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被称为曹操诸葛亮的合体 还有个曾孙叫陶渊明

谁被称为曹操诸葛亮的合体 还有个曾孙叫陶渊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23 更新时间:2023/12/11 12:16:58

三国人物,搞政治的高手有两个:诸葛亮曹操。诸葛亮的忠诚谋国、鞠躬尽瘁,曹操的政治权术、敏锐洞察,三国时期无人能望其项背,更别说兼采二人之长。

到了东晋时代,却横空出现一人,被誉为“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机警敏锐堪比曹操,忠君勤政好似孔明,成为曹操与诸葛亮的合体。

这个人就是陶侃

陶侃是个官二代,父亲陶丹曾在东吴当过扬武将军。但不幸早逝,家道中落,陶侃年幼时比较穷困,成年后只在县里做个办事员。

陶侃很会当官,很会把握机会。一年冬天,鄱阳郡孝廉范逵投宿陶侃家。家里来客了,陶侃作为主人自然得上硬菜。可隆冬季节,陶侃自己家都揭不开锅,更别说招待客人,何况范逵带的随从马匹那是相当多。

幸好陶侃有个头发长见识也长的母亲湛氏。

陶侃将母亲的长发剪下,做成两把假发到集市上卖掉,打上几壶酒,买来精美菜肴;把房梁上的柱子拆掉几根,劈成干柴,给范逵取暖;将每天睡觉用的草席铡碎给范逵的马当饲料。不但把范逵招待得极好,连奴仆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

第二天范逵离去的时候,陶侃竟然在冰天雪地里送了百余里,都不愿回去伺候老母亲。

陶侃为何如此尽心招待只是孝廉、没有任何实际官职的范逵。因为范逵是当时的民间意见领袖,凡是经其手推荐的人,无不飞黄腾达。

陶侃前前后后的招待送行,范逵都看在眼里,就问陶侃:兄弟,想调到郡里去吗,“卿欲仕郡乎?”

陶侃终于等到了这句话,连忙回答,“欲之,困于无津耳”,想,当然想往高处走啊,只是苦于没人给指个路、带个话。

范逵拍拍陶侃的肩膀,放心吧,哥们儿,回家等好消息。

等范逵到了郡里,极力向郡守张夔推荐陶侃,毕竟一顿饭把人家老母亲的头发、房子的顶梁柱、床上的铺盖卷都给吃了,陶侃的这份孝心必须回报。

张夔也很办事,马上提拔陶侃当了督邮,并领枞阳县令。督邮可不是个小官,当年能逼得刘备刘皇叔辞官跑路。陶侃从县里的一个小科员,坐火箭升到郡里的大干部,那顿饭功不可没。

陶侃在任上干得不错,不久就升为郡主簿。冬天似乎是陶侃的幸运季,又是一年大雪纷飞,张夔的爱妻生病了,要到几百里之外去接医生。天寒地冻,张夔的僚属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想去。

陶侃又看到机会了,首先做了极为正确的政治表态,“资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张夔大人就是咱们的爹,张大人的老婆就是咱们的妈,爹妈生病了,子女能不尽心照顾吗?

一番慷慨激昂后,陶侃立马顶风冒雪,去接医生为干娘治病,张夔必须感动得稀里哗啦,后来举荐陶侃为孝廉。

被张夔举荐为孝廉,是陶侃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孝廉是做官的正途,而之前陶侃只是吏员出身,虽然在郡里吃得开,但是上不得台面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孝廉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编制,而吏员顶多只是工勤身份。脱胎换骨的陶侃,对干娘的一片孝心,果然没有白费。

很会照顾领导,关键时刻能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所想的陶侃,官运自然是一路亨通,最终做到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加羽葆鼓吹,封爵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又赐绢八千匹。开牙建府,大吏封疆,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从官位上看,陶侃和曹操、诸葛亮没有太多区别,但就谋事担当而言,说陶侃是孟德、孔明合体,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东晋苏峻祖约之乱中(这次变乱的经过,详见“历史上不能过一步的“雷池”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该不该过”一文),在儿子都被叛军杀掉的情况下,陶侃愣是因为没当上辅政大臣对朝廷心怀怨恨,不愿出兵勤王,后来在温峤庾亮等人的一再请求下,才勉为其难就任平叛军统帅。在平叛的关键时刻,陶侃竟然一度因粮草接济不上,要撂挑子不干,又是在温峤等人的苦苦劝诫下才坚持到最后。

这显然不是曹操、诸葛亮的做派。曹操的“机神明鉴”,谋的是全局;诸葛亮的“忠顺勤劳”,为的是天下,而陶侃只是要保住官位,富贵一生,平安落地,安度晚年。

如此之人,竟能得到“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的高度评价,由此可见东晋之偏安苟且、不思进取,恢复中原、重返旧都也只能成为朝廷无法实现的梦想。喜欢当官、更会当官的陶侃,却有个不想当官、更不会当官的曾孙,这就是吟咏着“归去来兮”,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

