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启一生有何作为?最后被朱元璋腰斩的原因是什么

高启一生有何作为?最后被朱元璋腰斩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82 更新时间:2024/1/28 3:55:53

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为了改变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作乱的弊病,赵匡胤决定重文轻武,并且立下石碑,要求宋朝历代帝王都不准杀士大夫。所以说,宋朝文臣是极其幸运的,即使是直接讽刺朝政的苏轼、变法失败成为众矢之的王安石,最多也只是被贬,很少因此被杀。但到了明朝,文臣的尊严似乎跌到谷底。例如,明朝三大才子中的解缙(下图)死于朱棣之手,杨慎被贬一生,徐渭也受尽牢狱之灾。

不仅仅是明朝三大才子命途多舛,就连明朝初年的“诗文三大家”,也都难逃厄运,“明初诗文三大家”指的是宋濂、刘基、高启。其中,宋濂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元史》的总编修,在72岁高龄被朱元璋流放,客死异乡。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才华经天纬地,疑似被刘伯温下毒而死。最后一个是高启,因为在诗中写下了“虎踞龙盘”四个字,被朱元璋下令腰斩。

高启生于元朝末年,苏州人,才华横溢,清朝赵翼曾评价高启是“明初诗人之冠”,他和刘伯温、宋濂齐名,但若论诗词上面的成就,高启比后者要略胜一筹。元朝末年,朱元璋占据南京,张士诚占领苏州,因为高启是苏州人,所以张士诚便近水楼台,派人请高启入“朝”为官,高启当时只有16岁,被张士诚聘为高级幕僚,在张士诚麾下诸位文臣中,高启就如一颗明珠一样,十分耀眼。但是,高启恃才傲物,很快被官场的人排挤,高启从此辞官隐居。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此时的高启已经32岁,因宋濂和刘伯温的推荐,高启被朱元璋请入朝堂,担任翰林院编修。高启的才华有目共睹,而且他比宋濂、刘伯温都年轻,朱元璋十分欣赏,重点培养。朱元璋让高启担任两个职务,第一是协助宋濂编修《元史》,第二是做皇子们的老师。在古代,这两项工作都非常难得,政治前途一片光明。

三年后,《元史》编修完成,高启厌倦官场生活,提出辞官。朱元璋赶紧挽留,并且许诺提拔高启为户部侍郎,只要高启再进一步,他有可能在40岁之前就当上户部尚书。但是,高启却没有给朱元璋面子,他铁了心要辞职。朱元璋无奈,就赐他一笔钱,放他离去。《明史》云:

启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亦固辞,乃见许。已,并赐白金放还。

从这方面看,朱元璋对待高启还是很厚道的。但是,不久高启便惹祸了,高启在他的《题宫女图》诗中,写下一句: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高启将深宫中的犬吠写得如此生动,朱元璋认为高启是在讽刺自己,所以对高启怀恨在心,只是引而不发。但是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高启被朱元璋抓住把柄,再也未能翻身。

洪武六年,苏州来了一位新知府,此人名叫魏观,曾担翰林院学士、国子祭酒等职务,为官清正,口碑很好,被朱元璋外放为苏州知府,打算在外地历练几年,再给予重用。魏观上任后,发现苏州知府衙门地势低洼,每逢雨水天气都需要派大量人手疏通沟渠,十分不方便。于是便打算搬迁苏州知府衙门,衙门的新址选在了张士诚在苏州的旧皇宫上。

其实,苏州府最早的位置就是张士诚的皇宫,只是张士诚称帝后,把旧苏州府衙改成了自己的皇宫,而另建了一座苏州府衙。魏观只是把苏州知府衙门重新搬到原来的地方。古代盖房子最后的落成典礼称为“上梁”,仪式非常隆重,要邀请当地的士绅前来庆贺。魏观请来了苏州的大才子,大名鼎鼎的高启来为苏州新衙门写一篇《上梁文》,高启难得为家乡做一件大事,酝酿许久写下《郡治上梁文》,这篇文章文采斐然,是上乘之作,但不巧的是,高启用了“虎踞龙盘”四个字。

且说苏州知府把衙门改到了张士诚的皇宫旧址上,朱元璋认为魏观有“心怀异志”之嫌,将魏观革职罢官(后来被杀)。在查此案时,朱元璋意外的发现了高启的名字,然后又发现了《郡治上梁文》中的“虎踞龙盘”字样。朱元璋认为,只有帝王的住所才能是“虎踞龙盘”,高启把张士诚的旧居说是“虎踞龙盘”,很明显是仍感念张士诚,如此大逆不道之人,断然不可留在世上。高启就这样被锦衣卫抓回南京,判处腰斩,连伸冤的机会都没有。

