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割下李建成的头颅前,还做了什么事?

李世民割下李建成的头颅前,还做了什么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4/2/20 7:25:57

公元626年,时任秦王的李世民做了一件他为了上位不得不做但是却一直被后人诟病的事情。他率领自己几乎所有的亲信,埋伏在进宫必经之路玄武门处,等到当时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骑马经过此处时,一箭射死了他的太子兄长,而他的亲信也在随后杀死了准备逃走的齐王。为了抵抗太子人马的反扑,他割下了两位手足的首级威慑敌方,最后这一场兄弟相残的政变在李世民的胜利中落下帷幕。

这场震惊朝野上下的政变即使是在后世也非常有名,它把皇家对于亲情的漠视和对于权力的炙热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现在讲到李世民时,怎么也绕不开的就是这场政变,虽然他威势慑人,史官们对于这段历史也是讳莫如深,但是由于事件过于重要和残忍,还是流传了下来。作为这场政变的发起人,李世民自然是要担负大部分责任的,但是他的对手李建成和李元吉也不是完美的受害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为激化兄弟矛盾增加了砝码。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但是李渊能够打下天下,不得不说大部分的功劳属于李世民。李家在隋朝的时候就是贵族,拥有一定的势力。在天下开始乱的时候,是李世民当机立断劝说父亲造反的,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战略性眼光,李家才有了后来称霸天下的可能。李渊称帝之后,在外面攻城略地,扫平当时大部分军阀的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非常之高,可以说唐朝大半的基业都是他一个人打下来的。

对于这样骁勇善战的儿子,李渊是既高兴又害怕的。他高兴是因为有李世民在国家的领土不断扩大,害怕是他觉得这个儿子对自己威胁太大。从现在看,李世民确实比他的父亲李渊在历史上出名得多,李渊虽然也是个好皇帝,但是跟他的儿子一比就相对黯淡。因此,李渊更中意自己的大儿子李建成来继承自己的位子,这个儿子宽厚善良,也是个治国的好料子,而且还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

李建成并不是一个庸才,他在被立为太子之后,就知道这功高盖主的弟弟肯定不满父皇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会有所动作。所以,他就先发制人,他联合自己齐王李元吉共同对付李世民。当时后宫和前朝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对于自己父皇的嫔妃们,李建成等人知道枕头风的重要性,因此实施的是讨好的政策。对于嫔妃以及她们的亲眷时不时提出的封官要求,他们都统统满足,因此那些嫔妃就经常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夸赞李建成等人。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李建成等人利用李世民战无不胜的优势,诬陷他是因为买通了敌国,才每次都能取得胜利。这引起了李渊的猜忌,这之后即使李世民平定外戎有功,李渊也不再那么相信他了。而且李建成屡次给李世民下毒,企图杀害他,并且在失败之后甚至说动了李渊剥夺李世民的权力。李世民因此离开了京城,但是他留下的心腹一个个都被李建成找出来或杀害或罢黜,李世民的实力因此大大被削弱。

在齐王打着平定边境之乱的借口把李世民帐下大将尉迟恭拿捏住之后,李世民的谋士长孙无忌终于觉得大事不妙,劝说李世民一定要先发制人,不然就会被完全折去羽翼,彻底与皇位绝缘。李世民听从了他的话,开始谋划政变。其实政变开始之前天空中出现两次太白金星异动,这都让李渊十分不安,他有想召儿子们回来问话的想法。就在这时候,李世民向自己的父亲告发自己的两个兄弟与后宫的嫔妃私通。李渊对于这件事还是有点相信的,因为后宫嫔妃总是贬低李世民,抬高李建成等人,这本来就存在猫腻。而且他刚好有想问话的想法,于是他让兄弟三人一同入宫。

