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开国名将尉迟恭最后怎么死的?

大唐开国名将尉迟恭最后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83 更新时间:2023/12/23 10:31:08

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胡敬德,是大唐开国名将之一。他性格忠厚,勇武善战,曾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的名字与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并列,为隋唐十三条好汉中的稳坐第十三把交椅的好汉,亦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门神肖像的原型。

纵观《百家姓》,汉人的名姓之中未有“尉迟”这个姓氏的存在,事实上,尉迟恭是五胡乱华时代鲜卑族人的后裔,唐代朔州鄯阳人氏,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朔州朔城区人。

相传少年时期,尉迟恭生活贫苦,曾以打铁为生。隋朝末年,隋炀帝暴虐无道,天下英豪纷纷揭竿而起,一时间中原大地陷入战乱。尉迟恭身怀一身绝世武艺,有心投效明主,建功立业,于是告别妻子,离开家乡踏上了从军之路。

尉迟恭最初从军于高阳之时,李世民大军正与刘武周所部决战。李唐大军兵强马壮且军纪严明,刘武周军队不敌。尉迟恭作为刘武周麾下的将领,也被李世民所俘虏,而后有感秦王李世民心怀天下,是一代明主,遂决意投效李世民麾下。作为降将的尉迟恭初来乍到之时,受到唐军诸将排挤,不得已离去。几年后,瓦岗寨起义,李世民身陷重围,尉迟恭挺身而出,于乱军之中救下李世民,从此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成为其左膀右臂,追随李世民开创了李唐江山的万世基业。

尉迟恭怎么死的

大唐开国名将尉迟恭,半生戎马,随唐太宗征战沙场,为大唐开国奠基立下了汗马功劳。晚年的尉迟恭告别疆场,颐养天年,虽依然操心国事,然而大半时间得以在家弹奏清乐,自娱自乐,享受退休生活,直至七十四岁逍遥离世,在中国古代众多年轻为国征战的将领中,尉迟恭的结局无疑是比较圆满的。

贞观十九年二月,李世民亲率大军从洛阳出发,亲征高句丽,命太子李治监国。此时,已在家中养老的尉迟恭得知消息后,上书进言,劝李世民此时御驾亲征,将导致朝政不稳,不如委派一位优秀的将领代为征伐这弹丸小国。尉迟恭所言本是个很好的建议,然而刚愎自用的李世民此时急于建功立业,丝毫听不进贤臣的进谏之言,反而让尉迟恭与他一同出征高句丽。

此次远征,唐朝大军吃了败仗,直接导致了贞观后期唐代国运急转直下,唐太宗的病体也因此愈发沉重。班师回朝后,尉迟恭心灰意冷,依旧回家养老,再不问朝政之事。据说尉迟恭晚年除喜爱丹青乐器之外,还迷信炼丹服药,研磨各种金属矿石,配置丹药,并在家中后院挖池塘,兴建楼台,大搞室内装潢,甚至闭门不见外客,长达十六年之久。

显庆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一代名将的人生至此落幕。唐高宗李治为此废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同时册赠尉迟恭为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予珍宝、兵器、乐器若干,并郑重将这位开国元勋葬入昭陵,为唐太宗陪葬。

尉迟恭墓

唐代著名开国名将尉迟恭仙逝之后魂归何处?据史书记载,尉迟恭晚年赋闲,在家不问世事,炼丹奏乐,兴建楼台为乐,直至七十四岁高龄在家寿终正寝后,唐高宗李治将他安葬于昭陵,算是赐予这位开国元勋天上地下永远为唐太宗李世民保驾守陵的荣誉,因而,尉迟恭的陵墓在位于陕西西安的昭陵,唐太宗长眠之地。

尉迟恭陵墓像

众所周知,唐太宗在玄武门事变之后,落下了一个夜晚做噩梦的毛病,时常梦见被自己诛杀的两位兄弟——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前来向他索命,因而夜不能寐,头痛异常。在长孙皇后的建议下,李世民让画师依照大将秦叔宝与尉迟恭的形象画了两幅门神画像,张贴于寝殿宫门之上,这一招果然奏效,至此之后,李建成与李元吉的鬼魂再也未曾出现在太宗梦中骚扰,这便是民间流行门神镇宅的由来。

由此可见,尉迟恭与秦叔宝神勇盖世,对唐太宗忠心耿耿,太宗皇帝在精神上十分倚重他二人,以至于龙驭宾天之后,也希望自己生前的爱将为自己护陵。唐高宗李治出于孝道,又为表示对臣下的敬重,做此安排,也不无道理。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尉迟恭属于陪葬先帝的大臣,并没有自己独立的陵墓。此外,也有后人称,湖北省荆门地区保留着一座大唐武将的墓地,便是尉迟恭的衣冠冢所在,可见后世百姓对这位大唐门神存有一份怎样的崇敬之心。

尉迟恭的儿子

唐朝开国大将尉迟恭与原配妻子梅秀英生有一子,名曰尉迟宝林。据说尉迟宝林生得黑面虎须,相貌威武,腰悬竹节钢鞭,手持一柄丈八蛇矛,武艺超群,勇冠三军,真可谓虎父无犬子。

隋末天下烽烟四起,尉迟恭凭借一身武艺有心投效明主,建功立业,于是忍痛离开家中妻子,外出投军。夫妻话别之时,梅秀英正怀有身孕,因孩子还未出世,尉迟恭这位准父亲也不忍离开。几经思量之后,他决定,为孩子起名“宝林”,并留下自己随身兵刃雌雄双鞭中的一根,刻上“尉迟宝林”姓名字样,作为日后父子相认的凭据。