《明史》云:

帝见启所作上梁文,因发怒,腰斩于市,年三十有九。

高启才华出众,诗词冠绝明初,只可惜因文字狱案被朱元璋腰斩,十分可惜。实际上,高启只是明朝诸位才子命途多舛的一个开始。如果说宋朝是文臣们的乐土的话,那到了明清时期,文臣的尊严被封建社会逐渐吞食,最后只剩一丝残渣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南逃时没有让关羽先占据江陵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征刘表。当时刘表病逝,刘表之子刘琮继位荆州牧,并派出使者请降曹操。当时刘备屯兵于樊城,他并不知晓曹操已经率军来到荆州,刘琮投降的事情,直到曹操已经来到宛城时刘备才知晓了这件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只能带领诸位将士离

  • 刘宠巅峰时期投靠的百姓多达十多万,他为什么会死于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刘宠的故事。东汉末期,有一位汉室宗亲,有地盘,有兵力,加之在乱世中,治下治理得比较好,四周百姓争相投靠,巅峰的时候投靠的百姓高达十多万,他在乱世的发家资本,可要比刘备强多了。最主要的是他为人比较勇武,所以说手下的将士比较信服于他,

  • 李旦明明更加接近皇位 李旦为什么会让位给李显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显和李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则天篡唐建周是大唐历史中的一段插曲。大唐由高祖李渊开国,经太宗、高宗两朝,统治已深入人心。武则天虽启用酷吏,用高压政策压制住了反对的声音,但那只是暂时的。其实,上到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思唐之心从未真正中止过。武则天晚年逐渐明白人心思

  • 刘备在拿下巴蜀这个地方后 刘备有没有压榨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和巴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经历了三年的苦战之后,刘备也是成功占领了成都,随着刘璋的果断投降刘备也是将成都的一切收为己有。成都在三国时期属于一个特殊地带,而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此开展自己的霸业,可以说也和成都的地缘有关系。诸葛亮曾经就说过“益州险塞,

  • 24岁拜将33岁称帝,周世宗柴荣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世宗诚创业造功英主也。 使天假之年,其功业可比汉高祖。"是宋神宗赵顼对周世宗柴荣的评价由此可见,在赵顼的心里,柴荣堪称一代明君。然而,细数中国古代史上历朝历代的君王,从不乏有道明君。他们要么文治武功,要么统一河山,不管在位时间长短,却都有突出的表现。可虽然他们都是历史上所谓的明君,但都有不足之处。

  • 武则天退位时唯一哭泣的大臣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姚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掌权的女性有很多,比如刘邦的老婆吕雉、晚清慈禧太后等人。但她们也都是垂帘听政,从未真正称帝。真正称帝的只有武则天一人,成为了人生赢家。她是一位聪明的女子,不仅善于谋略,还重视人才,奖励农桑、改革吏治,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 嘉靖皇帝遇到了什么事件?让他从励精图治变成昏庸颓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皇帝有很多,同时明朝创立的中兴局面也有很多。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明世宗就是其中的一位。明世宗年号嘉靖,后代一般都称呼他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的在位时间很长,有四十五年之久,这也让嘉靖这个年号成为了明朝第二长的使用年号。可是这个嘉靖皇帝却是一位非常难以评价的皇帝,如果我们说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的话,

  • 大唐和政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唐朝都要用一个“脏乱”来形容皇家了,那个时期的公主大多娇纵无礼,甚止不守妇道,贤惠的公主很少。先不说各位谋反的、包养面首的、娇纵蛮横的公主们,光是父子同妃的武则天,那说出来也不够光彩。所以世家大族都不愿意娶公主。但是今天小编要跟各位介绍的却是唐朝公主中的佼佼者,难得人美心美的善良公主和政公主。

  • 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国大将,为什么两人的结局如此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白起和王翦的故事。白起和王翦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而且两人同为秦国将领。白起辅佐秦昭襄王,期间曾带兵大破魏韩联军,又参与伐楚之战,而他一生最著名的功绩便是在长平之战上重创赵国,为秦国统一打下基础。王翦随侍秦始皇,功绩不输白起,更被

  • 李隆基将姑姑的子嗣都杀了 唐玄宗为什么会放过薛崇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太平公主、唐玄宗李隆基姑侄俩最终还是撕破了脸,先天政变还是来了。尽管太上皇唐睿宗李旦百般求情,仍然无法说动儿子,只能眼见亲妹妹太平公主被赐死。史书上记载,太平公主的子嗣除了薛崇简无一幸免。为何唐玄宗会独自放过薛崇简呢?原因其实有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