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没有让魏延镇守汉中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没有让魏延镇守汉中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724 更新时间:2024/1/18 3:42:55

说起刘备,众所周知,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也被称为“先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组成的联军,在赤壁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对于赤壁之战来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赤壁之战后,刘备攻占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又从孙权手中借来了南郡,从而在荆州站稳了脚跟。公元211年,在刘璋的邀请之下,刘备率领大军来到益州之地。一年后,刘备和刘璋决裂,益州之战爆发。到了公元214年,刘备击败了刘璋,夺取了益州之地。在拿下益州后,刘备的下一个进攻目标,自然就是张鲁割据的汉中郡。对此,曹操自然不能坐视刘备击败张鲁。

于是,在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抢在刘备之前,夺取了汉中之地。曹操的这一举动,自然是想遏制刘备的扩张势头。但是,公元217年,刘备还是发动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

公元219年,经过两年的激烈较量后,刘备击退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在回到成都后,刘备需要指派一人来镇守汉中。

《三国志》中记载: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的部下普遍认为,张飞会成为第一任汉中都督,甚至连张飞自己,都觉得这是八九不离十的事情了。众所周知,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最信任的两位武将。现在关羽镇守荆州多年了,所以,刘备也要为张飞考虑考虑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刘备却将魏延提拔为汉中都督。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之所以让魏延来守汉中,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就第一点来说,自然是因为张飞有丢徐州的经历。

《英雄记》中记载: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于淮阴石亭,更有胜负。陶谦故将曹豹在下邳,张飞欲杀之。豹众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布取下邳,张飞败走。备闻之,引兵还,比至下邳,兵溃。收散卒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

公元194年,因为陶谦的部下击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所以,曹操率军攻打徐州。陶谦不能抵挡,于是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援。田楷和刘备一起去救援徐州。来到徐州后,刘备获得了陶谦的称赞,甚至在陶谦临终之际,更是将徐州让给了刘备。公元195年,陶谦去世后,刘备获得了徐州之地。不久之后,吕布在兖州被曹操击败,前来徐州投奔刘备。

公元196年,袁术攻打徐州,刘备前去迎敌,留下张飞镇守后方。结果,张飞和陶谦的部将曹豹发生了矛盾,后者选择和吕布相互勾结,从而夺取了徐州。在此背景下,刘备不仅失去了地盘,甚至连家眷都被吕布俘获,这堪称刘备一生最狼狈的时刻了。诚然,刘备之后投奔到曹操一方,并借助于曹操的力量消灭了吕布。但是,刘备最终还是错过了在中原之地立足的机会。

现在,汉中作为益州的门户和咽喉,是万万不能出现什么闪失的。因为张飞的前车之鉴,刘备显然对他不太放心了。

就第二点来说,则是张飞的性格问题。

《三国志 张飞传》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在刘备麾下,关羽和张飞确实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但是,关羽存在善待士卒,却对士大夫比较傲慢的问题,所以,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遭到了糜芳、傅士仁的背叛。而就张飞来说,则和关羽刚好相反,张飞敬重士大夫,却没有体恤麾下的将士。于是,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之后,张飞最终被部下杀害。而在此之前,刘备已经多次提醒张飞了,可是后者一直没有改正。

《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

在此背景下,如果刘备让张飞镇守汉中的话,后者的性格问题,或许会影响到汉中甚至整个益州的安全,这是刘备不能承受的风险。

就第三点来说,则是刘备提拔魏延,也是为了平衡蜀汉的各方势力。对于关羽、张飞等人来说,可以视为刘备集团的元老。诚然,他们长期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备也不能什么好处都分给自己的老部下。于是,出自荆州的魏延,也应该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在蜀汉内部,荆州一派的实力不可小觑,比如诸葛亮、蒋琬、费祎、黄忠等人,都可以视为荆州一派。

况且,魏延在年龄上,也要小于关羽、张飞等人,刘备对于魏延的培养,也是为了避免蜀汉将领出现断层的问题。所以,到了公元221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之所以带着冯习、张楠、傅彤等相对年轻的将领,也有培养人才的考虑。

