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孙权杀关羽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上孙权杀关羽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03 更新时间:2024/2/9 5:52:40

众所周知,演义中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可谓骁勇善战。而在关羽死后,更是一度被人称之为"武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羽不仅是刘备结拜兄弟,更是蜀国独当一面的重将,孙权杀死关羽必然引起刘备愤怒,事后证明,孙权杀死关羽影响太大,刘备怒而兴兵攻打东吴。尽管夷陵之战中刘备惨败,但大军压境之前,孙权并无必胜把握,甚至可能损失惨重,因此还派人求和。

既然如此,为何关羽败走麦城被擒之后,孙权却直接杀死关羽,而非生俘或劝降或待价而沽呢?难道真是因为关羽辱骂孙权,因此被愤怒冲昏头脑而杀了关羽?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南长沙五一广场出土的走马楼简牍中,一枚竹简揭开了千古谜团,原来孙权必杀关羽,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公元219年,汉中之战结束不久,关羽在荆州打响襄樊之战。战争之初,关羽势如破竹,水淹七军、阵斩庞德,威震华夏,一度吓得曹操准备迁都。在司马懿蒋济劝说之下,曹操派出徐晃赵俨等率军救援樊城,最终徐晃等人击败关羽,打破了关羽包围圈。因此,孙权偷袭关羽是发生在关羽战败之后,这也符合基本逻辑,如果关羽未败,估计孙权不会偷袭关羽,而是继续联蜀攻魏。

来自盟友在背后的致命一击,让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只率10余骑出逃,被擒之后立即遇难。那么,孙权为何杀死关羽,而非生擒关羽或劝降或待价而沽?

蜀记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这是孙权为什么杀关羽的唯一史料,孙权本想劝降关羽,但左右劝说孙权“关羽是养不熟的狼,当年曹操没有除掉关羽,结果养虎遗患,如今甚至都讨论迁都话题了,因此不能招降关羽”,于是孙权下令杀了关羽。

但《三国志》中的这一记载,却也有很多不合逻辑之处,裴松之注文中提出了疑问。

臣松之按吴书: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且临沮去江陵二三百里,岂容不时杀羽,方议其生死乎?又云“权欲活羽以敌刘、曹”,此之不然,可以绝智者之口。

当时,孙权坐镇江陵,而关羽被杀于临沮,两者相差二三百里,想要讨论关羽生死再及时传达出军令,至少二天时间,而关羽是被擒之后立即被杀,这就从证明孙权早已下达“羽至即斩”的命令。也就是说,孙权早已下令只要抓到关羽,立即斩杀,根本没有与群臣讨论劝降之事。

关羽地位非同一般,杀死关羽后果太严重,为何孙权还下达“羽至即斩”的终极追杀令?史书上还记载了两个细节。

襄樊之战中,孙权与关羽有过两次隔空对话,后人评价可能因此孙权“怒而杀羽”。

1,起先,孙权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之女求婚,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2,孙刘夹攻魏国,但关羽攻魏之时,孙权兵马行动有些慢,关羽怒骂“狢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狢是对江东人的蔑称,犹如骂孙权是野蛮人,关羽的地域攻击让孙权非常愤怒。

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孙权会不会因此“怒而杀羽”,给东吴带来巨大隐患?客观的说,公元219年的孙权,已经年满36岁,不再是愣头青,应该不至于这么不理智。成熟的政治家,往往都是“未虑胜,先虑败”,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对,应该不会一气之下杀关羽。

因此,孙权下令“羽至即斩”,或许有一些关羽辱骂的因素,但绝非主因。那么,主因究竟是什么呢?走马楼简牍揭开了这一千古谜团!

