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在霸占弟媳杨氏的时候 长孙皇后为什么不加以劝阻

李世民在霸占弟媳杨氏的时候 长孙皇后为什么不加以劝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95 更新时间:2023/12/29 7:15:34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原配妻子,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的时候,长孙皇后为什么不劝阻李世民?

李世民是依靠玄武门之变,攀上人生巅峰的,虽手段不光彩,过程也很惊心动魄,好在“结局好,一切就都好”。

由于李世民不仅只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利,也用实打实的个人成就和历史贡献,而得到后世的认可和赞美,并一跃成为了历史的红人。

惋惜:人红是非多!李世民这前脚刚压下“玄武门之变的葫芦”,后脚就有升起了“霸占弟媳杨氏的瓢”。以至于有人都宣称:就是因看中了弟媳杨氏,李世民才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发动玄武门之变的。

对这种说法,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了解,纯属“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操作,根本不足信!却能从中看出来,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给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尴尬。那么为何李世民要如此?

理由有很多,比如有从家族背景入手的:杨氏由于是弘农杨氏出身,所以李世民霸占的其实不是弟媳,而是人家背后的资源。毕竟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需要安抚各方势力,面对门阀贵族,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让杨氏从王妃升级为皇妃,就是如此!

还有从个人恩仇上分析的:由于李元吉几次想杀李世民,表现得比李建成都积极,所以李世民最恨弟弟李元吉,霸占杨氏(李元吉的王妃)无非是为了报仇。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理由,而以上这两种观点,是最有说服力的。不过笔者却有个疑问:皆知李世民跟长孙皇后,堪称帝王中的“模范夫妻”,感情非常深厚。而长孙皇后,又是著名的贤德皇后。

如李世民想杀魏征时,就是被长孙皇后劝住了,而李世民也最听长孙皇后的劝告。那么为何当李世民霸占弟媳,做出这种自毁名节事的时候,长孙皇后却不出面劝阻,甚至,连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其一:身份改变造成

恐怕这是最容易想到的。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是皇子身份,所作所为都围绕着如何能当皇上。杨广当年不也是如此吗?自娶了萧后(萧美娘)之后,杨广一直很乖,表现得异常克制,总跟萧后以恩爱夫妻面貌示人。

可当隋文帝前脚刚驾崩,杨广当晚就霸占了老爸的爱妃:宣华夫人。(《隋书》:太子(杨广)遣使者赍金合子,帖纸于际,亲署封字,以赐夫人……诸宫人共逼之,乃拜使者。其夜,太子烝焉。)

因此参考杨广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得出“身份改变造成”的这个结论。也就是说,李世民被压抑得太久,这猛然成功,一时间就忘乎所以了。

长孙皇后理解李世民的这种宣泄心情,所以干脆玩失踪。当然也不能排除自保因素!毕竟李世民当了皇上,万一因劝阻,而没被册封为皇后,那就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

且后面还有史料支持这一观点:长孙皇后曾亲自替李世民寻找后宫佳丽,她选定了郑仁基的女儿,聘礼都下了,就差迎入宫门。

哪料魏征却站出来阻止,言称:郑仁基的女儿,早已许配给了一位叫陆爽的人。所以皇上大哥,你这可是要强娶别人的老婆。我魏征是为了皇上大哥您好,才不得不如实禀告,当这个恶人。(《旧唐书》:今郑氏之女,久已许人,陛下取之而无顾问,播之四海,岂为人父母之义乎臣所传闻,或未指的,恐亏盛德,情不敢隐。)

看完这段史料,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身份改变后的状况——没办法,自古如此。

其二:魏征说出实情

皆知,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一度想立弟媳杨氏为皇后,却再次遭到了魏征的阻击。且魏征的原话说得非常难听: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

意思就是说,皇上大哥您一直都自比上古贤君,却为啥被辰嬴这种坏女人冲昏头脑了呢?

关键点:辰嬴。她是秦国美女,先嫁给晋怀公,在晋怀公死后,又嫁给了叔父晋文公,并生出了公子乐。在晋文公死后,有大臣提议,让公子乐当晋国老大,但赵盾却坚决反对,认为辰嬴“淫也”,她儿子德不配位,不能当晋国国君。

显然,魏征是把杨氏比作辰嬴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疑问,因为杨氏既然被李世民霸占,且还给李世民生出了儿子李明,按理说身份应该尊贵,毕竟是李世民的女人。可为何身为臣子的魏征,却敢对对她这么“没大没小”?