有了五柳先生,陶家的族谱上才多了些风骨,少了些阿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不想父子相残的后赵皇帝石虎 如何走上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石虎皇帝烤妃子,赵子龙一生败过吗,赵子龙最后一战在哪里

    中国人在反思历史时,提到最多的可能是两句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用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的错误,走好脚下的正确道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石虎虽不是汉人,却很认同这个道理。石虎得了天下,立大儿子石邃当太子后,经常对群臣说,“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灭,故使朕得至此,如朕有杀阿铁理

  • 曹操为了当岳父将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禅娶了谁的女儿,汉献帝是刘邦的第几代,汉献帝的儿子

    曹节的一生几乎就没有什么快乐,丈夫献帝把她看成卧底,兄长曹丕厌恶她不合作,世人又讥讽她是曹操奸贼的女儿,活受罪是应该的。身在王室,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悲哀。身为魏王曹操的女儿,也是如此。不过曹操的女儿都不是凡人,个个都挺有个性的,尤其是清河公主。清河公主是曹操的女儿,比起几个姐姐,清河算是幸运的。当

  • 三国第一传奇-张辽八百破十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关云长》张辽剧照三国第一传奇莫过于张辽八百破十万,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后人大概争论了N次,我这一次也献献丑,结合陈寿的《三国志》和老罗的《三国演义》给大家描述一下大概的情况~《三国志》的真实性比较强,《三国演义》的语言描写的比较好~,喜欢…《关云长》张辽剧照三国第一传奇莫过于张辽八百破十万,他到底

  • 李儒真是董卓的女婿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不少的人都说董卓有两个女婿,一个是牛辅,另一个是李儒,而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以及后汉书里都有记载,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却独独没有记上一记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可是李儒真的是董卓的女婿吗?这有疑问了。在三国演义中李儒首次登场是“卓婿谋士”李儒,在这里…不少的人都说董卓有两个女婿,一个是牛辅,另一个是李儒,而在

  • 汉惠帝刘盈:观人彘而罢朝的仁弱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汉惠帝的皇后,汉惠帝儿子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病逝,17岁的刘盈继位,也就是汉惠帝。惠帝出生在公元前211年,当时刘邦还只是亭长,兵荒马乱,日子并不好过,从小和姐姐鲁元公主随母亲下地干活。父亲起义后,跟随全家长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楚汉战争爆发后,和姐姐鲁元公主跟着父亲一起逃难,刘邦为了马车能逃得快些,把姐弟俩踢下

  • 汉文帝刘恒:一位孝顺节俭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文帝的节俭,以孝治天下的朝代,汉朝以孝治天下

    薄姬与刘邦是半路夫妻。这个女人,原是吴国人,貌美。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吴国的魏豹自立为王,强娶了这个女人。后来魏豹战败,做了刘邦的俘虏,这个女人也作为战利品被刘邦纳入后宫,但刘邦并没有马上宠幸她,她只好终日埋头做针线活。一次,刘邦在宫中遇见了她,很喜欢,便提拔她为“姬”。也该她走运,她很快为刘邦生了

  • 姜维有什么样的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姜维生于202年,这时候是曹操确定地位的官渡之战的第二年,距离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还有六年。姜维的父亲是魏国官员,大概在姜维15岁左右的时候,为了镇压羌、戎族的叛乱,不幸战死。因为死在沙场的缘故,魏国赐他的儿子姜维中郎职务,可谓少年得志。那么…姜维生于202年,这时候是曹操确定地位的官渡之战的第二年,

  • 换一种角度看赵云 赵云的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笔者也看了很多兄弟讨论赵云才能的文章,有的从演义的角度,有的从史书开始,但基本上比较认同赵云政治才能比较出众,而军事才能就比关羽张飞差的远,在三国里也就算一个中上的样子,勉强可以成为出色。余颇不赞同,但史料中又确实找到太有利的证据。今天就换…笔者也看了很多兄弟讨论赵云才能的文章,有的从演义的角度,有

  • 历史上的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兄弟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侯惇和夏侯渊水大,夏侯惇和曹仁什么关系,夏侯惇与夏侯渊是什么关系

    夏侯兄弟是《三国演义》中的风云人物,既是曹操的手足兄弟,也是曹操的得力干将。打起仗来甚是勇猛。小编今天说一下历史上的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兄弟的关系。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的大家族,当时乱世已经开始了,为了寻求发展夏候氏便联合…夏侯兄弟是《三国演义》中的风云人物,既是曹操的手足兄弟,也

  • 朱棣的靖难猛将:看似无奇才 却成就一番帝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方孝孺,朱棣靖难有多少兵马,朱棣靖难之役为何成功

    明成祖朱棣是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大帝,他统治的时期可以说是明王朝的巅峰时期。但是朱棣登上皇位的方式却不是那么光彩,发动靖难之役,依靠武力把自己侄子赶下台,以藩王之身承得大统。在靖难之役中,朱棣的身边有一群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以姚广孝为代表的靖难功臣,这些人里面,说到猛将,当属后来的封爵的四公十三伯。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