湖南长沙走马楼简牍,记载的是三国吴国经济券、司法文书、民籍、账簿及名刺、官刺等类文书,数量达10余万片,超过全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是上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研究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东汉蔡伦改进纸张,让纸张成熟,但纸张使用上还不够普及,三国时代竹简依然盛行。

其中一枚竹简中,记载了三十个字,不仅揭示了关羽有可能活下来,还揭示了孙权为何要杀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都尉书给将军吕岱,力瑜所将士伐武陵、长沙叛众,叛众首尾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吴国都尉致信吕岱,让他率军讨伐武陵、长沙叛众,这些叛众“首尾关羽”,即首尾呼应关羽。说到底,荆州的刘备统治区,已被关羽经营多年,东吴偷袭荆州之后,不可能短时间内彻底掌握,因此还有很多关羽支持者,“叛众首尾关羽”就说明了这一情况。

对于东吴与孙权而言,此时最怕的二件事是:一是关羽与叛众会师,二是关羽继续领导叛众抗吴行动,包括作为精神领袖的存在激烈叛众斗争,或远程指挥叛众。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权最佳选择自然是劝降关羽,再让关羽劝降“叛众”,但问题在于关羽不可能真降,之前投靠曹操又回归刘备,败走麦城之时又“使使诈降”,与此同时由于关羽在荆州威望很高,性格骄傲,也不能放走关羽在益州继续遥控指挥“叛众”,时刻惦记反攻荆州,所以孙权就只有一个选择,即“羽至即斩”。

湖南长沙走马楼的这一枚竹简,还揭示了一点,如果关羽不往益州方向逃命,而往武陵、长沙方向走,一旦与“叛众”会师,反而可能还有活命机会,甚至未必没有夺回部分失地的机会。

值得一问的是,关羽手下有数万大军,孙权吕蒙偷袭荆州之后,为何最后军心涣散到只有十余骑跟随逃命?这其中有没有关羽用兵之过?毕竟,如果关羽坐拥数万大军,即便孙权偷袭了荆州,关羽也有一战之力,更不至于会亡命天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郤正在蜀汉灭亡后是什么结局?他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魏灭蜀之战,是一场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这是弱肉强食的战争世界里的必然发展,也是必然结果。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此战,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对于蜀汉名将姜维来说,虽然将钟会大军挡在了剑门关之外。但是,邓艾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

  • 万历帝跟嘉靖帝都是几十年不上朝,他们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嘉靖皇帝、万历皇帝是明代乃至历朝历代最懒的皇帝之一,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而万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皇帝作为九五至尊,除了享受权力,也需要履行义务,如果只知道享受,而

  • 临沮是马超的管地,他对关羽见死不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中的两句话很值得深思:“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超为平西将军

  • 铁铉是如何与朱棣对抗的?他为什么会被处以极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铁铉,明朝初期名臣,官至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役时忠义不屈,不肯投降而被朱棣处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及朱棣这个名字相信熟读明史的人再熟悉不过,他一生毁誉参半。在位22年做的那么多事情,清朝的皇帝更是评价他远迈汉唐,事实上按照后来的表现说明给他的这个评价实至名归。然

  • 败走麦城时关羽身边为何只剩十余骑?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字云长,蜀国著名将领,位居五虎将之首,武艺高强,一生重义。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攻魏战略,即“出秦川”与“出荆州”,两路夹攻魏国,“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作为镇守蜀国两大战略要地之一荆州的关羽,深得刘备信任,统帅

  • 宇文泰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没有选择称帝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南北朝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古代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东汉末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这让东汉朝廷不至于继续颠沛流离下去。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基础上,曹操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腾、韩遂等诸侯,为曹丕登基称帝奠定了

  • 赵宽一个作为最抠门的皇帝 赵匡胤是怎么治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抠门皇帝赵匡胤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作为历史有名的抠门皇帝,赵匡胤是怎么理财治国的?赵匡胤都做了什么事情?说到皇帝,大家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后宫三千佳丽,同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古代最为尊贵的一个人。很多皇帝在位期间,花钱如流水,但也有十分抠门

  • 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真的是被迫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很多人说赵匡胤的皇位来得容易,他是从孤儿寡母手中,抢来的江山

  •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他的一生有多拼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被誉为曹操帐下“五子良将”之首堪称曹魏第一猛将的张辽,他的一生是浴血奋战的一生,是玩命战斗的一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六年,曹操命张辽与夏侯渊一起去平定昌豨的叛乱,战斗打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搞定。眼看着粮草将尽,夏侯渊打起了退堂鼓。他说,不如先撤吧!夏侯渊可以退,因为他是曹操

  • 后人评论秦惠文王是大有作为的君主 秦惠文王都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惠文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惠文王人生中到底做了什么大事?秦惠文王和其他君王相比,秦惠文王的贡献有多大?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秦惠文王为秦孝公的儿子,原名为嬴驷。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后人将嬴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