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能忽悠曹操的人 直接导致乱世近百年

三国能忽悠曹操的人 直接导致乱世近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68 更新时间:2024/2/17 9:39:09

后汉三国乱世,是一场大动乱,大浩劫。

这场从180年左右开始,一直到280年左右结束的动乱,长达百年。

而实际上,这场乱世本该在中途完结,却因为曹操的一个“自作聪明”的失误,导致乱世延续。

这个失误不是赤壁之战,而是建安四年放走刘备!

我们都知道,刘备曾跟随曹操在许昌,曹操对刘备礼遇甚厚,表封其豫州牧、左将军,甚至对其恩如兄弟!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意思是出门俩人坐一辆车,开会吃饭就坐在一张席子上(汉代不坐椅子)。

这待遇只有夏侯惇这种曹氏亲贵才有啊,曹操对刘备堪称仁至义尽。

有人认为曹操之所以这样对刘备是虚情假意,其实还真不是!说到底,曹操没有看透刘备,他被刘玄德忽悠了!

曹操以奸诈著称,号称乱世奸雄,可在建安四年对待刘备的事件上,他有些自作聪明,甚至有些幼稚。

我们都知道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曹操与刘备喝酒,期间,曹操忽然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本初就是袁绍,曹操的意思是,这天底下我也就瞧得上你刘备,连势力最大的袁绍我都没看在眼中。

刘备呢,听到这话筷子都吓掉了,因为曹操说中了他的心事。恰巧此时打雷,于是刘备就敷衍道:我是被雷吓得了。

刘备其实一直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刘备平时没事就刨地种菜,装作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迷惑曹操。

另外,他还暗中与董承合谋,要暗害曹操。

所有这些曹操事先都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直到建安四年十二月,袁术衰败,逃至徐州,曹操竟然派遣刘备率领部队前去徐州狙杀袁术。

注意,这件事必须要说明:刘备是曹操主动派遣的。

《三国演义》说这件事是刘备自己向曹操请求,然后曹操派他出兵,其实不是,整件事都是曹操自己犯糊涂做出来的判断!

结果,刘备前脚出许昌,后脚程昱郭嘉就颠颠的跑来力劝曹操不可放走刘备。

其实,早在刘备归顺曹操之初,程昱就对曹操说,刘备是英雄,将来必成大患,应该将其杀掉。但一贯心狠手辣的曹操,却对刘备网开一面,没有杀他。不但没杀,还把刘备当亲人看待,估计曹操是想感化刘备吧。

刘备到了徐州后,袁术已经病死,刘备没有交出兵权,反而将曹操任命的徐州主将车胄杀死,占领徐州,对抗曹操。

此时曹操才明白刘备是个超级伪君子,但为时已晚。

曹操放走刘备,导致一生中最大的劲敌逃出牢笼,结果9年之后在赤壁,刘备追的曹操裤子都快掉了,差点死在荆州(历史上没有关羽在华容道放曹操,真正追击曹操的是刘备,曹操用老弱残兵填坑,才勉强逃走)。曹操也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曹操放走刘备,就好像是项羽在鸿门宴放走刘邦,不但多了一个劲敌,而且导致天下大局从此逆转。本该提前结束的乱世,却被延续了几十年。

最后我们再重申一下,曹操之所以不杀刘备,并非是怕落下杀降的恶名(曹操杀名士边让脸不变色,屠杀徐州、官渡坑杀七万降卒毫不犹豫,他会怕一个骂名而不杀刘备?)

他之所以厚待刘备,除了一部分收买人心的示范作用外,绝大部分是真心实意。而他之所以主动放走刘备,也并非是一时糊涂,他就是被刘备忽悠了。

我们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根据《英雄记》记载:曹操与刘备密言,备泄之於袁绍,绍知操有图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这件事说的是,曹操曾将偷袭袁绍的军事计划泄露给刘备,而刘备却暗中告诉了袁绍,导致袁绍提前回师,曹操计划破产。后来刘备徐州叛变,曹操终于明白了,自己机密的军事计划之所以失败,原来就是刘备泄的密。

因此,曹操将自己舌头咬出血,以此来告诫自己。

我们看,连最高的军事机密曹操都告诉刘备,这还能说不信任刘备吗?曹操后来咬破舌头满口流血,可想而知他对刘备的恨意有多深!

