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后在杀功臣的时候 刘邦为什么会选择视而不见

吕后在杀功臣的时候 刘邦为什么会选择视而不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71 更新时间:2023/12/22 9:12:50

还不了解:吕后杀功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后在大肆滥杀功臣的时候,刘邦是怎么想的?刘邦为什么会选择视而不见?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母后临朝的创始人,虽然她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她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因残杀功臣,虐杀戚姬备受世人诟病,但是不得不承认吕后确实有治国安邦之才,她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大功。

吕后剧照

吕后是刘邦的结正妻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刘邦在沛县起兵,吕后跟着刘邦颠沛流离、出生入死,曾被项羽俘虏,做了长达28个月的人质,差点被项羽煮杀,可以说吕后跟着刘邦吃尽苦头。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以后,在山东定陶登基称帝,沿用汉王的封号,定国号为“汉”,史称汉高祖。刘邦登基称帝以后,封正妻吕雉为皇后,吕雉之子刘盈为太子,吕雉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就是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吕后。作为大汉王朝的皇后,她深知后宫本不应该插手朝中之事,但是吕后却在刘邦在世之时大肆屠杀开国功臣,那么吕后为什么要这么做?刘邦为什么视而不见呢?

吕后剧照

(一)吕雉早年善良贤惠,跟着刘邦颠沛流离

吕后原名叫吕雉,出生于今天山东单县(古单父县),吕公之女,吕公后来为了躲避仇家带着家人移居沛县。在沛县令的酒宴上,吕公认识了刘邦,对刘邦在酒宴上的表现大为欣赏,提议将自己的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此时的刘邦多大史书并没有记载,据推算应该四十有余,因为刘邦是46岁才有了儿子刘盈,而且刘盈还有个姐姐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所以刘邦与吕后结婚的时候大致是四十出头。刘邦听到吕公要把女儿嫁给自己是乐不可支,他觉得自己无权无势,是个穷光蛋,而且年纪还不小,能够娶到一位未出阁的年轻姑娘,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但是这桩婚事却遭到吕雉母亲的强烈反对,吕母认为刘邦只不过是个泗水亭长,芝麻小官,年纪又大,怎么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他呢?但是吕家毕竟是吕公做主,加之吕雉并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拒绝出嫁,而是非常温顺乖巧的尊崇父亲的意愿嫁给了刘邦。

吕雉嫁到刘家以后,最棘手的事情是刘邦早年有位私生子,名叫刘肥,一般人很难接受,也很难相处。但是在刘邦发家之前,作为后母的吕雉并没有虐待过刘肥,她善良贤惠。

后来刘邦因触犯秦代律法,逃往芒砀山隐居,吕雉因此被捕入狱,在狱中被人虐待,后来在萧何的帮助下才出狱,吕雉出狱后,再也没有说到过代夫入狱之事。由此可见,吕雉是一位宽宏大度之人。刘邦当了汉王以后,吕雉仍然留守沛县。彭城之战后吕雉被项羽俘虏,从此做了28个月的人质,当吕雉再次回到刘邦身边后,发现刘邦已经有了戚夫人。

戚夫人剧照

(二)吕后为什么要杀开国功臣?

在刘邦登基以前,为了打败项羽,先后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其中韩信彭越英布的军功最大,他们被誉为“汉初三大名将”,可是后来却惨遭吕后的毒手,那么吕后为什么要将他们赶尽杀绝呢?

