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代开国功臣李善长最后为何还是没善终?

明代开国功臣李善长最后为何还是没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6 更新时间:2024/1/18 23:21:21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数十年,立下无数大功,开国后官拜宰相,但在他77岁那一年,与全家七十多口人一起被问斩于刑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 投奔朱元璋施展才能

李善长(1314-1390年),字百室,安徽定远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从小聪明伶俐,读书十分刻苦,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父亲希望他参加科举,金榜题名步入仕途。但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李善长父子的美梦,元朝统治者实行歧视汉族的政策,且把读书人列为社会的最末一等,排列第九,垫底的就是叫花子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受徽州商人社会的影响,李善长弃文经商。真格是金子放在任何地方都会闪光哟,他来往于家乡与凤阳之间做生意,很快就发了财。不久他娶定远王家之女为妻,成为当地的知名人物。他的“策事多中”本事,为以后给朱元璋经商、理财,当大管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25岁的云游和尚朱元璋投奔在濠州的郭子兴。郭子兴不久就把精明强干的朱元璋瞧上眼,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郭子兴手下的几员大将争财产争地盘闹得你死我活,朱元璋认为这些人成不了大气,就率徐达、汤和一班铁杆兄弟自谋发展,不多久就在定远组建了一支3万人的部队。

李善长一直密切关注朱元璋的动向,很佩服他的胆识和智慧,认定他是“真龙天子”。至正十四年,李善长在朱元璋去滁州途中请求其召见。朱元璋在定远时就闻李善长大名,如今来投奔自己心中大喜,马上安排会面。李善长给朱元璋讲当前的形势与秦末有些相似,如像汉高祖刘邦那样,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就能平定天下。两人你问我答,谈到天黑时,秉烛对坐,谈兴更浓,蜡烛换了一支又一支,一直谈到第二天凌晨。

朱元璋认定李善长的到来,是“萧何”转世,即刻任命李善长为记室(秘书官),请他参与一切机密谋议,认真听取他的建议和意见后再做决策。

(二) 不可或缺的大总管

朱元璋的确能够知人善任,用人不疑,那次见面交谈后,就把粮饷军需供给任务交给了李善长。

在以后的日子里,仗越打越多越打越大,且部队兵力也在不断增加。在饥荒战乱频繁的淮河流域,要保证十万多军人及大量马匹填饱肚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善长夜以继日工作,殚精竭虑安排,给朱元璋解除了后顾之忧。

李善长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不仅出色地解决了眼前的问题,确保了前线的需要,还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巩固后方、建立有效军需补给的办法。朱元璋全盘采纳下令执行。一是像当年萧何一样,每当攻下一座城池,首先封锁府库,掌握册籍档案,为以后的征兵筹饷等找到依据。

二是每当在一个地方立稳足后,礼请贤能名士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尽快恢复文官治理,把安定民生、发展生产、保证军需供应放在首位。采取供给耕牛种子、招徕流民回乡从事耕作,收编小股农民武装等办法,使社会生产秩序迅速稳定下来。

三是建立江南行省后,设立营田司,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的疏浚整修工作,促进了农业的丰产丰收。四是在地方驻军中推行军屯制,使部队战耕结合,争取做到粮食自给或半自给,努力减轻农民的负担。为了有效地推行这些办法,李善长多次到基层检查,表彰做得好的,严厉批评那些敷衍塞责的……可以这样说,这些办法的认真贯彻落实,是朱元璋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

(三) 位极人臣陷入政治漩涡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史称明太祖。李善长获得担任开国大典大礼使的殊荣。

李善长做的事并不惊心动魄,为啥朱元璋这么看重他呢?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把李善长名列第一。朱元璋在诏书中说道:……他的功劳,朕独知之,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饷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诵。与萧何相比,善长未必过也。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正式成为明代开国的第一任宰相。

平静祥和的日子真是太短了!李善长很快发现自己虽位极人臣,但处于了权力之争的漩涡之中,宰相之位摇摇欲坠。

原来朱元璋打天下时主要靠的是两部分势力:淮西武士集团,是征战沙场的元勋;江浙文士集团,有知识、有计谋,但入伙晚,没实力。李善长具备两方面的特长,在打天下时,朱元璋靠他协调诸将的关系。

朱元璋到开封视察时,命令李善长和御史中丞刘基做京城留守,由李善长全面负责。刘基打击权贵的不法行为时,其中就有李善长的亲信李彬。两人闹翻了,官司打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下令处死李彬,扫了李善长的面子。李善长咽不下这口气,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说刘基的坏话,朱元璋把刘基贬官外放。如此一来,江浙文士集团联合起来攻击李善长,说他肚量小,不配做宰相,另一方面想方设法讨好朱元璋,大有取代李善长之意。

老奸巨猾的朱元璋对各派政治力量的明争暗斗其实看得十分清楚。打天下时,李善长这种人大有用处,一旦天下定了,就担心具有两种优势的李善长成为自己的威胁,因为知道的事太多,掌握的权力太大。另外,李善长对权力的热衷和对同僚下属的骄横,也使朱元璋觉得反感。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将他安置在凤阳,赐予了他丰厚的物质待遇,算对他几十年出力的报答。

(四) 难舍名利最终在劫难逃

朱元璋营建中都凤阳,工作很多,原来的负责人难以招架,于是朱元璋就派李善长去处理。李善长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很快就搞得井井有条。朱元璋很高兴,提升李善长的兄弟李存义为太仆寺丞,又将大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大儿子李祺,并在京师为李善长大治府第。还给了李善长“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议军国大事”等极荣誉的头衔。