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下荆州,在当阳长板他派遣虎豹骑一昼夜强行军三百里,也要追上刘备,为的就是报复刘备在许昌坑他的事情,这个恨简直仇深似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吴第一猛将 咳嗽一声吓得关羽不敢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甘宁,三国时代东吴猛将。对于甘宁,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他被称为“锦帆贼”,在小说中,甘宁百骑劫魏营,杀得曹军胆寒,成为了经典之战。自从孙策、太史慈死后,他堪称东吴诸将中的最强者。其实,历史上的甘宁之神勇远超《三国演义》,他厉害到随便发出点声音,关羽不敢动的地步!这件事《三国演义》没有写出

  • 刘备根本不是草根 他爷爷是县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能人异士车载斗量,但是,这群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出身较高的人。以曹操、孙权、司马懿、诸葛亮等著名人物为例,曹操是官二代,孙权是富二代,诸葛亮是士族代表,司马懿更是世家大族出身。在群雄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这个人就是刘备。普遍认为,刘备是个卖草鞋的出身,最后成就了霸业,称王称

  • 历史上最伟大的宰相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伟大帝王,建立丰功伟绩,而这些帝王们成功的背后,总少不了一些人的影子,这群人就是辅佐帝王的宰相们。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宰相,谁才是您心目中的第一名呢?首先说明,这个排名是从秦之后开始,之前不计入统计,直到清朝1840年以前结束。十、王猛帮助苻坚建立前秦,实现了五胡乱华后

  • 马谡为什么一定要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延是被谁杀死的,马谡为什么失街亭,三国里诸葛亮厉害还是司马懿厉害

    读过三国之后,一直在想,孔明为什么要杀马谡,就是因为他失了街亭吗?难道孔明真的糊涂到,连胜败乃兵之常情都不知道吗?又有几人是常胜将军呢?我对斩马谡,是这样认识的,可能只是猜想,请诸君批评。首先,诸葛亮出师北伐并非是为了光复中原。我们都知道,刘备在蜀地称帝之后,国家的主要领导力量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

  • 孙权攻打合肥只是声东击西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趁曹操主力在荆州之机,亲率大军围攻合肥,攻城逾月。曹操在赤壁失败后,赶快回军北撤,派张喜带骑兵救援合肥。孙权听到曹操援军将到的消息,主动撤军,第一次攻打合肥就此结束。215年,曹操率大军攻汉中。孙权趁曹操主力陷在汉中之机,再次带10万大军围攻合肥,引发了著名的逍遥

  • 揭秘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民族英雄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力,也因此有许多民间传说,其中秦桧之奸与岳飞之忠更是被民间演绎得精彩绝伦。那么岳飞之死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深层原因使得宋高宗非杀岳飞不可呢?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赵构被推上皇帝接班人宝座,无疑是捡漏的结果。为什么让他捡漏皇位呢?最具说服力的理由是:他是正统。先帝的儿子,

  • 空城计最早的使用者竟是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先来说一下空城计的典故:《三国演义》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空城计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但世人只知道诸葛亮有个

  • 解密宋仁宗是个昏君还是暖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宋朝,宋徽宗这个亡国之君大家都会记得,他荒淫腐朽、重用奸臣,但宋朝的皇帝并不都像他一样昏庸误国,这里要说一个仁慈宽厚、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宋仁宗赵祯,搁今天那就是一个标准的大暖男呐!不仅如此,宋仁宗还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13岁就继位,在位42年,也是两宋时期在位

  • 揭秘张辽为什么是三国正史中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张辽随曹操四处征讨,战功累累。史料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张辽为什么

  • 揭秘张飞两次犯错使他终丢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记载张飞是贵族,有智有谋,三国演义中张飞原为杀猪屠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张飞虽然优点跟多,但是人无完人,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张飞两次犯错使他终丢性命。这里单说他的缺点。《三国志》将他与关羽对比,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里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