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由空城计的可行性分析兼谈诸葛亮与司马懿的默契

由空城计的可行性分析兼谈诸葛亮与司马懿的默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08 更新时间:2024/2/17 9:33:45

奇怪,诸葛亮与司马懿这对一生之敌何来知音?且听我慢慢道来。(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叙述依据)诸葛亮派纸上谈兵代表人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不愧为诸葛亮,在他的芝麻酥的军事部署后料定其必败,急忙安排后路,完毕后亲自赶往西城运粮。可是,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司马懿在攻取街亭后,也看中了西城,亲自率十五万大军赶往西城,不过他可能没聊到这一下网住了一条大鱼——蜀汉丞相诸葛亮。后面的情节大家都耳熟能详,诸葛亮没有逃跑,而是大开城门,旗帜放到,自己坐在城楼抚琴,司马懿到后立于城下仔细辨听那琴音丝毫不乱,隐隐还透着一股杀气。于是仓皇撤军,诸葛亮见其退走,遂哈哈大笑,终于化险为夷。

这一段精彩的文字,叙述的事件后世人都认为是假的,这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原因有以下:1。这件事不见于《三国志》而是见于《蜀记》,只不过西城变成阳平关,其他大体相同。2。司马懿没那么蠢,可以有诸多选择,比如排一队侦察兵进去看看等。

其实,这里不想讨论事情的真伪,我认为如果真有空城计这件事,那是完全可能的。只是司马和诸葛在一弹一听的瞬间达成了默契。司马懿当时在魏国并不是那么高枕无忧,曹操在世时就曾经怀疑过他,有过三马同槽之梦,并且多次对人说司马懿鹰视而狼顾,是个有野心的人。从司马懿在曹操手下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后期司马懿独当一面时显示的智谋过人,在前期不没有太多展现,这一定是司马懿也肯定听到些风声有关系,所以刻意隐藏锋芒,当然曹操本人雄才大略,手下重要谋士很多,不需要他司马懿太多的计策,后面诸葛亮大举北伐,司马懿成为魏国擎天之柱,他的老谋深算展露无遗。

但是,魏主对于司马懿并不完全放心,书中诸葛亮略施小计,弄些假告示贴一下,就使得曹睿罢免了司马懿。难道真是曹睿智商如此之低吗?曹睿可不是弱智,他是很聪明的,不可能看不出这个不高明的计策,而罢免司马懿只不过是找个借口夺其兵权罢了,后来重新用司马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看看后来曹睿托孤给司马懿,太子曹芳搂着司马懿的脖颈,曹睿语重心长的说“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恋之情!”说完是潸然泪下。这些话是极其不正常的表述,能听出曹睿许多的无奈,曹睿其实一直对司马懿不太放心的。对此司马懿当然心知肚明,诸葛亮当然也了然于心。

司马懿屯兵西城之下,诸葛亮城上弹琴,司马懿用心聆听,其实,琴声中诸葛亮娓娓道来:司马懿啊,你如果杀进来可要想想后果啊,当然我诸葛亮是完了,可是,我完了,魏国就太平了,魏国太平了,你司马懿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没了利用价值也就没了生存价值了,想想魏主会怎么对付你吧。诸葛亮弹的一定是如泣如诉,内中含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类的曲子,大胆猜测很有可能是与范蠡或文种有关的曲子。司马懿聆听之际脑海中一定浮现出曹睿将其免职赶回家的一幕一幕,于是恍然大悟,马上惊慌退兵。退兵后这样的事怎能说出,即便是对司马师司马昭,因此瞎编道“诸葛亮生平谨慎,不肯弄险,从他否决魏延子午谷建议可以看出来,所以他如没有伏兵是绝不会这么做的。”诸葛亮见其退走,哈哈大笑,心中一定是想司马懿果然是知音,自己没有看错人。这番心意不能名言,故此也编了个瞎话对手底下人说“司马懿知道我毕生谨慎,所以,我这次偏弄了一个险,他反而疑惑了,所以撤兵。”双方的高度默契,瞎话都编的一样。

那么,有人也许会问,司马懿难道这么胆大,面对诸葛亮这样的超级对手,敢这么玩火,万一让诸葛亮北伐成功岂不全都玩完?诸葛亮又怎么这么有把握听弦歌而知雅意呢?这其实又是默契之二,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蜀汉如此弱小,魏国如此强大,诸葛亮北伐其实自己也没信心成功,只是不付刘备托孤之恩,以攻为守,在自己有生之年保住蜀汉政权不忘,把战火烧在敌国境内。诸葛亮《后出师表》其实已经流露出此意“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已经看到蜀汉难逃灭亡之运,最后又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明白表示,自己只能负责到生命最后时刻,之后就没办法了。司马懿又岂不知诸葛亮的用意?司马懿曾经在书信中写道:“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信心十足,诸葛亮即使强大,但一:蜀国弱小,病源不足;二:诸葛亮奇谋不足,过于谨慎;三:蜀国地势虽险要,但利于守而不利于攻,后勤补给太成问题;四:对诸葛亮能打就打,打不了就守,诸葛亮就完全没办法。

