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史和演义有一定的区别 诸葛亮北伐有哪些异同之处

正史和演义有一定的区别 诸葛亮北伐有哪些异同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62 更新时间:2023/12/25 20:06:27

很多人都不知道诸葛亮北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正史和三国演义中的差别是什么?两者之间有相似的地方?

第一次北伐(对应演义一出祁山)

三国演义中赵云作为北伐先锋,“力斩五将”,和年轻的姜维打成平手,为我们展现了老当益壮的虎将形象。然而历史上是不存在这一事件的,因为当时赵云的部队和诸葛亮并不在一起,历史上赵云此时和魏国大将军曹真对峙在东边的箕谷,也就不可能作为北伐军先锋出战了。

至于街亭之战,历史上是有的。但是主将并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郃。当时司马懿远在荆州,又怎么可能出现在街亭呢?

空城计出于裴松之注引郭冲“条亮五事”的记载,但是裴松之指出其中逻辑性错误太多,是子虚乌有的。

在演义中姜维二次打败诸葛亮,最后因为天水太守临阵脱逃而被迫投降诸葛亮。实际上三国志只记载了姜维因为太守跑路投降诸葛亮,并没有记载姜维二次打败诸葛亮。

智取三城故事说得很精彩,诸葛亮夺取陇西三郡也的确是智取,但是此“智取”非彼“智取”。历史上诸葛亮兵不血刃夺取三郡,用的是“声东击西”,赵云的疑兵出斜谷,将曹真10万大军骗到箕谷,诸葛亮主力出祁山,三郡直接传檄而定。

第二次北伐(对应演义二出祁山)

演义记载和正史差不多,不过虚构了姜维诈降,费耀兵败战死,又设计在祁山打败魏国运粮管孙礼的情节。在正史中,诸葛亮攻打陈仓只打了不到一个月,曹真大军来支援陈仓,诸葛亮就直接撤退了。而且诸葛亮这次北伐并未出祁山,演义中的地理位置特别模糊,实际上祁山与陈仓距离是很远的,诸葛亮怎么可能同时二处用兵呢。

第三次北伐(对应演义三出祁山)

正史中这次北伐是和第二次北伐一脉相承的,几乎诸葛亮撤兵的同时,陈式率领一只部队夺取了魏国的武都,阴平。郭淮想要救援二郡,诸葛亮自出到建威击退郭淮,二郡从此划入蜀汉版图,此后成为姜维北伐的前哨基地,直到蜀汉灭亡,魏国才收复二郡。这也是诸葛亮历次北伐,唯一彻底夺取的区域。

演义中虚构了诸葛亮设计夺取陈仓,守将郝昭殉国。至于武都、阴平二郡也变成了诸葛亮亲自夺取,又识破司马懿的计策,大败张郃。最后说诸葛亮因为张苞身死而得病,因病退回汉中。

自卫反击战(对应演义四出祁山)

四出祁山实际上并不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北伐,而是自卫反击战。魏国大将军曹真因为诸葛亮多次骚扰边境,决定主动进攻蜀汉以绝后患。魏国来势汹汹,兵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国先锋夏侯霸受挫于兴势,最终因为天降大雨,栈道断绝,魏明帝下令曹真退军。诸葛亮派遣魏延深入羌中地区,魏延在阳溪大败郭淮,取得阳溪大捷。演义中,虚构了魏延因为对诸葛亮不满,擅自行动,被司马懿打败的情节。实际上司马懿与诸葛亮并没有碰面,更何况远在阳溪的魏延呢?演义中说曹真撤退之时诸葛亮乘机追击用劫塞之法,大败魏军,最后一封信气死曹真,随后与司马懿斗阵又大破司马懿。最后司马懿采用离间之计,后主下召让诸葛亮班师,诸葛亮用减兵添灶之法安然退兵。

第四次北伐(对应演义五出祁山)

演义中有“出陇上诸葛妆神”的故事,这里把诸葛亮活脱脱的写成了神棍。这段故事的原型是资治通鉴记载的上邽之战,其精彩程度其实不输于演义故事。诸葛亮出兵围困祁山,司马懿派遣大军救援祁山,诸葛亮分兵对祁山发起猛烈进攻,却亲率主力前往上邽麦区,司马懿部与诸葛亮擦肩而过。诸葛亮进入上邽麦区以后,打败郭淮,强割陇西小麦。诸葛亮夺取魏国小麦在历史上用的是调虎离山,而不是装神弄鬼。之后演义说司马懿在卤城又被诸葛亮打败,损失兵力三千。而这里实际上还缩小了魏军的战损。

据资治通鉴记载,卤城之战的结果是“甲首三千”,比者百度了一下甲首的意思,甲首意为伍长、小头目之类的,也就是说实际上卤城之战,魏军仅仅损失小头目级别的将领,就达到三千了。之后因为李严的原因,诸葛亮被迫撤退之时,设伏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郃。但是这里演义和正史记载有两点不同。第一点是演义中是司马懿预料到诸葛亮会设置埋伏,可是张郃坚持要追击司马懿。而据魏略记载,是张郃认为诸葛亮有埋伏不能追击,司马懿强行下令张郃追击,这可能有借刀杀人的意思。第二点是演义中张郃追击中的地点是剑阁,而正史中是卤城东北的木门道。