最后,在决定魏延守汉中后,刘备大会群臣,询问魏延该如何镇守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对此,魏延非常有信心地回答:“如果曹操率领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其他将领前来进攻汉中,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值得注意的是,魏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自公元219年开始镇守汉中,到公元234年被杀,魏延确保汉中15年的安宁。除了让汉中固若金汤,魏延还多次跟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并立下了赫赫战功。比如在公元230年的阳溪之战中,魏延就率军进入到魏国境内,击败了费曜、郭淮等曹魏名将。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因为和杨仪的矛盾激化,最终被马岱斩杀,这自然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了。此外,张飞虽然没能成为汉中都督,但是,他镇守巴西郡7年已久,也为蜀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巴西郡来说,正好位于汉中和成都之间。所以,这促使张飞可以扮演一个救火队长的角色,也即汉中和成都出现了情况,张飞都能及时率军支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松是什么人?他选择投靠刘备对她有何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为什么要杀张松,刘备错失的人才,刘备投靠过哪些君主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帝蜀寇魏”,凡是与刘备沾边的人物和事件,作者往往是大力的渲染、颂扬。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出使曹操,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并与刘备交好。不久之后,曹操在赤壁被孙权、刘备组成

  • 霸占弟媳杨氏却放过嫂子郑观音,李世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为何要霸占弟媳妇,齐王妃杨氏与李世民,李元吉的妻子杨氏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句老话说得好,男人难以容忍夺妻之恨,而女人却可以原谅杀夫之仇!李世民是一代雄

  • 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安禄山,历史上安禄山是什么样的人,安禄山之死的真相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武力由强而弱的转折点。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盛极一时的大唐一夜之间开始由盛转衰。此后的唐王朝,战乱频发,流民遍地,走入凄凉的中晚唐时期。杜甫著名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 明朝时期的百年大才解缙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解缙的结局,解缙和朱元璋,解缙说好圣孙

    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拥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期间涌现出了无数个博学多才的人。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有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这三人虽然不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的名字都如雷贯耳。巧合的是,这三大才子都拥有一个悲剧的人生。其中,结局最惨烈的,莫过于

  • 为什么说张士诚的失败是必然?他为什么会败给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灭张士诚,朱元璋怎么打败张士诚,张士诚是哪里人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有两个劲敌,一个是驻扎在长江上游的陈友谅,另外一个是长江下游的张士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张士诚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乱世中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杀伐决断,历代统治者莫不过如此。长江流域这三方势力当中起初朱元璋力量比不算强大,陈友谅兵多将广,张士诚地盘大比较富裕。起初朱

  • 赤脚迎许攸转眼又杀掉他,曹操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许攸是谁杀死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希望成功,因为什么而导致什么挥泪斩马谡

    曹操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奸雄”,集狡猾奸诈与雄才大略于一身,实在无人可比。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小学时候就学到了一段非常不同凡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曹操和许攸,其中曹操赤裸着双脚,许攸在一边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个故事其实也曾经感动了我,是的,从这

  • 薛举在历史上是什么人?能让李世民惨吃败战的他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铁木真,李世民实力,武则天为什么杀薛绍

    说到薛举这个人,可能有不少人都知道,他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够击败李世民的人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我们的印象中,李世民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是一位战神式皇帝,其军事能力在历代帝王中至少可排进前五。但鲜为人知的是,唐朝建立之初李世民有过一场罕见的惨败,导致阵亡士兵过半,最终狂奔400

  • 王翦功高盖主,为什么还深得秦王信任并得以善终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翦怎么读,王翦将兵,如何避免功高盖主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李牧、廉颇和王翦,这四人中廉颇远走他国,白起与李牧被冤杀,唯一善始善终的只有王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翦不仅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豪门极力争抢的始祖,王翦自然不是泛泛之辈。 无论能力和政治头脑都是堪称战国第一

  • 袁绍原本可以打赢官渡之战,最后却输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官渡之战袁绍有机会赢吗,分析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到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间的官渡之战,袁绍原本是可以打赢的:曹操当时实力还不强,而且需要分兵留守不太稳定的后方,前线兵力也就是一万到三万之间,而袁绍至少有十

  • 王翦为秦国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他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大将王翦,秦国历代国君关系图,秦始皇王翦

    王翦是秦国杰出将领,是战国四大名将中唯一善终并将家族光大门楣的人,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提及秦朝,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往往是我们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实际上秦日后能够统一天下,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