韩信是在刘邦当了汉王以后,投靠刘邦,刘邦任命他为大将军杀回关中。刘邦夺取关中以后,开始东征项羽,同时派韩信北上灭赵。刘、项两家在荥阳一带对抗期间,韩信将黄河以北的诸侯国全部歼灭。韩信灭齐以后,他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听后大怒,但是他没有办法,自己实力弱,只能答应韩信的要求。

后来刘、项两家在荥阳一带打得精疲力尽、不分胜负,虽然主战场不分胜负,但是韩信开辟的北方战场直接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项羽唯一的筹码就是有刘邦的家人为人质,迫于无可奈何项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平分天下,随后项羽将人质释放,引兵东归。

之后刘邦听取陈平的建议撕毁合约,追击项羽,两军在固陵对峙,刘邦仍然不是项羽的对手,刘邦很气愤,本来约好来参战的韩信、彭越一个都没来。张良告诉刘邦:“他们之所以不来是因为楚国即将灭亡,却还没有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都想被裂土封王,如果韩信、彭越不来,你灭不了项羽。”刘邦无可奈何之下接受张良的建议,派人告诉韩信、彭越,只要他们愿意参战,一旦项羽被灭,愿与之共分天下,韩信、彭越得到好处以后立即出兵,将项羽合围于垓下。韩信的种种做法让刘邦对他彻底失望,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伏笔。

刘邦灭项以后,与大批功臣共分天下,这并不是刘邦想要的,他想要“家天下”,他分封的七位异姓诸侯王,是迫不得已而封,他想打败项羽,自己实力又太弱,只能跟别人联手灭项,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求别人帮忙是要付出代价的,你不发工资谁愿意给你干活?

刘邦登基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夺取了韩信的兵权,第二年以韩信谋反为借口,将韩信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城中,由此可见,刘邦已经在往“家天下”发展。

韩信被贬以后,是一肚子闷气,他想做诸侯王的人生目标破灭了,加上刘邦不公正的处理让他感觉到寒心,后来韩信常常借口有病不上朝,最后挑唆陈豨叛汉,结果陈豨真的谋反了。

陈豨起兵叛汉后,有人告诉吕后说韩信联合陈豨谋反,吕后听后并没有派人去调查实情,而是采纳萧何的建议立即诱捕韩信,将韩信杀害。

韩信被杀后不久,有人诬告彭越谋反,刘邦下令秘密逮捕彭越,将他流放蜀地。彭越在去往蜀地的途中,经过陕西的郑地碰到了吕后,向吕后哭诉自己的冤情,请求回到自己的故乡昌邑。吕后听后承诺替彭越在刘邦面前美言几句,并将彭越诱骗到长安,回到长安后,吕后力劝刘邦杀彭越,她认为彭越是一员猛将流放蜀地,万一他东山再起怎么办?这个时候的刘邦怎么说,史书并没有记载,吕后紧接着指使彭越的门客诬告彭越谋反,彭越被杀。那么吕后为什么对功臣下手这么快呢?都不愿意去调查实情?

笔者认为吕后杀功臣的主要原因是,她觉得刘邦老了,活不了多久,自己很年轻,最关键的是自己的儿子才14岁,而刘邦已经60岁了,如果刘邦驾崩了,她年幼的儿子怎么能够镇得住这一帮猛将?所以她要为儿子扫清障碍。

(三)刘邦为什么坐视不管呢?

刘邦分封的七位异姓诸侯王除了赵王张耳,其他的六位都是刘邦不得以而封。从韩信被贬,韩王信被迁往代地抵御匈奴,刘邦大封同姓诸侯王来看,刘邦杀功臣只是时间问题。吕后看得很明白,她所做的只不过是顺势而为,吕后想你不是想杀功臣吗?我帮你解决,还能立功,巩固自己的地位,何乐而不为?

这正好如刘邦所愿,而且残杀功臣是要被纳入史册的,开国皇帝屠杀功臣会留下千古骂名,吕后愿意主动承担屠杀功臣的臭名,刘邦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去阻止呢?加之功臣派的势力太强大,刘邦让吕后杀功臣,壮大吕氏家族的势力,可以与功臣派抗衡,而坐山观虎斗的皇族派才是最后的赢家,所以刘邦才是真正的老狐狸,他选择视而不见,背后却支持吕后屠杀功臣。