第五次北伐(演义中六出祁山)

正史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已经推进到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的渭滨,并没有经过祁山。演义虚构了五丈原之战,实际上自从卤城之战司马懿被诸葛亮打败以后,司马懿已经宁愿被嘲讽“畏蜀如虎”,也不出战了,演义中,诸葛亮病逝之前,为蜀汉大军留下了两条计策。第一条是用木像吓退司马懿,另一条是设计诛杀谋反的魏延。实际上这两条计策和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第一条计策其实是姜维想到的,而且姜维也没有用诸葛亮的木像,而是假装要主动进攻司马懿,司马懿才不敢追击。第二条计策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首先魏延没有反骨,其次魏延死于和杨仪的权力斗争,与诸葛亮真的无关。

演义中描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五次北伐和一次自卫反击战,只有第一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是从祁山出兵。而且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再加自卫反击战,只是局部战场的战争,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真正意义的北伐。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贺双卿:被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却因错误的婚姻毁了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有一位出生于书香门第,擅于吟诗作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在清朝时期,也有这样一位女子,有着“清代李清照”之称,因为才华而被后人尊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她出身于农民人家,却自学成才,留下饱含深情的创作。然而她的才华并没有为其带来命运的转折,从生到死,

  • 年羹尧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雍正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年羹尧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羹尧当初帮助雍正有功,又是雍正的宠臣,年羹尧为什么还被杀?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清代雍正四年,雍正皇帝让满朝文官每人写一首诗,这首诗的主旨是骂罪臣钱名世。结果,正詹事陈万策写得诗,被雍正评为第一名。陈万策写道:“名世已同名世罪

  • 出师表中诸葛亮都举荐过哪些人?最后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为了年少的后主刘禅和偌大的蜀汉基业,丞相诸葛亮可谓是操碎了心,在北伐前还写

  • 努尔哈赤盛宠她多年 死后皇太极却逼她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打败叶赫、哈达、乌拉等九部联军,布占泰被俘。努尔哈赤一直想分散各部势力,将布占泰释放,还拉拢布占泰,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布占泰。布占泰也礼尚往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弟弟,还将自己的侄女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才十二岁,阿巴亥七岁时父亲便去世了,由叔父布占泰抚养。努尔哈

  • 皇太极娶了姑侄三人 最受冷落却成了清朝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为了与明朝斗争,拉拢各部势力,蒙古科尔沁部也是其中之一。出于对政治的需要,公元1614年,科尔沁大领主莽古思将十六岁的女儿哲哲,嫁给努尔哈赤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率部下从赫图阿拉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扈尔奇山城,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婚后两人还算恩爱,但哲哲却一直没能怀孕,急坏了娘家人

  • 贵为皇后却未当成太后 生前受尽冷落死后被记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皇宫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十六岁的明武宗朱厚照迎娶皇后夏氏。夏氏,是军都督府夏儒的女儿,名字失载。夏氏容貌秀丽,性格温婉,被封为皇后。明武宗是明孝宗朱祐樘独子,两岁时就被立为太子,很得父母宠爱。明武宗从小就很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但围在他身边的太监太多,以刘瑾为首的“八

  • 张鲁是如何降曹北迁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曹操把持的东汉政权无暇顾及汉中,遂拜张鲁为镇民中郎将(一作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张鲁统治巴、汉近三十年。后来有人在地下挖到了玉印,众人都想要尊张鲁为汉宁王。张鲁的功曹阎圃劝谏道:“汉川的百姓,户口超过十万,财富很多而且土地肥沃,四面地势险固;上可以匡扶天子,那就成为齐桓公、晋文公之流,最差也

  • 吕后让他观看人彘被吓得半死 又逼他娶姐姐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盈是西汉的第二位皇帝,刘邦与吕雉的儿子。刘盈只在位七年,一生都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中,盛年即殁。刘邦一向风流,与吕雉成婚之前就与曹氏相好,生下长子刘肥。刘盈虽不是长子,但吕雉毕竟是刘邦明媒正娶的妻子。刘邦称王后将刘盈封为王太子,称帝后又将其封为皇太子。公元前211年,刘邦还只是沛县的小亭长,家境也不富

  • 多尔衮和豪格的关居然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多尔衮和豪格都是皇太极攻打明朝的得力干将,他们在战场上都屡立战功。有这叔侄二人的左右护卫,清朝初期的军事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两人却因为皇太极突然离世,为立遗嘱,争夺皇权,而剑拔弩张。豪格,受到实力强大的两黄旗将领拥护,图格尔、索尼、鳌拜等重臣都表示要拥戴肃亲王豪格为君主。论实力,豪格拥有正黄

  • 大揭秘 刘彻究竟爱不爱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解读刘彻究竟爱不爱卫子夫无论是史书的记载还是电视剧情的演绎,都能看出刘彻是一个性情薄凉和杀伐决断的人。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开创了一个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汉王朝。作为一个权力顶端的男人,他的身边围绕了“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大汉贤妃”卫子夫、“倾国倾城”李夫人等一众美人,那么,刘彻对卫子夫究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