那么,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怎么不担心自己呢,司马懿开始的忧虑是自己根基尚浅,而且没有实际的兵权,或者有兵权而没有通过征战建功,基础不牢。通过和诸葛亮这么多年你来我往,通过这些作战司马懿和魏国军方人物已经形成建立了从属关系和感情,牢固的掌握了兵权,曹睿已经无法动摇,很多大将成了司马懿的铁杆,比如郭淮,乐郴,陈泰等,以致后来夏侯霸毌丘俭、诸葛诞对司马家不满发动叛乱都得不到军方的支持,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曹睿也已无法控制,像当初一样轻易拿掉司马懿的兵权。

最终,两个人通过多年的太极推手,诸葛亮连续北伐,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有生之年使蜀汉政权没有灭亡,青史留名。而司马懿通过抵抗诸葛亮,牢固的掌握了兵权,为自己以后摆平曹家,独掌大权,最后司马家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双方达到了互利双赢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晚年纵欲过度:畅春园内竟然偷欢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年间有位格格是皇太极的幼女,顺治的妹妹,辈分上算是康熙的姑母。顺治遁入空门时,这位格格因为年幼尚未出嫁。康熙即位后,此女也一直留在宫中,后来,有大臣请求为之遣嫁。康熙听后说:“现在还谈什么嫁不嫁的,我早已纳为妃了。”臣属们大吃一惊,说:“宫闱之类乃王化所基,伦常不能紊乱。今公主于皇上乃是父亲一辈

  • 这锅我来背:关羽被批骄傲自大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

  • 刘禅为什么被骂成昏庸 罪魁祸首竟然是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是号称“枭雄”的三国顶尖风云人物刘备的儿子,蜀汉政权的第二代皇帝,也是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的父亲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出身布衣,但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英雄,而且以“仁德闻名天下”,一生戎马征战,最后奠定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汉政权,用曹操谋士荀彧的话来说:“刘备,英雄也

  • 大唐秘史:武则天凭什么能在盛世唐朝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封建帝国的全盛时期,唐代的历史一度被中断。这个中断者不是别人,她就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摄政5年之后,正式废掉唐朝国号,改元天授,建立周朝,从此开始了她长达15年的统治生涯。武则天的举动是振聋发聩的,她使许多人,尤其是男人诚惶诚恐,敢怒而不敢言。他们不明白,究

  • 康熙幼时的一件事 却让他抱憾六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清朝皇帝中的明君,大家第一个先到的,应该就是康熙皇帝,在小编看来,康熙是大清帝国的第一明君,虽然他的儿子雍正也不差,但是毕竟在位时间只有十几年,所能做的还无法和老爹相比;至于另一位乾隆,在小编看来,除了喜欢给自己脸上贴金以外(十全老人是个很无耻的举动),所建立的“功业”不过是承接了上两代人的运势

  • 她是前朝的悲苦公主 又成了新朝利用的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的皇帝生涯开始慢慢画上了句话。除了他自缢煤山,还有一件事情,让人动容,就是在他死之前,曾经亲手杀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就是崇祯皇帝说给女儿长平公主的。1644年本来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这一年公主十五岁,正值

  • 他是清朝最会搞文字狱的皇帝 却也毁了一个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文字狱,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清朝,清朝搞文字狱最牛的皇帝,公认的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人,书本一翻,人头落地。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皇帝,同样是搞文字狱的高手,前面几位皇帝的文字狱,后世骂声一片;但是这位皇帝,却把文字狱搞出了新模式,而后人却对他这方面的评价不多。他就是道光皇帝。可以使文字成

  • 吴太祖孙权怎么死的 孙权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是继承兄长孙策的江东大业并在孙策的基础之上发展壮大的,后来建立东吴政权,割据一方。身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其最终结局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吴太祖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作为开国皇帝,孙权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战争和阴谋,那么孙权最后的结局会如何呢?孙权的结局如何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到底建立东

  • 袁崇焕斩了毛文龙 却断送了自己和大明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崇祯时代担任政府高级官员,尤其是那种独当一面的高级官员,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崇祯朝非正常死亡的高级官员,远远多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代,如熊廷弼、王化贞、杨镐,他们要么死于当权者制造的冤狱,要么死于崇祯的一纸诏书,要么死于事败后的畏罪自杀。但是,与一代名将袁崇焕之死—凌迟而死相比,他们的死已经算得

  • 颜良文丑真实武力有多强 颜良文丑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颜良文丑在演义之中都是关羽的刀下之魂,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轻视,其实两人武力并不低,都有着很好的战绩,那么颜良文丑究竟多强呢?颜良和文丑之间谁更强呢?关羽一刀斩杀颜良,三回合砍死文丑的战绩人尽皆知,因此很多人都把颜良文丑排除在了三国一流武将之外,但是其实颜良文丑都是三国时期顶尖的武将,单论勇猛一点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