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炎帝是三皇之一,黄帝仅为五帝之首,这是为何?

炎帝是三皇之一,黄帝仅为五帝之首,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33 更新时间:2023/12/11 5:10:04

炎帝黄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者,自古就受到后世子孙的敬仰和崇拜。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为何最终炎帝成了三皇之一的“地皇”,而黄帝仅为五帝之首?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周朝的《国语》认为炎黄不仅同一时代,而且两人还是兄弟,父亲都是少典。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炎帝丧失一定道义,因欲侵略诸侯导致诸侯投奔黄帝,炎黄二帝交恶,后来炎黄二帝爆发阪泉之战,黄帝战而胜之,尽管炎黄和好,但却显示出黄帝道德节操更胜一筹。

三皇五帝,是中国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三皇所处年代都应该早于五帝年代。根据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的新成果,结合文献材料,学者对三皇五帝的时代做了比较具体的界定,认为三皇时代是“以石为兵”的新石器时代,要远远早于五帝时代。

然而,三皇在前、五帝在后,为何炎黄二帝却会爆发阪泉之战?炎黄二帝爆发战争,说明处于同一时代,且黄帝比炎帝更有道德节操,又为何炎帝是三皇之一,黄帝却成了五帝之一?

其实,历史上的炎帝,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固定称号。

由于《史记》没有关于“三皇”的记载,所以唐朝司马贞总结前人材料,写了《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增补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其中,关于炎帝来源记载如下:

女娲氏没,神农氏作。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炎帝)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后来,由于在农业推广上的杰出贡献,因而称神农氏。在此之后,神农氏炎帝才尝百草、制医药等。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直到炎帝榆罔时,轩辕黄帝兴起,结束了炎帝天下。

炎帝帝克在位时,东夷人骚扰和入侵神农氏东部边境,十七岁的姜榆罔奉命驻守旧都伊川,并且在那里筹建军队,与东夷人作战,多次击败敌人,受到帝克的多次表扬和嘉奖。帝克去世之后,榆罔成为新一代炎帝。

但榆罔继位之后不久,直到轩辕氏兴起,炎帝部落越来越衰落,以至“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为了天下和平,百姓安居乐业,轩辕氏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但其中蚩尤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轩辕氏也不行。

这时,炎帝榆罔想进攻欺压诸侯,复兴炎帝王朝,但诸侯却都向轩辕氏臣服了,炎帝与轩辕氏发生严重矛盾。若干年之后,轩辕氏励精图治,整顿军旅,最终跟炎帝榆罔爆发阪泉之战,“三战,然后得其志”。在此之后,轩辕氏联合诸侯打败蚩尤,取得逐鹿之战胜利,于是诸侯都尊轩辕氏为天子,取代神农氏的地位,即“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笔者认为,轩辕黄帝兴起,取代炎帝帝位,应该是上古一次权力更迭,犹如后世王朝更迭一样,血腥暴力必不可少。史书中充满了黄帝“以德服人”,应为后世美化之词。至于《国语》等部分史书将炎黄二帝描述成亲兄弟,且以黄帝为中心记事,重点还是突出美化周朝王族始祖黄帝。

总而言之,榆罔是最后一任炎帝,轩辕黄帝打败的炎帝,是炎帝榆罔,而不是尝百草的神农氏炎帝。根据《三皇本纪》记载,神农炎帝要比黄帝早了500余年,由于杰出贡献,因而被后世尊为地皇,也是上古继燧人氏、伏羲女娲之后的最后一位皇者。黄帝一统天下之后,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三皇时代结束,五帝时代开始,黄帝也就成了五帝之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他的晚年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次政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渊在诸多开国皇帝中,存在感较低,从晋阳起兵的那一天,李世民的光环就时刻围绕着李渊。为了逼迫李渊起兵反

  • 三国时期,能答应第一悍将吕布的武将分别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我说三国时期是咱们中华最令人痴迷的一段时期没错吧,那段历史令人向往,各路文臣武将横空出世。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三年,吕布兵败徐州被困下邳,最后在白门楼被曹操先缢死后枭首,一代枭雄背负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专捅义父”的恶名,结束了他精彩而又

  • 历史上李宪让皇帝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他这么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皇帝当中,有的英明神武,在位期间将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也有的昏庸残暴,让国家走向衰弱甚至覆灭。上文是以德行、能力、政绩等方面的水平对皇帝进行评判和划分。

  • 朱棣在建文帝登基后入京朝拜时,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传位太孙朱允炆。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建文帝登基后,因为叔叔们屏藩各处,势力很大,对皇权产生威胁,于是听信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朱棣作为朱元璋当时年龄最大的儿子,成为削藩的热门。建文元年二月

  • 对曹操忠心耿耿的大将许褚,为何没入选五子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东吴、蜀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名人猛将也是辈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许褚的实力三国鼎立之初,曹魏声势最大,毕竟坐拥大一统的安定后方,手下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但是就有这么一位,论武力不输五子良将中的于禁和乐进,论资历比他老得更没有几人。那么为什么他没有入选五子良将呢?今天我

  • 刘彻是庶子还位居第十,汉景帝传位给他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嫡长子继承制起源于西周,是宗法制度的核心,“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被坚定不移地沿用了三千年,成为王朝不可撼动的铁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彻继位为帝,是中国的幸运,打出了中国的威严,打出了汉族的雄壮,但探讨汉景帝晚期历史,却又能看到刘彻能够继位为帝,并非必然,而是由一些偶然事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为何手下的士兵也一呼百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是让大唐王朝走下神坛的猛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安禄山在755年起兵反唐,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从此,大唐王朝风雨飘摇,再也没有重新走入正轨。后世人将安史之乱的爆发归咎于安禄山的野心,因为他不满足于做臣子,他想做皇帝。可问题是,一个人的野心就算再大,也需要实力才可以实现。

  • 曹操至死都没有称帝的真相是什么?与曹丕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奸雄”,集狡猾奸诈与雄才大略于一身,实在无人可比。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公元219年,被封为前将军的关羽在安置好荆州后方后,他率领大部分驻扎在荆州的蜀汉大军围攻了襄樊两城,当时关羽主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进攻,他一边据城坚守,一边向曹操求援。曹

  • 北宋词人王禹偁经历了三起三落,他的诗词蕴含着怎样的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点绛唇·感兴》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宋代词人王禹偁传世的唯一词作。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北宋诗人王禹偁的相关内容。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点绛唇·感兴》这首词,一改宋初词风的柔靡,写得清新自然,毫无

  • 三国时期的七位武卫将军分别是哪些人?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三国时期,除了曹魏,东吴也设立了武卫将军一职,职责和曹魏基本一致,都负责皇帝和都城的护卫工作。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有七位“武卫将军”:许褚上榜,另外六位分别是谁?一、许褚首先,根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