可叹的是,在明初的政坛上,朱元璋为保大明江山万世一系,想方设法斩杀功臣宿将,使得宦海风波更为险恶。其中最大的案子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受牵连而死的有四、五万人之多。李善长就是受胡惟庸案的牵连被杀的。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同乡,得到了李善长的提拔,胡的女儿嫁给李的二儿子,两人还成了儿女亲家。胡惟庸当宰相时飞扬跋扈,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势力。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了胡惟庸集团。因是亲家,又曾立过大功,当年朱元璋放过了李善长。

洪武二十三年,七十七岁的李善长为儿孙置办产业,跑到卫国公汤和那里借兵士来修房,汤和怕受牵连,马上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大骂李善长“真不知好歹”。不久李善长到朱元璋那里,为因犯罪即将发配边疆的老部下丁斌说情。朱元璋下诏严刑拷打丁斌。受不了酷刑的丁斌吐出了当年胡惟庸拉拢李善长谋反的事。御史们也纷纷出面揭发李善长的过失……墙倒众人推哟,就这样把李善长推到了刑场!

(五)感言

李善长和萧何比,办事能力方面可谓伯仲之间,但从政治谋略方面看,却有天渊之别也。萧何感到刘邦开始怀疑自己时,就用“自诬”的办法来消除刘邦对自己的戒心,一生可以说是两袖清风,工作兢兢业业,最后得到了善终。李善长是名、权、利迷糊了心智,一步步滑向深渊,遭到如此报应!

实话实说,朱元璋为了家天下的需要借故斩杀功臣,也脱不了干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祁镇真的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朱祁镇仅仅是错一战,杀一人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烧了紫禁城,司马光是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万历是明朝灭亡罪魁祸首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祁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代朱祁镇究竟是什么样的?明代灭亡的罪魁祸首真的是朱祁镇吗?朱祁镇的运气到底有多差?明代的16位皇帝中,最牛的帝王毫无疑问是朱元璋。他开国大明,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两大“不可思议”。一是,身份最低微。所谓开局一个讨饭碗,结局时却“讨”

  • 被称为嘉靖朝第一鬼才的严世蕃,到底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严世蕃是明代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他狡猾机辩,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意,被称为嘉靖朝第一鬼才,他到底有多聪明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严嵩之所以能够作为奸臣当道数十年,严世藩的脑子,其实至少可以占据小半功劳。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严世蕃,字德球,小名叫庆儿。和很多明朝很多官员

  • 90岁伐纣,历史上周武王的真是年纪到底是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周文王第二个儿子,姓姬,名发。中国历史上的名王,西周伐纣、牧野之战的统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礼记·文王世子第八》记载:“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按照这一记载计

  • 李元吉和李建成相比 李世民为什么更恨李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李元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建成明明才是李世民的对手,李世民为什么更恨的人是李元吉?李元吉都做了什么事情?一、玄武门之变的两个问题都说: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但可知当你高高在上看风景时,自己也就是一道风景?所以,站得越高的同时,也就越意味着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任

  • 曹操在刘备投奔之后为何没有杀他?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95年,陶谦病逝后,刘备获得了徐州之地。而就吕布来说,在被曹操击败之后,选择来徐州投奔刘备。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后来袁术率领大军攻打刘备以夺徐州,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刘备带着关羽出兵与袁术对峙,只留下张飞坐镇下邳。当时袁术与刘备两军对峙了一月有

  • 杨广已经当上太子了 杨广有必要杀父夺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广和杨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广身为太子,杨广真的有必要去杀父夺位吗?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隋文帝执政晚期,猜忌多疑,听信谗言,滥杀开国功臣,史万岁等人先后被杀。严苛的刑法,让朝廷上下、老百姓们诚惶诚恐。虽然太子之位已定,但朝堂上的争斗却不少,毕竟没有到登基

  • 李世民在霸占弟媳杨氏的时候 长孙皇后为什么不加以劝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原配妻子,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的时候,长孙皇后为什么不劝阻李世民?李世民是依靠玄武门之变,攀上人生巅峰的,虽手段不光彩,过程也很惊心动魄,好在“结局好,一切就都好”。由于李世民不仅只取得了玄

  • 徐达有几位子女?为何他去世后,徐家子女的命运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病中去世后,他的子女们有着怎样的命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达的一生共有四子四女。徐达死后,长子被囚,二子善终,三子早卒,四子被杀。长女做了皇后,次女和四女做了王妃,三女出家为尼。徐家子女,之所以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结

  • 孙权晚年为何将爱子赐死?背后究竟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孙权晚年为何将爱子赐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鲁王此人就是孙权的第四子孙霸,其母为谢姬。242年八月,在有司的奏请下,孙权册封孙霸为鲁王,同时让老臣是仪兼任鲁王的老师。当时,孙权只剩四个儿子在世,他最喜欢的就是孙霸,“是时鲁王霸有盛宠,与太子和齐衡”。孙

  • 李渊的儿子众多 争夺太子之位的人为何只有三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渊的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渊的儿子那么多,为什么斗得最凶的儿子只有三个人?其他儿子为何如此淡定?一,李渊的儿子多,但是,最有本事的就只有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是太子,地位尊崇,是要做皇帝的,任何一个想做皇帝的,都必须把李建成整垮,然后才有机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