李世民就趁着这个机会在入宫必定会经过的玄武门设下了埋伏。在李建成和李元吉驱马而过的时候率领着自己的心腹,斩下了二人的头颅。李渊得到消息时为时已晚,他不得不在两个月之后退位给了这个儿子。而在这次政变中,李世民不仅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兄弟,甚至把李元吉的五个孩子也全部都杀掉了。更令人发指的是,李世民还把李元吉的妻子纳入了自己的后宫,这就不仅仅是政治权谋那回事了,更是涉及到李世民赤裸裸私欲。但是由于李世民是胜利者,所以后来的史官都不敢将这件事写进史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的庙号是什么?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康熙的故事。刘邦建立汉朝时,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因此,汉朝的历代帝王的谥号都带有“孝”字,例如,汉文帝刘恒的谥号是“孝文皇帝”,汉武帝刘彻的谥号是“孝武皇帝”。汉朝重“孝”的理念,被历朝历代所沿袭。

  • 南唐后主李煜为何自称钟隐 是为躲避哥哥的嫉妒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想必大家都知道李璟一共有六个儿子,但在这六个儿子中李煜是最优秀的,所以深得父亲李璟的宠爱,因此后来父亲李璟去世后,李煜成为了南唐的第四个国君。也是南唐历史上最优秀的国君。在历史中,他不仅是一个国君,还是一名诗词作家,但不论是做为国君还是诗人,他都是非常优秀的。因此被世人大大称赞,也被取了很多称号。李

  • 才华横溢的李从嘉为什么登基后改名叫李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还记得当初那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小国皇帝吗?还记得那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亡国之君吗?在历史长河中,他一直是那么耀眼,即使他不是明君,可也是留名青史的才子。他就是李煜。李煜是南唐的中主的第六个孩子,起初他的名字是并不是煜这个字,而是从嘉。他刚开始是被封为郡公的,后来逐渐升迁成大将军,后来就被封王了

  • 项羽与爱妻虞姬怎么认识的?司马迁为何项羽评价甚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千百年来,一段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广为流传,更通过京剧名篇的演绎,真实还原了一代枭雄项羽兵败刘邦,与爱妻生死决别的感人故事。历史上,有关项羽虞姬怎么认识的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由于没有确切史料的记载,此疑问至今尚无定论。《史记·项羽本纪》曾经提略微到过,虞姬是项羽一生唯一挚爱的女子,却并没有明确记

  • 岐王李茂贞究竟是男是女 李茂贞为何性别成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茂贞,何许人也,为何后世之人称他为岐王李茂贞?岐王是怎样的一种荣誉?他被何人封为岐王,为何事而封为岐王?且随小编一一进行了解。李茂贞,并非是原名,宋文通才是他的真实名字。也许大家会奇怪了,一个人改名还算是情理之中,那为何李茂贞改名不光是将名改了,甚至连姓氏都给变了呢?那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大历史

  • 朱元璋的岳父胡美一生战功赫赫,为何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皇帝就需要熟练掌握帝王心术,这样才能稳定朝堂,让底下的人乖乖听自己的话。皇帝最怕的不是底下几波势力打得凶,而是一家独大。只要底下的人保持某种平衡,皇帝就不会多过问,只要不是太过火的事情,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有的时候皇帝杀人的理由太过牵强也是为了保持这种平衡,真正念情分的皇帝很少,他

  • 才华与美貌兼备的文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文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最著名的美女大概就是四大美女,分别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也被称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在那样的封建社会,不仅是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对美女的偏见更大,而且很多美艳女子都会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因此也有一句话叫"红颜多薄命"。在

  • 从《襄阳对》与《隆中对》来看,庞统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庞统厉害还是诸葛亮厉害,从庞统的《襄阳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可以看出结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具体来说,庞统虽然能力强,但是行事不稳,急功近利;诸葛亮稳扎稳打。所以刘备总是让庞统随军,多献奇计,各种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干;诸葛亮适合留守后方,他性格持重,又是正人君

  • 同样都是三国的优秀军事家,为何却要尊诸葛而贬司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乱世出英才,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后,中国从统一的汉王朝到政权独立的三国,迎来了又一个乱世。这次乱世英雄辈出,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国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三国中势力最强的;而蜀国遵循汉朝正统,以汉皇叔刘备

  •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曾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你的才干比曹丕强十倍,如果我的儿子能够辅佐你就辅佐,不能辅佐你就取代他做蜀中的主人。这句话说得诸葛亮哭着向刘备表示,自己一定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这样的话,有什么用意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