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造反一年为什么就死了?

安禄山造反一年为什么就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06 更新时间:2024/1/16 0:09:32

安史之乱中唐廷和叛军打了七年零两个月。说起来很有意思,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去世了,之后的叛军又接连换了三个领导,而且都是暴力夺权,可以说叛军内部一直处在内乱中,但就是这样看似很容易平定的叛乱却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原因耐人寻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实际上,期间唐廷不是没有机会彻底平定叛乱,但是机会稍纵即逝,大唐的皇帝们并没有抓住,以至于越拖越久,到了最后也只是平息了叛乱,但并没有真正平定叛乱。由此为大唐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给百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劫难。

755年的冬月,安禄山再也不愿意被杨国忠和唐玄宗猜忌,遂起兵反叛,当时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统兵近十五万,虽然并不是全部都听从安禄山的,但也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安禄山还招募了一些其他的兵员,安禄山当时对外宣称的是有兵20万,浩浩荡荡南下。而唐玄宗直到一周之后才真正相信那个憨厚滑稽的安禄山反了,于是赶紧调兵遣将,但并不怎么顺利,安禄山很快就攻下了洛阳,并在潼关几乎全歼哥舒翰的20万大军。

756年六月,潼关失守后,唐玄宗并没有积极组织反抗,反而是偷偷摸摸的带着杨贵妃、太子等人在几千名禁卫军的护送下往杨国忠的老家四川逃跑。唐玄宗一跑,长安就也成了叛军的了。之后就发生了马嵬兵变。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兵变,对大唐的未来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兵变之后,太子李亨与唐玄宗背向而行。唐玄宗继续他的逃亡,而李亨北上灵武决定收复失地。七月,李亨在灵武僭越称帝,然后召郭子仪李光弼来灵武商讨收复失地的计划。

当时的大唐可以说从上到下是背着耻辱在艰难的前行,而且特别的有力量。郭子仪和李光弼被授予宰相之职开始收复失地,尤其是757年正月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给弄死了,确实给唐廷带来了好消息,叛军的凝聚力下降,而且安庆绪也没有什么军事能力。这一年,郭李二人收复了河东、河南、河西的大部分失地,两京也已经收复,安庆绪狼狈的带着千余人逃回了邺城。

这是大唐彻底平定叛乱的第一个机会,而且不久史思明也带着8万人马降唐,如果这个时候大唐继续攻打安庆绪,并且对史思明做合理的安排的话,安史之乱很可能在758年的上半年就能被平定。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平叛却成了次要的,最主要的变成了回到长安,然后接太上皇唐玄宗回京。而且长期征战很可能已经导致粮草无继。

唐军开始了休整,而安庆绪则利用这个时间来重新调兵募兵,史思明也降而复叛。等到758年的八月,唐军才再次开始平叛,这个时候的叛军也早已恢复了元气。

但这个时候的大唐君臣关系却并不融洽,一旦回到京师,唐肃宗的神经不再紧绷,他不再信任武将,而且身边还围绕着权势滔天的宦官。当再次出兵的时候,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领兵20万攻打安庆绪,但却不设元帅,反而让宦官鱼朝恩监军。最初还比较顺利,当围困邺城的时候,安庆绪求助于史思明,史思明领兵救援。

期间鱼朝恩拒绝李光弼的正确建议,放弃了再次攻灭叛军的机会,而且最终唐军败给了史思明。史思明又杀了安庆绪自立。史思明的军事能力甚至强于安禄山,成为大唐的劲敌。而郭子仪被宦官鱼朝恩构陷而失去了兵权,只能待在京城这个皇帝看得见的地方,李光弼接替郭子仪成为副元帅继续平叛,但是君臣相疑、宦官把持朝政已经成为主旋律,这让唐军平叛之路越走越艰难。

761年,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给弄死了,史朝义对于叛军的掌控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与唐军的对战中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这个时候平定叛乱依旧是有可能的,但是李光弼也遭到了构陷。762年,唐肃宗病重,大唐陷入内乱,李辅国收拾了张皇后一党,唐肃宗气绝身亡。唐代宗接过平叛的担子,然后任命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统兵攻打史朝义,并最终逼得史朝义兵败自杀。