吕后、刘邦剧照

总而言之,吕后是一位胆识过人,且急中生智的女人,她把刘邦看得很透彻,只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她跟刘邦的目的都是为了消灭异姓诸侯王,只不过刘邦采取的是循序渐进,而吕后选择一步到位。她趁着刘邦在世,还有靠山,赶紧下手,如果刘邦不在了,她还能杀韩信、彭越吗?有了刘邦的支持她才敢大肆屠杀功臣,不然借十个胆吕后也不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朝的建立吕后有何贡献?废太子时为何会有群臣支持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虽然对刘邦夺取天下没有直接贡献,但吕氏家族的贡献却绝对不小。而吕氏集团的强大,恐怕也是刘邦改立太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刘邦废立太子,在戚夫人和吕后之间,大部分朝臣还是支

  • 卫青身为马夫,平阳公主为什么还嫁给他 平阳公主下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卫青和平阳公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卫青当初只是一个马夫,平阳公主为什么会愿意嫁给他?这背后有什么阴谋吗?一、卫青的履历:卫青的身世其实很可怜,他是私生子。他的父亲叫郑季,母亲叫卫媪,所以按道理卫青应该叫郑青。卫媪本来就有三个女儿,分别是卫孺、卫少儿

  • 才子在斩首前念了首诗,结果刽子手也遭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才子在斩首前念了首打油诗,害得刽子手也遭殃,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中孙蕡的成就最大,他被誉为岭南明诗之始”、“岭南诗宗”,出生于1337年的孙蕡,仪表堂堂,性格豪爽通达(诗文援笔立就,词采烂然。负节概,不妄交游),他无书不读,写起诗文来更是不用起草稿,开卷展纸,挥笔而成。而孙蕡

  • 平阳公主的三位丈夫是谁 平阳公主最后和谁合葬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平阳公主和卫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平阳公主生前有过三位丈夫,他们分别是谁?平阳公主最后和谁合葬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长公主,在历史上也是一位传奇的女人,与她的大姑姑馆陶长公主一样,都喜欢给做皇帝的弟弟介绍美女。一来二去地,自己和弟弟都收获了人生的真爱,以及事业

  • 李陵当初对功劳那么大 李陵为何难逃被灭族的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陵被灭族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陵当初屡立战功,李陵最后为什么会被灭族?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汉武帝的父亲和爷爷共同创造除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为整个的大汉王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国库充盈,百姓丰衣足食。到了汉武帝这一代,汉武帝刘彻是个崇尚

  • 李陵投降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陵是牺牲品还是贪生怕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陵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陵身为将门世家,李陵最后为什么会投降于匈奴?李陵真的是贪生怕死吗?李陵是不是权力的牺牲品?李陵出自陇西李氏,李家世为将门,更是以军功名满天下。昔日李广威震一时,文帝感慨道:“惋惜他生不逢时,如果生在高祖时期,起码是个万户侯。”家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什么将卫青家族灭族 真相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卫青家族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什么会将卫青家族灭族?卫青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真实原因出在什么地方?我国历史上要说谁的权力最高,肯定是皇帝,他手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有句俗话说得好“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因此

  • 诚孝张皇后为什么被誉为五全皇后?后世对她评价很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诚孝张皇后张氏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妻子,明朝第一位皇太后,从世子妃到太子妃,再到皇后太后跟太皇太后,一生堪称传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两大封建王朝,里面许多地方存在争议。仔细去想明朝的十六位帝王跟清朝的十二位帝王,他们当中也发生过许多触

  • 李治身为皇帝,看着武则天一步步掌权是什么样的心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她的一生却算是嫁过两个人,第一次是成为李世民的才人,而第二次则是成为李治的妃子,再到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伴随着时间流逝,人的状态也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对唐高宗李治来讲,同样如此。要分析李治的心态,我们可以将他从开始接触武则

  • 仁孝徐皇后堪称后宫典范,她为朱棣提供了哪些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二人经常在谈及明朝历史时被提起,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都有一个贤内助。朱元璋身边的一个马皇后,她的伟大路人皆知。可朱棣的徐皇后却很少有人被提及,虽然有显赫出身,可依旧安分守己做好自身的事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是开国名将徐达的大女儿,自当