然而,兵荒马乱之中,梅秀英不幸为北国白良关总兵刘国桢所掳,被逼下嫁。梅秀英为了保护腹中丈夫的骨血,不得不忍辱偷生答应嫁给刘国桢为妻。孩子出生后自然成为刘国桢的儿子,取名刘宝林,长大后习得一身武艺,成为刘国桢麾下的一元猛将。在成长的数年中,梅秀英一直将其身世隐瞒,未敢吐露半点实情。

李渊登基后,派李世民带兵东征西讨,一时间唐军所向披靡。尉迟恭作为先锋兵进白良关时,打伤刘国桢。年轻气盛的刘宝林为父报仇,和尉迟恭大战三天未分胜负。梅秀英得知后,终将儿子的身世如实相告,劝其不可认贼作父。刘宝林在阵前亮出刻着“尉迟宝林”字样的鞭来,双鞭相会,父子终于相认,遂倒反白良关,杀死刘国桢,报了家仇。梅秀英失节改嫁,羞愤自尽。至此之后,父子并肩作战,为大唐江山立下无数汗马功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慈禧另一张脸:一次危机让她知道了权力的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有没有做过比较正确的决定,真实的慈禧是怎么样的,慈禧是怎样控制大权的

    初入宫的慈禧也许就像马尔泰·若曦一样,只是个天真少女,但一入宫廷深似海,她还一门心思当小白兔,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那是早春二月,一乘骡车把慈禧第一次送进紫禁城。那时的她或许没有想到,那是一条有去无回的旅程,她的命运从此变成一条单行线。入宫第二年,她就被封为“兰贵人”,又过了一年,被封“懿嫔”,此后又

  • 有关杨家将的历史知识小误区 你对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有关于杨家将,满门忠烈各个影视剧充斥影频,大家都应该知道 ,从小看电视,和从老人哪里听说, 杨业,杨延昭 ,杨宗保,杨文广。最有感情色彩的就是杨宗保和穆桂英的爱情故事!他们俩生下的孩子叫杨文广。其实杨宗保和穆桂英都是虚构的,。杨家将的故事从北宋就流传,在漫长的故事流传中民间诞生了这俩虚构的人物! 杨

  • 李滉是谁 李滉有什么影响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李滉是谁呢?李滉其实是朝鲜李朝的一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同时也是朝鲜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李滉既对以徐敬德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持反对观点,又对佛教和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表示排斥。李滉认为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才是真理。李滉画像李滉于1501年出生在庆尚北道礼安县,两岁时丧父,由母亲一手带大。由于贫苦与丧父使得他

  • 此人比项羽李存孝还猛 曾五百打五十万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言“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这项,指的是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项羽;这李,指的就是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在我眼中,宋朝时,有一少年豪杰,曾率领五百骑兵在金兵阵中,冲杀数十回,杀得是人是血人,马是血马。战后,金兀术仰天长叹道:“岳少保以五百骑破我五十万大军,撼山易,憾岳家军难!”这位少年英豪便是岳飞的长子

  • 朝鲜古代李朝哲学家李滉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滉,朝鲜的一大文学大家,著名的哲学家,著名的儒学家。那么李滉的滉字怎么读?在汉语字典中,李滉的滉字的读音是固定的,还是多变的?李滉的滉字作为名字的读音是否又有什么特别、不同之处?接下来请一同翻阅汉语字典,去了解李滉怎么读?李滉的滉代表了何种意思?李滉退溪学说经过一番的翻阅字典后,结果可能大大出乎所

  • 康熙制定永不加赋政策 让百姓走上了逃荒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非常喜欢好名声,所以他将“宽仁”当成治国理念,处处打造自己的完美形象。他认为皇帝要对臣子以礼相待,因此很会体贴臣子。有时宴请大臣,为了避免大家拘谨,他并不亲自参加,还特意传旨让大家多喝点儿酒,高兴高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他甚至邀请大臣到中南海钓鱼,并让他们将钓到的鱼带回去,让家里人尝尝

  • 王莽穿越是真的吗 新朝王莽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王莽是穿越者,也是一些“关心”王莽的网友所杜撰出来的,大致是因为王莽推行的很多政策都非常具有前瞻性,是那个时代不具备的一种见识。与王莽相关的画像就和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一样,因为在数十个领域都具有一定的造诣,并且对人体器官、飞行器等等都具有超越时代的认识,所以被人们认为是穿越者。这些前

  • 秦良玉:历史上唯一一个载入正史女元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末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花木兰”,也是在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式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她代夫出征,北上抗清,战功卓著,《明史》专门用了一个章节《秦良玉传》来记录她。秦良玉是一个秀外惠中的女子,因此择偶眼

  • 范蠡为何被称为“陶朱公”?家产究竟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范蠡是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的一个功臣,是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为越王勾践身边的一名谋士,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为人博学多才,谦逊有礼,懂得明哲保身,深受世人好评。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三户邑,虽然家贫但对从小便有大志,热爱读书,十分刻苦。公元前516年,二十岁的范蠡遇见好友文种,两人趣味相投,在思想

  • 最奇葩开国皇帝:最初被百姓当神经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侯子光是后赵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小秦国的皇帝。他在未做皇帝前,原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僧人,虽身在佛家,却心不在佛。与其他出家人完全不同,他随心所欲,从不遵守僧人应该遵守的戒条和戒规。侯子光除了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外,还是一个奢望天上掉馅饼而改变自己命运的不安分者。为了达到目的,他自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