叛军大量投降,仆固怀恩上表请求让他们官复原职,唐代宗急于结束战乱,并且想安抚人心,于是同意了仆固怀恩的请求。安史之乱就以这种形式被压了下来。这之后,吐蕃攻进长安、仆固怀恩反叛等等让大唐继续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在更远的未来,河朔三镇成为大唐新的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杨炯是初唐最杰出的天才?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演义各个人物最后的结局,初唐四杰最后的命运,初唐四杰是哪四位杨炯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文化方面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大量名家,人杰辈出,群星闪耀,璨若星河。初唐时期的代表人物便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承上启下,是唐初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杨炯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 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 李治为什么会喜欢比自己大的小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多大嫁给李治,武则天李治年龄差,武则天李治谁大

    对李治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武则天又是李治的小妈,李治为什么对这个小妈如此喜欢?从十四岁到二十五岁,一直是才人的武则天把青春都在后宫耗尽。武则天虽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喜爱,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产生暧昧情感。在唐太宗还在生

  • 李善长七十多岁高龄依然被处死,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蓝玉为什么被处死,为什么不封李善长,于特岛惨案凶手为什么只判21年

    公元1368年,放牛娃朱元璋,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画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李善长是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功劳位居第一,之后才是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朱元璋经常拿李善长对比萧何,对比功勋,李善长或许堪比萧何,但要比心态和

  • 王皇后利用武则天对付萧淑妃 王皇后就一点也不担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为什么不杀太平公主,武则天萧淑妃,萧淑妃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

    还不了解:武则天和王皇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面对武则天都要保持距离,王皇后为什么还敢利用武则天对付萧淑妃?王皇后就不怕吗?决定大唐历史的女人武则天,可以说是一个异类,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一个异类,但是这个异类的概念,也是在武则天成为武则天之后,才被发现的。

  • 历史上关羽诸葛亮违背过刘备的命令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刘备临死前为什么要防诸葛亮

    在尔虞我诈的三国乱世中,刘备以卓越的品质、谦逊的作风招揽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关云长义薄云天,诸葛亮忠昭日月,这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一代枭雄刘备眼里,任何人都不可以百分之百的信任——丁原董卓要不是太

  • 历史上的元载是个怎样的人?他最后为何家破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灭亡后皇族的下场,李泌和元载谁厉害,元载的下场

    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元载是一个一心往上爬、卑鄙无耻的小人,他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历史上真实的元载与影视剧中的有什么不同呢?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的结局如何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载是今陕西岐山人,出生贫寒,喜欢读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道学。在天

  • 李治前面还有两个哥哥 李治是怎么继承李世民的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治死后谁继承王位,李治的儿子谁继承皇位,李世民为什么传位给李治

    你真的了解李治继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李治作为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治上面还有两个能干的哥哥,李治是怎么集成皇位的?既然是一个捡漏的故事,那就得先来说说李治是捡了谁的漏。这个倒霉蛋儿是谁呢?就是唐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在唐太宗刚登基的时候,李承乾就被封为了太子,那时候他才八岁

  • 王娡靠什么当上皇后?她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延禧攻略太后杀母夺子,如懿给太后献计远嫁,历史上王娡是谁的女儿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中,皇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常有母仪天下一说。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通常情况下,皇帝可以不是皇后的原配,但皇后一定要是皇帝的原配。但凡事皆有例外,唐高宗的第二任皇后武则天,宋真宗的皇后刘氏等等,她们的第一个男人都不是自己的丈夫。也就

  • 高湛在位期间做了哪些残暴的事?他是如何对待皇嫂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湛是昏君吗,高湛为什么帮靖王,蓝湛从乱葬岗回来为什么要跪

    在影视剧《陆贞传奇》中,北齐武成帝高湛被塑造成了一代明君,然而历史上真实的高湛却是与之大相径庭。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真实的高湛在位的短短4年时间里,干了很多残暴的事情,其行径人神共愤,令人发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真实的丑恶嘴脸。高湛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

  • 瓦氏夫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她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谁吹捧了瓦氏夫人,历史武则天真实的一生,丧尸:一段真实的历史评价

    中国历史上不仅男性英雄辈出,名将如云,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巾帼英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朝时期广西壮族的瓦氏夫人便是其中之一。她出身于广西土官家庭,丈夫因叛乱被杀之后,她不仅担负起了治理地方的责任,更是在抗倭战争中屡立战功,被封为“二品夫人”,并享有“抗倭第一女将”的美誉。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