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姜维​不断北伐,到底是为了什么?

诸葛亮和​姜维​不断北伐,到底是为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05 更新时间:2024/2/15 0:52:19

诸葛亮和姜维不断的北伐,根本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死后,诸葛亮先后六次出祁山,而后诸葛亮死后,姜维也兴师北伐不过讨伐活动成效甚微,屡次讨伐不仅并未影响到魏国根基,反而导致自己国库空虚,使蜀国成为三国中军事经济最差的一方。

三国鼎立

所以在中期即可预见其结果的情况下,精明的诸葛亮为何无休止的继续讨伐活动,是为稳定本国政治,安内必骧其外么?

首先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他们的战略是不一样的。蜀汉北伐从225年开始筹备,至262年为止,总共37年。诸葛亮当初分析北伐成功最基础的一个条件是待天下有变,历史的局势则每一年都在变化,不能把数十年的战略一概而论。而且国防策略是否正确还需要根据敌国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某个时期策略正确不等于一直正确。

诸葛亮为长期作战,在汉中实施屯田,又设立督农运粮。蜀军极盛时兵力十数万,郭冲认为诸葛亮在祁山时兵力八万,裴松之认同这个说法。合汉中驻防军,在诸葛亮时期蜀汉前线部队就已经超过十万,诸葛亮并无兵力上的劣势。特别是228年曹休于石亭大败,东线非常吃力。234年,孙权领十万攻合肥新城,陆逊、诸葛瑾令万余入江夏。说到综合国力消耗,曹魏并不亚于蜀汉,况且多线作战的曹魏会比较被动。

诸葛亮北伐

虽然国力悬殊,可是让敌人的主力部队找不到决战的地点和时间,一直进攻敌人薄弱的地方就变成了以强凌弱之势,空有蛮力而无处用就等于没用。单纯的罗列国力和人口,忽略全局战略才会认为蜀汉、孙吴无可胜之机。

认为诸葛亮为了情怀作战或转移内部矛盾,什么以一州之力伐九州或认为诸葛亮自不量力,这些人都是太小看诸葛亮的谋略了。诸葛亮从政治到军事都是一名实干家,怎么可能为了不切实际的想法而盲目进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割据陇西、凉州的战略拥有实现可能性。

姜维北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53年,费祎被刺。姜维开始掌控蜀汉兵权,他同年响应诸葛恪出兵北伐,当时司马师刚刚掌权,政权不稳,是非常有利的时期。隆中对所指天下有变,正是此时。结果司马师取虞松之计,行周亚夫故智,对诸葛恪避而不战,别遣关中主力进攻姜维,姜维因准备不足,兵粮用尽而撤退。这一次孙吴、蜀汉趁东关大胜北伐,从诸葛恪、姜维主观看来合情合理,然而尽管孙吴上下反对,蜀汉的张嶷诸葛瞻也不支持。再从结果看来,这一次进攻都是过于冒进了,徒劳损耗国力。

姜维北伐

总结蜀汉37年军事动向能够得知,在诸葛亮时期北伐最为有利,光是令曹魏增援雍州就已经能令其国力疲惫,令曹魏在雍州投入大量兵力,没精力对付公孙渊轲比能也是好事。诸葛亮夺取三郡以割据凉州也是最妥当最具有可能性的战略。蒋琬执政时期对国力有恢复之功,但并不是高明的战略家。司马懿北攻辽东时,蒋琬没能筹划大规模军事行动,错过一次机会,又企图从涪走水路进攻,行险计。费祎时期,国力仍旧平稳增长,姜维轻兵入羌也获得许多战果,还有重创曹魏的兴势之战,但司马懿发动政变时费祎没能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目光有限。

