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施琅晚年骄纵跋扈康熙却并没有治他的罪,这是为何?

施琅晚年骄纵跋扈康熙却并没有治他的罪,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84 更新时间:2023/12/14 5:49:55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其在位期间大清帝国几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历数凉国公蓝玉之罪,将其斩首后,剥皮囊草。因为蓝玉案,有1.5万人死于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其中不乏冯胜、傅友德、王弼等开国功臣。如果说蓝玉之死,是因为其“确实有罪”,但傅友德、王弼等人的死,足以证明:朱元璋在刻意诛杀功臣。和朱元璋相比,中国古代另一位著名的皇帝,并没有大开杀戒,此人就是康熙。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第三次南巡,到南京明孝陵拜谒朱元璋,并且用“治隆唐宋”四个大字来评价朱元璋。的确,明朝虽然被清朝所替,但康熙对朱元璋,却十分敬佩。康熙和朱元璋,二人都是雄才大略之君,都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也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盛世。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康熙始终不愿多杀一人,尤其不愿意诛杀功臣。

举个例子,朱元璋时期的两任宰相李善长胡惟庸,最终都死于朱元璋的屠刀之下。而在康熙时期,最权倾朝野的“宰相”当属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人不仅为康熙立下大功,且都是皇亲国戚,虽然二人最终都获罪,但康熙只是将他们囚禁,并没有杀他们。不仅仅是对待文官,对待武将方面,康熙亦如此。

康熙二十三年,台湾郑氏终于臣服于清朝,康熙收复台湾,举国欢庆。在统一台湾过程中,最大的功臣,当属施琅。施琅,原本是明朝旧将,先后三次背叛旧主,最终被康熙所用。施琅率兵攻打台湾,逼台湾郑克塽(郑成功之孙)投降,为国家统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军功卓著,被康熙封为靖海侯。

施琅晚年,非常嚣张跋扈,多有“蓝玉”的风格。有大臣举报,所施琅在治理台湾期间,抢夺民田,贪污受贿等,康熙并没有将施琅问罪,而是对满朝大臣说:

自古以来,恃功骄傲,此理势之必然。

然后,康熙对施琅提出批评,让他“慎言慎行,避免授人以柄”。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康熙得知,施琅要把康熙赏赐给他的“御书”做成御碑,并且还要在家门口盖一个“御碑亭”。康熙立即派人通知施琅(注意,不是下旨,是派人通知,属于非官方,为保全施琅的面子),让施琅不要“于公所立碑,借端招摇”。施琅因此立即拆掉石碑,但颇为遗憾。

两年后,施琅回京,御史们纷纷写好了弹劾施琅的奏折,准备交给康熙。康熙对大臣们说:“施琅来到京城后,你们都不准弹劾!”康熙安排大臣们到宫门外迎接施琅,又安排侍卫扶着施琅跪拜自己,这是一种莫大的礼遇。施琅在路上,早就听到风声,担心康熙不信任自己。康熙安慰施琅说:

“朕思寇乱之际,尚用尔勿疑;况天下已平,反疑而勿遣邪?”

康熙的意思是说:当初派你攻打台湾,很多人都反对,我却不怀疑你;现在天下已定,我还怀疑你干嘛?施琅听闻后,非常感动,承认自己确实有诸多不法之举,并且认为自己年事已高,请求告老还乡,归还兵权,让康熙放心。康熙却拒绝了,康熙说:“将军用脑子,又不是用力气,你虽然年迈,朕还是信任你的!”施琅最终病逝在任上,得以善终。

在封建社会中,功臣立下大功之后,难免骄奢跋扈,甚至知法犯法,最后被诛杀者不计其数。康熙和施琅的例子,足以证明,康熙不想诛杀功臣。有学者称,康熙不杀功臣,这是康熙和朱元璋最大的区别。康熙虽然不是汉人,但他深谙孔孟之道,对“仁”字运用到极致。康熙不像他的孙子乾隆,满口的“仁”字,内心却十分严酷。康熙的谥号是“仁皇帝”,康熙的举动,对得起这个谥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自成在北京城里只做了42天皇帝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做了什么,李自成有机会做皇帝吗,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做了什么

