敏感了也会让自己陷入一个非常纠结苦恼的境地,索性不如看开一些,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知道的越多反而越不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才华与美貌兼备的文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文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最著名的美女大概就是四大美女,分别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也被称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在那样的封建社会,不仅是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对美女的偏见更大,而且很多美艳女子都会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因此也有一句话叫"红颜多薄命"。在

  • 从《襄阳对》与《隆中对》来看,庞统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庞统厉害还是诸葛亮厉害,从庞统的《襄阳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可以看出结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具体来说,庞统虽然能力强,但是行事不稳,急功近利;诸葛亮稳扎稳打。所以刘备总是让庞统随军,多献奇计,各种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干;诸葛亮适合留守后方,他性格持重,又是正人君

  • 同样都是三国的优秀军事家,为何却要尊诸葛而贬司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乱世出英才,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后,中国从统一的汉王朝到政权独立的三国,迎来了又一个乱世。这次乱世英雄辈出,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国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三国中势力最强的;而蜀国遵循汉朝正统,以汉皇叔刘备

  •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曾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你的才干比曹丕强十倍,如果我的儿子能够辅佐你就辅佐,不能辅佐你就取代他做蜀中的主人。这句话说得诸葛亮哭着向刘备表示,自己一定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这样的话,有什么用意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

  • 曹操生性多疑,为何没有杀掉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做事又心狠手辣。为了曹魏将来的长治久安,他对那些和自己不一心的人,都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这些人里既包括孔融、荀彧等当代名士,也包括他认为自己后代无法驾驭的周不疑、杨修等才子。那么他对司马懿也产生过怀疑,为何不先下手杀了他,不给他留下篡夺曹魏江山的机会呢?一、对司马懿疑虑重重的曹操。

  • 严颜可是能与黄忠齐名的老将,他如何淡出人们的视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虽然老将不少,但是名声在外之人却不多,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东吴丁奉,蜀汉黄忠、严颜和廖化等人,不过廖化、丁奉和黄忠、严颜不是同一辈的人,蜀汉前期唯有严颜是和黄忠齐名的老将。演义中严颜的武力相当强悍曾力敌张飞十余回合,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按说这样一员猛将在刘备麾下应该有更出色的表现才对,可是演

  • 朱元璋登基后,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寻找自己的祖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一共产生了400多位皇帝,无论他们的功绩与成就如何,在名义上,他们是真正的人间帝王。根据古代家天下的传统,他们之中只有少数的开国之君,其他也只是子承父业。在当时的人看来,想要成为皇帝,需要个人能力,天命,还

  • 不学无术的皇帝唐穆宗李恒有多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唐穆宗李恒是唐宪宗的第三个儿子,在位时间很短,死的时候也不过才三十岁,他一生的政绩是乏善可阵,几乎没什么值得书写的,而且他终日幻想着长生不老,纵情享乐,不理朝政,在唐代的皇帝中也算是个不学无术的皇帝了。不过就是这位皇帝创造了一个记录,就是他的五个儿子中,竟然有三个都当上了皇帝,而且这三个皇帝儿子又都

  • 让监察御史都感到无奈的唐穆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唐穆宗是一个特别荒淫的皇帝,在他刚当上皇帝没多久,就开始纵情享乐。二月初一日,他到丹凤楼颁布诏书,大赦天下之后,就宣召歌舞艺人到丹凤门内表演杂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穆宗完全陶醉在歌舞之中,早把国家百姓忘在九霄之外。这年六月皇太后,皇太后移居兴庆宫,穆宗和六宫侍从又趁机

  •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东汉的九五之尊们死得那么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翻开史书,我们发现东汉一朝的皇帝平均寿命似乎格外的短,有记载,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仅只有26.71岁(前少帝刘懿出生年份不可考),不仅远低于前汉皇帝的37.67岁,也是所有大统一王朝里唯一一个跌破三十岁的。那么究竟是一些什么原因,能让这些在封建时代掌握至高权力的九五之尊们死得那么早呢?我爱历史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