可无论如何,诸葛亮、蒋琬、费祎时期对蜀汉国力都没有明显的损耗,并不存在此三人令蜀汉国库空虚的说法。而自姜维起蜀汉才连年兴兵,且把战线全面由汉中移到武都、陇西,补给尤为困难,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能在祁山屯兵八万,姜维只能出兵四五万的原因,战线拉的太远。考其根本,姜维虽与陈衹关系不错,但手握重兵的姜维政治危机感比蒋琬、费祎都沉重,必须要通过军功来树立自己威信。其次姜维本是雍、凉之人,对当地人心、地形熟悉,若能在此地获得根据地,能有效建立起防线,好割据凉州。朝中因为陈衹病死,黄皓秉政,局势相当紧张,姜维在这局势上还有了段谷之战的劣迹,遭到谯周等本土势力不满,新上台的诸葛瞻亦对姜维反感,蜀汉面临着内部分裂,综合因素下才导致蜀汉国力大幅度下降,百姓面有菜色,其罪当在刘禅昏庸、黄皓奸恶、姜维好战、诸葛瞻无为身上。当时诸葛亮已死二十年,与他并无直接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忠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为何会被追封隋太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高祖和太祖是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最主要的两个庙号类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比如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这就是明太祖。但是,就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来说,庙号则是高祖。值得注意的是,杨坚的庙号之所以是高祖,而不是太祖,是因为他将太祖的庙号,追封给

  • 汉武帝得知霍去病射杀李敢 汉武帝为什么不追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武帝和霍去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霍去病胆敢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汉武帝得知后,汉武帝为什么一点表示都没有?汉武帝为何这样偏袒?西汉时期,一直受到匈奴的侵扰,要么主张主和,要么主张攻打。而汉武帝一生都在攻打匈奴,立在征服,因此出现了许多能人将军,大名鼎鼎的有卫

  • 太子朱标到底有多厉害 朱标不死,兄弟就不会出现内讧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太子朱标到底有多出色,朱标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兄弟们还会其内讧吗?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在家族中,朱标肯定有权威。在朱元璋的所有后代中,朱标有着绝对的权威,这是由朱标的地位和其自己的水平,还有朱元璋对他的宠

  • 与卫子夫一见钟情最后却逼死她,汉武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也是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后。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子夫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是卫家外戚势力的领头羊,由于卫子夫受到汉武帝恩宠,才有了之后的卫青、霍去病的功业。卫家以卫子夫起步,以卫青、霍去病的军功做铺垫,一时间权倾天下

  • 秦琼有什么过人之处能成为瓦岗军元帅,还能让李世民对他敬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关云长,隋唐秦叔宝。两人不仅勇武过人,更是义薄云天,为后人所崇敬。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秦琼是隋唐第十三条好汉,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六府,号称神拳太保。在同一时代,甚至还出现了悍将高奎给自己取绰号叫“赛叔宝”,弄得跟他对战的瓦岗英雄一头雾水:“你赛哪个叔宝?”高奎把胸脯一挺:“就

  • 古代皇帝和太上皇相比 两人之间谁是君,谁是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太上皇和皇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皇帝和太上皇相比,两人谁才是君和臣?两者之间差距很大吗?我们了解,皇帝是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在古代的历史上,也有太上皇的存在。太上皇一般是指已经退位了,但是还在世的皇帝的一个头衔

  • 宇文赟有多奇葩?他的突然暴毙存在哪些疑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赟是周武帝宇文邕的长子,宇文邕突然驾崩后,临危受命,成为北周第四位皇帝,后世对他的评价是荒淫无道、沉迷酒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有数百位皇帝,他们都被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困扰着。有的人,登基时年事已高,体力撑不起自己的野心,那么,他的难题就是如何面对岁月

  • 奇皇后是什么身份来历?她登基之后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自秦王嬴政称“始皇帝”起,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一共诞生了一千多位皇帝,与之相应地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皇后。在男权社会中,皇后也并不一定就是花瓶,她们也参与政治,甚至比男人手段更加“有魄力”。史上第

  • 汉武帝赏给霍去病几十车肉 霍去病为什么始终都没有分给士兵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彻和霍去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刘彻当初恩赐霍去病几十车的好肉,霍去病为什么最后都没有分给将士,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想的?在汉朝和匈奴交手的过程中,诞生了一位超级英雄,此人就是霍去病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会对匈奴造成毁灭性打击,让匈奴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 吕布帐下的首席谋士陈宫,为何宁死也不肯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陈宫宁死也不肯降曹操,只是表忠心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就要讲起他和曹操的一段渊源,陈宫和曹操也是老相识了,在还没加入吕布阵营时,他其实也是曹操帐下的一名谋士。曹操对他也是非常的器重,一是陈宫确实有谋略, 二是在讨伐黄巾军时,陈宫利用外交手段帮助曹操担任了兖州刺史,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