    李自成为什么当了42天皇帝就被赶下来,李自成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李自成都做了什么荒唐事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代末期,百姓水深火热,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欲将崇祯赶下来,开创出新的王朝,而李自成作为其中势力之一,也是对明代政权威胁最大的势力之一,李

  • 从皇后到太后再到公主,杨丽华的身份为何会有如此奇特的转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妃是不是如意公主,独孤伽罗女儿杨丽华,杨丽华的真实历史是谁的女儿

    杨丽华出生于豪门世家,却一生命运周折;她的身份多变,从太子妃、皇后到皇太后,最后又变成了万众瞩目的公主,身份变化极其特殊;她的夫君、父亲、弟弟都是皇帝。她就是一位命若流水的奇女子,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杨丽华的故事。杨丽华出身于一个豪门世家,她的父亲是时任北周上柱国、大司马的杨坚,母亲是北周太保独

  • 仁义之君,伪君子,哪一个才是刘备的真正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是假仁假义还是真君子,凤雏看透刘备假仁义,为什么刘备是假仁义

    说起刘备,众所周知,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也被称为“先主”。也是三国里最复杂最难以描述人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现代有不少人觉得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毕竟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常常哭鼻子。比如在刘备与赵云分别时,他与赵云执手相看泪眼,忍不住泪流满面;送别徐庶时,刘备

  • 丢失荆州后,刘备等了一年才发兵夺回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最后夺回荆州了吗,刘备的白毦兵,刘备为什么失去荆州

    有人说:一部荆州史,半部三国史。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三国时期,荆州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魏蜀吴三国均不愿轻易放弃,三方围绕荆州的争夺极为激烈,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的两场,便全部是围绕荆州展开的。那么,在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之后,刘备不立即抢夺回来,而是

  • 历史上李广难封真的是因为他时运不济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什么李广难封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难封的原因

    李广(?~前119年),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一千多年来,文人墨客热衷于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无比同情李广命运,感慨李广怀才不遇、时运不济,痛恨汉武帝忽视良才。然而考古发现的一批批敦煌汉

  • 历史上宋皇后曾触怒赵光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光义儿子,宋皇后,赵光义篡位为什么没人反对

    宋太祖,名赵匡胤(公元927—976年),后周殿前检点,在“陈桥兵变” 中被拥立为帝,宋朝的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宋皇后是赵匡胤的第三任皇后,原本是河南洛阳人,她的父亲名叫宋偓。宋偓是后唐天德节度使宋瑶的孙子,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他娶的就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儿。宋皇

  • 李建成拥有着东宫六率,但为何还是输给了秦王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东宫六率有多少人,李自成对待明朝妃子,唐朝东宫十率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震惊后世的玄武门之变终于发生了,其结果就是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从而逼迫唐高祖李渊立他为太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建成拥有着东宫六率,但为何还是输给了秦王李世民?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东宫六率?所谓的“东宫六率”就是太子的直属卫队,他们分别是太子左右卫率(

  • 吕雉、武则天、慈禧谁最厉害 谁是真正的统治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厉害女性角色,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统治过当朝的三位女性统治者,她们分别是吕雉、武则天和慈禧。吕雉吕雉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她的聪明才智在历史上绝对是数一数二。但是,在吕后之前,汉军被匈奴打败,自吕后起开始和亲,我华夏民族耻辱的开始。更有甚

  • 真实的潘金莲并不狠毒 与大郎白头到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若有机会,可以去历史上潘金莲和武大郎所在的河北省清河县实地探访一番。原本是善良贤妻的潘金莲在小说中成了通奸杀夫的淫妇,原本是文武双全玉树临风的清廉县令武大郎在小说中成了“三寸钉、枯树皮”。潘金莲因《水浒》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里,她更跃为“女一号”。按书中所写,她是所有女子中生的最

  • 关羽失荆州:刘备借机除掉结拜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与谁结拜为三兄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刘备和关羽张飞真的结义了吗

    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