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项羽的性格充满矛盾?这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吗?

为什么说项羽的性格充满矛盾?这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39 更新时间:2024/2/4 19:18:17

项羽是秦末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与刘邦集团为争夺政权而爆发了楚汉之争,世人总要把项羽和刘邦比较一番。刘邦和项羽的成败和他们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项羽是个充满矛盾的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项羽有远大的志向,却又是个目光短浅之人。在少年时候,叔叔项梁教他学书学剑,他不愿意学,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看这番话,项羽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当项梁教他兵法的时候,他却“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他的矛盾性格已经开始体现。

秦始皇出游的时候,项梁和项羽一起去看,项羽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也”,是多么地豪壮。可当若干年后,项羽进兵咸阳,称帝统一天下的机会就在眼前,他却说了一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为了回老家,放弃了最佳的建都地点,这多么像那些有钱了要回老家去显摆的乡下暴发户。而且,他不是一走了之,“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烧光、杀光、抢光,这又是强盗思维了。因此,战无不胜的西楚霸王,被后人称为“战神”的项羽,在韩信眼中,却只是“匹夫之勇”。在《淮阴侯列传》里,韩信评价项羽:“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羽是贵族出身,从小有远大志向,但更多时候表现的却像一个目光短浅的“匹夫”。

仁慈而又残忍,多情而又无情,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颇为奇怪地集于项羽一身。可能我们无法想象,西楚霸王是个仁慈之人,但当时人们都是这样评价他的,范增说“君王为人不忍”,王陵说“项羽仁而爱人”,陈平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韩信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有人认为是他的仁慈。还有一次,他抓到了刘邦的家属,他把刘邦的父亲架在锅上威胁刘邦,但刘邦不为所动,说我们曾约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煮你的父亲的话,记得分我一杯羹。项羽居然也就没有杀掉刘邦的父亲,后来又把他送还给了刘邦。部下有了疾病,项羽往往哭着亲自分给他们饮食。从这些表现来看,项羽是个仁慈的人。项羽也是多情的,被围垓下,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历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自刎乌江前的赠马送头,也是何等情义拳拳。

可是,项羽又是一个极端残忍无情之人:刚起事的时候,项羽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章邯率秦军投降后,由于秦军降卒私下的几句议论,就“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进入关中的“屠咸阳”“烧秦宫室”。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是“所过无不残灭”。至于烹死一些诸如讽刺他“沐猴而冠”的“说者”一类的人,就更是不当一回事了。

项羽恭敬爱人却又嫉贤妒能。他对部下很好,但又不能任用真正有才能的人,韩信、陈平投奔了刘邦,就连老部下英布也背楚归汉。王陵说他“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韩信说得更清楚:“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羽平时待人很好,很有礼貌,但部下立了功劳,应当封赏的时候,项羽却又舍不得,所以人们并不依附他。

项羽轻信又多疑。项伯几次做出错误建议的时候,他都轻易地听信了。鸿门宴前,项伯私至敌营,泄漏军情,还与刘邦做了儿女亲家,反过来就为刘邦说好话求情,项羽对此竟一点疑心也没有;宴会上项庄舞剑,项伯“以身翼蔽沛公”,项羽听之任之。对一心帮助他的范增,他却又特别多疑。刘邦采纳陈平的反间计,项羽便“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请辞,项羽毫不犹豫地“许之”,结果使得范增“疽发背而死”。

项羽处处想表现出超出别人的风度,楚汉战争中,刘邦处于下风时,往往会好言求和,项羽每次都很“大度”地答应,好几次失去了消灭对手的绝佳机会。但项羽另一方面却又刚愎自用,心胸褊狭。分封天下时,项羽“恶背约,恐诸侯叛之”,但又不能做到公平公正,而且派人杀死“义帝”,使得天下诸侯纷纷背叛。

项羽斩杀宋义,领兵救赵的时候,当机立断,很等果决;鸿门宴上却又表现地优柔寡断,全无主见。

总之,项羽的性格是充满了矛盾的。纵观他一生:生于秦末乱世,率江东子弟起兵,横行天下,曾一度裂土封王,决定着天下的命运,却最终因为自身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酿成了令后人感叹不已的人生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司马懿能够笑到最后 司马懿到底有什么优点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历史上,司马懿为什么能笑到最后?司马懿到底有什么优点存在?东汉末年分三国。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英雄人物。例如神机军师诸葛亮。他是刘备账下的第一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然而诸葛亮从出山到最后病死。唯一是他对手的就是司

  • 与生母赵姬断绝母子关系,秦始皇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因统一中国名垂青史,而他的母亲赵姬却因私生活糜烂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秦始皇生母赵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帝太后”,然而她与儿子秦始皇嬴政的关系实在谈不上融洽,秦始皇亲政后,不仅将赵姬囚禁于雍城,更是与其断绝母子关系,甚至不惜为此诛杀了二十七位进谏大臣。而秦始皇之所以

  • 西汉名将彭越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楚汉战争时汉军著名将领。在辅佐汉高祖刘邦灭楚建汉中,功勋卓著,被封为梁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末,彭越纠集一群穷哥们打渔为生,兼职做剪径抢劫的勾当。陈胜大泽乡揭竿而起推倒反秦的多米诺骨

  • 胤禩嫡福晋死后被雍正挫骨扬灰 雍正为什么对她如此憎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胤禩嫡福晋和雍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胤禩嫡福晋和雍正之间有什么过节?雍正为什么在她死后挫骨扬灰?雍正为什么对她如此憎恨?曾经热播的清宫穿越剧《宫锁心玉》中女主角晴川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穿越的现代女孩与康熙的第八子胤禩上演了一幕古今爱情大戏。其实历史上晴川的原型胤禩的嫡福

  • 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武力由强而弱的转折点。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起安史之乱,我们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安禄山,而不是史思明。在名气上,安禄山比史思明名气大很多,这并非说史思明不如安禄山,而是安禄山的风头太大。安禄山长得又肥又胖,经历也

  • 一生都在求取功名的战国吴起,最后为何惨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是兵家代表人物之一,与孙子齐名,二人并称“孙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吴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吴起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既有被后人称颂的赫赫战绩,也有被人斥责唾骂的残忍行为,最终在楚国推行改革,却落得惨死人手的结局。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不

  • 方腊如果能成功一统天下,最后是什么场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方腊(?—1121年10月6日),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人,一说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方腊从北宋徽宗赵佶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1月1日)举起义旗,到宣和三年八月二十四日(1121年10月6日)被凌迟

  • 关羽败走麦城被杀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不派兵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和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刘备在做什么事情?关羽被杀,刘备为什么迟迟不出兵救援?“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流传最广的情节,塑造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的“兄弟情”,奠定了蜀国进入“三足鼎立”的基础。关羽是三兄弟中最早牺牲的,在他大意失荆州后,

  • 天才少年汉昭帝,为何20出头就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年纪轻轻就登上了帝位的天才少年,他就是著名的汉昭帝。不过非常不幸的是,汉昭帝20岁出头就去世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很多小伙伴都觉得非常可惜,毕竟20岁出头的年纪,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也正是身体强壮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就驾崩了呢?除此之外,不少网友也觉得非常疑惑,她年纪轻轻的就

  • 谢朓有何才能?被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奉为偶像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诗人,大家一定会想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毫无疑问,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水平相当之高,值得被一代代后人作为偶像。不过,这两人心中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仰慕对象,那便是南朝诗人谢朓,因为和年纪更长的诗人谢灵运同出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