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杨氏始终都没能成为李世民后宫嫔妃。既,李世民始终没给她名分。

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被废为庶人,连齐王府都被李世民恩赐给尉迟恭。而杨氏也随之失去王妃身份,成了庶人。

后来李世民坐稳了皇位,便追封李元吉为“海陵郡王”,杨氏也随之恢复为海陵王妃。

贞观17年,李世民追赠李建成为隐太子时,李元吉也被追赠为“巢王,谥曰刺”,这是李世民对李元吉最后的追封(赠),杨氏最终被定格在“巢刺王妃”。

所以,魏征这才敢把话说得那么难听,且李世民,也只能干瞪眼听着。毕竟,人家魏征说得有理!再者言,李世民想封杨氏为皇后,也极有可能是脑瓜子一热的结果。

但不论怎样,从魏征这句话中显然能看出来,为何长孙皇后不劝阻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了。

其三:长孙皇后为何不劝阻?

其一、李世民根本没有把杨氏,迎娶入后宫。皇后一贯主持后宫,是大姐大。这种情况下,长孙皇后如何能公开劝阻?最多只是枕边风,或是瞅没人的时候,恶狠狠拧李世民的耳朵罢了。

其二、李世民所谓的霸占弟媳杨氏,极有可能是发生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这同时也是笔者最认可的原因。

也就是说,玄武门之变后,杨氏和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一样,都遭到了囚禁。只不过后来由于长孙皇后去世,在机缘巧合下,李世民这才“霸占”了杨氏。

这点也能从曹王李明的出生时间上得到佐证。

李明是李世民和杨氏之子,被李世民封为曹王,但他的出生年份却不详,只了解他是在公元647年被封为曹王,死于公元682年。

一是,倘若李明真是出生在李世民的后宫,岂能没有出生时间?二是,长孙皇后死于公元636年,死后12年,李明才被册封。

因此笔者的结论是,不是长孙皇后不劝阻,而是所谓的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是发生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而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在玄武门之变结束没多久,李世民就开始动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徐达有几位子女?为何他去世后,徐家子女的命运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病中去世后,他的子女们有着怎样的命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达的一生共有四子四女。徐达死后,长子被囚,二子善终,三子早卒,四子被杀。长女做了皇后,次女和四女做了王妃,三女出家为尼。徐家子女,之所以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结

  • 孙权晚年为何将爱子赐死?背后究竟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孙权晚年为何将爱子赐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鲁王此人就是孙权的第四子孙霸,其母为谢姬。242年八月,在有司的奏请下,孙权册封孙霸为鲁王,同时让老臣是仪兼任鲁王的老师。当时,孙权只剩四个儿子在世,他最喜欢的就是孙霸,“是时鲁王霸有盛宠,与太子和齐衡”。孙

  • 李渊的儿子众多 争夺太子之位的人为何只有三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渊的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渊的儿子那么多,为什么斗得最凶的儿子只有三个人?其他儿子为何如此淡定?一,李渊的儿子多,但是,最有本事的就只有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是太子,地位尊崇,是要做皇帝的,任何一个想做皇帝的,都必须把李建成整垮,然后才有机会代

  • 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弟弟后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霸占他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齐王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明明可以后宫佳丽三千,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霸占弟弟的老婆?李世民到底有什么想法?公元626年7月,玄武门外。秦王李世民亲手杀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与此同时,正要逃跑的齐王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立斩于马下。随后李世民逼宫父皇李渊,并最

  • 萧何将韩信推荐给刘邦还断定她是将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如果没有千里马,那么伯乐也就没有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同理,如果没有伯乐,那么,千里马也就只能埋藏于平庸之马群。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有些人天生就擅于统兵,或许他们没有读过多少兵书,或许他们也没有所谓的作战经验,而一旦他们走向战场,就会化身为所向无敌的战神

  • 同样皇位都是抢来的 李世民的名声为什么比朱棣要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和朱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和朱棣的皇位都是抢来的,朱棣被骂那么惨,李世民名声为何比朱棣要好?李世民和朱棣有一个配合点,那即是皇位不是合法获得的,他们都是大唐和大明,的闻名天子,各有所长,不过在朋友们的印象中,由于财富疑问,朱棣被骂得比李世民还惨为

  • 历史上都有太子哪些选择了谋反?他们的动机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皇帝亲自确立的继承人,太子往往能够顺理成章继承皇位,成为帝国的下一任统治者,不过,也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举例来说,我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本可以顺利继位的太子选择谋反的事件,让

  • 朱祁钰死后为何没有被葬入帝陵?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坐落了明朝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园——明十三陵。众所周知,明朝一共16位帝王(不计南明),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范蠡说的这句话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整个春秋战国549年,能说得上全身而退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范蠡,他在历史上的故事很完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范蠡,越国复兴的灵魂人物,在勾践灭吴与争霸中原之后,事了拂衣去,立即远在他乡,留下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即“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似乎

  • 杜甫为何能被后人所敬仰?除了艺术成就,还与他的博爱精神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迷人的光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杜甫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区别于旁人的是,生前并不显赫,谢世后才声名远扬,并出现千家注杜之说。韩愈曾为他题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闻一多先生也这样高度评价杜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