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当初没有打夷陵之战的话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刘备当初没有打夷陵之战的话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53 更新时间:2024/2/8 5:22:4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夷陵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归,刘备如果没有发动夷陵之战的话,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在夷陵大胜蜀国之前,孙权始终放低姿态力图,最大限度的延缓曹丕的出兵,而夷陵战果出来之后,孙权立刻就“诚心不款”,从容部署兵力等待魏军的大举南下,最终成功退敌。而根据当时情况的反向操作,我们可以断定的一点是,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难以应付被两个国家同时大力针对的场景,而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采取壁虎断尾,弃车保帅的策略解决最有希望解决的次要矛盾,以便能够集中精力去应对主要矛盾,湘水划界前的刘备对此就深有体会。

那么按理说刘备自然也可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复制昔日场景,在与吴军保持着隔着三峡的强势存在的军力却并不急于进攻的同时,静观其变,等待北方曹丕因质子问题质疑孙权称臣的诚意主动对孙权发难,若孙权见势不妙同意吐出荆州换取刘备的援助或是中立,刘备大可以见好就收坐视孙权与曹丕之间的苦战,左右逢源,保持着极大的操作余地。

关羽当初跟刘备的时候可没想过以后会被封神,人选择事,事选择人,其实也就是这样,你想想当时刘备一大把年纪了,60多岁的糟老头子还要去打仗,看三国演义这段,老罗真的是煞费苦心,虽然被火烧七百里,但是也算是大仇得报,范疆张达被送回来千刀万剐了,潘璋马忠也被关兴砍了,就算输了,看得也舒服。

抛开政事因素不谈,如果刘备不打夷陵之战,那除非他得先死,那会发生的改变就多了去了,姑且说他死前称帝了,季汉的底子也会比吴国厚的多,至少在人才方面,也不会被后世诟病“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就拿个没死的人说吧,黄权,这个人够忠心吧,至少忠于汉这篇旗帜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裹足不前。就拿武侯打魏国的时候,一开始就投降三个郡。小时候都说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分别靠天时地利人和,不打荆州,可能季汉比吴国久一点,不过那也不是刘备了。

刘备带着大概五万人东出,不是为了硬刚东吴。实际上是带有一定的军事讹诈性质的。我大兵压境,你如果跟我重兵对峙,那么北方就会空虚,刘备赌的就是东吴扛不住两边的压力,最后吐出一部分荆州地盘。东吴不是靠什么火攻之类的计谋取胜的,东吴自己的各种损失可能不在蜀汉之下。夏季击破刘备后,秋季防御曹丕南下时,大概少了3万左右的机动兵力。东吴许多在北方边境的武将,都出现在了夷陵之战里,按照当时的组织逻辑,武将几乎不可能是单独空降,应该是带着部队通过水运快速机动过去的。

加上3万荆州降军,被编入了东吴大军中,保守估计东吴一共集结了8万以上的兵力。曹丕秋季才进攻,其实不一定是纯坐山观虎斗,也是符合当时的出兵逻辑的,在枯水期出兵,有利于北方大军的机动,压制东吴的水军优势。所以我更支持后边这个观点,东吴靠水运快速集结了全国的大军,一波决战把刘备干停了,然后抢在符合北军南下的季节前,又把兵送回了北部边境。

<img src="http://i3.qulishi.com/static/2021/e/611db63b3b490.png" title="1629337147906757.png" alt="image.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善长和刘基相比 朱元璋为什么会区别对待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李善长和刘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样都是明代的开国功臣,朱元璋在对待李善长和刘基为什么完全不同?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准西集团”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制度性的权力管道渗透进古代中国的传统乡土观念,并使得这种“地缘性”的观念转化为帝国官场基因的一部分。

  • 杨士奇对明朝的建设有何贡献?最后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自从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后,我国便没有了“丞相”这一度被视为皇帝左膀右臂的重要官职。然而,不久之后明成祖朱棣为了分担政务压力而设置了

  • 刘备临终前说君可自取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岁。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元223年,身在永安的刘备一病不起,这位戎马一生的老人,在经历了夷陵之战的战败后,身体愈发不适,他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召诸葛亮等人托孤。当时刘

  •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是什么下次?谭继洵为什么不予施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1898年9月21日,一直在颐和园颐养天年的慈禧太后,终于忍无可忍,突然返回紫禁城并圈禁了光绪皇帝。9月25日,在荣禄的嘴里得知,维新派竟然怂恿袁世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大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分别是哪五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分别是:永宣盛世、开元盛世、汉武盛世、开皇盛世、昭宣盛世。1、永宣盛世永宣盛世指明朝前期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为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之一。明太祖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励精图治30多年,开创了洪武之治,又经永

  • 三国时期的季汉三杰是哪些人?赵云为何没有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杰是中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先主时的三位杰出人才,对蜀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读《汇评三国志演义》,才知道西汉又被称为前汉,西汉三杰又叫前汉三杰,也就是留侯张良、酂侯萧何、淮阴侯韩信;刘备集团一直以汉室嫡传自居,所以又被称为季汉,季汉也有三杰,那就是武乡

  • 北宋名相寇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寇准的结局到底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寇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寇准作为北宋时期的名相,寇准的下场是什么?寇准的晚年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越是明显,这个人被人欣赏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但是同理,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越是明显,被人嫉妒和仇恨的概率也就会增加,毕竟人们还是不太喜欢这种性格过

  • 大明朝的弘治年是哪一年?是哪个皇帝在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朝的弘治年是哪一年?明弘治元年和明弘治二年又是怎么区分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大明弘治年是哪一年大明弘治年就是这个大明皇帝明孝宗朱佑樘上位的那一年,弘治是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时期的年号,年号是从当朝皇帝上位第一年开始算的。明孝宗朱佑樘是公元1488年开始上位的,所以公元前1

  • 寇准签订澶渊之盟有功 寇准为什么在第二年里就被贬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北宋寇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寇准促进澶渊之盟,寇准为什么在第二年时间里就被贬官了?寇准究竟得罪了谁?公元1005年,宋、辽两国建立了城下之盟——澶渊之盟。从今人的角度来看,澶渊之盟对宋朝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因为自打宋太宗雍熙北伐之后,宋朝面对辽国就

  • 雍正与年妃的三个孩子为何是福字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雍正是非常宠爱年妃的,今天我们来说说为何雍正与年妃的三个孩子是福字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然而,有一句古话:“花无百日红”。在朝廷中得到皇帝几年的宠爱已经非常的难得了,真实历史中的年妃也为皇帝生了一个女儿三个儿子,但是在府中出生的四个女儿还很小就死了,所以也给雍正和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